APP下载

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卓越计划”校企联合培养探索
——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

2017-01-07王小宁陈建帮

高等理科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北京科技大学卓越计划卓越

王小宁 陈建帮 刘 娜

(北京科技大学 高等工程师学院,北京 100083)



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卓越计划”校企联合培养探索
——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

王小宁 陈建帮 刘 娜

(北京科技大学 高等工程师学院,北京 100083)

校企联合培养是提升高校工科学生工程素养,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资源依赖理论,文章指出企业单纯向高校提供实习资源的联合培养模式,校企双方资源输入输出不对等,无法形成稳定的依赖关系。提出了基于“企业—学生—高校”资源依赖模型的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即以学生作为校企双方资源吸收转换的载体、以校企资源互补实现资源依赖关系的动态平衡。基于此,构建和实施了北京科技大学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工程。

卓越计划;资源依赖理论;工程型人才;校企联合培养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的有关文件精神,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成为“卓越计划”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1]。北京科技大学从2010年9月起开始进行“卓越计划”工程型人才教学探索,专门设置高等工程师学院作为“卓越计划”执行单位,以“实践和创新”为主要特色,依托高校专业行业背景,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资源共享”的原则,充分利用高校、企业双方优势资源[2],着力构建充分发挥企业育人作用的新机制。

建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既是“卓越计划”重点任务,也是满足国际工程专业教育认证有关强化工业界参与工程教育、增强毕业生对行业企业的适应性的要求[3]。“卓越计划”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上注重按照现有学制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培养工程型人才,实施校企联盟战略,推动企业深度参与[4],通过校企双方资源的深度合作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工程素养,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目的[5]41-45。“卓越计划”在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学制的培养均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工程实践两个环节,大力强化工程实践环节,各培养阶段都要求企业工程实践环节累计达到1年时间[6]。北京科技大学“卓越计划”本科生教学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四年本科期间赴企业累计完成45周共计47学分[7]88的企业工程实践,主要包含企业认识实习、生产顶岗实习、工程设计实践和毕业设计等环节。

一 、资源依赖理论

按照资源依赖理论(见图1),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所有的组织都无法自给自足,组织必须依靠外部环境提供资金、人力、信息等资源支持。为了维持组织生存,组织结构和活动必须放置在有关活动环境中,组织需要从环境中吸收和转换资源,从而形成相互依存关系的组织资源关系网络。资源依赖理论认为,组织需要对外部环境中掌握重要资源的组织需求进行响应,称之为组织的外在限制;组织的管理人员为了确保组织的存在和延续,需要对外部环境依赖情况进行管理,实现更大的自主性和自由度,即组织的外部依赖。由于组织彼此都掌握着一些重要的资源,所以组织间关系并非完全单方面的资源服务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8]。

图1 资源依赖理论

以工程型人才培养为目的校企关系中,高校和企业间同样存在着资源相互依赖的关系。目前国内针对资源依赖理论在校企合作中的运用研究散见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校企技能型人才培养。霍丽娟[9]从资源依赖理论视角对校企合作关系进行分析,认为校企合作关系是由于双方从彼此获得互补异质资源形成。马宁[10]结合国内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通过归纳出我国中小企业进行企业竞争的优势资源,分析高职院校在提升企业竞争优势资源方面如何发挥作用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唐国华[11]从资源依赖理论视角出发,提出高职院校需要提升企业对学校人力、技术和信息资源的依赖程度,为校企之间的合作奠定可靠基础,激励企业参与到深层次的校企合作中来。

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校企合作围绕工程型人才的培养开展,以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工程型人才为目标,以工程实践为主要载体,做到以学生为本,培养符合工程实际需要,适合企业发展的工程型人才。要求在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提升校企双方的资源依赖程度,实现双方组织依赖的互相平衡。“卓越计划”与高职院校在校企联合培养方面存在着一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如在培养目标上,存在培养工程型人才还是技能操作型人才的不同;在实践方式上,存在工程项目实践还是一线技工操作的不同;在科研技术支持及人才资源上,存在企业视角下重要性的不同,对企业师资的需求不同。另外,已有研究主要针对宏观层面校企合作,未能聚焦人才培养过程,更没有提出适合“卓越计划”的操作实施办法,所以有必要借助资源依赖理论对“卓越计划”校企联合培养工作进行分析,探索满足各方资源依赖平衡的联合培养新模式。

二、高校—学生—企业资源依赖模型分析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制造行业发展呈现低迷态势,特别是与北京科技大学产学研合作密切的冶金行业发展更是陷入低谷,钢铁企业已经处于转型升级甚至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钢铁企业纷纷采取减产降薪等措施应对“寒冬”,迫切需要有“实战经验”、熟悉企业现场并能够快速投入工作的高素质工程型人才投身到企业发展转型中来。虽然企业能够认识到校企联合培养工程型人才的重要性,但对原有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存在着诸多顾虑:(1)从企业角度分析,学生深入生产一线进行顶岗工程实践带来的学生人身安全和企业生产安全等安全隐患;学生参与生产实习或者是企业工程项目带来的商业项目保密问题;企业需指派资深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卓越计划”工程实践学生的指导,给企业生产带来影响,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积极性。(2)从学生角度分析,以现场参观为主的实习方式使学生无法参与到企业工程项目,导致学生没有参与感、缺少体验感,无法有效调动学生工程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发挥提升学生工程素养和熟悉企业现场的作用,甚至是影响学生对行业企业的未来就业意向,反过来进一步影响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积极性。(3)从高校角度分析,高校工程型人才培养存在“闭门造车”的现象,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脱节,无法达到企业的需求,企业需要对新招应届毕业生按照企业需求重新培养。高校中也存在将校企联合培养简单化为由教务部门联系企业接受学生实习的现象。

按照资源依赖理论,校企联合培养中高校、企业两个组织都是开放的系统,均需要从组织外部获取生存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企业和高校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关系,企业生存发展需要从高校获取人才、科研技术、教育培训等资源,高校需要从企业获取工程现场、企业师资等资源。费佛尔和萨兰奇科[12]认为资源对组织生存的重要程度、组织内部或外部一个特定群体获得或处理资源使用的程度、替代性资源来源的存在程度。可以归纳为资源的重要性、资源的吸收转换度、资源的不可替代性三个方面决定了一个组织对另一个组织的依赖程度。如果组织之间的依赖性不平衡,就会使得组织之间的权力变得不平等,组织为了改变这种不平衡的依赖性和权力关系,需要设法寻求替代性依赖资源,减少对另一个组织的依赖,或者引入中间体资源,改善组织间资源平衡,以便组织自身更好地发展。

常规工科专业校企合作工程人才培养主要是企业提供实习资源给高校(见图2),学生在企业进行短期的实习参观,企业向高校提供资源是单向的,没能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科研技术等资源,缺乏对企业利益的考虑[5]41-45;而企业提供给高校的工程现场资源也十分有限,高校无法从企业获取有效企业师资,无法满足“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需要,双方资源输入输出不对等、依赖不平衡,无法形成稳定的依赖关系。校企双方在这个过程中未能将学生转换成符合企业需要的工程型人才资源,没有围绕企业需求进行实质合作,对企业实际需求了解不足,这种合作对企业来说重要性不足,企业可以很容易地从其他高校获取替代性资源。

图2 常规工科专业实习校企资源依赖简易模型

企业单纯地向高校提供实习资源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卓越计划”工程型人才校企联合培养的要求。卓越工程师培养迫切要求加快校企联合培养工程型人才力度,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唤起企业对高校对企业资源需求的响应,增强高校培养工程型人才资源对企业的重要性,提高校企双方支撑工程型人才培养的资源吸收转换率,增强高校提供资源对企业的不可替代性,才能使工程实践环节得以切实落实。结合上述分析,将原有工科专业单一的企业实习演化为一个系统工程,提出“企业—学生—高校”资源依赖模型(见图3)有以下优势:第一,两个组织目标一致。在校企联合培养工程型人才校企依赖关系上,校企双方共同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工程型人才;第二,组织间实现资源互补。企业为高校提供企业师资、工程现场等企业资源。高校向企业输送教育培训、科研成果、专家支持等资源;第三,始终围绕学生为本。以学生作为资源依赖关系的核心以及校企双方资源吸收转换的载体,双方共同培养“卓越计划”专业学生,提升学生工程素养,使之成长为符合企业工程实际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工程型人才,并通过工程实践“项目制”使学生成为科研技术的中介。学生作为校企联合培养的直接参与者,向企业和高校随时反馈培养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便于校企双方及时修正;动态平衡,工程型人才又与教育培训、科研成果、专家支持等成为高校向企业输送资源的一部分,从而实现资源依赖关系的动态平衡。

图3 “企业—学生—高校”资源依赖模型

根据“企业—学生—高校”资源依赖模型,虽然高校和企业之间的资源依赖可以呈现稳定状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着眼于实现动态平衡。根据北京科技大学在校企联合培养方面的探索,实现校企双方资源动态平台,需要处理好7个方面:(1)做好校企联合培养合作的顶层设计,建立及保障良好的资源依赖关系;(2)符合企业需求的工程型人才资源的培养;(3)行业人才的输送。了解企业的高素质工程型人才需求,如学生钢铁企业就业意向减弱[7]85-88;(4)解决学生参与度少的工程实践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企业工程一线的实践;(5)工程现场安全管理,消除企业在工程实践安全上的顾虑;(6)企业指导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企业教师队伍可能的组成形式和规模、企业教师的个人素质、担任工程教育指导教师的优势与劣势;企业教师可参考的聘任办法和管理办法;企业教师的考核、激励与监督;(7)做好科研成果和技术支持,为企业解决实际生产技术问题。

三、工程型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探索

北京科技大学按照“企业—学生—高校”资源依赖模型,充分研究和利用高校、企业、学生各方资源,以学生为本,搭建资源共享的人才培养合作平台。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师资、案例、实践岗位等贴近企业生产实际的高校所不具备的优势资源;高校为企业所需人才的培养与储备、企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国际合作领域、工程认证等提供有力补充,形成工程型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

(一)探索“点、线、面结合”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体系,形成资源依赖关系

通过顶层设计保障资源依赖关系的稳定性。成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家委员会,保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顺利实施,发挥企业专家在工程型人才培养、校企联合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咨询和辅助决策作用,培养面向未来的钢铁行业工程精英人才。作为学校开展培养卓越工程师工作的引领机构,对中国钢铁行业人才培养标准、钢铁行业卓越工程师知识体系、素质能力、培养管理运行机制、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等规划和要求进行指导,以使各培养环节按照钢铁行业人才需求标准培养合格的工程型人才。

以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企业师资队伍建设为两个支撑点。两个校企联合建设的立足点支撑起以企业教师授课、企业专家讲坛、企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工程实践、企业实习导师指导学生工程设计、“校企双导师制”引导学生专业发展、企业顾问参与“卓越计划”培养计划制定以及人才需求培养、再深造模式探索等诸多内容的一条联合培养路线。校企联合培养工作始终做到“三个面向”:(1)面向企业。一方面听取人才需求和期望,另一方面由企业监督“卓越计划”各培养环节按照路线执行;(2)面向国际。加强与国际工程教育界的交流,引进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培养学生国际视野,服务企业未来需求;(3)面向学生。通过企业师资队伍的指导和企业工程实践阶段各环节的参与,因材施教,启发教学,从实践中认清自己的职业发展,以内驱力汲取专业知识和技能,达到培养学生工程素养、工程意识、工程能力的目的。

(二)建设工程人才实践基地,巩固资源依赖关系

北京科技大学与首钢集团公司、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河北钢铁集团、山东钢铁集团、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申报“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根据教育部国家级教育基地的建设要求和学校“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总体方案,共同完善了基地建设方案,明确联系人机制,同时确定了工程实践、企业教师的选拔、学生实践安全等内容。

在校企联合培养制度建设上,根据学校企业培养方案和企业实际,制定《北京科技大学与企业共同建立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协议书》,就高校和企业各自的基地职能进行说明。制定《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生实践守则》,规范学生进入基地实践期间行为。制定《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生管理办法》,加强学校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在企业学习阶段对学生进行实践、生活、岗位实习等方面的管理。同时制订了《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教师管理办法(草案)》《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企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办法(草案)》《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教师培训进修条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教师考核办法》《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生考核办法》等。针对学生在中心实习阶段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制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生突发情况应急预案》《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仲裁办法(草案)》。

(三)培养满足企业资源需求的工程型人才,聚焦资源动态平衡

企业深度参与高校“卓越计划”钢铁行业工程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各个环节。以行业人才需求为出发点,尊重“高瞻远瞩、求同存异、互惠共赢”的原则、高等工程教育的基本规律,分析高校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方向的统一性和区别,企业参与到从教学计划、培养标准、实习大纲、案例课设计、教材编写等环节和工程教育教师聘任、基地双向人才培养需求、实习实践等新模式探索,使各培养环节按照钢铁行业人才需求标准培养合格的工程型人才。

(四)涵养企业教师资源,增强校企资源依赖关系

校企双方共同组建一支综合素质高、工程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导师队伍。企业指导教师具有实际研发和管理能力,熟悉企业生产全过程,指导学生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校内指导教师能够贴近学生,结合生产实际和教学要求,在校内指导学生完成学业。从职能上将企业师资队伍分为企业实习指导教师、企业导师、校外专家,吸收多层次企业人员参与到人才培养环节。企业教师参与校内和企业教学,开设企业课程,参与制定“卓越计划”学生培养方案,特别是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内容。建立企业导师聘任和考核机制,制订《北京科技大学高等工程师学院企业指导教师聘任管理办法(试行)》《北京科技大学高等工程师学院校外专家聘任管理办法》选拔和考核企业人员担任“卓越计划”学生的企业导师。

(五)做好人才输送,满足企业高素质工程型人才资源需求

以共建校企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以“开药方”的形式,根据企业人才需求,采取订单式培养、预就业、“2+2”保研等形式。从“卓越计划”学生进入企业实习阶段开始,跟踪企业实习、实习指导教师、企业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学生的关注点,加大对“卓越计划”面向企业就业的学生进行跟踪服务,为其在企业工作过程中提供个人发展、继续教育、决策规划等服务,引导北京科技大学毕业生依托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平台提升自身水平,服务高校人才培养。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参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企业文化和校园工程师文化,引导学生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行业归属感、荣誉感,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行业。

(六)做好实践队伍管理,改善学生实习体验,消除实习安全隐患

签订“企业—学生—高校三方安全协议”,明确各方权责义务,加强安全教育。高校为实习师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加强实习安全保障。通过将常规实习以班级或者以专业为单位的大队实习改为“一对一”或者“一对二”“师傅带徒弟”的实习指导模式,提高学生参与度。编写《高等工程师学院实习队自主管理手册》,涵盖实习队任务要求、实习日历、实习日程、实习纪律、实习管理及安全组织构架、安全教育记录、每日记录、每周例会记录、实习攻略、劳保用品使用规范等方面[7]85。发挥学生工程实践自主性,推动学生自我管理,增加实习收获,提升学生钢铁冶金行业实习体验。

(七)双导师项目制实现校企科研力量对接

企业对高校科研成果和技术支持资源有较高需求。因此,我校了制定《“卓越计划”工程实践项目制实施办法》,在校企联合培养的企业实习环节实施企业课题项目制。学生从生产顶岗实习阶段开始以及后续的工程设计实践、毕业设计环节,均参与到企业项目中,协助企业导师或者独立承担一部分企业生产工艺改进、设备设计等任务。企业实习环节结束后仍未完成的项目,在企业、学生、高校达成共识的前提下,采取签订协议的方式,允许学生长期参与项目研究。项目研究也可以作为学生下一阶段进行工程实践的教学任务,也可以作为其毕业设计、研究生课题的开题部分。对于项目内学生,企业招聘时予以优先录用。

通过“双导师项目制”,由企业提供工程项目,学生参与其中,接受双导师的指导,在工程项目中出现的问题,既由企业导师进行指导,也可以接受校内导师的指导,企业导师指导学生专业研究并与校内导师配合引导学生专业深造方向,充分发挥校内导师及校内科研资源开展研发。学生发挥科研对接的桥梁作用,既解决了企业实际问题,又为学生提供了资源,同时以基地为平台定期安排校内导师、企业工程师之间进行交流,也加强了校内导师与企业的合作关系,便于导师与企业开展横向课题合作研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EB/OL].(2011-01-08)[2016-03-03].http://www.moe.edu.cn/srcsite/A08/moe_742/s3860/201101/t20110108_115066.html.

[2]夏建国.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创新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12):10-12.

[3]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质量要求与工程教育认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6):49-61.

[4]魏昌廷,何敏.应用型卓越工程师的素质结构及其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12,101(1):6-40.

[5]孙健.论“卓越计划”实施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设计[J].高等理科教育,2012,101(1):41-45.

[6]赵韩强,郭宝龙,赵东方,等.国外大学产学合作教育对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10,92(4):49-52.

[7]陈建帮,王小宁,孙长林,等.“卓越计划”学生行业就业引导机制及措施: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4,12(S1):85-88.

[8]李红宇.探析“985工程”建设中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视角[J].教育探索,2010(11):6-9.

[9]霍丽娟.资源依赖理论视角下校企合作关系的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7):33-36.

[10]马宁.基于资源理论的校企合作中学校作用的研究[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5(3):57-60.

[11]唐国华.校企合作中企业对学校资源依赖度的实证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34):15-20.

[12]马迎贤.资源依赖理论的发展和贡献评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5(1):116-130.

(责任编辑 李世萍)

Exploration of Joint Cultiv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of"Excellent Project" Based on the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Tak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as an Example

WANGXiao-ning,CHENJian-bang,LIUNa

(School of Advanced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100083,China)

The co-culture mode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is a way of improving students' engineering qualities,practical ability,design ability and innovation capacity.According to the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it is hard to achieve stable dependencies by providing practice chance merely,which can not make a balance between output and input of resources.Moreover,it puts forward a new co-culture mode of enterprise-student-college,which achieves a dynamic balance of resource inter-dependencies via resource complementary based on the resources absorption medium played by the students between the schools and enterprises.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Beijing is construct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engineering talents project of co-culture mode of college-enterprise for training outstanding engineers.

excellent engineer project;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engineering talents;co-culture mode of college-enterprise

2016-03-18

2013年度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工程型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2017年度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支持课题“工程师精神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以北京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班为例”;2015年度北京科技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政府、协会、高校、企业’四方联动机制下的教育联盟研究——以中国冶金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联盟为例”(项目编号:JG2015M54).

王小宁(1981-)男,北京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系统工程和工程教育研究.

G646

A

猜你喜欢

北京科技大学卓越计划卓越
A note on the role of foreign experts in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China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献礼北京科技大学70周年校庆】 步履铿锵卅五载,砥砺奋进谱华章——北科大机械工程学院物流工程系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依托“卓越计划”构建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卓越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