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2016-12-20庞秋香管恩京舒启芳宋新华陈志伟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人才培养机制

庞秋香+管恩京+舒启芳+宋新华+陈志伟

摘 要: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标体现在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上。而信息化教学需要广大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有效地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文章在对目前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师信息化教学现状和问题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尝试从转变教师观念和机制创新方面入手,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和应用信息化教学的积极性,提升了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素养和能力,有效地应用信息化提升了学院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理念;机制;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0-0038-05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力竞争,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教育信息化在提高国民素质和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深刻意识到教育信息化在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也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山东理工大学作为入选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的单位,一直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运用。其校园网硬件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具有一定规模,并在2010年统一了校内的网络教学平台,平台的开发与使用很大程度上规范和统一了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对学校的教学信息化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从我校目前网络教学平台的实际使用情况看,存在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不足和使用率相对较低等“路上有车,车上货少,无人驾驶”之类的问题,这也是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推进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1]。

本文以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试点,在对目前生命科学学院教师信息化教学现状和问题认真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从转变教师观念和机制创新方面入手,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和应用信息化教学的积极性,提升了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素养和能力,有效地应用信息化提升了学院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师信息化教学现状分析(以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为例)

截至2015年,生命科学学院的65门课程(含实验)中有28门课程曾经使用过网络教学平台,占全院总课程的43.1%;但学生使用超过100次的只有16门课程,占全院总课程的24.6%;使用较好超过1000次的只有5门课程,只占全院总课程的0.8%,实验课程的使用更少,只有2门使用过网络教学平台。学院共有43位一线专任教师,却只有16位教师使用过网络教学平台,占全院教师的37.2%。

总的来看,生命科学学院教师对信息化教学了解较少,课程现有教学资源相对缺乏,对我校提供的各种相关网上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较低,教师之间资源交流与共享较少,相当部分的教师都是依靠自己搜索或制作课件来进行课堂教学,缺乏对信息化教学深度和广度的认识,制约了信息化教学应用的深层次发展。

二、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师信息化教学程度低的原因调查和分析

1.教师中保持传统教学观念者居多,教学理念亟需转变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师的观念和想法决定他们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来教学。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师以讲授为主,是知识的垄断者和传授者;学生以听为主,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知识点的掌握和熟练程度为主;评价学生也主要看记住多少知识为主。而信息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边教学活动;教师起组织、引导作用,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主要是教授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发展,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道德等方面全面发展。这需要花大精力去学习和研究信息化教学的设计和应用,对教师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和机制监督和约束,部分教师不想也很难转变其观念。

2.教师的信息素养和能力水平相对较低,需要进一步学习提升

信息化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信息素质、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与技术操作技能。信息意识指人对信息敏感的感受力、判断力和洞察力,高校教师要对教学领域的最新动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够主动积极的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教学相关资源,具有信息安全意识,促进技术资源的健康、安全使用,能够更新自己的信息意识、能力,紧跟信息时代的发展[2]。信息能力与技术操作技能主要包括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加工处理、表达能力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过程组织实施能力,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信息技术设备,常用教学软件的使用能力,使用常用开发软件制作课件和信息资源加工的能力。而这些信息化的素质和能力的获得都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练习,这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和机制作保障,这势必会影响教师投身信息化教学的积极性。

3.信息化教学环境有待优化,教学评价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高校信息化教学环境是高校信息化教学活动展开过程中赖以持续的基本条件。这种教学环境包括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直接或间接影响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所有条件和因素,是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和组织制度环境等条件和因素的集合。而硬件和软件的建设直接影响着高校信息化教学的水平和质量。从信息化教学环境影响教师的角度考虑,我校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已基本具备,而且在逐渐完善,基本能满足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需要。而组织制度环境和机制的建设目前还不够完善,这也是大多数高校目前存在的问题。但组织制度环境和相应的评价机制对教师和学生及教学活动效果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间接影响学校信息化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3]。学校在职务晋升,职称评聘、任期考核和各种教学相关奖励等方面都缺乏信息化教学方面的考核和评价机制。学院目前关于信息化教学的文件、制度和评价机制等也都是空白,所以多数教师不关注和应用信息化教学也是必然。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结合生命科学学院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及其教学信息化的需求,开展信息化教学应用的实践与探索。我们以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试点,从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信息化素质和能力、建立信息化评价机制方面入手,调动教师参与和应用信息化教学的积极性,改变学生的学习和评价方式,提升学院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也为解决教学信息化建设中的“路上有车,车上货少,无人驾驶”等问题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同时为我校教学信息化机制的建设和资源的有效应用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做法和经验。

三、 开展和推进信息化教学采取的措施(图 1)

1.多措并举,转变教师观念

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技术不断涌现,新的教学模式不断产生的今天,教育信息化不仅肩负着重塑传统的任务,同时也肩负着不断创新的使命[4]。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由教师的教为主转移为学生的学为主,由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教师是应用信息化的载体和保障,所以首要任务是培养教师具有科学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我们除通过进行理论学习渗透,转变教师观念,进行理念更新外,还通过观摩一些带有先进性教学理念、信息化课堂教学效果好的示范课,让教师从思想上和内心深处切身体会到信息化教学带来的无穷魅力,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他们自觉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并逐渐实现运用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意识。

2.创新机制,优化信息化环境,充分调动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积极性

为促进学院信息化教学工作开展,成立信息化教学工作小组、制定信息化教学相关政策和制度,并经院教代会审议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为学院教学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1)成立信息化教学工作小组。成立以院长牵头,分管院长为主要负责人的信息化教学工作小组,确保信息化教学的推进和实施。首先通过培训使信息化教学工作小组充分认识到教学信息化对我院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作用,明确我院信息化教学的目标,有效地引导教师积极开展和应用信息化教学。

(2)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学习制度和信息化教学常态化机制。45岁以下教师至少参加一次信息化教学的系统性培训,要求人人会利用信息化教学(特别是网络教学平台);45岁以上的教师积极参加信息化教学培训,鼓励积极使用信息化教学。培训前要填写生命科学学院教师进修培训申请表,培训后要交培训会议相关的培训资料和学习心得体会书面稿一份或现场PPT汇报学习心得。

(3)建立教师教学信息化档案和信息化课题资料管理制度。如建立每位教师每学年的教学信息化学习培训的各种相关资料、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情况统计表、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表、参加信息化教研活动实录等。建立信息化课题资料管理制度如每学年学院教师信息化教学相关课题汇总表、相应课题申请书、相关批准文件、课题中期汇报相关资料、结题相关资料和文件等。这些制度的建立使学院信息化教学资源有效应用并有章可循。

(4)制定信息化教学奖励制度。每学年统计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教学的情况,并与年终教学相关考核工作结合,给予适当的奖励。每年评选“信息化教学先进个人”和信息化教学先进课程组”进行表彰奖励。对获得此荣誉的教师个人和团体给予奖励,以此推动信息化教学的实施和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积极性和能力。

(5)创新教学管理和实施机制。为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实施,我院将尝试采取课程AB岗和小班教学方式,提高信息化教学的效果。开展信息化教学也就意味着教师备课难度的增加和与学生互动次数的增加,课程AB岗和小班教学有利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实施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6)制定以应用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将信息化教学纳入教学质量奖评选、职称评定和聘期考核中,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每年教学质量评定、职称评定和聘期考核中,将每年教务处提供的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情况和信息化教学的学生评价情况,根据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结合教师信息化教学现场汇报,由信息化评审工作小组进行评分,以加分形式计入相应评价办法。

3.构建多元信息技术培训方案,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和能力

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和能力对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5]。信息化教学能力已成为信息时代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6]。因此,学院制定了多元信息技术培训方案,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应用的能力。我们通过问卷、座谈和调研等方式,了解教师目前具备的信息化相关技术和能力及其信息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制定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内容和提升计划,提高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和水平。

(1)实施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校本培训。鼓励和引导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努力发挥学校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和多媒体教室的作用,通过学校外聘专家来校培训、校内专家培训以及优秀信息化课程建设课程的示范等多种途径,强化教师教育信息应用意识,提高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和应用水平,熟练掌握多种信息化教学相关技术。

(2)资助教师参加各种信息化教学相关培训和会议,使教师具备基本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同时,引导教师制定个人信息化教学发展和提升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信息技术素养,提高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能力。

(3)组织网络教研活动。引导和鼓励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同时学会通过网络进行教研活动,如网上备课、撰写教学反思、讨论互动、积累教案和教学资料等,通过教师QQ群、电子答疑、教师微博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实现资源共享,成员之间讨论交流,拓展教师合作交流空间,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促进团队信息化教学的共同提高。

(4)推进“课程上网工程计划”。鼓励教师建设网络教学平台相应的课程,要求将相关的教学资料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上并辅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建设和使用课程网络平台过程中,教师需要相互学习交流,建设好相应的信息化资源并利用好各种信息化教学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教学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

(5)开展信息化教育专项教学经验交流会。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信息化教学经验交流会。内容可以包括课件制作、电子教案设计、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关于信息化教学应用的教学反思等,使大家在学习交流中信息化意识和能力得到提升。

(6)以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推进为契机,开展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探索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科研反哺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及其新的“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可以推进微课、MOOC和课件制作等相关工作和活动的开展。

四、开展和推进信息化教学的效果

1.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推进了教学信息化教学改革

学院领导班子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开展该项工作以来,按照“完善基础,拓展应用,深度融合”的建设目标,小组成员密切配合,出台了关于院级信息化培育课程立项的通知,还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与信息化教学改革相关的活动(如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全国性的与信息化相关的教学会议),有效地推进了学院信息化建设进程。

2.学院明确了教学改革思路,从制度上保障了信息化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

通过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学院明确了教学改革思路,从制度上保障了信息化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生命科学学院在编制“十三五”规划时,把教育教学信息化纳入“十三五”规划,明确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思路,以促进教与学方式方法的变革,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为根本目的,最终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制定了《生命科学学院信息化教学培训学习制度》《生命科学学院信息化教学档案制度》《生命科学学院网络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等相关制度和文件,使教师信息化教学工作更加规范。

3.加大了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力度,全面推行了信息化教学改革

(1)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和学院的信息化教学建设和信息化教学改革

学院教师积极参与学校信息化教学项目的申报工作,获批校级信息化课程改革项目9项。在此基础上,学院依托学校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启动了院级信息化课程改革立项工作,有23项被纳入院级信息化课程改革项目,涵盖了学院三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全部课程,逐步形成了分层建设、系统推进、全面覆盖的工作机制。

(2)以小班教学和课程AB岗为试点,更好的推进了学院信息化教学和改革

学院制定了《关于实施课程教学小班化及AB岗试点的办法》,A岗主要由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担任,以课堂教学为主,主要负责备课、教学设计、制作课件等,B岗主要由青年博士教师担任,主要跟随A岗听课,负责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维护、互动和平时作业的批改等。细胞生物学课程采用AB岗试点效果比较好,不仅让B岗年轻教师学习了教学技巧和经验,还提升了他们的信息化教学技术和能力;同时,还让A岗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来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备课和设计,更好地促进了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实施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3)加大了教师培训和考察学习力度,内化了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和改革经验

为进一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最终充分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模式,学院采用校内、校外培训相结合的措施,积极组织学院教师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种信息化课程改革培训,去信息化做的比较好的高校进行调研和学习,并邀请专家为学院教师作报告。2015年一年参加信息化教学会议培训的教师就达到100人次。另外,在2015年,学院教师积极参加学校信息化教学的各种相关会议和培训,每次这种培训和会议我院教师都占到全校的20%以上,充分说明了我院教师参与信息化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通过参加这些会议和培训,明确了信息化教学的意义和改革的方向,更新了理念,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信息化素养。目前,学院教师变“教学”为“导学”,引导学生变“听学”为“研学”,教学过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已深入每位教师的思想。传统“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步打破,“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的转变正在形成。

(4)网络平台的使用情况(2015-2016学年)

①全校23个兄弟学院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情况比较

生命科学学院本学年35位专任教师上课,不到800学生,但在全校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23个学院中,其网络教学平台使用的各项指标却遥遥领先(见表1)。

②全院教师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情况

本学年35位专任教师都使用过平台,有29位(82.9%)教师使用比较频繁(见表2)。说明教师已经开始重视和积极使用信息化教学。

③全院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情况

本学年65门课程全部使用过平台,其中有40多门(61.5%)课程使用比较频繁(见表3)。说明我院的多数课程已经开始进行信息化教学。

(5)学生学习效果和收获感悟

通过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课程改革中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改变了单一的学习形式和交流模式,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学生一致认为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为他们自主学习、探索学习提供和创造了良好的平台和条件,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6)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升和收获

通过各种培训和学习,教师信息化技术和信息化素养得到很大的提升。学院涌现了一批积极投身到信息化教学并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师。例如刘文老师的分子生物学课程采用“教问”教学理念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宋林霞老师的遗传学课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研究,宋新华老师和张秀芳老师的微课制作等。特别是2015年,我院有4位教师在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2项。

总之,经过一系列信息化教学改革和鼓励措施实施之后,生命科学学院的教师建立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的新理念,制定了一套系统的推进信息化教学实施方案、质量评价体系、奖励政策和办法等,网络教学平台的相关课程信息化资源丰富、师生应用效果良好,最终提升了学院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1(1):5.

[2]李军.论信息素养对高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J].继续教育研究,2014(2):73-76.

[3]朱建彬.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信息化建设初探[J].科技咨询,2009(3):189.

[4]杜占元.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的讲话.2015.5.

[5]杨哲.新建本科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4):61-64.

[6]尹睿,倪妙珊,孙宁蔚等.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设的绩效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4):71-75.

(编辑:鲁利瑞)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人才培养机制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