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研究述评

2016-12-14廖耀华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28期
关键词:述评城镇化

廖耀华

摘 要:近年来,城镇化进程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焦点,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城镇化相关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及特征、城镇化动力机制、城镇化发展道路、城市化政策方面。通过梳理相关的研究文献,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探讨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的空间。

关键词:城镇化;国内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8-0003-02

全世界很多国家都普遍认为城镇化是未来的共同趋势,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并非千篇一律,中国的发展必然也需要经历城镇化的过程。

本文主要以城镇化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过去十年相关文献,总结提炼中国城镇化发展之路,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同时,通过文献的研究,还可以去寻找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道路。

一、城镇化的概念

学术界普遍认为,城镇化的概念,通常应包括几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城镇化进程是农村居民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环境中生活方式的形成。第二,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由关联度密切的一系列变化所推动,这些变化中涵盖了政治、经济、科技、环境、社会和人口的变化。第三,城镇体系、土地利用方式、社会、生态和城市生活方式的变化,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城镇化的特点和趋势所导致[1]。总之,学术界普遍认为城镇化这个过程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市民化。

二、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是指推动农村向城镇转变和发展所需的动力,以及维持和改造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所构成的综合系数。华民(2006)指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源主要来源于以下几对矛盾源: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之间的矛盾;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2]。陈柳钦(2007)和吴靖(2009)都认为,城市化的进程离不开农业的发展和工业化,它们是城市化不可或缺的动力因素。褚素萍(2007)认为,农村城镇化动力机制可分为外在动力和内在动力,其中外在动力由外部环境对农村城镇化形成,而内部动力主要来自农村内部。在学术界,也有部分学者利用“推—拉”理论模型作为分析工具,认为“推力”和“拉力”形成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李世泰、孙峰华(2006)在研究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时,从阻碍因素和推动因素出发,在总结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动力系统结构模型。其中,城镇化推阻机制体现在制度设计;城镇化阻力机制体现在农民的排斥力;城镇化实现机制体现在农民的利益诉求,城镇化的根本动力机制主要体现为非农产业的吸引程度[3]。在学术界,部分学者(如辜胜阻、李正友,1998;崔功豪等,1999;朱文明,2005)在制度变迁的分析框架下,认为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因素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产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集合资金、政策、政府、农民群体和一些外部力量来共同努力推动城镇化。

三、城镇化的道路研究

最近几年,新型城镇化频频出现在官方文件当中,已然成为了流行的术语,成为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学术界对新型城镇化的研究如雨后春笋。王素斋(2015)从五个方面论述中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必然性:一是中国特有国情下的必然要求;二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的现实要求;三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条件;四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五是信息化背景下迎接挑战的必然选择[4]。倪鹏飞(2015)则从八个方面指出了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具体路径:一是走产城互动的城镇化道路,确保经济的“持久繁荣”;二是走平坦中带有倾斜的城镇化道路,兼顾空间的“公平效率”;三是走包容又带有增长的城镇化道路,确保社会的“公平正义”;四是走本土但又不乏开放的城镇化道路,确保城市的“世界个性”;五是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道路,推进居民的“迁移俱进”;六是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确保生态的“自然优美”;七是走以政府为主导的城镇化道路,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八是走以创新为导向的城镇化道路,确保城市的“引领未来[5]。

四、城镇化的政策研究

有关城镇化的具体政策研究,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也颇丰。马庆斌(2015)认为,国家在政策选择方面应该以城乡统筹促进农民工举家进城为突破点,因为这比较符合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这些政策具体包括: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来解决进城农民工的住房问题;鼓励退出农村与支持进入城镇的政策双管齐下;尽快建立社会心理公共干预机制;培育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综合承载力,引导进城农民工在城镇“大杂居,小聚居”[6]。张平(2015)认为,应以天津经验为模板,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等具体方面加强政策创新,以农村城镇化政策创新为切入点[7]。

五、研究发现与展望

(一)研究发现

城镇化在中国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方向,它不断地指导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建设。从研究成果来看,城镇化研究成果的质量越来越高,提出了诸如“过度城镇化”“半城市化”“人口城镇化”等非常有用的分析概念。

第一,明确了城镇化的定位。更加明确了当代中国的城镇化就是城市化的中国道路,在此过程中,它更加需要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而西方国家城镇化和工业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工业城市成为欧洲城市化的典型形态。

第二,在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方面。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的城镇化进程离不开政府和市场这两个动力机制,其中要特别注重发挥市场这个基本动力机制的作用,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同时也离不开政府的机制作用。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城镇化的发展,需引入政府的力量,以推进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

第三,关于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学术界似乎形成了共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之路应该是,发挥政府在城镇化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采取区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发展。

(二)研究展望

我们认为,中国未来城镇化的进一步研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加强对人的城镇化研究。城镇化主要是人的城镇化,而不是土地的城镇化和经济化。在中国,城镇化的研究必须系统地结合三农问题。如果单纯地来讨论城镇化的设计,而忽略农村、农民和农业,一切都是空中楼阁,都不可避免地将成为幻想。据研究学者发现,中国目前城镇人口达到6亿,但只有4.5亿的城镇户籍人口。也就是有1.5的人口虽然生活在城市,但他们并不同等地享受城镇居民在诸如劳动和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的待遇。城镇居民都习惯把他们标记为“农民工”,这就是“半城市化”现象。因此,如何实现人口城镇化将成为城市化研究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第二,要加强城镇化进程中相关制度的创新研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农业向人口市民化的有序转移,已然成为党的十八大报告的重点内容。在此背景下,沿袭已久的农业和非农业的身份划分,现在许多城市统称为“居民户口”,但对此改革措施学术界产生了不同的声音。在户籍制度改革下,不仅要做好农民工进城的安排,还要做好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教育培训等工作。户籍制度在大城市放开是否可行,农转非是否意味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因此,学者们不仅要研究户籍制度,还要研究社会保障和土地相关的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新型的制度改革创新的新路子。

第三,要加强和关注 “逆城市化”现象的研究。越来越多外飘农民工选择返乡创业,也有一些城市的居民把农村迁移出来的户口再迁回农村,如浙江台州、温州就出现该现象。而关于这种“逆城市化”的现象,目前的研究还非常少,只有不到10篇学术论文。因此,“逆城市化”现象,值得进一步加强研究。

参考文献:

[1] 巴曙松,杨现领.城镇化:一个充满矛盾冲突的历程[N].社会科学报,2013-10-10.

[2] 华民.长江边的中国——对中国经济城市化发展的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1).

[3] 李世泰,孙峰华.农村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的探讨[J].经济地理,2006,(5).

[4] 王素斋.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内涵、目标与路径[J].理论月刊,2015,(4).

[5] 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J].江海学刊,2015,(1).

[6] 马庆斌.新时期中国城镇化政策选择[J].中国市场,2015,(4).

[7] 张平.大城市周边农村城镇化政策创新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现代经济探讨,2015,(3).

[责任编辑 吴高君]

猜你喜欢

述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国内职业高原(2002—2016)研究进展与述评
现代朱子哲学研究述评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国内科技投入研究现状简评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