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边缘化理论背景、主要内容及应用研究进展

2016-12-12刘化侠邓珍珍

护理研究 2016年35期
关键词:新文化文化冲突边缘化

宿 婷,刘化侠,田 靖,邓珍珍



文化边缘化理论背景、主要内容及应用研究进展

宿 婷,刘化侠,田 靖,邓珍珍

介绍了文化边缘化理论背景、主要内容及该理论在国内外护理实践、护理研究、护理教育等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及其展望。

文化边缘化;护理理论;背景;内容;应用

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护理对象必然向多元化发展,移民人群将成为护理服务对象。韩国护理学者崔希丞于2008年提出了文化边缘化理论,主要是对处于跨文化之中的移民群体提出了文化照护模式。为了对移民人群或少数民族提供优质文化护理,现将文化边缘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概况综述如下。

1 理论背景

1.1 个人背景 崔希丞1993年于韩国天主教大学(Catholic University of Korea)获得护理学学士学位,1999年—2004年就读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University of Texas),获得公共卫生学硕士及博士学位,2006年获得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护理学博士后。本科毕业后,在韩国天主教大学圣玛丽医院从事护理工作1年,攻读硕士与博士期间曾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护理和公共卫生学院担任研究助理及临床指导老师。2011年至今担任首尔国立大学护理学院副教授,一直从事跨文化照护模式研究。

1.2 理论发展背景 文化边缘化理论是由韩国护理学者崔希丞于2001年提出的,首次发表在《文化边缘化:青少年移民意义的概念分析》一文中,该文介绍了文化边缘化模式的概况。2008年在《中范围护理理论》专著中详细介绍了该理论,多年来崔希丞一直致力于文化边缘化的研究。

2 文化边缘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1 目的 崔希丞提出文化边缘化理论的目的是针对不同文化的群体,了解跨文化压力对移民的影响,为处于跨文化中的移民群体提供前进的方向以及与文化相关的护理。崔希丞在与移民青少年一起工作时,注意到移民过程中的独特环境对于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移民过程中产生的原始应激是精神损伤的一个显著危险因素,移民群体处在两种文化中时易产生脆弱性。由于移民家庭数量将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不断增加,因此护士会经常面临照顾处在两种文化之间的移民群体,为护士提供相应的文化照护理论就显得尤为重要。

2.2 来源及形成 文化边缘化理论来源于3个理论:文化适应、文化适应压力和边缘化理论。

2.2.1 文化适应 文化适应是指当不同文化的人经常接触时,一方或双方的原文化形态所产生的变化[1]。文化适应的发展经历了从一维到多维或正交模式的转变[2-4]。一维模式认为:个体被同化到另一种新文化形态时,会不可避免地失去一些原有的文化模式。个体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被同化;二是维持原有的文化形态。多维模式注重的是对复杂自然文化的适应、选择或失衡,适应的范围涉及整个社会生活领域。正交模式提出了二元文化,并认为文化适应的个体可以同时维持两个不同的文化身份[5]。一个人可以确定他或她自己作为两个文化群体中的一员,而不一定必须选择某一个文化群体。这两种模式开启了文化适应理论的新纪元。Bery[6]的四重文化适应理论是比较盛行的理论之一。该理论描述了文化适应个体所使用的若干策略,包括同化、分离、整合和边缘化。同化是指个体不愿意保持本身原来的文化认同,却与其他文化群体有频繁的交往;分离是指个体重视自己原有的文化习俗,避免与其他文化群体交流;整合是“两全其美”的选择,是指个体既重视保持原有的传统文化,又注重与其他文化群体的日常交往。

2.2.2 文化适应压力 是构成文化边缘化理论的第2个理论,强调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7]。文化适应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强度是由多个因素包括主导文化的本质以及文化个体和群体的特点所决定的[8]。文化适应压力与降低移民心理健康状况息息相关[9-10]。

2.2.3 边缘化理论 是构成文化边缘化理论发展的第3个理论。边缘化理论是1928年由Park[11]在其《人类的移民与边缘人》一文中第一次提出。文中描述移民现象与跨文化冲突,并正式提出“边缘人”的概念。“边缘人”是指处于两种文化和社会边缘的人,而这两种文化和社会从未完全渗透或融合在一起。“边缘人”表现为分裂了的自我冲突、旧我与新我的矛盾、缺乏诚信、精神不稳定、烦躁不安、萎靡不振等。而Goldberg[12]认为,边缘心理主要是由社会适应不良所导致,他认为无论身处何种边缘文化境遇之中,边缘人个体都会具有以下特点:安全感缺失、情感矛盾、极度的自我意识、长期神经紧张。后来,Stonequist[13]继续发展了边缘化理论,进一步研究了跨文化群体的性质、环境及生存周期。他认为生命周期包括准备期、批判期和促进社会心理成长的适应期。

文化适应理论、文化适应压力理论和边缘化理论,由于概念模糊、缺乏实证而受到了批判。边缘性包含很多不同层次的经历,不可能用一个统一的方式解释,因此,文化边缘化理论一直处于发展之中。

2.3 基本概念 崔希丞将文化边缘化理论定义为:当人处于两种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并尚未认同自己属于任一文化形态的被动感。文化边缘化就是处于边缘化生存的同时,确认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并努力调整、应对从而缓解文化压力的过程。

2.4 理论的主要概念和内容 该理论包括3个主要概念:边缘化生存、跨文化冲突的识别和文化压力的缓解。

2.4.1 边缘化生存 边缘化生存是指个体在新老文化冲突或让渡中建立新关系的过程中,处于两种文化推或拉压力间的被动的中间状态。被动的中间状态是边缘化生存的重要特征。Park描述边缘化体验是感觉自己如同生活在两个世界里的一种情形,其实自己不属于任何一个世界。没有人选择处于一种文化的边缘或处于两种文化之间。当人们移民到一个新的国家或接触新文化时,他们就要开始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而新文化或主流文化对移民群体通常存在矛盾心理,虽然国家层面承诺给移民丰富的机会和资源,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移民经常遭遇公开和隐蔽的歧视。移民存在需求,通常要在有冲突的规范、期望、角色和价值观之间做出选择,常在冲突/让渡中挣扎,例如身份的困惑、焦虑、矛盾、疏离感、失落、无助、毫无价值感、不确定感以及对未来的忧虑。但冲突不总是导致消极的结果,也有转变的可能。冲突/让渡是边缘化生存的本质特征。

2.4.2 跨文化冲突的识别 跨文化冲突的识别就是开始了解两种文化价值观、习俗、行为和规范的差异。如同人们感知到的温度,并不是测量温度,人们依据自己对不同文化的认知做出反应。冲突发生在人们面对不同的价值观系统,伴随着期望被迫做出艰难的选择。跨文化冲突识别是文化边缘化理论的主要概念,对研究和实践有重大意义,因为它承认与文化边缘化有关的感知、反应、心理健康结局存在个体差异。

2.4.3 缓解文化压力 缓解文化压力是为了解决跨文化冲突而自然发生的调节反应。调节反应包括同化、再建回归、沉着和融入4个过程。①同化是个体融入主流或新文化的过程[14],这是新移民表现出的第一个反应。特别是主流文化或新文化使移民产生不适感时,移民通过学习新语言、习俗、新文化等使自己努力融入新的社会群体。这是在新文化中生存的一个有效的策略。但是,同化过程会使个体产生自我否定、自我厌恶和罪恶感。②再建回归:接触新文化后,个体可能会退到自己原本的文化中,呈现再建回归。选择回归的原因可以是抵抗、阻碍与新文化的冲突,或出于怀旧,渴望找回自己的文化。当个体回归时,不会脱离新文化,他会以新的视角来面对原本文化和新文化[15]。因此,每一次回归都是一次再建回归。③沉着:其特点是不顾心理冲突和斗争,暂时安于边缘化状态。沉着反应的个体可免于承担责任或不依附任一种文化,但他会有一种“文化上无家可归”的体验。沉着反应的个体仍然会经历情感冲突和个人危机。累积的危机后果包括压力和不良的心理健康结局,如人格改变、滥用药物、抑郁甚至自杀的意念[16]。④融入:当个体整合、融合新旧两种文化时会创造出第3种文化而产生融入反应。通过融入,个体超越文化边界、环境和身份,追寻更高的社会地位,获得多重文化世界并缓解跨文化压力。经历过融入调节反应的个体在面对另一种文化张力环境时,他们可以成功应答,积极调整自身生理、心理压力。在这个过程中,缓解压力的经验水平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融入调节反应可能比其他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更具建设性的影响。然而,并没有完美或者最适用的调节反应作用于每个个体,也没有一种调节反应始终作用于个体。例如,对于青少年移民来说融入调节反应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模式。对于老年人来说,始终与原有文化保持联系,回归原有文化可能会使他们更为舒适。所以,再建回归模式对他们来说也许是最为有效的。

2.4.4 环境/个人的影响 跨文化冲突识别、经历边缘化生存从而缓解文化张力以及环境/个人对个体带来的影响。文化适应理论的学者们认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的性质、类型以及文化适应个体的特点是文化适应过程中的重要因素[17]。在文化边缘化理论中,这些影响跨文化冲突识别、边缘生存、缓解文化冲突的因素被定义为环境/个人影响。

这些影响并不只是处于边缘化文化中的个体而且也是移民对主流文化一种互动的源泉。当两种文化发生冲突时,互动互惠虽然影响的强度可能不具有可比性。环境/个人的影响使两种文化之间互为作用。

3 概念关系:模型

图1描述了文化边缘化理论主要概念之间的关系。边缘化生存从跨文化冲突开始,当个体遇到边缘化生存时,他们试图通过应答模式缓解文化压力,这4种调节反应是同化、再建回归、沉着和融入。尽管环境/个人影响并不是理论明确的概念,但是环境/个人影响被视为边缘化理论的基础。

图1 文化边缘化理论模型

4 边缘化理论的应用

4.1 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文化边缘化理论最初在护理研究和实践领域的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但在其得到推广后,已经在护理研究、实践、教育等多重领域得到了广泛引用。这个概念被用于理解美国的墨西哥家庭照顾有严重慢性疾病的儿童的经验[18]以及研究伊斯玛仪派穆斯林的巴基斯坦女孩的压力经验[19]。事实上,研究人员用文化边缘化的概念阐述了理论发展的需要,并进一步发展了文化边缘化理论。

4.2 在护理研究中的应用 研究人员已经开发了同化和同化应激水平的量表来测量同化与精神健康疾病之间的关系[20-21],但是尚无适用于测量文化边缘化的特异性量表,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发展。一个综合的量表可以评估理论之间的结构以及文化边缘化对于移民身心健康的影响程度。评估文化边缘化和精神健康结果之间的关系对于移民的医疗照顾具有显著意义;对于预防保健起到积极作用,有利于护士及早地识别移民精神健康问题,为护士提供相应的照护措施指导。

4.3 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文化边缘化理论也可以应用于护理院校护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并为描述移民青少年环境及心理健康提供理论指导。Southwick等将文化边缘化模型应用于新西兰护理本科生的培养教育中,提高了太平洋地区的护士注册率[21]。文化边缘化理论可以作为理论框架探索不同移民群体的不平等经历,并为他们提供照护。特别是识别环境/个人影响因素对于健康照护提供者有显而易见的意义。通过识别这些影响并进行适当的照护指导,健康照护者可以缓解移民群体的应答过程,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

5 理论评价

文化边缘化理论强调了生活在跨文化中的复杂性以及跨文化生存对移民身心健康带来的挑战;阐述了边缘化文化的精髓,并将各种概念以某种方式连接起来,为观察和认识特定的现象提供了一种方法;具有一定的逻辑性,通过建立和定义概念形成理论的4个基本构成要素;目前已用于指导和改进实践。然而,该理论目前仅局限于为移民群体提供相关照护。

6 小结与展望

文化边缘化理论自提出以来已经在国外得到了初步的发展与应用,主要集中应用于跨文化移民群体的照护。面对移民全球化,多元文化对各个国家文化的冲击,对处在多元文化中的人们产生多重影响,而对这些人群的照护就显得尤为重要。文化边缘化可以用来培养护生的多元文化意识,为护生提供相应的文化照护理论依据。我国尚未引入护理文化边缘化理论,也未查见有关研究。近年来,随着移民数量的增长,文化多元化的不断发展,跨文化冲击对护理工作者带来的影响日益增加,提高护理教育课程中的跨文化理论的教育与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崔希丞的文化边缘化理论可以与玛德琳·M·莱林格的跨文化护理理论相结合,为护理工作者提供跨文化护理的理论依据。因此,面对我国人群的本土文化、行为特征、思想观念等特点,如何应用文化边缘化理论模式并将其本土化,是摆在护理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 Redfield R,Linton R,Herskovits MJ.Memorandum for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J].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36,38(1):149-152.

[2] Berry JW.Cross-cultural psychology: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1.

[3] Keefe SE,Padilla AM.Chicago ethnicity[M].Albuquer: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1987:1.

[4] Vega WA,Gil AG,Wagner E.Cultural adjustment and hispanic adolescent drug use[M]//Drug Use and Ethnicity in Early Adolescence.New York:Plenum,2002:125-148.

[5] Oetting ER,Beauvais F.Orthogonal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theory:the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of minority adolesce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Addictions,1991,25(sup5):655-685.

[6] Berry JW.Psychology of acculturation[D].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1995:457.

[7] Chavez DV,Moran VR,Reid SL,etal.Acculturative stress in children:a modification of the Safe Scale[J].Hispanic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s,1997,19(1):34-44.

[8] Hovey JD,Magana CG.Exploring the mental health Mexican American:current knowledge and directions for research[J].Suicide and Life-Threatening Behavior,2002,27:92-103.

[9] Lazarus RS.Acculturation isn’t everything[J].Applied Psychology,1997,46(1):39-43.

[10] Phinney JS.The multi-group ethnicidentity measure a new scale for use with diverse groups[J].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1992,7(2):156-176.

[11] Park RE.Human migration and the marginal man[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28,33:881-893.

[12] Goldberg MM.A qualification of the marginal man theory[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41,6(1):52-58.

[13] Stonequist EV.The problem of the marginal man[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35,41:1-12.

[14] Southwick M,Polaschek N.Reconstructing marginality:a new model of cultural diversity in nursing[J].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2014,53(5):249-255.

[15] Anderson TL,Levy JA.Marginality among older injectors in today’s illicit drug culture:assessing the impact of aging[J].Addiction,2003,98(6):761-770.

[16] Hovey JD,King CA.Suicidality among acculturating Mexican Americans:current knowledge and directions for research[J].Suicide and Life-Threatening Behavior,1997,27(1):92-103.

[17] Williams CL,Berry JW.Primary prevention of acculturative stress among refugees: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practice[J].American Psychologist,1991,46(6):632.

[18] Rehm RS.Legal,financial and ethical ambiguities for Mexican American families: caring for children with chronic conditions[J].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2003,13(5):689-702.

[19] Khuwaja SA,Selwyn BJ,Kapadia A,etal.Pakistani ismaili muslim adolescent females l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stresses associated with the process of adaptation to US culture[J].Journal of Immigrant and Minority Health,2007,9(1):35-42.

[20] Padilla AM,Alvarez M,Lindholm KJ.Generational status and personality factors as predictors of stress in students[J].Hispanic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s,1986,8(3):275-288.

[21] Sam DL,Berry JW.Acculturative stress among young immigrants in Norway[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1995,36(1):10-24.

(本文编辑张建华)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oretical background,main content and application of cultural marginalization

Su Ting,Liu Huaxia,Tian Jing,etal

(College of Nursing,Taishan Medical University,Shandong 271000 China)

It introduced theoretical background,main content of cultural marginalization,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s of nursing practice,nursing research,nursing edu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and of cultural marginalization its prospect.

cultural marginalization;nursing theory;background;content;application

宿婷,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271000,泰山医学院护理学院;刘化侠(通讯作者)、田靖、邓珍珍单位:271000,泰山医学院护理学院。

R471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6.35.004

1009-6493(2016)12B-4364-04

2016-04-06;

2016-11-10)

引用信息 宿婷,刘化侠,田靖,等.文化边缘化理论背景、主要内容及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6,30(12B):4364-4367.

猜你喜欢

新文化文化冲突边缘化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冲突及应对策略
“边缘化”初中的去边缘化
跨文化冲突视角下的法国电影《岳父岳母真难当》解读
新文化购买PDAL40%股权
《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
新文化等级化·传承与创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就与挑战以及韩国在未来国际合作中的角色
被边缘化的节能司?
农民工陷于“双重边缘化”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