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参与视域下的高校青年教师党建工作探究

2016-12-06钱崇君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公民学术

钱崇君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9)

政治参与视域下的高校青年教师党建工作探究

钱崇君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扬州 225009)

高校青年教师政治参与愿望强烈,但由于薪酬不高、生存压力大、职位低微、参与渠道不畅通、科研压力大等原因陷入参与困境,导致出现了政治过激和政治冷漠并存的非制度化无序参与问题,党建工作在加强伦理关怀、发扬党内民主、畅通参政渠道、改善科研环境等方面不仅应有所作为,而且大有可为,这可促进青年教师的有序参与和高校的和谐发展。

高校青年教师;政治参与;党建工作

在目前高校教师队伍中,据不完全统计,40岁以下青年教师人数已超过86万,占全国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63.3%。①已占据教师队伍的主体,他们受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科学训练,思维活跃,价值观趋于多元化,理应成为党建工作的重点对象。但恰恰相反,高校青年教师党建工作普遍重视不够、形式单一、相对薄弱。这种局面已经影响到教育尤其是德育的效果,制约了高校和青年教师的发展。

高校青年教师注重参加民主生活实践并重视自身的民主权利,对现实生活中的民主管理、民主选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抱有浓厚兴趣,政治活动参与意识十分强烈。但参政议政渠道不够畅通,存在着意愿与渠道相背离的情况。较高的政治参与热情与较少的政治参与渠道,导致了该群体不得不通过网络、课堂等平台表达对政治问题的认识,政治过激与政治冷漠并存,非制度化无序参与产生了不少问题。从党建的角度研究如何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素质精湛的青年教师队伍值得探索,这将直接关系到高校能否培养出高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巩固和扩大党在高校的执政基础,关系到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整体发展态势,并影响到青年教师和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乃至国家和社会的未来。

1 政治参与概念分析

政治参与准确的说是一个西方政治学的概念,在西方民主制度的源头,古希腊就有城邦民主的理论和实践,古希腊智者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就主张“对所有人,或者更准确地说所有的男性自由人,都赋予参与政治决策的权利”②堪称是对政治参与的最早表述。文艺复兴之后,君权神授被打破,国家世俗化进程开启,现代民主政权不再是神秘意志的体现,而是民意的反映,其合法性来自于被统治者的授权,政治参与也伴随着民主制度的确立而兴起壮大,成为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标志。政治参与作为一种政治现象,不管如何定义,大致包含几个共通的要素:一是参与的主体,即“谁参与”;二是参与的客体,即“参与什么”;三是参与的途径,即“怎样参与”。大多数学者认为政治参与是“公民自愿地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③从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政治参与的主体一般指的是普通公民,既可以是个体的参与,也可以是有组织的参与。由此可见,政治参与不是政治体制内的公务人员的职业行为,也不是专制制度下臣民的服从行为。“公民与臣民不一样,在政治输入过程中他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这个过程是作出政治决策的过程。”④公民社会的形成是政治参与的前提,公民是有权利和责任意识的国家社会的有机组成分子,自下而上地向国家表达利益需求,参与政治生活,并监督制约权力的运行。在参与的客体上,狭义的政治参与就是指对国家政权尤其是决策过程的干预和影响,但国家高层政策问题对大多数公民来说是非常遥远的事情,公民个人对全国性的政治决策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事实上,政治生活绝不仅限于中央政府高层决策,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领域,如工作场所或社会机构,才是政治参与最恰当的领域。这是人们最为熟悉最感兴趣,耗时最多的领域,也是参与最方便,最能看到效果的领域。参与式民主主张公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从基层、社区开始,自下而上地参与,逐步上升到国家层面。在参与的方式上,一般认为参与行为是自愿的、合法的、和平的,但这是在制度架构良好、参与渠道畅通、法律规则公正、主体宽容理性的理想状态下才有可能,如果相反,则有可能导致不合法的参与、非制度性参与和暴力参与或政治冷漠。“政治参与可以是合法的参与或不合法的参与,可以是有效的参与或无效的参与。”⑤所以更准确地说政治参与就是普通公民为了影响与自己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而采取的政治活动。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政治民主需要广泛有效的政治参与,通过政治参与,公民可以授权与监督,创制与复决,从而使国家获得政治统治合法性,并最终实现公民政治权利和利益。同时,政治民主也是政治参与的基础和前提,美国学者科恩认为:“民主是一种社会管理体制,在该体制中社会成员大体上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或者可以参与影响全体成员的决策。”⑥没有基本的民主制度架构,参政议政渠道,法律文化支撑,合法有序的政治参与是不可能的。政治参与程度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政治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是政治现代化与否的标志。丹尼尔·勒纳就说:“传统社会是不参与的,而现代社会是参与的。”⑦因此,政治参与和政治民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政治参与既和政治民主有关,又关系到政治稳定。稳定灵活,具有良好适应性的制度能够吸收消化公民的政治诉求,增强公民的政治认同感,从而加强公民与体制的有机联系,提高公民的政治意识,训练公民的政治能力,养成宽容、理性、负责、开放的心态,由此使政治参与有效、有序、有利、有节,最终有利于制度的健康运行和社会的稳定。相反,若是制度僵化,参与渠道不畅通或是参与期望过高、非理性则很容易积压矛盾,引发爆炸,导致社会动乱。对此亨廷顿曾提出著名的公式:“政治动员/经济发展=社会颓丧;社会颓丧/流动机会=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动乱。”⑧由此可见,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之间是非线性的关系,过度参与或政治冷漠都会损害社会的稳定和谐,保持和现有制度良好的互动,使参与和制度既有一定张力,又在容忍范围之内才是有序适当的、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参与。

2 青年教师的参与困境

高校青年教师是教育系统的优胜者和获益者,经历过一次次考试和选拔,凭聪明才智、勤奋努力在数量庞大的考生中脱颖而出,进入高校这一教育系统最高层级,获得较体面的工作,实现了阶层的提升,在社会其他阶层尤其是亲朋好友看来,无疑是成功的样板,是其他青年群体羡慕效法的榜样。就整个社会来说,高校青年教师的确是“三高人群”——高学历、高智商、高收入,工作稳定、社会福利好、闲暇时间多,社会名望高,广受社会尊重,但就高教系统内部而言,事实却并非如此,高校青年教师低职称、低职位、低工资,是教学一线主力,却处于高校生态系统的底层和边缘,是不折不扣的系统内弱势群体,尤其是青年教师自我评价更是如此,据廉思的调查,逾八成受访者认为自己处于社会中下层,他们往往自嘲为“青椒”“工蜂”“知识民工”,经济上无钱、行政上无权、学术上无名。光鲜外表下“鸭梨山大”,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处于“尴尬”境地。

高校青年教师社会兼职不多,收入主要来自于工资,由于资历浅、职称低,工资收入普遍不高,无论是就整个社会而言,还是学校内部来说,青年教师的文化优势并没有转化为资本优势,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在社会评价成功的标准越来越倾向于权力和金钱,而不是道德和学识时,青年教师往往对收入水平羞于启齿,笼罩在身上的光环不再,由于学业优秀而建立起的自信心和优越感也备受打击。这一代青年,生活在市场经济大潮之中,尤其是青年教师恰好遇上自费上学、自主择业、住房商品化等政策调整,为了求学,付出了比前辈更多的金钱和精力,有的甚至是举债读书,期待学成之后,有所回报。但显然,收入不如预期,虽然只要努力,前景良好,但很长一段时期内,收不抵支,很难改观。青年时期正处于成家立业关键时期,青年教师经过长期求学过程,成家立业的准备期和缓冲期更短,一般刚工作就立刻面临恋爱、买房、结婚、生子等一系列开销巨大的支出,至少五到十年,才能相对稳定下来。尤其是房子使很多青年教师望而兴叹,即使有幸成为房奴,也是以生活质量的降低为代价的。青年教师如果没有家庭的支持,很难经济上自立,无疑还处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低层次生存阶段。这种情况下,要求青年教师“耐得寂寞”“不为稻粱谋”“仰望星空”,实是强人所难,违背人性的。这就难免使青年教师牢骚满腹,出现了功利化的趋势,消费主义盛行。

目前高校行政化、层级化趋势明显,高校原本应是个学术共同体,有自身的学术规范和学术目标,但是在“强政府、弱社会”的大背景下,高校的办学资源、人事管理、招生规模、科研经费等大都由政府按一定行政级别由上至下地分配,事实上使高校成为政府的附庸,越来越像一个行政单位。高校内部也出现高度行政化趋势,一方面行政权力超越压制学术权力,众多教授“学而优则仕”,以做官为荣,拥有行政权力或“双肩挑”的人在经费申请、课题申报、评奖评优等方面优势明显、左右逢源,埋头学术,不善交际的人则边缘化、孤立化。另一方面,行政机构运行原则与学术机构根本不同,出于管理方便和效率的考虑,往往倾向于“数字化管理”,各种计划、表格、指标层出不穷,使教师疲于奔命、穷于应付。高校的正常运转不能没有行政机构,行政化关键不是行政机构的有无,而是本应为学术、教学服务的行政机构凌驾于学术教学机构之上,对上负责、对下管理,对知识的追求和尊重被对权力和官职进阶的谋求所取代。普通教授在这种趋势下都处于弱势,青年教师更是毫无资本可言。青年教师由于年龄轻、资历浅,一般无官无职,人微言轻,意见得不到表达和尊重,他们往往尊重领导,但不亲近领导,敬而远之,游离于行政机构之外,只是被动地完成各项指标和计划。

教学活动难以量化,科研成果很好统计,使学校管理机构倾向于用科研指标考核教师。科研决定了教师的地位和前途,相比而言,教学只要过得去,没有硬伤,就没有问题。青年教师普遍重科研,轻教学,主要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看书、写文章、申报课题、参加会议等科研活动中,大多数青年教师感觉最大的压力来源于科研。青年教师一般处于科研的起步期和成长期,大多没什么成就和名声,和前辈学者竞争处于不利地位,在讲究论资排辈,师门传承的学术界“脱颖而出”的机会日益渺茫。科研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求很高的天赋、强烈的兴趣和不懈的努力。但目前的科研体制和环境很明显鼓励功利性的、应用型的研究,没有为学术兴趣培养、学术能力提高留下适当的时间空间、宽松包容的氛围。这促使青年教师出现了明显分化,少部分崭露头角、顺风顺水,大部分艰难奋斗以求适应体制,还有一部分追赶无望,自我放弃,要么学术造假,要么躺倒不干了。

青年教师的地位和特点决定了他们有强烈的自尊心,参与政治热情很高,渴望获得尊重和理解,但又由于资本能力有限,地位不高,很难获得期望中的认同。这种反差使他们将政治参与的热情发泄到课堂和网络上,不乏观点偏颇、言语冲动的过激举动,与此同时,实际生活中,大都奉行消费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态度,选择做一个“精致利己主义者”、“犬儒”和“顽主”,政治冷漠盛行。这种过度参与和不参与、政治过激和政治冷漠奇特的交织在一起,形成所谓“双面人”性格,既是一种人格分裂,不利于青年教师的身心健康和成长,也是对国家社会缺乏理论认同、制度认同、感情认同的表现,实际是放弃责任的一种体现,长此以往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3 对策建议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谁赢得青年的认同和支持,谁就赢得了未来,而作为青年中的佼佼者,高校青年教师本身就是未来社会的中坚,且对大学生群体这一未来社会的主导者,有不容小视的影响。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解决他们的参与困境,使他们愿意而且能够主动地关心政治、表达需求、维护权利、支持现存制度,认同主流价值观,最终成为一个理性、成熟、宽容、负责任的公民,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赢,是我们研究的目的所在,也是青年教师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政治参与的途径多种多样,阿尔蒙德和小鲍威尔在其研究中列举出了四种中国公民最重要的参与政治的方式:(1)国家机构里的正式参政活动,主要是选举人民代表;(2)参与群众运动;(3)参加政治学习和讨论;(4)参与基层单位的内部事务。⑨此外,中国公民参与政治的重要方式还有加入政党和工青妇等社会团体。当然,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的不断发展,公民参与政治的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如新兴的网络政治参与等。投票、选举、结社、出版、接触、上访乃至游行、示威等都可以表达要求、影响政治决策的过程,达到维护权利,实现利益的目的,这其中加入政党组织无疑是主要渠道之一,政党在政治体制内具有很多功能,其中和政治参与相关的功能有利益表达、社会化和动员;精英的形成和遴选。政党本身就是利益表达的政治工具,尤其是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长期执政党,更处于权力运行的核心,很难想象和中国共产党无关的政治参与。因此合理引导青年教师加入共产党,通过主渠道参与到政治活动中,对于规范青年教师的政治参与,提高共产党的活力和合法性都有重大意义。但目前青年教师党建工作与此目标还有距离,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传统工作手段居多,工作创新不够,特别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未得到充分重视。重发展、轻教育,党员发展数量逐年上升,但党员发展后的教育和管理却相对滞后,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重学生、轻教师,学生党建工作有专门机构人员负责,而青年教师则“团委不敢管、工会不能管、支部不会管”,处于自生自灭状态等问题。

就做好青年教师党建工作来说,首先要解决青年教师经济上的困境。但传统的高校党建工作,刚性的约束机制多,柔性的伦理关怀少;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涉入的多,从“人性论”伦理教育的角度涉入的少;从学生角度出发,关注其成长和发展的多,从青年教师角度出发,关注其需求与发展的少。青年教师薪酬起点低、上升幅度小、对内没有公平性、对外没有竞争性。这是青年教师心怀不满、不安于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他们认为入党没有用、只有虚名的原因之一。正常合理的物质需求是体面生存的前提,理应受到尊重,党性植根于人性,成为党员并不意味着就要放弃所有的个人利益。党组织如果在改善青年教师生活困境上有所作为无疑会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为此,有关党组织可以将党建工作融合到人事财政工作中,借助工资改革,加强青年教师薪酬的保障功能,逐步提高教师待遇,使收入与业绩、知识水平挂钩,提高对外的竞争性和对内公平性,并建立薪酬稳定增长机制,使收入与社会平均水平相当,跑赢社会通货膨胀率。在恋爱、结婚、住房、孩子上学等方面加以关心和帮助,使青年教师既无后顾之忧,又能看到希望,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中,增加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亲近感,主动靠拢加入组织。

其次,要尊重青年教师的特点和主体地位,有的放矢地展开党建工作。高校青年教师作为特定的社会群体,其角色是青年和知识分子的交集体,既有青年和知识分子的普遍特点,又有着自身独特的个性。作为青年,青年教师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段,精力充沛,富于朝气,敢作敢为,人生还是未知数,对未来充满理想和激情,是最富有创新精神、冒险精神的阶段,具有无限潜力,当然与此同时,生理上的成熟伴随着心理上的不成熟,青年经历着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情绪易起伏、容易冲动,承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差,拥有的资源少,社会阅历和经验缺乏,导致办事成功率低,使青年的自我期许与实际地位之间往往有不小的落差。作为知识分子,青年教师受过良好的教育和严格的专业训练,学历层次高、视野开阔、思维灵活、知识丰富,是同龄人群中的精英群体,对社会问题的了解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往往有自己的批判和反思,形成自主的独立人格。但同时也有知识分子眼高手低、言多做少、清高孤傲、脱离实际的通病。现在的青年教师大都是70后80后,和“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父辈们比起来,他们没有经历过战乱与饥荒,红卫兵运动、上山下乡等政治运动也只是道听途说,离他们比较遥远,他们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巨变长大的,基本上是中国改革的见证者和同路人,经历了思想解放和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这使得他们有着自身的成长经历,代际特征明显。他们在对父辈为了信仰,投身革命与战争,走向街头和广场保持敬意和尊重的同时,不再有机会和兴趣为了政治不顾一切,全民崇拜领袖,在集体中迷失自我不会重现,政治激情和浪漫主义大大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和个性的尊崇,对政治态度趋于理性和实用。除了受到一些重大事件如奥运、汶川地震、钓鱼岛事件等的刺激,激发出爱国热情和民族主义情绪外,他们大多埋头于自己的事务,专注于日常民生和专业问题。总体而言,从当代青年教师成长阅历和发展走向看,他们的特点是“高、大、快、强”。所谓高,就是开放程度、学历层次高;所谓大,就是信息量、阅读量大;所谓快,就是思想变化、生活节奏快;所谓强,就是个体意识、适应能力强。最突出特点是,主体性、选择性、独立性和观点的多变性、多样性。有鉴于此,要适当简化入党程序,鉴别入党动机,尤其要发扬党内民主,增强青年教师主人翁地位和责任感,鼓励其谏言建策,事关青年教师利益的事务要公开征询意见,必要时举行座谈会、听证会,确保其声音能够被听到并得到重视,并及时修改反馈。有关重要理论问题、重大政策、突发事件等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不回避、不失声,要做好理论宣讲、形势报告、信息公开,释疑解惑,以理服人,提高其抵制错误思想、明辨是非的能力。

最后,党建工作还要和相关教学科研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切实改善青年教师的学术环境。美国学者威尔森提出高校教师从事的是以学术服务于社会的学术职业,学术是高校教师工作的前提和标准。⑩高校教师本质上是以学术为志业、以探究学问为基本形式、以教学为手段开创新知、传承知识、训练学生以得到社会承认的一种学术化生存。教学是其立身之本,使命所在,科研是其发展之道,升华所源。青年教师大都是学术新人,起点低而目标高,能力差而期望大使其背负巨大的科研压力和职称晋升压力。而现有学术评价体系一方面以“科研”为中心,忽视了教学的相关地位,使“重科轻教”成为普遍意识和行为选择;另一方面,在评价科研时,重数量轻质量、重刊物级别轻文章内容、重结果、轻过程,对青年教师“重用轻养”,导致学术泡沫,都使青年教师处于透支状态和不利地位。为此,一要有针对性地建立全程全方位的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制度,提高其教学能力和水平,站稳讲台,获得学生的认可和同行的尊重,体验教学的成就感。二要建立青年教师科研扶持和指导制度,设立专项基金,降低相应门槛,吸收加入科研团队,在研究过程中提升学术能力,为科研水平的发展提供一个孵化器和保护期,这更符合人才的成长规律,呼应了青年教师的成长要求,也符合高校发展的长远利益。

注释:

① 教育部2013年教育统计数据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8493/index.html

② 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译本)[Z],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第 318 页。

③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④ 阿尔蒙德:《公民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第 199 页。

⑤ [美]亨廷顿、纳尔逊:《难以抉择》,华夏出版社,1989,第 3 页。

⑥ [美]科恩:《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第 10 页。

⑦ [美]Lernter Dantel,The Passing of Tranditional Society:Mordernizing Middle East New York Free Press 1958:50

⑧ [美]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 年,第 51 页。

⑨ [美]阿尔蒙德、小鲍威尔主编:《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展望》,商务印书馆,1993,第 594—596 页。

⑩ Logan Wilson:The Academic Man,New Brunswick(U.S.A)and London(U.K.),1995:pp15-243.

[1]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三联书店,1989。

[2] [德]托马斯·海贝勒等著:从群众到公民:中国的政治参与[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3] 魏星河:当代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7。

[4] 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5] 张喜梅: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 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11。

[6] 王 刚,张玉静,陈建成:《高等学校青年教师薪酬管理的问题与增长机制》,《科 技 与 管 理》2008 年,第 5 期。

[7] 周湘梅,阮积晨:《伦理关怀:高校青年教师党建工作的向度》,《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7期。

[8] 曾凡昭,李素芹:《我国的学术评价体系与高校青年教师的学术生存》,《三峡论坛》2011年第1期。

[9] 廉思:《高校青年教师思想状况调查》,《学习时报》,2011-10-24 第05版:党的建设。

2013年度江苏省教育系统党建研究会课题《政治参与视域下的高校青年教师党建工作研究》(项目编号:2013JYDJLX-YB08006)

钱崇君(1975-),男,江苏南京人,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方向:政治学。

G645.1

A

1672-5832(2016)05-0102-03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公民学术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学术动态
中国实践的学术在场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