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营改增”
——以建筑业为例

2016-12-31文/谢

财会学习 2016年11期
关键词:进项税额营业税建筑业

文/谢 璐



浅谈“营改增”
——以建筑业为例

文/谢璐

摘要:从2016年5月1日起,国务院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并确保营改增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本文以建筑业营改增为例,将从建筑业“营改增”的必要性,带来的影响以及实施难点三个方面讨论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减轻税负,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稳定有序运行。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业

一、建筑业“营改增”的必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解除企业双重征税,完善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减少行业的内部税收不公平

建筑工程项目所用的原材料及其他商品的购买价格中就已经包含了增值税,这些原材料和物资不能够作为进项税额进行抵扣,但最后又必须缴纳营业税,所以有双重征税现象的严重发生。营改增后,建筑企业由征收营业税转变为征收增值税,增值税的进项销项抵扣链条得以完善,建筑行业的重复征税,税负不公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

(二)有利于规范和完善建材市场,促进上下游企业的协调,整合

建筑业市场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市场,建筑业抵扣项目虽然多,但是很分散,中间的抵扣链条容易断裂,导致税收管理成本高。由于抵扣困难,为保证利润,建筑企业在挑选供应商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价格低者,而不考虑材料的质量。营改增后,由于实施增值税发票抵扣制度,企业购进的材料,固定资产等可以抵扣增值税销项税额,大型、质优的供应商便不再会处于劣势地位,使得建材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规范了建材供应市场。同时,通过增值税发票和增值税的抵扣制度,将上下游企业连接成为一个具有完善抵扣、信用链条的整体,促进上下游企业的协调稳定发展。

(三)有利于企业抓住发展机遇期,推动结构调整,提高竞争力

“营改增后,建筑业营业税和增值税两税并存的局面将成为历史,企业不要把这次的营改增当作普通的税制改革,而是作为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契机,结合市场状况和企业实际,制定新的发展战略。营改增后,企业所购买的固定资产等机械设备都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基于此契机,企业可以加大高科技机械设备的投入,抛弃传统建筑企业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战略,转向资本密集型发展战略,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二、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一)对税负、利润的影响

营改增后,建筑业税率为11%,比原有营业税税率增加8%,税负增加。并且,在现实中,建筑企业的材料采购存在就地取材,个体供料的情况,无法提供合规的增值税发票,企业部分进项税额无法抵扣,使得实际抵扣的进项税额小于理论上应抵扣的进项税额,多缴纳增值税,使企业实际利润下降。还有,某些供应企业(如混凝土)税负较营改增前提高,为保证自身利润,可能将税负后转到下游的建筑企业,导致利润下降。

(二)对企业资产,现金流状况的影响

首先,由于营业税是价内税而增值税是价外税,营改增前,建筑企业购置原材料,辅助材料和固定资产等时,按照买价加营业税金入账,营改增后,购入资产只能按买价入账,而应交税费则计入负债类科目,这就使得企业的资产总额下降而负债总额上升。其次,营改增前,建筑企业实行先预缴税款,在工程完工后向当地税务机关清算预缴税款和实际应缴税款的差额,多退少补,但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企业在工程完工后,工程款仍然被拖欠,这种情况下,企业不仅需要垫付未收回的工程款,还要垫付代下游企业扣缴的税金,给企业的现金流带来沉重的压力。营改增后,建筑企业可在工程完工时计缴税款,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现金流压力。

三、建筑业“营改增”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

(一)企业无法取得有效的增值税发票加以抵扣(即无法确认进项税额)

这是我国建筑业“营改增”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如果无法取得有效的可抵扣的发票,“营改增”就没有了改革的意义,也就无法达到减轻企业税负的目的。由于我国的建筑业的经营环境和市场竞争并没有形成很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个人承包的现象十分普遍,偏远地区的发票取得更是困难,建筑施工企业的上游企业不能提供可以抵扣的增值税发票诸如砖、瓦、灰、沙、石头这些建筑施工用的基本材料等。这就是在推行过程中将会遇到的实际难题。

(二)纳税地点易引发冲突和分歧

营业税和增值税关于纳税地点的问题有一个较大的分歧,营业税规定建筑企业的纳税地点以其项目所在地来确定,而增值税的纳税地点则是以企业的注册地来纳税。但建筑业是一个很复杂的企业,通常项目遍布全国,如果按照注册地来纳税的话,会带来诸多的麻烦与不便,政府的税收收入格局也会有较大的变化,因此在推行的过程中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要协调好各方面出现的问题,不然极易造成行业混乱。

四、观点总结

在我看来,虽然建筑业营改增已经在全国全面铺开,但在实施过程中仍会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沙土,泥石等原材料难以取得增值税发票进行抵扣,抵扣链条中断,使得企业的短期税负可能上升。但从长远来看,建筑业实行营改增,避免了在流通环节和增值环节的重复征税,有利于降低建筑企业的税负负担,加快转变生产方式,促进建筑产业结构的升级。

其次,企业需要认识到营改增的重要意义,对各个采购环节加以监控,完善发票管理制度。企业的财务人员更应该密切关注营改增的动态,进行有效的税务筹划和会计核算,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和高效。董事会层面应自上而下加以重视,抓住发展机遇,整合经营资源,提高经营绩效,创新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

[1]杜海社.浅议“营改增”对建筑业税负的影响[J].中国总会计师,2013(24).

[2]陈思聪.试述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J].法治与经济(下旬),2013(1).

[3]王德荣.浅析营改增对建筑企业财务的影响与措施[J].企业研究,2013(1).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猜你喜欢

进项税额营业税建筑业
动物“跨界”建筑业
甘肃建筑业将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
营改增对建筑业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
不动产用途变更前后进项税额问题解析
不动产进项税额分期抵扣会计处理
营改增后不动产已抵扣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处理
不动产进项税额分期抵扣会计处理案例分析
中央营业税暴增30倍 特殊时间段的特殊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