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1”多元化考核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7-01-07刘广孚任旭虎刘润华

高等理科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自学考核能力

刘广孚 任旭虎 刘润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6+1”多元化考核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刘广孚 任旭虎 刘润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针对目前大学考核方式单一、学生创新能力不足、自主性差和“高分低能”等问题,利用学生关注考试成绩的特点,利用考试的指挥棒功能,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提出了以考促学的“6+1”多元化考核模式。“6+1”考核模式中的“6”指自学设计、创新设计、撰写论文、课堂小测验、作业和期末考试;“1”指100分之外的课堂表现加分。实践表明,在该考核模式下,学生基础知识更加扎实,成绩明显提升,创新能力和参加科技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多元化考核模式;自主学习;创新能力;模拟电子技术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2],然而目前中国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高分低能现象突出,其原因之一就是传统的单一考核方式不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因为考试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考核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分数仍然是评价一个学生的关键指标,大学的各类评奖评优、奖助学金的评定、入党、保研、找工作等都是和学习成绩挂钩的[3-5]。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现象突出,理论脱离实践,“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也就不足为怪了[6-7]。

2012年3月16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鼓励高校进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8]。如果能合理地利用考试这个指挥棒,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就有望把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基于这一思想,本文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对象提出并实践了“6+1”多元化考核模式。

一、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现状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电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9],该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一)难学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素有“神课”之称。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基本概念多、学习兴趣不足、不能及时复习、基础不牢导致恶性循环、考前突击难以奏效、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和抄袭作业现象严重等,多种不利因素导致该课程教学效果不佳,通过率一直较低。

(二)传统的考核方式不利于本课程的学习

传统的考核方式以期末考试为主,内容主要局限于教材和课件,存在“重记忆、轻创新,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不利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不利于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在学完后仍不具备分析和设计实际模拟电路系统的能力。

(三)单一的考核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对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一张试卷并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真实能力,“高分低能”现象严重。

二、“6+1”多元化考核模式

“6+1”多元化考核模式是一种模块化的考核模式,“6”指6个考核模块,即自学设计、创新设计、小测验、平时作业、撰写论文和期末考试;“1”指100分之外的“课堂讨论加分”,每个模块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动”起来。多元化考核模式的结构及成绩分配方案如图1所示。

图1 “6+1”多元化考核模式结构图

“6+1”考核模式与教学过程密切相关,其根本目的在于从不同角度引导和督促学生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打好基础,提高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下面对“6+1”多元化考核模式的各模块进行详细介绍。

(一)自学设计

“自学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自主学习、设计电路等环节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设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总结能力、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等。

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直流电源”一章的内容相对独立,不会对后面的学习造成影响,所以将本章列为自学内容,当学生学习了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后开始布置自学任务。“自学设计”考核方式的实施方法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图2 “自学设计”考核模块实施结构图

1.分组抽题

学生自由组合,3人一组;老师出10~13个直流电源设计题目;各小组随机抽取题目。

2.学生自学

学生进行个体自学,包括通过阅读课本自学、通过网络资源自学、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老师当面答疑和网络答疑等。在自学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学体会,对一些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3.仿真设计

学习小组在小组长带领下,对题目进行分析,研究设计方案,然后分工合作,设计电路、软件仿真,反复调试直至仿真结果满足要求。如果小组成员感兴趣的话,可购买元器件和电路板等,到开放实验室或创新实验室焊接、调试实际电路。

4.撰写报告

小组分工合作撰写设计报告、制作PPT,由老师给出报告成绩和PPT成绩,同时PPT用于进行自主答辩。

5.自主答辩

评委小组由每班派出的5位同学以及助教组成。为了节约学生评委的时间,保证公平性,每个班的评委只参加另外一个班的答辩。例如,1班选出的同学作为2班的评委,2班的同学作为3班的评委,依此类推,而助教则参加每个班的答辩过程。老师只是掌控全局,基本不干涉答辩过程。

6.考核办法

“自学设计”模块的成绩组成及分数分配如图2所示,详细解释如下:(1)“创新性”成绩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创新性的设计思想、增加设计难度和功能、扩展思路。因“自主学习”强调自学,所以对创新要求较低,占分较少。(2)“设计报告”成绩一方面考查学生自学的效果,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练习总结已经完成的设计,锻炼撰写汇报材料的能力,并在总结中提炼亮点,发现设计中的不足,阐述自己的体会。(3)PPT是练习表达能力、展现工作业绩的重要方式,要求学生在展示自学成果时学会突出重点和亮点,简明扼要,图文并茂。(4)“汇报讲解”和“答辩”考查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练习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每组推选一位同学进行讲解,另两位同学回答评委的问题。(5)“当场提问”成绩是为了鼓励非评委的学生向同学提问,营造学术研讨氛围,活跃气氛。每次有价值的提问给予1分,但总分不超过7分,该成绩属于个人成绩,与小组无关。(6)“实物加分”是为了鼓励学生进行实践锻炼。如果设计了电路实物,则根据展示效果给予小组不超过10分的额外鼓励分。(7)成绩分配。老师分配每个班的分数段的比例,评委据此给各小组打分;小组长根据每个人的贡献给出比例系数,根据贡献系数将小组成绩分配到每个人;分配得分再加上当场提问成绩(如果有的话)就是个人成绩。如果个人成绩超过100分则按照100分记录。

(二)创新设计

“创新设计”的目的,一个是要完成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大目标——“设计模拟电子系统”,另一个是通过自主命题、自主设计等,锻炼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创新能力、设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总结能力、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创新设计”考核模块的实施方式和分数分配如图3所示,与“自学设计”模块在形式上基本相同,但内容不同,主要区别在以下几点。

图3 “创新设计”考核模块结构图

(1)自主命题。设计题目完全由学生自拟,要有实际意义、有应用背景、有一定创新性,一般仅靠课本知识不能完成系统设计。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2)创新性。设计报告侧重于创新,必须明确该设计的应用背景、创新内容、设计思路、理论分析和达到的效果。(3)分数分配。注重题目的创新性、实用性以及设计的合理性和设计难度,所以分数分配方案不同于“自学设计”。

(三)课堂小测验

“课堂小测验”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平时不学、考前突击。“课堂小测验”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

图4 “课堂小测验”考核模块结构图

(1)安排测验。在学习完一段较完整内容或安排学生自学完某部分内容后进行测验。提前一周通知,以便学生有足够的准备时间。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小测验一般要进行5次以上。(2)测验方法。老师在黑板上出1~3道题,学生自备纸张,开始做题。(3)测验时长。在实践中测验时长是很难把握的,所以提出了“半数即止”法。测验时,鼓励学生早交卷,第一个交卷者的成绩会乘以1.2的鼓励系数,并依次降低系数,直至半数学生交完试卷时,系数降到1,然后全体交卷。(4)随堂讲解。及时解答学生的困惑,巩固基础知识。

(四)平时作业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训练分析方法的环节,重点是训练,而不是强调正确率,不应以对错论英雄。所以根据教学名师的建议,要求学生务必独立完成作业,凡是自己认真完成的作业,成绩都会在90分以上,而一旦发现抄袭现象,抄袭者以及被抄袭者,均以零分计[10]。

(五)撰写论文

“撰写论文”的目的是,学习查阅科技文献的技巧,培养学习兴趣,练习科技写作,开阔个人视野,促进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意识。

要求学生完成2篇论文。一篇是在开课之初,就模拟电子技术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应用背景,撰写概述性论文,培养对课程的兴趣;另一篇是在结课之前,就模拟电子技术的某个应用实例进行介绍和分析,深层次地了解课程的应用前景。实施方法、考核要点及分数分配等如图5所示。

图5 “撰写论文”考核模块结构图

(六)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不仅要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还要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程中,概念特别多,但都不需要死记,只要理解即可。所以在考试内容上,不涉及死记硬背内容,注重理解和综合应用。题型多样化,不设选择题,少设填空题,以读图、作图、计算、分析为主,设置无标准答案的综合设计题目。“期末考试”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概念的理解和掌握。(2)基本电路设计和计算能力。(3)对电路图的识别和理解能力。(4)综合设计能力。因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大目标是能够设计模拟电路系统,所以在试卷中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题目只提基本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知识掌握程度自主设计,只有参考答案而没有标准答案,判卷时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设计能力给出合适的分数。

(七)课堂讨论加分

“课堂讨论加分”的目的是,激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提出创新性见解,培养创新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为了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和进行课堂讨论,同时兼顾多数学生不可能在课堂上进行大规模讨论(人多时间少),所以该分数为附加分,最多不超过5分。只有以下3种情形才会有加分:(1)主动提问并且该问题具有代表性或具有一定深度;(2)对某个问题有比较独特的见解,即使其见解是有瑕疵的;(3)被动回答问题,但有一定深度或有独特的见解。

三、“6+1”多元化考核模式产生的效果

“6+1”多元化考核模式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连续三届的学生班试点中效果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高涨,在一定程度上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1)课堂气氛明显比往常的学生班活跃,提问题和回答问题的学生数明显增加,讲课过程中被打断的次数增多,未事先安排的课堂讨论情况时有发生。一般起初提问题是为了课堂加分,但随着课堂气氛活跃程度的提高,学生就习惯了随时表达自己的想法。(2)在“自主答辩”过程中,因为同学间提问会奖励加分,所以答辩现场气氛活跃。在这种气氛的影响下,有些同学提问并非为了加分而是因为兴趣,所以有些问题比较尖锐,争论激烈,学术交流气氛很浓。(3)在“自学设计”中10%~30%的小组主动增加了设计难度;50%~100%(不同班的积极性不同)的小组制作了实际电源电路;而在“创新设计”过程中,20%~80%的小组实物焊接和调试了全部或部分实际电路。

(二)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明显提高

“创新设计”中各小组的自拟题目五花八门,不乏亮点,多数都有一定的创新性,可以看出多数小组是经过了查阅资料、冥思苦想、精心设计的。下面仅列举几例。

(1)自动化12的A同学小组的题目是“无线电能传输电路设计”,除应用模电课程的振动电路、直流电源和整流滤波等知识外,还涉及高频电路、电磁感应理论和变压器等多门课程的知识。(2)电子13的B同学小组的题目是“地漏自动补水装置的设计”,来源于生活中卫生间的地漏缺水返臭问题,将放大器、比较器等知识与传感测量技术、控制方法、数字电路和微机原理等紧密结合,不但设计了液位检测电路和补水控制电路,并且制作了简易系统模型。(3)电子13的C同学小组的“水温控制系统”综合了温度测量、放大器、比较器和功率放大电路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进行了研究性学习。(4)电气14的D同学小组设计了“电梯楼层计数器”,利用加速度传感器、积分电路和振荡电路等为盲人设计了电梯层数测量及报数电路。(5)自动化14的E同学小组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和小信号放大电路等制作了一种“非接触感应式测电笔”,并设计了小巧的简易外壳。

(三)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实行了“6+1”考核模式的学生班比未实行的同年级其他班以及往届学生相比,参加科技活动的积极性明显高涨。例如电子13级1~3班(电类专业共有17个班,电子专业学生人数约占18%)进行了“6+1”考核模式试点后,有约2/3的学生申请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其中50%申请成功,比往届高出1倍,同年级其他学生班申请成功数量在20%~40%;2015年电子大赛中参加人数为12人,比往年多一倍,占同年级总参加人数的1/3;机器人大赛参加人数为18人,2014年仅为4人;参加其他科技活动的热情也比往届及同年级其它未实行考试改革的班要高得多。

(四)基础知识更扎实,课程通过率大大提高

在“课堂小测验”和其他措施的激励和督促作用下,本课程前半部分的基础比较扎实,这对于后半部分的设计和应用的理解非常有帮助。该效果在期末考试成绩中表现得比较明显,例如,全年级实行统考和集体阅卷,实行了“6+1”考试改革的电子13级1~3班试卷平均成绩为81.8分,通过率为98.8%,比全年级平均试卷成绩71.2分高10.6分,比全年级平均通过率81.6%高17.2%。

(五)论文写作水平明显提高

第二篇论文的写作明显比第一篇提高,包括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实质内容等明显提升一个档次,表明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科技论文的写作要领。以电子13级为例,已有8人撰写了科技论文并向科技期刊投稿。

(六)全方位考核学生水平,善于考试的学生不再能得高分

在期末成绩汇总时我们发现,多数学生在各考核模块中的成绩水平基本一致,但有少数同学例外,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期末笔试分数不高但平时的自主创新设计、写作等环节得分却比较高,属于创新意识较强但不善于考试的类型;另一种是期末成绩很高,其他模块得分却相对较低,应该属于善于考试的“高分低能”类型,在“6+1”考核模式下,这类学生就不再能得高分了。由此也可以看出,仅仅由期末考试来决定一个人的能力高低是不科学的,分数高未必整体能力就高,分数低也不代表能力就一定低,应该多元化、全方位地衡量学生的能力。

四、总结

本文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应用对象提出了“6+1”多元化考核模式,充分利用考试的指挥棒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提高了学生的电路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自学设计”和“创新设计”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实践应用能力、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课堂小测验”有效地督促了学生自主性学习,加强了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撰写论文”锻炼了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习兴趣;独立完成的“平时作业”使学生得到了应有的训练;重在应用能力的“期末考试”促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堂讨论加分”活跃了课堂气氛,鼓励了创新思维。多元化的考核模式引导学生顺利完成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大目标,具备了“设计模拟电子系统”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高分低能”的现象。

学生受益于“6+1”考核模式,对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例如,有同学说道,模电的创新设计是一个能很好启发学生如何去完成一个研究设计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一起研究完成课程设计,不仅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还加深了对模电理论课程学习的理解,对这门课程有更深的认识,可见老师安排这部分课程设计的一片良苦用心;也有同学说,自学设计极大地开发了大家的自学能力,有效地帮助我们加深对整体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大家查阅资料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还有同学说,感触最深的莫过于课堂测验了,因为现在大学生很少能够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这种改革不仅能调动大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给老师反馈一些同学们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课堂讨论加分,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同学们的上进心。

考试改革试点班与非试点班的期末考试成绩、通过率、参加科技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的数据表明,“6+1”多元化考核模式可以大幅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有助于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学生不仅在学习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受益,而且还将在学习其他课程的过程中以及将来的科学研究过程中受益终身。本文介绍的“6+1”多元化考核模式虽然只是针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但其基本思想可以被其他课程所借鉴,而且实施对象为大课堂的普通学生班,所以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1]王香婷.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9):19-21,27.

[2]李震梅,魏佩瑜,董传岱,等.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实践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4(3):99-101.

[3]刘广孚,刘润华,任旭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二三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4(17):66-70.

[4]陈宏志,尹永田,王海颖.“以人为本”改革中医药成人教育考试机制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5(15):156-157.

[5]贾杰.“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对力学教学的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6):209-212.

[6]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1):84-91.

[7]严薇,袁云松.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9):78-80.

[8]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2012-03-16)[2016-02-15].http://www.moe.gov. cn/srcsite/A08/s7056/201203/t20120316_146673.html.

[9]华成英,王红,叶朝辉.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1,21(4):41-43.

[10]范钦珊,殷雅俊,陈建平,等.实施研究型教学的创新之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3(5):23-25.

(责任编辑 李世萍)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6+1 "Multiple Assessment Mode

LIUGuang-fu,RENXu-hu,LIURun-hua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East China),Qingdao,266580,China)

In order to solve existed problems in universities like a simple assessment mode,students'low innovation abilities,bad independence and high score with low action,"6+1" multiple assessment mode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course of analog electronics.As for "6+1" multiple assessment mode,"6" means self-study homework,innovative design,writing paper,short quiz,homework and final test while "1" means additional class activity score.As a result,the basic acknowledge is strengthened,the students become active,their abilities improved and the scores increased,which to some extent 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this assessment mode.

multiple assessment mode;self-study;innovative ability;analog electronics technology

2016-04-20

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基于能力培养的电工电子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15Z025);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考试改革项目“多元化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考试改革”(项目编号:KG20131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性课程教学改革项目“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自主性、研究性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YK201306).

刘广孚(1966-)男,河北辛集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电工电子学、模拟电子技术等教学和潜油电机及潜油电泵的性能测试及故障诊断研究.

G642.47

A

猜你喜欢

自学考核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