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国文化中汲取医学教育的人文精神

2016-12-12张利周刘瑞明肖俊辉

中国医学人文 2016年11期
关键词:医者医学教育医患

文/陈 琴 张利周 刘瑞明 王 娜 肖俊辉 郭 建

从中国文化中汲取医学教育的人文精神

中国文化以及众多中国医学名家语录中有丰富的医学人文经典表述,本文试图从这些经典中提炼医学人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核心,从三个方面对医学人文教育展开探讨,一是强化医学生对医学护卫生命的理解,二是对于怎样当好医生的认识,三是职业生涯中如何做到持之以恒的坚守。

医学教育 中国文化 人文精神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两翼,也是近代大学教育的历史传统;人文精神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对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体系1。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必要性日益突显,呼吁医学人文精神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一方面,在生物医学高技术崇拜意识作用下,滋生了人们对医学人文的漠视1,在经历多次医学模式转变后,医学发展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强调医学不仅仅是生物医学,还需要建立全面的生物、心理、社会三个方面,强调医学的人文内涵。另一方面,医患关系紧张成为不争的事实,甚至愈演愈烈,医患关系紧张与医学人文精神缺失密切相关。因此,要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就需要医务人员转变思维方式,对医学和健康的认识在更大程度上考虑除生物医学以外的心理、社会因素,提升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也不是简单通过提高医务人员医学技术水平和技能可以做到的,更要提升医务人员的人文情怀。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的培养,应该从医学人文教育根源层面着手,核心是医学教育中加强医学人文教育。

关于医学人文教育的研究很多,笔者认为从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中汲取营养是重要途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众多中国医学名家的语录中,我们能找到许多有关医学人文的经典表述,医学教育应该要求医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经典语句,将其精髓融入每一位医学生的内心,使他们能更透彻理解医学、能明白如何成为好医生并做到持之以恒的坚守,使每个医学生秉承传统优秀理念,做一名有理想、有情怀、有大爱、悬壶济世的当代医家,实现自己人生价值。

医学教育的开篇对医学的理解

“不为良相,当为良医”这句话中国人耳熟能详,宰相范仲淹,丞相诸葛亮,医圣张仲景都说过这句话,良将或良医是古人尤其是古代知识分子实现理想、报效国家的最好选择。良相投身江山社稷,治国平天下,安顿百姓;良医悬壶济世,救死扶伤,造福桑梓。历史上众多著名医药学家均是以“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作为自己的选择,最著名的莫过于李时珍,他在经历多次科举考试失败后转为学医,最终为人类的医药学谱写重要一笔。

时代变了,华夏子孙血脉中的大爱理想和情怀不曾改变,今天,许多医学生同样怀抱着“良医”梦想走进医学院校大门。当踏进医学院校大门,医学教育的开篇就应该是对医学的正确理解,授予每一位医学生“护卫生命”的神圣使命,在今后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中真正做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医学在中国常常用“卫生”两个字来替代,中国古代医书诸如《卫生宝鉴》《卫生鸿宝》《卫生要术》《卫生易简方》之名不计其数2。今天各类医学组织的称呼,大到“世界卫生组织”“卫生事业”“卫生部门”“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小到“卫生院”,所谓卫生就是护卫生命。医学的本质就是对人类生命的护卫。护卫生命比治疗疾病的范畴要大很多,护卫生命更体现对生命的珍视和敬畏。相对来讲,治疗疾病更专注于技术,护卫生命是除了治疗的技术外更多包含对生命与健康的人性关爱。《皇帝内经》有言:“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孙思邈:“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生命于每个人的重要印证护卫生命的神圣,这是任何其他职业无法相比的,医学生从一开始就应该深刻意识到责任与使命。

凝视 摄影/杨 群

医学教育的通篇怎样当好医生

广博的知识

《黄帝内经》要求医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因为中国传统医学从一开始就把人同世间万物密切联系在一起,人的健康或疾病均是受到包括气象、地域、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一个好的医生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知晓天文地理人事。今天西方医学也越来越重视健康的多维性和整体观,影响健康的因素从生物个体视角转向生态-环境-健康大视野,开始重视健康的各类社会决定性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这些超越了生物医学的分析视角。因此,医学人才的培养应该适应医学观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在医学教育上强调更开阔的视角和广博的知识。中医认为“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对此一种理解为医病为医学家,医人为教育家,医国为政治家,认为关心机体健康为医病,关心心理精神健康为医人,关心人的生存环境为医国。医病、医人、医国乃是三个不同层级,历史上一些名人做过这样的选择,比如鲁迅弃医从文,从医病转而用文字来医治国人,又比如孙中山先生放弃其医病治人生涯,而从事于医国事业,拯救国家于危难。笔者认为“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还应有另外一种理解,就是医生其实有三种境界,下等医生专注于治疗疾病,也就是通常生物医学模式下的治疗疾病;中等医生治病是在医人,关注人的整体性,考虑到人的心理精神层面对健康的影响;上等的医生关注于国民群体健康,关注群体所处的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与行为是否利于健康,从根本层面促进群体健康水平的提升。如此,上等医生必定需要具备除了疾病知识以外,促使个体或群体改变和消除影响健康的不利因素的大健康意识并为之努力,实现治病与医国的统一,提升国民整体健康素质,减少疾病发生。

不难看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好的医生应该是广博学识之士。中国有另一句俗话“秀才学医,笼中捉鸡”,指的是如果一个人已经博览群书成为秀才,那么他再去学习医学,那就如同在笼中捉鸡一样简单,手到擒来。在中国历史上,的确有太多这样的例子,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放弃科举,四十四岁拜师学医竟很快成名。明末喻嘉言四十八岁政治上不得志开始从医,终成一代名医。一方面,广博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为他们成为名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医学本身就是自然哲学整体观下,对疾病进行的辨证论治,医学与哲学本是同根。英文医生与博士(博学之士)都是单词“doctor”,可见不仅仅是中国,西方文化中医生也如博士,应该是博学多才。现代西方医学发展到今天,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与

中国传统医学观非常契合。

因此,不管是从传统,还是从当前最主流的医学观来看,医生都应该具有广博知识已无需置疑,关键是医学教育如何能让学生具备这一素质。生物医学模式下的医学教育及其重视生物医学知识的传授,学生面临的专业压力大,学校和学生双方均存在忽略广博人文知识教育的问题。当前,通识教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医学教育的对象是未来服务于人的生命与健康的医务人员,在医患关系恶化的今天,医务人员“全人”教育显得更为迫切,我国医学教育越来越意识到这个问题,学校应该开设更多的人文社科课程来实现基于“全人”思想的医学生的通识教育。当然,单纯依靠有限的学校教育仍然不够,应该提倡医学生建立终身学习的习惯,在未来的继续教育学习过程中,除了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样包括医学人文修养的学习和提升。

精湛的医术

“大医精诚”“妙手回春”“华佗在世”众多对好医生的赞誉出现在中国文字中,表达了患者对好医生的无限感恩,也寄托了患者对每一位医生的期望,更是每一位医生职业追求的终极目标。事物常有两面性,医生更是如此,如果不能当一名好医生,则可能将护卫生命变成危害生命。孙思邈曾说:“世无良医,枉死者半,此言非虚”;徐春甫的《古今医统大全》中有言:“医本活人,学之不精,反为夭折”;李时珍有言:“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医学名家无一不极为重视精湛医术,强调学习。学医是理性神圣的选择,必将成为“良医”作为追求目标,目标的实现别无他径,唯有依靠精湛的医术,靠孜孜不倦的学习和思考。“业精于勤,荒于嬉”,关系生命和健康的医学更是如此,选择医学就是选择与学习为伍,医学的学习是艰辛的,容不得懈怠。我国医学本科教育时限为5年,长于其他专业本科教育,医学生常常在本科毕业后选择报考硕士、博士研究生,继续学习,医学生的学历教育水平和时限往往高于一般专业。不仅如此,在医学学历教育以外,医生需要取得行医资格才能合法行医,而且必须接受规范化培训以及终身继续教育。如此,一个目的,医学必须不断学习,追求精湛。

当好医生的操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中庸》中有一句同样的话“施于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表达推己及人的意思,从自己的所欲所想,推及他人,理解他人的所欲所想;或者通常说的将心比心的意思,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体现了对他人的爱和尊重,是一种平等待人,尊重、关心和帮助人的处事态度3。儒家推己及人的思想是人类普遍通行的准则,大到成为国家之间关系的处理原则,维护世界和平;小到作为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包括医患关系。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和做事原则,实际上是一种同情之心,是一种大爱精神,与孟子提出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完全一致。良好的医患关系一定是医生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假如自己就是病人,或者病人就是自己的孩子、父母、朋友,换位思考自己希望接受什么样的医疗服务,就按照这样的要求来为患者提供服务,所谓“医者父母心”。医患关系本应该是一种最信赖最真诚的关系,因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托付与责任。按照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在医疗卫生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缺乏信息的患者将健康责任托付给拥有信息的医生,那么医生应该为患者谋取最大的利益,不应该因为个人利益、医疗机构利益而发生改变。按照此理论,则医患双方具有利益一致性,而不是对立的。如果医学实践中,“己所不欲,偏施于人”,和谐

医患关系则如临渊慕鱼、望洋兴叹,可望而不可及。

当前我国面临着严重的医患关系紧张问题,原因复杂。笔者认为医务人员按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对待每一位患者,对于改善医患关系至关重要。手术术该不该做,检查要不要开,药物使用多少合理,医疗行为的每一步都需要医生谨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与患者或家属有充分的沟通。

医学职业生涯教育持之以恒的坚守

情怀与德行

在职业生涯中医者需具备高尚的情怀与德行。情怀是一种高尚的心境、情趣和胸怀,它使人能达到超脱本我、惠及大众的普世境界。“欲济世而习医者是,欲谋利而习医者非”正是要求医者有济世普世情怀。“救死扶伤”“大医精诚”“医乃仁术”“止于至善”等人文理念和情怀需要内化植根于医者的内心,才会具有恒久生命力。“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医以德为本,无德不为医”“医乃仁术,无德不立,大医有魂,生生不息”“以道驭术,内圣外王”等,则是要求医者有良好的德行。“精于医,仁于品,修于道,不问贫富济世为怀,医病救人,医之天职”“夫有仁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世,道则流芳千古”4,对医者来说不仅需要精湛的医术,更要有驾驭医术的德与道。情怀与德行兼备的医者,必定具备坦荡的胸怀,诚实的为人,崇高的奉献精神,也唯有如此,医者在世俗中才能成为社会的良知,救赎生命、救赎社会。

人们对医者的高要求决定了“良医”非同凡人,“良医”的一生,必定是要读万卷书,暖万人心的。俗话说:“三日不读圣贤书,面目可憎”,医者持之以恒的坚守需要圣贤情怀和智慧的支撑陪伴,在不断解救疾苦的一生中,医者才能发挥其独有的光环,给予不为图回报,付出不为求所得,找到心灵归宿,乃是医者仁心。

良好医疗环境的创造

从医学发展历史来看,当今医学提供服务的方式与传统的方式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从最开始的巫医治病到奴隶社会的民间医生或僧侣医生再到士人阶段的医学,又走过自由职业阶段的医学,当前我们所处的是医学的社会福利阶段5。这一阶段,医院所有制多元化,政府对卫生服务的投入,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医疗服务能普遍提供给所有人,医学潮流和医德趋向反对医学牟利。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使医疗服务提供方式的改变对于保障人的健康权利具有积极的意义,健康保障制度健全的国家,人们普遍享受着健康的终身保障。即便如此,全球医疗卫生改革一直在进行,一些国家针对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的改善,包括我国在内其他国家,医改主要为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卫生费用的控制以及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改变医疗牟利动机,回归医学本质。

在《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基础上,1948年第二届世界医学会通过现代医学誓言《日内瓦宣言》《日内瓦宣言》第一句:“我要为人道服务”;1949年世界医学会通过《国际医德守则》,《国际医德守则》第二句:“行医不能唯利是图”。医学对医务人员有最基本的要求,然而,医生行医并非单纯个人行为,受到不同国家各自不同制度的影响和制约,医疗服务由受雇佣的医生来提供,医院、社会保险、药械要素市场、政府等各方以不同的政策和制度影响着医生的行为。因此,单单依靠医生本身医德及意志并不能将医学人文精神充分发扬,必须在全社会形成办医的共识,为医生创造最好的制度环境,鼓励其按照本应该的方式提供服务。

1. 杜治政.关于医学人文教学几个问题的认识[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 27(5): 5- 9.

2.王一方. 临床医学人文:困境与出路兼谈叙事医学对于临床医学人文的意义[J].医学与哲学,2013,34(9) : 14-18.

3.孙曾坤.召回医学之魂——何裕民教授医学人文杂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4.谷晓红.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

5.何兆雄.第三次医学革命与理论思维[M].北京:线装书局出版社,2010.

/广东医科大学

/2014年度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以广东医学院为例”

猜你喜欢

医者医学教育医患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
我是医者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非常医者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