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2016-12-07李连钰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8期
关键词:急性发作中西医结合临床效果

李连钰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 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消炎、解痉和止痛等西医治疗, 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4%,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79%,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69%, 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6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迅速缓解临床症状, 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安全可靠, 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中西医结合;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8.134

慢性胆囊炎属于胆囊的一种慢性炎症病变。研究证实[1], 患者发病后胆囊容易受刺激导致压力过大, 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并发胆结石, 数据显示一般并发率高达75%~95%。由于慢性胆囊炎难以根治, 只能进行控制和缓解[2, 3]。为了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 本院随机选取了78例患者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中随机选取78例进行研究, 患者均知情研究内容, 且自愿参与。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 女14例;年龄28~73岁, 平均年龄(46.13±8.96)岁;病程2~10 d, 平均病程(4.69±2.52)d。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 女11例;年龄26~75岁, 平均年龄(46.73±9.42)岁;病程2~12 d, 平均病程(5.17±2.64)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抗菌消炎、解痉止痛、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西医治疗, 具体为:取0.2 g左氧氟沙星+250 ml氯化钠注射液, 静脉滴注, 2次/d, 配合10 ml 25%硫酸镁, 2次/d, 行解痉利胆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西医治疗同对照组, 并在此基础上, 联合服用加味大柴胡汤治疗, 基础方药为:柴胡20 g、半夏15 g、黄芩15 g、枳实15 g、赤芍15 g、白芍20 g、茵陈30 g、金钱草20 g、鸡内金20 g、海金沙10 g、石韦15 g、威灵仙5 g和甘草10 g, 并根据患者病情辨证加减, 加水煎服, 取汁服用, 2次/d, 10剂为1个疗程, 持续治疗2个疗程。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和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疗效评价标准:基本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 且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 影像学检查结果有明显好转;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部分消失, 影像学检查结果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 以及影像学检查均无好转。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经治疗后, 观察组基本治愈15例(38.46%), 显效13例(33.33%), 有效10例(25.64%), 无效1例(2.56%), 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基本治愈10例(25.64%), 显效9例(23.08%), 有效9例(23.08%), 无效11例(28.21%), 总有效率为71.7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49, P<0.05)。

2. 2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经统计, 观察组患者中心律失常1例, 肺炎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7.69%;对照组患者中心律失常6例, 肺炎4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5.6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3, P<0.05)。

3 讨论

慢性胆囊炎多见湿热型, 多数患者使用抗生素后无效, 其原因在于胆囊慢性病受损后变性, 胆本身的污染和刺激使之愈合很难。增生使胆囊壁变厚, 肌层使收缩功能下降, 胆汁排空障碍, 造成胆囊压力增大, 血液循环不畅, 从而使病症成为不可逆的。尤其是许多合并胆石症患者, 药物难以治愈, 只能采用手术切除来治愈[4]。

慢性胆囊炎是一种发生在胆囊的慢性炎症性病变, 超过70%患者都合并有胆囊结石。和急性胆囊炎比较, 慢性患者的临床表现不明显, 不具有典型性, 右上腹隐痛、腹胀等消化不良等和胃病的表现相似, 会经常急性发作[5]。当其急性发作时, 症状与急性胆囊炎相同。目前, 西医是疾病急性发作的主要治疗方法, 但却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所以, 本研究致力于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效果。

对于年龄偏大患者而言, 慢性胆囊炎病情的发展状况往往会比观察到的临床表现要严重。再加上老年人年老体弱, 会伴有多种疾病, 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而且老年人常常会并发两种疾病以上, 更是加大了治疗老年结石性胆囊炎的难度和风险, 为老年患者治疗更为复杂。患者本身血液流动速度较慢, 长时间卧床不仅会加大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还可能在背部产生压疮, 严重者可能出现发炎、溃破情况。因此在中西医用药治疗期间, 也应注意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预防基础疾病发生恶化。本次研究中使用的加味大柴胡汤能够达到消炎、缓解疼痛的功效, 同时还能够对患者胆囊起到调理作用。柴胡能够疏肝解郁, 帮助患者调节脏器功能;茵陈色原酮属于利胆成分, 可起到加速胆汁排泄的功效, 在相关实验中, 对羟基苯乙酮对大鼠有明显的利胆作用, 大鼠胆汁分泌量增加, 同时胆汁中胆红素、胆酸、固体物排出量明显增多, 对肝损伤可起到一定修复功效;鸡内金则可培元固本, 对胆囊的恢复起到巩固效果;金钱草具有消炎解毒、止血生肌、祛风止痛、清热利尿的功效, 对于胆囊炎疗效明显且可从根本上改善。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其目的是取其两者优点, 扬长避短, 从而使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症状迅速缓解, 为西医治疗创造有利条件。中医认为, 胆为“中精之府”, 已降下行为顺, 因此, 在治疗此病过程中, 需利用清热利湿之法, 缓解症状。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采用辨证加减治疗, 不拘于“六腑以通为用”的法则, 在基础方上加用大柴、胡汤进行治疗[6-8]。

本次研究结果可知, 经治疗, 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44%, 明显高于采用西医治疗对照组的71.7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69%, 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6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了中西医结合在疾病治疗中的突出优势。这是因为该疗法能够充分发挥优势, 一方面, 利用西药治疗迅速实现对临床症状的有效控制;另一方面, 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机体进行调理, 从疾病的源头入手。

综上所述, 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迅速缓解临床症状, 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安全可靠, 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苏恩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发作78例临床观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24):96-97.

[2] 何祥飞.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7):25-26.

[3] 张小云.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基层医学论坛, 2014, 18(10):1321-1322.

[4] 兰万成, 曾靖, 罗翌.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辽宁中医杂志, 2010, 3(2):310-312.

[5] 陆益民, 奚肇庆, 虞乐群, 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2):296-298.

[6] 关欣兰. 慢性胆囊炎中西医结合治疗83例临床效果观察. 吉林医学, 2013, 34(11):2080-2081.

[7] 吴维刚.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47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 22(19):41, 43.

[8] 杨小平. 胆宁片治疗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临床疗效观察. 基层医学论坛, 2015, 19(12):1608-1609.

[收稿日期:2016-06-16]

猜你喜欢

急性发作中西医结合临床效果
溴化异丙托品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在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的应用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效果观察
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及其安全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