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标导向液体对择期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中颅内压及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2016-12-08王学飞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脑氧输出量神经外科

王学飞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麻醉科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目标导向液体对择期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中颅内压及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王学飞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麻醉科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目的 分析对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实施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颅内压及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3年9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择期全麻下行开颅肿瘤切除术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5例)。观察组给予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治疗,对比两组液体管理方式对患者颅内压及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T4、T5时刻氧摄取率、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输出量指数、平均动脉压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时刻心率、心输出量指数、平均动脉压指标均低于T1时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颅内压在T2时刻明显高于T1时刻,T3时刻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4、T5与T1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有效改善脑组织氧代谢指标,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优化心脏前负荷,保持脑灌注量,调节颅内压,从而改善大脑微循环,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择期神经外科手术;目标导向液体;颅内压;脑氧供需平衡

颅内压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颅内压失衡可使患者表现出情绪容易波动、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1]。由此可见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时,满足脑灌注,维持稳定的血容量,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围手术期液体治疗至关重要[2]。本研究对驻马店市中心医院52例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以探究目标导向液体对择期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中颅内压及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3年9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择期全麻下行开颅肿瘤切除术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7例,男13例,女14例,年龄28~53岁,平均(39.6±3.6)岁;对照组25例,男12例,女13例,年龄30~57岁,平均(40.1±4.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于术前12 h均禁食,麻醉前给予氯化钠注射液(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144)6 ml/kg。对照组:输入10 ml/kg 6%的羟乙基淀粉(四川美大康佳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53246),10 ml/kg 4%琥珀酰明胶(吉林省长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992),晶胶比为1~2∶1,速度为5 ml/(kg·h),第3间隙量、术前丢失量、术间失血失液量、术间需求量、补偿性扩容之和为输液总量。观察组:维持输入氯化钠注射液5 ml/(kg·h)至手术完成,对患者每搏变异度进行检测,若高于12%,输入6%的羟乙基淀粉250 ml,时间控制在10 min左右,若低于12%不予干预。若患者出现血红蛋白低于800 mg/L、出血量高于500 ml,给予红细胞悬液,确保患者心率维持在50~100次/min,平均动脉压维持在60~100 mm Hg。

1.3 观察指标 取以下时刻为检测点,T1:麻醉诱导前;T2:气管插管时;T3:脑硬膜切开时;T4:脑硬膜切开后;T5:手术完成时刻。于以上时刻收集血液,对血压、脑氧摄取率、血氧饱和度、血氧含量进行分析计算,并统计上述时刻患者心率、颅内压、心输出量指数及平均动脉压。

2 结果

2.1 脑氧摄取率及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 观察组T4、T5时刻氧摄取率及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氧摄取率及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比较

2.2 心率、心输出量指数、平均动脉压及颅内压 观察组T4、T5时刻心输出量指数、平均动脉压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2时刻心率、心输出量指数、平均动脉压均低于T1时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颅内压在T2时刻明显高于T1时刻,T3时刻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4、T5与T1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率、心输出量指数、平均动脉压及颅内压比较

3 讨论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常需禁食,难免发生缺氧性损伤,容量状态较难进行精确评估,容易引发缺氧、水肿等。术中若限制输液量,虽能有效预防水肿的发生,但可能导致患者机体储备短缺,影响手术效果[3]。固定量输液虽能避免发生机体储备短缺现象,但由于患者术前容量状态差异无法满足个体时刻不断改变的液体需求[4]。围手术期合理的液体治疗方式对提高手术效果,维持颅内压及脑氧供需平衡,加快术后机体恢复,降低病残率具有较高的重要性。

人体大脑中,血液成分约占80%,血流量约占心脏输出血流量15%,耗氧量约占全身耗氧量25%,所以择期神经外科手术中氧合状态和脑灌注对患者至关重要[5]。目标导向液体治疗通过实时监测患者机体血流动力学指标,是围手术期液体管理主导策略。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T2时刻心率、心输出量指数、平均动脉压指标均低于T1时刻,提示患者机体在T2时刻处于前负荷较低状态,两组进行的补偿性扩容不能完全抵消麻醉药物对循环的抑制作用。随着两组液体管理的进行,观察组T4、T5时刻氧摄取率、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心输出量指数、平均动脉压优于对照组,提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减低脑代谢率,提高心输出量和平均动脉压,改善患者大脑微循环,使患者机体液体量保持相对平衡。两组颅内压在T2时刻明显高于T1时刻,T3时刻均明显降低,T4、T5与T1基本相平,但观察组颅内压水平更接近T1时刻的颅内压,提示两种液体管理方式均能有效调节患者颅内压,减少对机体的伤害,但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可相对有效保持颅内压平衡。

综上所述,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能有效改善脑组织氧代谢指标,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优化心脏前负荷,保持脑灌注量,调节颅内压,从而改善大脑微循环,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1] 崔博群,高志峰,赵丽云,等.液体目标导向治疗在冠心病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应用[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5,34(4):291-294.

[2] 王杰,张世栋,杨程,等.颅内高压开颅患者麻醉期间液体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2):179-181.

[3] 孔晓琦,须挺.高渗盐溶液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的影响[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3,23(4):657-660.

[4] 韩宏光,王辉山,李晓密,等.心脏手术后低血容量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策略[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5,13(10):935-939.

[5] 莫朴,陈海林,利鸿胜.麻醉期间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胶质瘤开颅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5):112-114,117.

R 614

10.3969/j.issn.1004-437X.2016.11.041

2016-05-19)

猜你喜欢

脑氧输出量神经外科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不同呼气末二氧化碳对小儿先心病患者围术期脑氧饱和度的观察
如东需求锐减过半,海南缩减85%! 一代苗输出量2000亿尾,未来前景看好
脑氧饱和度监测在老年麻醉中的应用进展
词块输出量对二语写作的影响
脑氧饱和度监测在单肺通气中的应用进展
观察倍他乐克、雅施达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多输出量测量模型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近红外光谱技术监测局部脑氧饱和度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