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2016-12-29赵凌飞沈阳理工大学

大陆桥视野 2016年6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高等学校职业生涯规划

顾 亮 赵凌飞/沈阳理工大学



浅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顾 亮 赵凌飞/沈阳理工大学

【摘 要】高等学校应该及早的对大学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来启发他们对此的认识,让他们更早的考虑自己的前途,明确职业目标,制定对自己来说合理的短期和长期的发展方案,并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高等学校;职业生涯规划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而职业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把合适的人才输出到对应的工作岗位上,所以它和社会紧密相关,但却又受到社会就业市场需求的制约。因此高等学校在对大学毕业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时,应该持续关注社会动态,认清社会发展形势,及时调整规划的结构,争取在恰当的时候做出最好的决策和计划,使我国高等学校的职业规划教育适应社会的发展。

高等学校应针对大学毕业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薄弱,存在自我定位、认知不足等问题,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进行有目标性和计划性职业生涯规划。在新生刚入学时便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教育,促使大学生自觉的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

欧美国家是现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理论来源。而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强调个体,所以他们的理论以个人为本位、以保证个人成长为前提。因此,西方的职业生涯作为心理咨询的一个分支,其运用着很多心理咨询的技术和方法,来进行测评和咨询。现阶段市场上采用的职业生涯规划测评工具大多从国外引进,照搬到国内使用,并没有认真结合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但在拥有庞大人口基数的我国,职业规划教育无法做到以个体为主体,只能以群体为本位,通过大规模的正面教育作为主要渠道进行推广,在这样的情况下,照搬西方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的理论和方法是绝对不行的。要想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植根于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就必须要结合中国本土的高等学校实际,积极做好教育理论的本土化工作。

许多高等学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认识不到位,没有给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充分的资源配置。无论是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部门的设置、专业化教师队伍的组建、大学毕业生专业技能与实践活动的培养,相关教学和指导活动的场地、经费都没有完全到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尤其是相关服务体系的建设还不足以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大学毕业生。我国各高等学校大多没有配备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职业生涯指导老师,因此这项工作一般由各班班主任以及专业课任课教师兼任。他们大多没有经过专业职业培训的学习,其指导水平有限,缺乏相关的职业指导资格认证,也难以在开展职业规划指导时进行针对性教学。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段

就我国目前的职业规划教育来看,大多集中在大四下学期。实际上职业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生活,职业规划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又是拥有丰富内容的知识体系,所以对其的学习和指导要贯穿于人的一生。高等学校在大学生入学前无法对它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在入学后应该及时对他们进行职业规划教育。

要通过设置通识课、选修课、举办讲座,使大学毕业生指导职业规划的理论和知识。在对整个大学毕业生群体进行职业规划和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对个体的指导和教育,体现出职业指导的个性化要求,让每个大学毕业生都能结合自身实际和职业指导老师的专业化指导,建立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

高等学校是大学毕业生走上就业岗位前的一个平台,应该有计划地为大学毕业生制定阶段性的课程。大学毕业生上大学以后,就应该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其进行就业能力、职业意识的培养与指导,并针对年级不同的大学毕业生的不同情况、不同特点和需要,来开展不用层次、不同内容的活动。

大学生刚入学,学习负担很轻,加之入学的新鲜感,大学生可以较好的进行对理论性知识的学习。高等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应在这一阶段内,在不同院系和不同专业之间,分批或同时进行。指导教师应从每个大学毕业生的兴趣、性格、理想和专业等多方面,帮助大学生找到未来所适合的职业目标。即便是对个职业目标,职业指导教师也应将每一个职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给大学生做出详细的介绍。

大一期间,高等学校应该帮助大学生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角色转换,更加了解自身兴趣、爱好和特长,开始有职业认知,通过课堂教育,开始树立职业规划理念,并对职业生涯有个初步的规划。大二期间,应该督促大学生按照职业理想,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方向,对自身有全面深刻的认识与把握,深化他们的职业生涯理念,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完善自己的职业规划。大三期间,帮助大学生汇集用人单位资料,了解就业市场需求信息,并参加社会实践。对大四的大学生,应该针对就业和求职环节可能发生的具体问题,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教会大学生有关的技巧和技能。整理前面几年的知识,提供大学生简历制作,求职技巧以及面试就业机会,来实现就业。对就业信息进行收集、管理、使用,深化职业规划理念,重点掌握择业求职的各种技能。条件较好的高等学校还可以为已经毕业,但是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提供服务。

三、职业生涯教育教学方式

目前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多有两种,一是应教育部的要求在正常课时中开展课堂教学,二是举办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不能否认这两种方式对于普及职业规划知识与提高大学毕业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意识产生的积极作用,但是仅仅靠这样的方式是不能满足大学毕业生个性化的教育要求的。

体验性教学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但将其运用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中尚处于探索阶段,这便需要教研人员不断进行探索,并为其注入新的内容。而教师作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应时刻关注课程设计的变化,对课程效果的实时跟踪反馈,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课程的教授内容。

高等学校应加强对体验性教学的督导,并进行针对性的随堂评价,建立起同行评价,以及大学毕业生评价的双重评价体系,根据教学效果和反馈意见,对课程进行总体的评估和科学调整。教师之间通过教学研讨、集体备课等形式,设计教学的总目标,并根据目标细致确立课程环节,针对课程的重难点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确立科学的教学大纲,再通过教研测评以及督导听课等方式综合性地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四、职业生涯教育相关保障

高等学校应该建立健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机构,真正落实政策、设施、人员、资金问题,转变其行政职能,增强其服务意识。要建立一支专职兼职结合的职业生涯指导的队伍,加强对对指导人员的学习与培训,来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他们不仅了解目前的就业政策与形势,还要掌握现代的科学知识,最后努力做到科学化、专业化和专家化。

在大多数情况下,职业生涯规划还在依赖家庭和辅导员。要学习国外高等学校建设专业化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基本经验,提高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从事职业指导的教师,不但要系统掌握扎实的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基础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并学会咨询的方法和技巧等。同时,在人才素质培养、就业市场预测、职业心理调适、职业生涯设计等方面也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

高等学校聘用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人员,对大学毕业生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已经成了必然趋势,更是必须要采取的方式。高等学校要鼓励和培养本校教职员工成为具备专业化水准的职业规划教师。培养一支具备科学知识、扎实专业、强大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高等学校还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邀请用人单位到高等学校开设讲座,还要到外面去了解就业市场,因为只有采取这样的方式才能给大学毕业生提供到位的职业指导。高等学校可以学习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方式,把用人单位、社会专家请入课堂,邀请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一起开展内容丰富的联谊活动,培养社会所需的应变能力、社交能力、创业意识等。同时,把政府相关法律法规及商业、职业上的法规等融入到大学毕业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中。

参考文献:

[1]陈宇.坚持以“四拓展”为核心,实现学生充分就业——探索高校就业工作新模式.[J]科技创新导报,2013.

[2]周云霞.企业“招聘难”与大学生“就业难”的对比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4.

[3]刘军.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5.

[4]杨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

[5]李功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7.

[6]潘珅.新闻框架理论视角下《中国青年报》就业报道的十年嬗变.[D]西北大学,2010.

[7]李长安.缓解大学生就业难: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有效对接.[J]求知导刊,2013.

[8]陈媛.以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为视角谈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赤子,2015.

猜你喜欢

大学生就业高等学校职业生涯规划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