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为了学生好”

2016-12-01左分

关键词:高中教育供给侧改革

左分

摘要:普通高中要实行多元化发展,采取更为融通的办学机制以及更为灵活的评价方式,改革教学供给侧的内容,让学生在人的发展性向上有更多些选择,从而真正做到“为了学生好”。

关键词:高中教育;机制融通;多样选择;灵活评价;供给侧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0-021-1“怎样做才是‘为了学生好?”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在教育领域却一直没有形成共识。当下,在小学家长为孩子不能早放学而纠结时,高中还是“早六晚十”,其原因不言而喻。针对这一现实,我们的高中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从而做到真的“为了学生好”?

一、在办学机制上能否更多些融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全面推动普通高中的多样化发展,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高中课程改革应建基于每一所学校的成功、每一个学生的成功。而传统的高中教育先是设立省重点中学与一般高中,然后是国家示范高中、省重点与一般高中,再是星级高中评定,其分类标准还是等级化,这就加剧了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攀校”难题难以化解。而在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的时代,我们是依然坚持高中教育的精英化,还是为培养杰出人才打好负责国民的素质基础?高中教育能否真正像“纲要”所要求的实行多样化发展?作为国家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改革试点地区之一的南京市,将高中分为“综合改革高中”、“学科创新高中”、“国际高中”、“普职融通高中”四种类型,力求以“多样特色发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生涯规划,让高中教育为学生的多样成才提供更多的服务”,这一举措应该给我们以很好的启示。特别是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进行的融合教育,能够较好地破解薄弱高中存在的难题,也可使苏北县一级职业中学脱离办学所处的尴尬境地。

二、在人的发展性向上能否更多些选择

1995年,原国家教委《关于大力办好普通高级中学的若干意见》指出:“普通高中的任务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力量,有侧重地对学生实施升学预备教育和就业教育,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奠定基础。”普通高中要帮助学生设计走向成功的不同道路,让其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选择学校,走向社会。综合发展好的学生选择综合发展高中,有体育、艺术等特长的学生可以选择特长发展高中,暂时没有想清楚上高中还是职校的学生就可以填报普职融通高中,而想出国的孩子就直接去国际学校。说得更开阔些,考进名牌大学、普通高校,或者步入社会成为工人、农民、农民工。人的发展性向有区别,人的潜能展现有先后,教育需要发现这种区别,理解这种潜能,要本着“模糊分层,特色见长,激励为主,人尽其能”的策略和原则,关注“人的发展性向的选择”,促进“适合个性的发展”。要注意弱势群体的学生们在现行的考试竞争中处境不利,够不到那些竞争性的课程,得不到他们能学好的课程,但他们也有潜能,有优势,能学好,要精心设置课程,使他们不再是高考竞争教育的陪衬人。

三、在教育评价上能否更灵活多样

普通高中教育应是追求卓越的大众教育,而不是面向少数人的精英教育。因此,普通高中教育应走出为“升学作准备”的工具价值论的泥沼,找回失落的内在价值,把培养每一个高中生的健全人格或公民基本素养作为基本任务。但现在高中考核中,县一级是“万人本科上线率”,学校是所谓“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奖、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奖”,其实关注的还是“二本以上上线率、上线人数”。于是尽管2009年《社会蓝皮书》公开的就业调查结果中显示,艺术领域是就业率最低的两大领域之一,但速成式“艺考”依旧如火如荼,其背后的推力究竟是什么?我们拷问一下教育人的良知,这是否与高校艺术专业收费高于普通专业、社会众多培训机构的生存、学校二本以上上线率、上线人数的考核以及“艺考”文化课成绩要求低等等有关?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这为我们高中教育评价机制的灵活多样提供了政策依据。我们要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高中新课程的灵魂,使高中教育只承担为社会培养负责国民的“有限责任”,让普通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及其结果不再成为评价基础教育的指标,这是否会从根本上让我们的学生心理获得放松?

四、在教学供给侧能否更多些关注学生

2016年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意见认为面对中国经济当下的困局,仅从需求侧着手已经很难有所突破,进行供给侧与需求侧双侧入手改革,增加有效供给的中长期视野的宏观调控,才是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就教学层面来说,教师为供给侧,学生为需求侧,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我们必须提高教学这一供给侧的质量。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教学服务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由需求来确定供给,而非以供给来强加需求。

二是改革供给内容。学生中可能有问题学生、特殊需要学生、危机学生、优异学生等,他们的需求是不同的,我们要进行学习内容的变革与创新研究,做到共同需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真正为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内容。

三是改进供给方式。不要总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考虑问题,要换位思考,组建教师与学生学习共同体,要给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建立学习小组,学生在小组内或小组间进行互动交流,采用兵教兵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学习、大胆展示﹑适度探究中得以提升。

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教育发展新常态;我们也期盼普通高中教育有一片蓝蓝的天,真正做到“为了学生好”!

猜你喜欢

高中教育供给侧改革
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策略探究
创新性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研究
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