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群体创造力 提高管理效能
——学校教育管理艺术杂谈

2016-12-30谢江山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13期
关键词:创造力群体教育

◎谢江山

挖掘群体创造力 提高管理效能
——学校教育管理艺术杂谈

◎谢江山

一颗颗零散的珍珠也许显示不出有多大价值,而把它串成一条项链,那就会变得价值不菲;一个人的思想,并没有多大的动力,而把每个人的思想都挖掘出来整合在一起,那将会形成无穷的力量。校园是个小社会,主要是由教师群体、学生群体、社会关系群体三方面组成,校园内外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假如没有把各种潜能挖掘出来,整合成各种有效资源,那就无法把一间学校真正办好,就会失去发展的原动力,因此,充分挖掘各群体的创造力,是教育发展逐步走向科学、民主和人本化的必经之路。

挖掘和利用群体创造力的作用

探讨群体创造力,首先要研究组成群体中的个体,人的创造力来源于良好的心境、高超的技能、博学的知识和广阔的视野,而只有在宽松和谐的集体当中工作和生活,人们才能获得一份好的心情和愉悦的心境,才会埋头苦干,才能激发创造的欲望。当每个个体的创造力不断被发掘出来的时候,一个优秀的群体也正在形成,这也是优化群体的主要因素。一个没有活力的群体,正是由于没有充分尊重个体、没有形成群体合力,或是过分的专断、扼杀个体创造力的行为所致。

要想成为一个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管理者,就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群体创造力,认真地研究群体、了解个体,从生理、心理、社会、经济、文化、美学、哲学等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各层面的人,方能掌握管理人和培养人的本领。

挖掘群体创造力的途径

进行适度的调控

管理者应努力成为一个最优秀的策划者。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从总体上去衡量,如目标与措施,成与败,因与果等。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我们需要一些专家,懂行的人,现在不懂行的人太多了,‘万金油’干部太多了。”(邓小平语)作为一个优秀的教育管理者,应该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专家,一个优秀的组织者,一个策划意识较强的人。

实现最佳决策。最佳的决策来自于对群体的充分了解、对事物的高度认识、对发展的充分把握,通过对群体建议的收集、整理、分析、吸取、批评、概括的过程,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升华,这样才能把群体的智慧集中起来,变为领导的意志和决策,这样才能使群体成员心服口服,把领导的意志变为自己的动力,增强主动参与意识,提高工作责任感,发扬主人翁精神。有了最佳的决策意识和最佳的评价手段,才有利于激发人们更强的创造欲望。由于教师群体是由一群高智商的知识分子组成,无形中要求管理者要具备更高智慧,哪怕一次表扬或批评,一次奖励或惩罚,都会形成激励与挫伤两种局面。

完善激励的机制

要使目标的驱动力和制度的约束力相辅相成。政府在教育发展的速度、规模、布局、机制上作出了宏观的规划;学校则应建立起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目标体系,设置能满足群体在精神、物质和发展所需要的具体实施方略,使目标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做到目标明确、计划周全、方法得体、效果显著,让每个教师在目标中找到合理位置,这样才能激发教师的向上动机。要做到这点,还应该建立一套规章制度。建立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统一行为,有令不依、急功近利是当前教育管理当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中学教育尤为严重,从而导致教师的行为不当、学生负担沉重、社会支持乏力等现象,所以,要规范和完善制度的建设。另外还要使目标与措施、内容与方法、结果与奖惩有机地结合起来。

要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就要使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方法得当,这样才能运作有效。建立起教师全员参与、学生积极响应、社会共同配合的办学机制,调动各方办学的积极性,才能进一步整合群体的力量。

领导的凝聚力和集体的吸引力相映生辉。“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一个优秀的组织者,应具备巨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在这样的集体里,就会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和吸引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树起领导的旗帜。领导者,客观上具有一定的法定权力,但要想形成一种凝聚力,就需要通过主观的努力,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过硬的业务能力、科学民主的决策本领。

其次要建立起一个崇实尚新的集体。人的创造力的强弱,受制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创造力的发挥,因此,必须建立起一个崇实尚新的集体。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建立广泛的沟通与交流,“要鼓实劲”,“讲实际效果、实际效率、实际速度、实际质量、实际成本”。“说空话、说大话、说假话的恶习必须杜绝。”

领导的凝聚力和集体的吸引力,做到珠联璧合,建立起一个人际关系和谐、创业环境宽松、激励手段完善的干事创业的大环境,是提高管理效益的核心性问题。

激发创造的动力

开展良性竞争。竞争最大的优势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潜能、激发起人创造的动力。人力资源是一个集体最大的财富,通过竞争的机制,分清职、责、权、利,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人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样才有不断创新的动力。教育管理当中的良性竞争,其最终目的是促使整体利益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实施择优录用、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等机制,这样才能促动人们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和能力,形成一种不断前进的动力。

进行高度的合作。发展需要合作,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预示着我们不可能单靠自力更生或苦思冥想就能创新,国际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迫使我们需要沟通与合作。目前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缺乏一种高度协作关系,这是与教育社会化和现代化的方向背道而驰的。高度的合作并非指一般意义上的交流,而是指在探讨教育客观规律的道路上志同道合,在出发点与落脚点上相统一,在互相促进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在取得成绩的面前不断鼓劲,这些行为都需要领导者不断的调控和正确指引。高度合作的真正目的在于充分挖掘和利用人力资源,开发群体的潜能,实现资源共享;高度合作是互助互利的行为,没有合作就难以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促进,没有促进就无法创新,提倡合作精神,就是要走出目前存在的自我封闭、自卖自夸、自以为是的狭隘主义思想空间,倡导充分地尊重人、合理地使用人、积极地发挥人的潜能。挖掘群体的创造力,要了解群体的特性,了解创造力的来源,团结并不等于有强大的后劲,团结进取才是最有价值的财富。每个人都有潜在动力,每个群体都需要个人动力的支撑。教育群体中的教师队伍、学生群体、社会关系群体,都具有丰富的潜在资源,如果能够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就能实现管理效能的最大化。

(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华中学)

猜你喜欢

创造力群体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题解教育『三问』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