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小儿流感样症状45例

2016-11-29郭生明

光明中医 2016年6期
关键词:流感中医药常规

郭生明



中医药治疗小儿流感样症状45例

郭生明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小儿流感样症状病例临床应用效果,为提高患儿疗效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药联合给药,记录两组流感样症状患儿治疗效果,将所得数据给予统计学分析后获得结论。结果 两组流感样症状患儿经上述相应措施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研究组(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82.22%),数据对比P<0.05则提示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流感样症状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药联合给药,可显著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保障患儿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小儿流感样症状;中医药;应用效果

流行性感冒发病原因为流行性感冒病毒(流感病毒)感染,属于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1]。本文将于2014年1—12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流感样症状患儿给予临床研究,探讨中医药治疗小儿流感样症状病例临床应用效果,为提高患儿疗效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流感样症状患儿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10月~11岁,平均年龄(5.25±0.31)岁,发病至就诊间隔时间2~41h,平均间隔时间(17.81±2.54)h。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将90例患儿平均分为研究组(单)、对照组(双),每组45例,两组上述一般资料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

1. 2 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经临床检查符合我国卫生部制定的《WS285-2008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②符合《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10)所示中医轻症辨证内容;③发病至就诊间隔时间不超过48h;④排除恶性肿瘤患儿;⑤排除精神类疾病患儿;⑥排除存在心、肝、肾等机体重要器官严重病变患儿;⑦可遵医嘱完成药物治疗,对本次研究所需各类治疗药物具有良好耐受性;⑧患儿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完全知情。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根据患儿实际情况提供对症治疗措施,如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指导患儿增加饮水量,高热者提供物理或化学退热处理,细菌感染者需提供相应抗菌药物,奥司他韦每日给药2次,每天剂量2mg/kg。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药联合给药,其中常规治疗方法同对照组,中医药治疗方法如下。①热毒袭肺型:临床表现为咳嗽、高热、口渴喜饮、目赤、痰黏(咯痰不爽)、咽痛,舌质红、舌苔黄(或腻),脉滑数,治疗原则应清肺解毒,药物选用桑菊合剂,由菊花、芦根、桑叶、前胡组成,高热不退、便秘者加用大柴胡合剂(大柴胡汤原方)或石膏水;②风热犯卫型:临床表现为无汗、可发热或不发热、轻咳、咽红不适、少痰,舌质红、舌苔薄(或薄腻),脉浮数,治疗原则应疏风清热,药物选用五柑合剂,由五柑叶、藿香、岗稔叶、白头翁组成,每日给药3次,根据患儿年龄分为1岁以下每次15ml、1~3岁每次20 ml、3岁以上每次30 ml,病情较重者可酌情增加给药频率及剂量。记录两组流感样症状患儿治疗效果,将所得数据给予统计学分析后获得结论。

1.3.2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流感样症状患儿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变化情况结合卫生部制定《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标准判断其疗效:痊愈:经治疗48h内各项临床表现均消失;显效:经治疗4d内各项临床表现均消失;有效:经治疗7d内各项临床表现均消失;无效:经治疗7d内各项临床表现均未好转甚至加重。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患儿数+显效患儿数+有效患儿数)/总患儿数×100.00%。

2 结果

两组流感样症状患儿经上述相应措施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研究组(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82.22%),数据对比P<0.05则提示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流感样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例,%)

注:1)与对照组对比P<0.05;2)与对比P<0.05

3 讨论

流行性感冒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点为起病急、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等,患者大多表现为咽痛、发热、鼻塞、头痛、流涕、全身酸痛、咳嗽、乏力等临床症状[2]。研究表明,由于流感样症状患儿机体尚未完全发育,若未获得及时救治可能导致死亡等严重后果,威胁患儿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3]。提示及时诊断并给予正确治疗是保障流感样症状患儿疗效及预后的关键因素。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生活环境、结构、习惯等)不断变化,小儿流感样症状发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

以往临床首选西医对症治疗流感样症状患儿,如高热者给予退热处理、细菌感染者给予抗菌药物等,但由于患儿间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儿经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后效果并不理想[4]。本文研究可知,对照组流感样症状患儿经常规西医治疗后总有效率仅为82.22%,治疗效果较差,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中医理论认为,流行性感冒属于“时行感冒”“疫病”范畴,疫毒先入肺卫,因邪正相遏制卫阳,导致无法通达于外从而出现恶寒发热,且外邪犯肺后气道受阻所致鼻塞,而肺气上逆则致咳嗽,治疗时应根据流感样症状患儿实际表现给予辨证分型,从而选择针对性的治疗药物达到更为满意的临床疗效。桑菊合剂可宣肺止咳、疏风清热,五柑合剂可清化湿热、解暑生津,大柴胡合剂可内泻热结、和解少阳,石膏水除烦止渴、清热泻火。有学者提出,对流感样症状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相应中医药物,经中医辨证治疗有效避免因患儿间存在个体差异所致无法获得满意疗效的弊端,此外中医药物毒副反应较小,患儿耐受性较好,用药安全性较为理想[5]。本文中研究组流感样症状患儿经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药联合治疗后,其临床总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较为满意,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对流感样症状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药联合给药,可显著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保障患儿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今后推广。

[1] 李海月,吴双胜,杨鹏,等. 北京市成人流感样症状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2, 16(3):230-233.

[2] 陈健,王晓鸣,陶钧,等. 流感汤1号治疗小儿流感样症状56例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1, 3(4): 328-330.

[3] 王锦,洪志容,刘华,等. 辨证分型使用中药制剂治疗小儿流感样症状130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 24(4): 309-310.

[4] 徐啸,满立波,黄广林,等. 酚麻美敏片预防干扰素α治疗肾癌术后患者所致流感样症状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 2014,11(28): 31-34.

[5] 王晓才,王晓宝,李安德,等. 流感样病例的中医证候类型及症状特点[J]. 中国中医急症, 2011, 20(4): 553-554, 584.

山西省忻州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忻州 034000)

10.3969/j.issn.1003-8914.2016.06.032

1003-8914(2016)-06-0818-02

�言言

2015-03-30)

猜你喜欢

流感中医药常规
流感大作战
常规之外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重视中医药发展,发挥中医药作用
简单易行防流感六法
冬春流感高发 加强防治最重要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