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标准建设的探讨

2016-12-12王小兰陈荣凤

护理研究 2016年35期
关键词:健康评估课程标准评估

王小兰,陈荣凤



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标准建设的探讨

王小兰,陈荣凤

《健康评估》是一门桥梁课程,对于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业基础和岗位能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课程标准是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为降低教与学的难度,强化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对《健康评估》课程标准进行研究,探寻适合护理专业中高职贯通教育的课程标准,并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提供参考。

健康评估;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贯通;课程标准

《健康评估》是专业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之间的一门桥梁课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使学生获得有关临床诊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其他后续临床课程(如成人护理、儿童护理、妇产科护理等)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2]。中高职贯通教育学生的起点是初中毕业,没有高中学习经历,在逻辑推理能力、融会贯通能力、基础知识积累等方面相对欠缺。因此,制定科学、合理、实用的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标准,可为后期教学实践奠定基础,对实现学生个体可持续性发展非常必要。随着中考制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中高职贯通教育这条道路,护理专业的生源也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如何实现专业教育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通过《健康评估》课程标准的制定研究,探寻一条适合这部分生源的教育方法。

1 课程标准制定的总体原则

《健康评估》是护生经过医学基础教育后,以此为桥梁向运用护理程序解决临床问题方向转变的一门课程。因此,构建科学、合理、实用的《健康评估》,必须慎重地审视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制定既能适应学生目前的接受能力,又能满足后续课程学习需要的课程标准。

1.1 组建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团队 制定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标准,除了要有健康评估的老师参加外,还应该有前期基础课程老师(《正常人体学》 《疾病学基础》 《药理学》)、后续专业课程老师(《成人护理》 《妇产科护理》 《儿科护理》)、高职课程研究专家参加。通过广泛研究调查护理工作中对《健康评估》的理论、知识、技能的需求,以及学习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学生在开展该课程学习前已经拥有的医学基础。

1.2 合理取舍课程内容 《健康评估》教材基本上是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 《实验室诊断》 《影像学》《心电图》等课程加上护理学科中的“护理诊断”等相关内容组成的一门课程。不仅内容多,而且难度大,与应用型职业教育强调的必需、够用和实用的原则距离甚远。为适应目前护理职业教育的需求,以最少的教学时间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因此,制定本课程标准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优化。

1.3 强调前后连接,降低课程难度,反映发展方向 《健康评估》是连接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桥梁课程,是根据症状、体征等进行诊断从而发现护理问题,在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进行预见性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授课过程中,重点放在症状以及引起相关症状的病因上面,若干症状组合起来可对疾病进行判断。运用前期学习的基础课程相关知识辅助理解,建立临床思维。同时对于临床护理实践中运用较少的体格检查的部分内容进行合理调整,降低难度,反映实用性。

1.4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护理职业要求护士终生学习,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该门学科是学生最早接触的一门具有临床实践意义的课程,学习过程中要逐渐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2 教学实践

中高职贯通学生学制为五年。理论学习4学年8个学期,临床实践2个学期。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完成《正常人体学》(含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化学等)及《疾病学基础》(含病理学、病理生化学等)学习。《健康评估》安排在第三学期进行,共64个学时,其中理论48个学时,实验16个学时。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见表1。

表1 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健康评估》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3 讨论

3.1 理清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相互关系 课程标准是一门课程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对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教材选用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均做出了较为完整的、系统的规定或说明[3]。课程标准是教师开展教学的蓝本,是检查和评价学生学业成绩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依据。课程标准是依据该课程在岗位任职中的作用结合岗位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需求构建,包含课程的主要内容、目标、授课形式、评价方式等维度[4]。教材是教师安排课程内容的主要依据,能够体现知识前后的逻辑关系。但是教材不应该约束课程标准,对同一班级同一门课程而言,课程标准应该是唯一的。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反复调整、完善课程标准。教材可以是多样的,可选用出版物,也可选用教师自编的讲义,或多种教材同时选用。根据教材对知识点的表述,选择撰写调理清晰、解析清楚的教材。也就是说教材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是课程内容的载体,而不能主宰教学的内容。

3.2 课程标准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关系 课程标准根据健康评估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明确规定了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的提示、实验或实训、见习、实习,教材选用的原则和依据,教学参考书和有关的教学设施等[5]。教学计划是根据课程标准制定的实施性文件,主要是根据教学过程中具体的时间安排敲定每次授课的具体时间和内容以及课时,也叫教学日志、教学进度表等。教学大纲是对教学内容的主要内容、实施方法的解释性文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都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文件。课程标准确定后方可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否则无从谈起,也无法溯源。

3.3 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标准制定的注意事项

3.3.1 考量该课程在临床岗位实践中的作用[6]《健康评估》是一门桥梁课程,连接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地位异常重要。但在临床实践中到底如何体现,需要仔细研究。通过广泛的临床调查,我们发现课程内容中涉及的症状学与体征学对于后期临床课程的学习理解非常重要,若能在《健康评估》的课堂上对症状与相关疾病有所了解,后期学习会事半功倍。但对于体格检查的相关手法在临床护理操作中并不要求,因此在进行课程内容设置时,建议减少体格检查的相关课时,只进行操作示范。对于实验室检查中与护理岗位联系密切的三大常规检查以及电解质检查等常用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进行讲解,而对于脑脊液检查等不常用的内容安排课余时间自学。

3.3.2 仔细分析前期基础学科授课安排,避免重复 在对授课内容进行安排时,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认真分析,如发热、疼痛等基本生命体征的评估在《基础护理》课程中已经讲述过,即不安排课时,避免重复讲解。对于实验室检查中关于电解质的相关内容与“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内容相关性较大,虽然是2016年护士资格考试新增加的内容,但在后期《成人护理》中将展开详细讲解,对该内容在《健康评估》授课时只做简单的讲解。

3.3.3 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业基础设定授课方式 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健康评估》是入校后的第三学期。学生经历了《正常人体学》 《疾病学基础》 《基础护理》等相关课程的学习,但因缺乏《高等化学》 《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的基础,对医学基础课程的理解效果欠缺。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大多停留在机械记忆的层面上。而《健康评估》的学习需要学生前后融会贯通理解记忆。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对一些重点的症状进行深入研究,将症状、体征与疾病进行融合,同时回忆生理、生化的内容,帮助学生前后融会贯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老师的临床思维并逐步体验。

课程标准的设置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创新,《健康评估》课程的内容也在不断地改变。近几年,中高职贯通学员保持稳健的数量,如何制定好该层次、该专业、该课程的标准对于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可探索一种科学、可持续、可操作的课程标准设置途径,为其他课程的标准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1] 吕探云,王蓓玲,王君俏,等.高等教育护理学专业健康评估课程的改革与建设[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1):989-993.

[2] 吕一婷.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健康评估课程改革[J].中华护理教育,2011,8(12):539-541.

[3] 周慎,张玲.高职课程标准开发的原则和要点[J].中国高校科技,2011(5):36-37.

[4] 陈晓琴.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对接研究[J].职教论坛,2011(14):16-18.

[5] 徐宛玲,王建国.医学高职教育实施课程标准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2):192-194.

[6] 陈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在健康评估课程中的设计与实施[J].鄂州大学学报,2016,23(5):95-97.

(本文编辑张建华)

Probe into construction of “health assessment” curriculum standard for cut-through nursing specialty in middle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ang Xiaolan,Chen Rongfeng

(College of Nursing,Shanghai Health Medical College,Shanghai 200237 China)

上海健康医学院2014年校级课题。

王小兰,讲师,硕士研究生,单位:200237,上海健康医学院护理学院;陈荣凤单位:200237,上海健康医学院护理学院。

G642.0

B

10.3969/j.issn.1009-6493.2016.35.042

1009-6493(2016)12B-4472-03

2016-02-19;

2016-11-12)

引用信息 王小兰,陈荣凤.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标准建设的探讨[J].护理研究,2016,30(12B):4472-4474.

猜你喜欢

健康评估课程标准评估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转型背景下健康评估核心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
不同生源学生《健康评估》课程考试成绩分析
护生临床应用健康评估知识的调查分析及改革思考
中职健康评估情景教学类型及要求
评估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