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与?对策

2016-11-28郭晶晶

求知导刊 2016年28期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创业教育人才培养

郭晶晶

摘 要: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高职院校如何开展创业型人才培养为研究重点,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在经济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方法,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人才培养;创业教育;高职院校;经济新常态

一、绪论

近年来,受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呈下滑趋势。高职院校如果能够培养出一批具有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技能人才,那么对解决就业难题、实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都将产生积极影响。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国家高度重视高职院校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期望能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应用型人才向创业型人才的转变。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不足1%,同西方发达国家30%的创业比例相距甚远。我国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仍然受教材、师资队伍、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还没有形成系统可持续的创业教育管理体系。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依据,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创业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社会化活动,其不仅需要创业者具备基本的从业素养,并且还要求创业者具备坚持、认真、果敢等优秀品质。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创业型人才培养活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水平,培养其坚定意志和进取精神,以适应先进技术发展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以及接受经济新常态下各种社会现象和经济波动带来的挑战。

目前,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普通高职院校中已经得到认可,大学生创业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近些年,各行各业涌现出许多创业成功人士和业界精英。个别高职院校还学习国外的创业教育经验,尝试建立创业园、“企业孵化器”、创业实习基地等,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着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完整、师资力量薄弱、缺少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等问题。

1.对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

创业教育的教育活动近年来在高职院校中比较普及,但实质性效果不明显,主要是体现在学校领导、授课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学校领导虽然态度明确,支持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但在考核指标、奖惩措施、财力和物力支持上力度不够。授课教师对创业型人才培养没有很高的热情。创业型人才培养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教育过程,对授课教师的能力要求比较高,费时费力,难以见到成效。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安于现状的心理,对于“高风险、高难度”的创业而言,更希望循规蹈矩,认为去企业工作更有保障。

2.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形式过于单一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中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形式过于单一,通常是授课教师照本宣科地灌输理论。教学过程还处于创业理论知识传授的阶段,偶尔也会邀请社会上的企业家、科研工作者、创业成功人士举办讲座,但学生缺少必要的创业实践活动,很难能领会到成功者创业的技巧和奥妙。有些高职院校虽然也开展了一些创业实践活动,但也只是依葫芦画瓢,简单地复制他人的实践流程,学生感受不到创业的魅力。

3.专门从事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不足

创业教育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目前,高职院校的创业培训教师在管理上还不够规范,创业培训教师的选拔没有标准。师资队伍综合能力也偏低,绝大多数老师缺少创业经历,对企业的筹建与运营相关的知识也少之甚少。进行过专门的培训教师数量不足,对于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热情不高,导致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低。

4.创业型人才培养所用优质教材太少

高职院校的专业性较强,各学校有自己不同的特点与优势,在选择创业教育教材上,应有针对性。在没有实用教材情况下,部分老师只根据一些创业学的经典著作或者一些旧有的创业教材进行授课,无法适应新技术条件下创业需求,由此导致创业观念落后创业教育负面效果明显。而从国外引入的教材,理念固然先进,但不完全符合中国国情。所以,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紧跟先进技术发展趋势且符合中国国情特色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教材的缺乏,会严重阻碍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5.创业型人才培养实践环节薄弱

目前创业型人才培养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手法过于陈旧,授课内容的范围较小,缺少创业实践活动环节,不利于学生对综合理论和创业流程知识的掌握,解决困难能力弱,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尽管有些高职院校会邀请一些社会上知名的企业家、成功人士等举办讲座,但大多以大班形式进行,教学效果不理想,对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作用不明显。部分学生的自身素质不高,怕吃苦,缺乏毅力,协调能力差,对创业缺乏兴趣。

6.缺乏创业精神,创业比例低

尽管国家大力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各高职院校也响应号召开展了相应的工作,但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多数高职毕业生还是会选择就业,因此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创业比例比较低,创业成功率也比较低。例如,2013届毕业大学生创业比例仅为2.3%。有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开创的企业、公司5年内存活率仅有30%,比社会创业平均存活率低20个百分点。

三、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有效保障途径

1.转变传统就业观念,培养创业型人才

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前,学生所接受的都是传统灌输式的教育,完全的应试教育,注重的只是考试分数,而不是学生的个体发展,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高职院校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实施有效教学。高职生的高考成绩普遍不理想,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智力水平比普通高校的学生低,相反,高职生的创造性和实用性能力是比较高的,具有较强的创业潜力。

2. 建立专业化、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没有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将难以保障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研究成果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高职院校开展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是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创业师资队伍。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和其他专业学科的教育,对授课教师的能力的要求也比较特殊,教师必须同时具备丰富的创业理论和实践经验,二者缺一不可。

3.调整课程内容设置,建立创业型人才培养管理机构

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内容包括核心课程、特色课程、专题研讨和实践以及实战四个部分。核心课程部分主要教授的是基本商业知识、创业机会的识别等基础知识,务求学生对创业有基本且理性的认识和了解。特色课程部分为选修的模块课,要结合学校性质及学生专业的特点定向开展。至于专题研讨和实践部分以及实战模块则比较偏重于实践性教学,通过案例教学与创业见习相结合,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水平。

要保证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科学有序开展,离不开管理机构的指导和监督,成立专门的机构是做好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它可以为授课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通过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统筹规划,在学校层面建立创业型人才培养中心,作为全校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开展及研究的核心机构,指导全校各级部门的工作,部署全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活动。

4.加强创业实践基地建设

创业型人才培养必须理论与实践两手抓,在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多参加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理解、消化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应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协会等机构,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一系列创业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习到的创业理论知识在创业实践中得以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创业教育价值。实践教学活动可以为学生积累实战经验提供良好的平台,学生通过创业实践活动,就会了解并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创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了解创业教育的真谛,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加强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以保障创业实践教学的有效进行。

5.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

创业,不单单是开公司和做买卖,要让学生对创业的概念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学校通过舆论宣传,创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触和了解创业,以现有的校园文化宣传平台为依托,并以各类学生创业大赛为契机,举办校内优秀创业项目选拔赛等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形成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创业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今天,学校也可以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手机飞信、传单、宣传栏、手机短信、微信、微博等媒介,时时传递最新、最快的创业资讯,从中选拔具有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优秀学生,使其加入到校园创业队伍中来。此外,学校应该将学生放在整个大社会环境中来接受创业教育,除了邀请企业家进校园指导,还可以通过设置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创业爱好者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的创业圈。

6.加强以创业为目的的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是以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为目标,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与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是紧密相连的。高职院校要想提高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就必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时俱进进行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校要充分利用地区产业优势,在当地的企业为学校引进创业教育的资金、创业教育企业家讲师以及创业见习场地等支持,并通过提供就业方面的科研、营销、生产人才反哺企业,实现产学结合,结业创业双发展。

我国的创业型人才培养研究及开展活动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本文通过对经济新常态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了当前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由此提出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模式和方法。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依据,进而加速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解决当前的就业难题。

参考文献:

[1]赵云云.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2]王 飞.湖南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经济新常态创业教育人才培养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