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心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影响

2016-12-08惠静高晓嵘贺晓瑜薛艺东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中重型住院日住院

惠静 高晓嵘 贺晓瑜 薛艺东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陕西 延安 716000)



早期心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影响

惠静 高晓嵘 贺晓瑜 薛艺东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陕西 延安 716000)

目的 观察早期心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病情利用NIHSS评分量表将其分为轻、中、中重、重4型,每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与常规治疗组。心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常规治疗组只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结果 常规治疗组及心理干预组随病情加重,平均住院日均逐渐延长;心理干预组中轻型、中型、中重型、重型患者平均住院日均比常规治疗组中对应分型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缩短平均住院日。

心理干预;急性脑血管病;平均住院日

急性脑梗死属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造成神经功能缺失表现。急性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住院治疗,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较大的经济、心理负担。为了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影响,本研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对比分析其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82例,女98例。入选标准: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中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并经CT颅脑平扫排除脑出血;②发病24 h内收治,且发病超过6 h;③无昏迷;④理解力可,无感觉性失语;⑤既往无精神疾病史;⑥无心、肾、肝功能严重衰竭病史及恶性肿瘤等。将纳入研究的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90例)及心理干预组(90例)。常规治疗组中男48例,女42例。心理干预组中男34例,女56例。两组患者性别、发病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用NIHSS评分表将180例患者分为4组:轻型(1~4分)、中型(5~15分)、中重型(16~20分)、重型(20分以上)。再将每组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心理干预组。给予常规治疗组及心理干预组相同的基础治疗,如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保护脑细胞等对症支持治疗。心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每周2次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①向患者充分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缓解患者对此疾病的恐惧心理及增强治疗依从性;②及时发现患者的情绪波动,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措施;③病情稳定时,鼓励患者坚持进行有效的康复锻炼;④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使其了解本病的陪护要素。患者分组由专门的实验小组完成,管床医生对分组情况并不知情。观察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

2 结果

常规治疗组及心理干预组随病情加重,平均住院日均逐渐延长;心理干预组中轻型、中型、中重型、重型患者平均住院日均比常规治疗组中对应分型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平均住院日比较

3 讨论

平均住院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每个出院者平均住院时间的长短,是衡量医院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是否通畅,医院效益和效率、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高低的一个综合指标[1]。急性脑梗死这一疾病本身对于患者就是应激源,会导致生理和心理双方面的应激反应[2]。急性脑梗死发生后,患者大多都伴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如抑郁、烦躁、焦虑等一系列症状,尤其是偏瘫患者,他们短时间内无法接受自身身体状况,担心给家人造成负担,加之脑梗死累及神经系统时,肢体功能恢复缓慢,无法满足患者想要快速恢复健康的迫切心理,容易产生心理障碍,这些势必会造成患者恢复过程缓慢,从而会延长住院日期,同时会导致医疗费用增加,加重患者经济负担[3]。

有研究表明,早期心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可提高脑梗死患者行为适应能力,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早期医疗、康复计划[4]。早期心理干预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极大的促进作用[5]。也有研究显示,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6]。尽早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让患者在发病后尽早主动参与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7]。本研究通过心理干预使患者情绪得到良好控制,提高依从性,加之积极康复锻炼,因而可缩短平均住院日。本研究结果显示,常规治疗组及心理干预组随病情加重,平均住院日均逐渐延长;心理干预组中轻型、中型、中重型、重型患者平均住院日均比常规治疗组中对应分型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心理干预组平均住院日均短于常规治疗组。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一方面要积极给予有效的药物治疗及康复锻炼,另一方面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干预调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对疾病的心理承受力与调控力,消除因为对疾病的恐惧而带来的负面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患者更快康复,进而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减轻其经济负担。

[1] 严春香.平均住院日超常缩短的相关效应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00,7(1):22-23.

[2] 刘振红,苏便芩,李拥军,等.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早期心理干预的临床观察[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17(2):127-129.

[3] 胡燕平,胡艳荣,刘晓涛.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与提高医院效益的关系[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5)8-9.

[4] 叶迈蕴,郑淑智,张孝琴.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9-10.

[5] 贾秀萍,王瑞香,黄定玉.早期康复训练配合心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7):876-877.

[6] 孟宏音.心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恢复期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8):95-96.

[7] 韩振霞,时庆,王敏.超早期康复训练与特殊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心身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2013,41(7):43-45.

薛艺东,E-mail:xueyidong1988@163.com。

R 473.74

10.3969/j.issn.1004-437X.2016.11.101

2016-06-08)

猜你喜欢

中重型住院日住院
妈妈住院了
多举措缩短平均住院日效果分析
某院超长住院日患者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某院1740例超长住院日患者影响因素分析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普萘洛尔联合硝苯地平治疗中重型高血压疗效分析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38例
Mercedes—Benz中重型商用车柴油机(第2部分)——运行策略与开发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