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行知民主教育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2016-12-06孔祥伦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陶行知因材施教民主

孔祥伦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江苏 苏州 215000)

陶行知民主教育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孔祥伦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江苏 苏州 215000)

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学的研究很多,对于体育教学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也很多,本文主要从陶行知先生的民主教育思想的视角出发切入才能理解其真谛。陶行知在其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实践中,形成了他的丰富的教学思想,同时对于体育教学思想的探索也形成了系统。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发扬民主,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顺导学生的能力去教育;强调体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陶行知;民主教育;体育教学

传统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其最大弊端就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最终结果还是一塌糊涂”。陶行知早在半个世纪前即对传统教学的弊端提出了批评,并在教学理念的改变和教学策略的革新等方面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观点和解决的方法。陶行知从“师生一体”的理念出发,指出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必须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进行真知识教育,把教学作为师生的生命展开过程和发展阶段而做到教学相长等等,这对我们今天的教学改革,对我们今天实施“有效教学”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1 发扬民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教与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陶行知对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主张教学做合一,反对教学做的分离。陶行知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但教师如果只“教”或只“教学”,“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这就是把学生当成了“容器”,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获取知识的主体。学生如果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再好的“教”或“教学”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再则,世界上“新知无穷”,学生如果不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没有探索新知的能力,也不能适应未来的生活。学生不可能永远跟着教师走。所以,教学生学,就是要教学生自己会学,这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2 因材施教,顺导学生的能力去教育

由于智力上的差异,所以学生的认知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学生各自的兴趣也必定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正是因材施教有效施行的依据。

陶行知继承、发展了我国传统因材施教的思想,把因材施教作为教学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并把因材施教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了“有效教学”。

陶行知的因材施教指导思想是,“在集体之下,发展民主,着重个性”。他强调,对待不同的学生,应施以与其相适应的教育方法。他曾打过一比喻说:“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教学活动也是同理,即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使不同的学生得到各自最佳的发展。陶行知把因材施教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原则。

3 主张在民主的生活中学习和创造民主

教育即生活,教育是人的生活方式,它应贯穿于生命历程的始终。作为一种教育理想的试验,生活教育的实质是建构新型的生活与教育共同体,将教育与生活连在一起践行民主教育。那么,生活教育与民主教育有什么关系?

民主教育需要在生活实践中逐渐推开,这是实现民主教育理念的不二法门。杜威提出,生活教育与民主教育本质地联系在一起,民主即是一种生活经验和生活方式。民主教育把民主理解为一种生活方式,民主不应是远离生活的教义或者制度,而应是民众生活的具体体现。陶行知认为,民众需要在生活中理解、实践民主,生活是民主成长的土壤,尤其是最大多数民众的真实生活是民主发育的源泉。如果将民主停留于学院里的书本或者精英群体的沙龙中,这不能说是真正的民主。陶行知相信,行动不仅是认知的缘起也是其目的,人们在行动中提出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则需要通过试验,在总结经验中验证和发展真理。注重生活经验、走进生活世界成为民主教育理念的哲学世界观基础。基于这种认识,陶决然地与传统教育决裂,穿上了长衫走进了乡村,立足生活实际办有生命力的“活教育”。他提出先行试验是社会改造的有效方法,晓庄学校成为教育改造和试验的典范。

4 结论

总而言之,民主教育对体育教学同样存在如此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存进学生发挥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跟好的发展;更可以在民主环境中民主教育是20世纪以来世界教育的潮流,也是当下中国的重大议题。除了借鉴国际经验之外,我们也需要挖掘本土思想资源,陶行知的民主教育思想便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当下中国的教育依然存在脱离现实、远离生活、窒息创造力的弊病,更不必说利益导向和权力支配下的精神信仰的迷失。在教育层面,教育改革发展的一大瓶颈是民主的缺位。陶行知在去世前不久畅想到:“民主的时侯已经来到。民主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我们对于民主的生活还不习惯。

我们必须在民主的新生活中学习民主。当教育自动放弃对真理的执着和对正义的坚守,当知识与权力和资本结成利益共同体而自我沉沦,教育的主体性和民主的精神便无法生长。教育改革必须从重建教育理想和终极价值人手,通过生活的、全民的、创造性的民主教育培育现代公民,进而在民众的觉悟中推动民主进程。中国的民主似乎尤为艰难,无数强大的阻力似乎给了人无所作为的借口。陶行知不畏惧艰难、舍生取义,“虽千万人,吾往矣”,其鲜活的思想和执着的信念依然是我们继续其未竞事业的不竭动力。

[1] 陶克祥,周志俊,周坤.陶行知“健康第一”思想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1)

[2] 彭运江.论体育教学之全面发展[J].教师,2014,(21)

[3] 郭可雷.胡适与陶行知体育思想之比较[J].体育文化导刊,2012,(7)

[4] 沈晔.浅谈体育教学中经验合作教学[J].教师,2012,(31)

[5] 董传升.关于体育教学因材施教的思考[J].辽宁教育,2003,(9)

G807

A

1672-5832(2016)05-0146-01

猜你喜欢

陶行知因材施教民主
中国式民主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完善论与民主工具论
见证民主法治铿锵前行的力量
陶行知夜归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民主制度在军队推行的由来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