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疗法干预脑卒中后抑郁的机理探讨

2016-11-30刘波金伟东刘佩剑王宗宝

关键词:音乐疗法抑郁脑卒中

刘波+金伟东+刘佩剑+王宗宝

【摘要】脑卒中是指一类因急性脑血管发生循环障碍引起的脑神经功能受损的疾病,致残率、死亡率较高,且易导致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以情绪(心境)低落、悲观、对事物不感兴趣、语少言寡、失眠、梦多、厌世、自杀倾向、体重下降等,免疫功能、生活质量也明显降低。脑卒中后抑郁的病因病机是平素性情急躁,或先天禀赋,或过食辛辣肥甘,或情志不遂,或劳累过度等,均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上冲于脑而发为中风;中风后,脑脉痹阻,气机不畅,加之脏腑功能失常,气机郁结而发为郁证。采用音乐疗法进行干预具有较理想的效果,其作用机理包括五行学说、扩张血管、刺激脑部特定部位及和谐共振、生理及细胞分子途径等;故而采用音乐疗法干预脑卒中后抑郁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音乐疗法;机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04..02

脑卒中是指一类因急性脑血管发生循环障碍所导致局灶性或弥漫性脑神经功能受损的疾病,可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及缺血性脑卒中2种类型,致残率、死亡率较高,发病后并发症较多,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1]。脑卒中后抑郁是一种由脑卒中发病后所引起的情感障碍,发病率较高,具有关研究报道,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在20%~79%,其主要临床表现有情绪(心境)低落、悲观、对事物不感兴趣、语少言寡、失眠、梦多、厌世、自杀倾向、体重下降等,免疫功能、生活质量也明显降低[2]。因此针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应给予及早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相关研究报道较多,治疗方法多样,其中音乐疗法做为一种心理疗法,在临床中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笔者在从事多年临床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文献研究,采用音乐疗法干预脑卒中后抑郁,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试对音乐疗法治疗本病的作用机理探讨如下。

1 中医学对脑卒中后抑郁病名及病因病机的认识

1.1 病名

脑卒中后抑郁与中医学的“中风”、“类中风”、“痱风”、“郁证”、“郁病”、“五郁”等病证相类似。我国古代历代医家对中风、郁证的认识十分清楚且详细,论述颇多,如《黄帝内经》中言:“中风、仆击、偏枯者,多为甘肥之贵人,膏粱之疾病也。”《景岳全书》中云:“痱风一证,即所谓中风证也,此证见猝倒、昏聩等症。”《黄帝内经》中有云:“悲哀忧愁引心动,益智五脏六腑皆摇也。”《丹溪心法》云:“气血调和,百病不得,若有洑郁,则病生焉。”

1.2 病因病机

笔者根据古籍文献及临床经验认为,由于平素性情急躁,或先天禀赋,或过食辛辣肥甘,或情志不遂,或劳累过度等,均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上冲于脑,致脑府不安,脑脉阻闭,或血溢于脉外,而发为中风;中风后,脑脉痹阻,气机不畅,加之脏腑功能失常,体内形成各种实邪,如气郁、气滞、血瘀、痰浊、食积等,耗伤人体脏腑气血阴阳,致肝、心、脾等脏腑功能失常,气机郁结而发为郁证。由于脑卒中本身可存在瘀血,瘀血内阻,故而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极高。

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的机制认识

虽然广大学者对脑卒中后抑郁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但至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多数学者认为可由两种途径[3]导致本病的发生,一是脑卒中后,人体大脑的一些特定部位被破坏,如左侧脑球前部,或额叶、基底节等处,使得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的平衡被破坏,进而引起抑郁的发生;一是患者发病后,出现言语、躯体功能的障碍,其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明显改变,导致患者的心理失衡而引起抑郁的发生。

3 音乐疗法干预脑卒中后抑郁的可能机理探讨

3.1 音乐疗法

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参考有关文献,制定了一套干预脑卒中后抑郁的音乐疗法方案,具体如下:①首先是注意营造一个合适的音乐设备环境,如在病房中设置一间音乐专用治疗室,保持室内的环境、舒适度、温度、湿度适宜,空气流通、清新,同时配备各种音乐器材,如耳机、便携式音乐播放器、音箱等,同时配有音乐治疗床。②音乐治疗方案:在临床医生、心理治疗师、康复医师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取一些内容健康、节奏明朗、声音悦耳、旋律优美、可缓解抑郁情绪的音乐,组成音乐治疗处方库,并适当选择合适的音乐,如针对单纯抑郁患者,选用《春天来了》、《步步高》、《喜洋洋》、《满江红》、《彩云追月》等;针对抑郁伴焦虑情绪的患者,选用《天鹅湖》、《回家》、《班得瑞系列》、《舒伯特小夜曲》等;针对抑郁伴失眠的患者,选择《摇篮曲》、《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摇篮曲》、《梅花三弄》等。

3.2 音乐疗法的作用机理

①五行学说原理: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记载和应用,如宫、商、角、徵、羽等分属于五行,这为音乐疗法治疗疾病奠定了理论基础[4]。笔者采用的音乐治疗处方库中,音乐种类较多,其中舒缓、柔和者,具有调达肝气的作用,故而辨证为肝气郁结的患者,应采用此类音乐进行干预。②扩张血管:研究表明,音乐疗法具有一定的扩张血管作用,故可使血流增快、促进血压的下降,改善抑郁及焦虑情绪。③刺激脑部特定部位:如伏核、下丘脑、腹侧被盖区等[5],可使患者产生音乐愉快感,故而促进抑郁情绪的改善。④其它:音乐疗法可以通过和谐共振、生理及细胞分子等途径,影响患者的心率、呼吸、脑电波、肾上腺素等[6],从而发挥改善患者抑郁情绪的作用。

4 讨 论

综上可见,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较高,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不利于病情的康复,因此需要积极治疗。笔者采用音乐疗法进行干预,效果理想,其作用途径多样化,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翁赛峥.音乐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干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0):1542-1544.

[2] 赵 宁.音乐疗法辅以心理疏导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0):97.

[3] 李 琳,张 申,卜淑芳,等.氟西汀联合体感振动音乐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0):103-104.

[4] 胡 晶,蔡 蔚.五行音乐之角调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作用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6A):1990-1901.

[5] 毛一清,晏玉奎.被动音乐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0):91-93.

[6] 杨 忠.肌肉松弛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应用价值[J].安徽医药,2014,18(4):791-792.

本文编辑:刘帅帅

猜你喜欢

音乐疗法抑郁脑卒中
被动式音乐疗法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PACU 音乐疗法对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患者麻醉后恢复的影响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开天门联合音乐疗法治疗甲状腺腺瘤术前焦虑症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