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效应

2016-12-29孙文博

税务与经济 2016年4期
关键词:后发优势经济

孙文博

(吉林工商学院 金融学院,吉林 长春 130507)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面对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单纯依赖要素禀赋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弱化、人口红利锐减导致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下降等现实,中国政府开启了寻求技术创新拉动经济增长的改革之路。然而,我国在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构建、创新环境营造、区域经济发展非平衡调节等层面缺乏成熟的经验,这也导致短期内我国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效应并不显著。

一、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通过技术创新拉动经济增长的理念源于经典的索洛模型。一国科技投入的增加将首先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在先进科技的引领下,资源环境约束被进一步打破,增加的市场需求将起到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根据索洛模型,后发地区正是依靠成熟的技术创新扩散实现经济赶超。经济增长的路径是持续稳定的,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应积极鼓励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进步。赵树宽等(2012)利用VAR模型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合意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原因,技术创新对技术标准和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是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1]张妍等(2012)认为,技术标准化能够极大地促进产业合理竞争,对技术创新的持续循环也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技术标准化体系的成熟构建有助于规范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反之则会导致市场垄断的形成,桎梏技术创新的进一步推进。[2]董直庆、王林辉(2013)将要素错配和适宜性技术发展结合起来进行探讨,指出经济增长除与要素异质性息息相关外,还受要素匹配因素及适宜性技术因素的影响。此外,通过计量模型分析,他们认为,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是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动因,行业整体的技术合意结构特征并不明显,而高国有化行业和高利润率行业具有较为显著的合意技术结构。[3]

近年来,对于技术创新能力是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动力,学术界已达成共识,但是,对于从何种角度来分析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学者们尚未形成统一的意见。简兆权、王晨和陈建宏(2014)以内外相结合的视角研究战略导向和动态能力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通过计量分析得出,市场导向对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则起到了媒介作用。其中,动态能力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与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因素呈正相关关系,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中不确定性越高,动态能力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就越显著。[4]王必达和郑永杰(2008)则认为,要使技术创新的后发优势从潜在优势真正转化为现实优势,不仅需要诸如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规模经济等条件的支持,还取决于各种条件的合理搭配组合,如技术模仿和制度移植的互动性。[5]鲍辉(2010)通过对技术差距模型和南北贸易模型的分析得出,贸易中的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也是后发地区后发优势发挥的重要内容。[6]康凯、苏建旭和张会云(2000)以地域差异性作为切入点,建立了非均质空间各向同性的技术创新扩散模型,并得出了技术创新空间扩散的基本趋势,即不同地域的技术创新扩散速度是不同的,扩散首先在被采纳概率高的地理范畴内发生,然后逐渐向被采纳概率低的地理范畴转移。[7]程淑娜(2010)进一步对技术创新的空间扩散及采纳理论进行研究,利用空间扩散动态模型对采纳率和距离两个变量进行测算,通过回归分析,验证了技术创新扩散的时空双重动态性。[8]

综上可见,技术创新能够起到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效力发挥则需要国家不断提高创新采纳能力,将适宜性技术应用于当地经济,促进其与区域发展的耦合协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我国技术创新的优势潜能,并规避落后地区后发优势陷阱的发生。

二、中国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2015年7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4》显示,中国国家创新指数排名位居全球第19位,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2014年,中国R&D人员全时当量达到371.1万人/年,比去年同期增长5个百分点;全年R&D经费支出13 015.6亿元,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为2.05%,其中,投向基础研发的资金为613.5亿元,实验发展支出11 003.6亿元,分别占比达4.7%和84%。由此可见,我国科技研发经费支出与基础性研发资金比重依然偏低。2014年,我国在专利申请受理数方面首次出现下滑,由2013年的2 377 061件下降至2 361 243件,最终专利授权比重方面也呈现出0.061%的微弱下降。在技术市场中,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口额为5514亿美元,而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为6605亿美元,最终技术市场成交额高达857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83% 。

与此相应,国家科技创新要素的大规模投入也进一步刺激了我国产出水平的节节抬升。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高达60.6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数为375 863个,同比增长4.9%;新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42 895.3亿元,新产品出口量更是达到26 904.4亿元。随着科技含量与附加值的提升,我国的工业制成品进一步提升了市场认可度。在规模以上企业创新采纳方面,2014年实现产品创新的企业占总企业比重为24.6%,而实现新工艺的企业占总企业比重为25.1%;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方面,分别达到127 367.7亿元和8 095.2亿元。在科技论文收录方面,2013年我国SCI期刊发表数量为192 697篇,EI期刊发表数量为153 717篇,可见高校科技研发实力进一步增强。而相继出台的一系列创新扶持政策实施效果也开始显现。从大中型工业企业享受加计扣除减免税政策看,2014年受惠企业突破0.6万家 。而在资源消耗方面,技术创新亦起到了积极效应。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幅相较2013年下降1.5%,同时单位GDP能耗也下降近5个百分点。总体而言,在人口红利锐减、国内经济步入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技术创新作为拉动产出增长的新动力,为我国经济的再次蓄力新腾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我国利用技术创新提振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也阻碍了我国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效应的进一步发挥与释放。

1.技术创新的拉动效应呈现显著的区域非平衡性。尹伟华、张亚雄(2016)研究发现,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也更为突出,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由于创新环境落后、创新采纳能力不强等原因,技术创新能力也更为薄弱。[9]从国家统计局对我国科技数据的统计结果也不难发现,2014年北京地区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和专利申请数分别为57 761人/年、2 335 010万元和19 916件;而经济相对欠发达的青海地区的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和专利申请数则仅为2068人/年、92 528万元和384件,两者的创新发展数量级不可同日而语。在分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及生产情况方面,上海的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和新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18 927项、5 875 497万元和84 469 638万元;而海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和新产品销售收入却只有843项、116 963万元和1 482 605万元。创新资源投入的倾向性引致非均质技术创新扩散,而这也加剧了区域创新产出非平衡的现状。技术创新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这对于原本就存在严重区域发展不协调的我国而言,地区两级分化问题更加突出。

2.非均质技术创新扩散致使经济后发优势陷阱出现。一直以来,在后发优势理论的引导下,落后地区可以不必像先进地区那样依靠高额的研发投入来提高技术水平。它们可以充分利用“后发优势”, 通过接受来自先进地区的技术扩散与技术外溢从而实现技术进步。如此推论,中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非均衡应在后发优势理论下得以解决,后发地区应该遵循一条“后来居上”的发展道路。然而,当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却是——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已于2013年超越世界第16大经济体印度尼西亚(0.87万亿美元),而西藏地区却仅仅相当于排名世界第122位的阿尔巴尼亚(129亿美元)的水平。从人均来看,天津、北京、上海、江苏、内蒙古人均GDP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人均1.06万美元左右),而贵州却不及世界第110位佛得角(3785美元)的水平。上述现象就是所谓的后发优势陷阱——理论上落后地区的后发优势潜能并没能因技术创新而被完全激发,而落后地区技术创新接纳能力不足是导致地区后发优势陷阱形成的最根本原因。由此可见,后发优势赶超理论在中国存在明显的悖论,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趋势。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更迭加快,新技术开发周期缩短,落后地区仅靠跟踪学习和模仿,难以追赶、超越发达地区。而在资源禀赋、智力禀赋、乃至制度禀赋都更为优越的发达地区,技术创新的边际收益呈现出递增态势,这也进一步强化、巩固了其先发优势。与此同时,技术创新的扩散方式也极大地影响着后发优势的发挥。具体而言,技术创新扩散分为邻近型技术创新扩散和等级型技术创新扩散两类。然而,并非地理位置邻近就易于技术创新传播。紧靠北京的河北、毗邻广东的广西,都没能更好地受惠于此种地缘优势,形成显著的经济水平提升。

3.我国技术创新的立法环境建设不健全。提及中国制造留给世界的印象,更多是以仿造、“山寨”为主,可见我国对于外来技术创新的引用乱象依然十分明显,创新立法环境建设并不完善。纵然,技术创新的最基本模式是模仿创新,但纯粹复制、抄袭外来商品,甚至利用非法手段侵蚀他人品牌、专利和商标的行为,将更被市场所不耻。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我国创新产品若想要更被市场认可,就需要在公平、统一的规则和秩序下,有约束地制造与生产。因此,不仅仅是企业的创新保护意识需要进一步提升,相关知识产权与专利立法体系也要尽快完善。健全的立法体系是企业技术创新实现的根本,企业若是单纯为了追逐财富而有选择地无视相关法律,最终只能是作茧自缚。

一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究其根本在于技术创新环境的营造和技术创新文化的培植。“山寨”、复制、不尊重知识产权的现象是我国企业对研发生产流程的怠慢与不屑。中国制造从思想源头就没能形成精益求精、踏实尊重的创新沿袭理念,这种文化层面的熏陶不利、生产过程的偷工减料,也是我国产成品不被市场认可、品牌效应无法树立的关键所在。

三、增强我国技术创新经济增长效应的策略选择

在技术创新初期,创新投入将带来非常显著的创新产出增加,即经济增长效应。但随着创新投入要素的继续增加,这种经济增长效应便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减的态势,最终技术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将在某一水平实现稳定。若一国希望获得更大的创新增长红利,只能通过技术创新模式的革新与创新环境的进一步营造才能最终实现。每一个后发国家都是遵循了这样一种创新发展轨迹,才最终实现了经济的飞跃式发展。

我国当前正处于技术创新的初级阶段。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尚未完成技术全面引进,所以我国在挖掘技术创新红利的道路上依然有机可寻。对于一个接近获取完人口红利的国家而言,技术红利的获取尚处于初始阶段。因此,应审时度势,抓住技术创新经济增长效应大幅增长的时期,努力挖掘技术潜力,顺利实现对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跨越。为此,结合自身技术创新中存在的不足,当前为了增加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效应,我国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加速推动我国技术创新从外部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技术创新模式由外部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外部引进型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力是有限的,如果将其作为本国技术创新模式的主流,极易形成技术创新的外部依赖。这种被动型的创新模式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我国的创新活力。因此,我国需要在引进、吸收、模仿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原有创新的创造与改良,依此,新的科技创新才会萌生。在推进自主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首先,应追加实验室研发与基础学科研发的R&D经费投入。同时加强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指引作用,推动科技成果的实验室转化比率。其次,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高校应注重标准化教育,而企业则需要不断提升人才激励机制。最后,还需加强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相互衔接程度。只有不断顺应市场需求,提升产成品的创新改良倾向性,才能真正加速我国自主技术创新的步伐。

2.加大对我国落后地区的技术创新要素投入力度。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平衡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转型的最大桎梏,而各地的技术创新水平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无论在创新资源、创新环境还是高端人才吸引力上都比经济落后地区拥有更多的比较优势,而伴随着创新要素的持续投入,地区间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效应也呈现出“马太效应”。因此,我国技术创新政策在制定过程中需要采取一定的倾向性,即加大对落后地区的创新投入与政策扶持力度。市场应更加发挥投资、价格等变量的指引性效力,推动不同地域间资源和人才的流动速率。

3.加强我国技术创新制度与技术创新环境营造。在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营造方面,国家应形成自上而下的技术创新发展战略,而各省市亦需要在此战略下制定兼顾差别化和灵活化的配套政策。我国已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而为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又联合科技部等十部委出台了《关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政策》。但若想通过这些政策的推出更好地激发中小企业的创新热情,还需要地方政府努力促进相关政策在当地的落实。除扶持政策外,国家还应加大力度参与与技术创新相关的立法体系建设。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风气,从根本上扭转中国产品“山寨制造”的不利形象,依托技术创新重塑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

在技术创新环境的营造方面,国家应大力加强地方创新技术示范园区的建设工作。配套完善示范园区内的资金供给与技术转让等平台建设,进一步发挥创新园区在官、产、学、研方面的整合力度与集群效应。可以说,技术创新环境的营造将直接提升一国的创新采纳能力,而这也是国家吸收外部技术创新,发展自主技术创新的根本基础,也是改变和规避落后地区后发优势陷阱的必经路径。可以预见,软硬件环境建设的加强与协调将决定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下限。因此,只有不遗余力地对其进行完善,才能不断释放我国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效应。

[1]赵树宽,等.技术标准、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理论模型及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2,(9).

[2]张研,等.技术标准化对产业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5).

[3]董直庆,王林辉.要素错配、异质性要素发展和适宜性技术进步前沿文献述评[J].学术交流,2013,(1).

[4]简兆权,等.研发服务业成长:模式与路径[J].软科学,2014,(5).

[5]王必达,郑永杰.论技术模仿创新后发优势及其转化条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8,(2).

[6]鲍辉.后发地区的后发优势发挥——基于区域贸易中的技术扩散和创新视角[J].经济研究导刊,2010,(17).

[7]康凯,等.非均质空间各向同性的技术创新扩散模型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0,(6).

[8]程淑娜.技术创新空间扩散理论及动态模型研究[J].理论探讨,2010,(6).

[9]尹伟华,张亚雄.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J].调研世界,2016,(2).

猜你喜欢

后发优势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全球教育同质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后发优势探究
周建平:中国空间站将有诸多后发优势
拥抱新经济
后发优势、赶超路径与后发企业赶超战略——基于多维视角的研究综述
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策略探析——基于后发优势理论
利用后发优势 实现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