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教师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的中介机制

2016-12-23郑珊珊廖悦诗廖洁敏

肇庆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农村教师总分弹性

郑珊珊,廖悦诗,廖洁敏

(肇庆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农村教师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的中介机制

郑珊珊,廖悦诗,廖洁敏

(肇庆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为探讨农村教师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并考察工作压力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18名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农村教师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工作压力之间两两相关显著;(2)农村教师的心理弹性对其应对方式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对其工作压力具有负向预测作用;(3)农村教师的工作压力对其应对方式具有正向预测作用;(4)农村教师的工作压力在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农村教师;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工作压力;中介作用

一、引言

大量实践与研究显示,个体经历或正在经历严重的压力或逆境,但其身心发展并未受到损伤性影响,心理社会功能依然良好,学界将其称之为心理弹性(Resilience)[1]。积极应对方式能有效促进心理健康水平,消极应对方式会加重心理压力,形成一个恶性循环[2]。对于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的差别也造成了很大影响,采用消极应对方式更容易造成心理问题[3]。教师工作压力是教师对各工作压力源的感知与评估而产生的心理紧张现象。徐富明(2003)的研究发现[4],67.4%的中小学教师认为自己面临着较大的或很大的工作压力,这表明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较大的现象较为普遍。已有研究表明,工作压力过大会使教师产生不健康心理,情绪问题以及增加消极行为等[5][6],而长期过度的职业压力还会加速机体的老化,导致身心功能失调,产生疾病[7],因此如何缓解压力至关重要。有关压力应对策略与工作压力关系的研究指出[8][9][10],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有助于调节教师的情绪状态,建立有效的应激模式,良好的应对方式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消除压力,积极应对在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研究进一步表明[11],不同个体对于外部刺激压力的应对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与个体的心理弹性密切相关,心理弹性可以改变个体对压力的认知评估,具有压力缓冲效应,对工作压力具有积极的调节意义。这说明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都与工作压力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工作压力是否会对二者的关系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呢?这将是本研究想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究心理弹性对应对方式的影响机制,并考察工作压力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1 100名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共回收有效问卷1 018份,有效回收率为92.55%。其中,男教师360人,女教师658人;35岁以下教师620人,36~45岁教师337人,46岁以上教师61人;教龄5年以下者293人,教龄6~10年者186人,教龄11~20年者407人,教龄20年以上者132人;已婚者767人,未婚者251人;大专学历者479人,本科学历者491人,其他学历者48人;年级组长及以上教师163人,普通教师855人;幼儿园教师206人,小学教师360人,中学教师452人。

(二)研究工具

1.教师心理弹性问卷

采用张旭东等人编制的“教师心理弹性问卷”,问卷题目根据问卷维度设定,共41个题目,包含10个维度。组成问卷的11个维度分别是:自我效能感、朋友支持、目标明确、调适能力、家庭支持、交往能力、同理心、情绪稳定性、归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问卷经克隆巴赫(Cronbach’s α)一致性系数检验,总问卷的α系数为0.945。

2.教师压力问卷

采用石林等人编制的“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问卷”[12],由36道题目组成,包括8个维度:教育教学改革、学生问题、学校管理问题、工作特征、职业发展问题、身心特征、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经检验,这一部分问卷的Alpha系数为0.945,说明这一部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相对较高,可以信赖。

3.应对方式问卷

采用张旭东等人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问卷题目根据问卷维度设定,共41个题目,包含8个维度。组成问卷的8个维度分别是:自我防御机制、转移、调节情绪、总结经验、转换视角、倾诉、自我保护、调整心态。问卷经克隆巴赫(Cronbach’s α)一致性系数检验,总问卷的α系数为0.904。

(三)研究程序

以学校和培训班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问卷填写均采用无记名方式,要求调查对象做出独立的、不受影响的自我评定。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22.0进行。

三、结果分析

(一)农村教师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工作压力的关系

1.农村教师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将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应对方式中的转移、调节情绪、总结经验、转换视角、倾诉和调整心态因子,与心理弹性多因子正相关显著;应对方式中的自我防御机制、自我保护因子与心理弹性的多因子负相关显著。

表1 农村教师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2.农村教师心理弹性与工作压力的相关分析

将农村教师的心理弹性与工作压力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心理弹性总体及各因子与工作压力总体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表2 农村教师心理弹性与工作压力的相关分析

3.农村教师工作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将农村教师工作压力与应对方式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工作压力与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应对方式中的自我防御机制、自我保护因子,与工作压力总体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应对方式中的调节情绪、总结经验和调整心态因子,与工作压力总体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表3 农村教师工作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二)农村教师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和工作压力的回归分析

1.农村教师心理弹性对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以应对方式总分为因变量Y,以心理弹性总分及其各维度为自变量X,进行逐步回归分析,以了解心理弹性对应对方式的预测力,结果如表4所示,在心理弹性总分及其各个因素逐层进入回归方程,可有效解释应对方式9.0%的变异量。其中心理弹性总分对应对方式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

2.农村教师心理弹性对工作压力的的回归分析

以工作压力总分为因变量Y,以心理弹性总分及其各维度为自变量X,进行逐步回归分析,以了解心理弹性对工作压力的预测力,结果如表5所示,在心理弹性总分及其各个因素逐层进入回归方程,可有效解释工作压力1.5%的变异量。其中心理弹性总分对工作压力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

3.农村教师工作压力对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以应对方式总分为因变量Y,以工作压力总分及其各维度为自变量X,进行逐步回归分析,以了解工作压力对应对方式的预测力,结果如表6所示,在工作压力总分及其各个因素逐层进入回归方程,可有效解释应对方式9.0%的变异量。其中工作压力总分对应对方式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

表4 农村教师心理弹性对应对方式的逐步回归分析

(三)工作压力的中介效应检验

1.中介效应检验

本研究假定,工作压力在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中,饰演着中介变量的角色(假设模型见图1)。因此,依照温忠麟等人[13]所提出的检验中介效应的相关步骤,对工作压力作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

图1 工作压力为中介变量的假设模型

由上述分析可知,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和工作压力三者之间相互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符合中介效应检验的基础条件。中介效应检验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以心理弹性作为X,应对方式作为Y,采用进入的方法做回归分析,检验c;第二步,以心理弹性作为X,工作压力作为Y,采用进入回归的方法,检验a;第三步,以工作压力和心理弹性作为X,应对方式作为Y,采用进入回归的方法,检验b和c′,具体见表7。由表7可知,心理弹性对应对方式的总效应c显著(β=0.279,p<0.001),心理弹性对工作压力的路径系数a显著(β=-0.177,p<0.001),心理弹性和工作压力联合作为自变量对应对方式的路径系数b、c′显著(b:β=0.119,p<0.001,c’:β=0.300,p<0.001)。根据检验程序,由于a、b、、c′显著,所以工作压力在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55%。

表7 工作压力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四、讨论

(一)农村教师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和工作压力的关系

1.农村教师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上述结果与张旭东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14],结果表明,当农村教师在应对创伤或挫折时,能够调整心态、调节情绪并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和处境,懂得总结经验,这有利于提高其面对创伤和挫折的调适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心理弹性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明提升自我调适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及训练自身的归因能力,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所遭遇的创伤和挫折。若教师缺乏自我调适能力以及对人文的关怀和同情,可能会过度地使用自我防御机制,如压抑自己、缺乏倾诉,就无法缓解创伤和挫折带来的痛苦体验。研究结果还表明,当有朋友在身边陪伴与支持时,倾诉也可以是应对创伤和挫折的一种良好的方式。

2.农村教师心理弹性与工作压力的相关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工作压力和心理韧性显著负相关,这与林晓娇[15]的研究结果吻合,张海芹[16]的研究表明,心理弹性作为保护性因素,对个体从挫折中恢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心理弹性高的个体抗挫及康复能力强,能有效地消减心理压力所带来的负面情绪,保持身心健康。当农村教师面对工作压力时,缺乏自我调适能力、不懂得调整状态以适应变化,那么其感受到由于工作所带来的紧张感、疲惫感可能会加重,增加其压力。反之,若个体在遭遇较大压力时,能够利用自身的资源调整自己并使自己快速恢复状态,工作带给其不良生理反应和心理影响可能会随之减弱,工作压力也会随之降低。

3.农村教师工作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结果与朱小茼[17]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袁锦芳[18]的研究表明,使用不同的方式去处理自身所面对的压力,最终的结果也有所不同。当农村教师在应对较大工作压力时,若更多地使用自我防御机制或自我保护来避免压力带给自身的消极体验,可能会加重身体的不良生理反应及降低其心理素质,其压力也随之增大。有研究认为,合理的应对方式是缓解压力的重要途径,并且具有积极主动应对方式的个体更容易化解内外压力[19][20],这说明若教师在面对压力时,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保证生活规律、饮食健康,就很可能会积极应对压力、直面压力,从而舒缓压力。

(二)农村教师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和工作压力的回归分析

1.农村教师心理弹性对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研究发现,在心理弹性中,心理弹性总分逐层进入回归方程,可有效解释应对方式9.0%的变异量。其中心理弹性总分可以正向预测应对方式,这与张旭东[14]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这提示我们,若农村教师本身拥有较高的心理弹性水平,就可以帮助其更好地应对消极事件,即教师可以通过提升其心理弹性水平来帮助自己形成良好的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如果个体的心理弹性水平较高,那么可以预测其也拥有较好的应对方式。

2.农村教师心理弹性对工作压力的回归分析

从结果可知,在心理弹性中,心理弹性总分逐层进入回归方程,可有效解释工作压力1.5%的变异量。其中心理弹性总分可以负向预测工作压力。这告诉我们,当个体拥有较高的心理弹性水平并能及时调适自我、适应环境变化,就能够预测其感受到的压力较小。这提示若要帮助农村教师舒缓或减小压力,可以从提高其心理弹性水平入手。

3.农村教师工作压力对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从结果可以看出,在工作压力中,工作压力总分逐层进入回归方程,可有效解释应对方式9.0%的变异量。其中工作压力总分可以正向预测应对方式。申艳娥[21]等人的研究也表明,个体对客观压力和主观压力的不同认知与评估会影响其所采取的不同应对方式。这提示我们,当个体承受较大压力时,对压力有良好的认知和正确的评估,并有更大的决心去降低压力,他们就会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来解决问题和舒缓压力。也就是说,如果农村教师工作压力较大,也能预测其拥有能积极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

(三)工作压力的中介效应检验

本研究以心理弹性为X,工作压力为中介变量,应对方式为Y,构造工作压力在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之间的中介作用模型。中介检验结果显示,心理弹性对应对方式的总效应c显著(β=0.279,p<0.001),当加入工作压力的中介变量后,心理弹性对应对方式的预测系数有所升高(β=0.300,p<0.001),且中介变量对Y的标准回归系数显著(b: β=0.119,p<0.001),X对中介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β=-0.177,p<0.001),说明工作压力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工作压力在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且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这提示我们,当个体想要提高心理弹性、优化应对方式时,可能需要通过改变工作压力这一渠道作为间接支持,提高其心理弹性水平,改变其消极的应对方式。

五、结论

(一)农村教师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工作压力之间两两相关显著;

(二)农村教师的心理弹性对其应对方式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对其工作压力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三)农村教师的工作压力对其应对方式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四)农村教师的工作压力在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说明:该文为“农村教师心理弹性现状及其对工作压力、应对方式影响机制系列研究”之二)

[1] 席居哲,桑标,左志宏等.心理弹性儿童的人际关系认知[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607-618.

[2] 郑银佳等.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水平的预测[M].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11): 1646-1651.

[3] 刘杨,郭成.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6):845-848.

[4] 徐富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现状及其与职业倦怠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3):95-97.

[5] 刘晓明,孙蔚雯.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现状访谈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5.

[6] 韦耀阳,熊猛.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08(4):268-270.

[7] 潘欣,权正良,钱玉燕.大学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3(10):792-793.

[8] 唐莘尧等.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8):1202-1205.

[9] 申艳娥.5种压力情境下中小学教师应对方式的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6):461-463.

[10] 贾绪计,林崇德.新升本科院校教师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 (6):759-64.

[11] 杨玲,巫文胜.小学教师心理韧性、核心自我评价与工作压力的关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 (1):99-103.

[12] 石林,程俊玲,邓从真等.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问卷的编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0):37-39.

[13]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36(5):614-620.

[14] 张旭东,黄亚寿.中职生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 (12):30-32.

[15] 林晓娇.大学教师工作压力与心理韧性关系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15(4):74-79.

[16] 张海芹.中小学骨干教师职业压力心理弹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8):941-942.

[17] 朱小茼,张伟,刘楠.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状况及与其应对方式关系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0,8(2):14-15+23.

[18] 袁锦芳.小学女教师的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5):547-549.

[19] 王玲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J].现代预防医学,2005(11):16-17.

[20] 宫宇轩.社会支持与健康的关系研究概述[J].心理学动态,1994(2):34-39.

[21] 申艳娥,叶一舵.中小学教师应对方式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6):1523-1525.

Rural Teachers' Resilience and Coping Style: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job stress

ZHENG Shanshan,LIAO Yueshi,LIAO Jiem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s,Zhaoqing University,Zhaoqing,Guangdong 526061,China)

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silience and coping style of rural teacher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job stress,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1018 rural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 and kindergarten teachers.The results showed:(1)the rural teachers'resilience and coping style,job stress hav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2)the resilience of rural teachers has a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the coping style,and has a nega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the job stress;(3)the job stress of rural teachers has a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their coping style;(4)the job stress of rural teachers plays a part of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resilience and coping style.

ords:rural teachers;resilience;coping style;job stress;mediating effect

B884.3

A

1009-8445(2016)06-0058-06

(责任编辑:姚 英)

2016-08-26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2YJA190025)

郑珊珊(1994-),广东云浮人,肇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2013级本科生。

廖洁敏(1964-),广东广州人,肇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总分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需要共同努力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与对策新探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