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微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研究

2016-11-27

决策与信息 2016年35期
关键词:微时代实效性微信

孙 蕾

苏州市广济医院 江苏苏州 215000

提高“微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研究

孙 蕾

苏州市广济医院 江苏苏州 21500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微博、微信等"微媒体"的广发使用,"微时代"已经来临.这为当前思政工作带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笔者通过研究“微时代”的主要特征,对增强“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实效性探讨。

微时代;实效性探讨

随着微博、微信的产生,移动终端技术的更新与广泛应用,以及微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微时代”已经形成。

面对“微时代”来袭,思想政治工作者们应客观掌握大众对于这种新文化的态度、理性分析给大众所受的影响、正确认识这种变化给大众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而探索研究如何增强微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一、“微时代”的主要特征

(一)信息的大众性

当下,处在“微时代”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微信和微博,同时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使得每一位微民可以随时随时发布简短的文本信息、图片、语音和视频。内容可以是自己当下的心情,也可以是对时事政治的观点看法,也可以是旅游的所见所闻所思,还可以是享受到的一道美食等。内容简短而丰富,但关注度确实以几何式和交叉式的迅速增长。“微时代”的每一位微民,人人都是新闻发布者,人人都是媒体编辑,人人都是移动的 CCTV。以微博、微信为平台,涌现了草根大众操纵的“自媒体”和个人控制的“独立媒体”。

(二)渠道的多样性

人们可以通过新浪等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手机客户端、平板客户端等多种方式,随时随地登录微博、微信发布、接收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就会立刻在朋友圈的个人动态中心显示,能够有效而及时的互动。如此方便快捷的传播渠道能够受到大家的热烈追捧就不足为奇了。

(三)传播的流动性

手机媒体迅速发展,人们对于信息的传输和获取不再局限于电脑的限制。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网络平台;4G 网络、无限 wifi 的开通,极大的提高了手机网络的传输速度。以智能手机作为信息交流平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沟通交流、浏览新闻、接收发邮件;登陆 QQ、微博、微信、网站等手机客户端,发表说说、浏览时事新闻、交流信息、转发评论;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手机钱包、手机支付宝等形式进行小数额的公益捐款。 因此,在“微时代”背景下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信息传播载体可以使人们的传播活动范围大大拓展,突破时空的限制,使信息的传播更加具有流动性。

(四)信息的迷你性

“微博”内容短小碎片化,“微信”一句语音对话的传播,一张图片的发送,“微公益”的一个小小的转发,这些碎片化信息都很好的体现了“微时代”传播信息的迷你性。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很少有人能够用大段大段的时间来交流和学习,如果能够利用平时的小段小段的闲暇时间来消遣和交流,那是最好不过了。而“微时代”信息的迷你性,正好是人们所亲睐的“快餐式”文化消费。

(五)传播的及时性

“微时代”信息传播的及时性是区别于其他时代信息传播的最显著特征,往往在事情正在发生的过程中就进行的直播。人们可以利用手机终端及时了解事情的发展并进行实况转播,这不但使人们在第一时间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而且使事件得以及时的转播、更新和扩散,这也极大的提高了事件的关注度。

(六)沟通的交互性

“微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传播活动具有及时的交互性,关注的交互性,群组的交互性。每一个社会事件的发生,每一条微博、微信的转发,都能够引起受众的广泛关注,人们不仅是关注者,还是参与者,以各种方式汇聚网络舆情力量,并形成重要的社会舆论。在“微时代”,因为信息的传播成网状结构展开,并瞬间形成海量的信息,信息沟通还能及时得到反馈,所以人们之间的沟通呈现交互性。

(七)信息的开放性

由于“微民”的门槛非常低,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单位,任何一个组织都可以成为“微民”中的一员,都可以在网上发布信息,所以“微时代”下的海量资源也是良莠不齐,有积极向上的,也有消极负面的,有正能量,也有负效应。这种“微时代”下信息传播的开放性,给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增强“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探讨

(一)营造良好的“微时代”氛围,不断完善网络文化

1.树立正确理念,引导“微时代”健康发展

“微时代”下的互联网具有高速传播、信息量大、覆盖面广、高度的开放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其发展应用代表的微博与微信等已然转矩思想文化传播新领域新阵地。2000 年,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 “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影响力,要主动出击,增强我们的正面宣传和影响力,各级领导要密切关注和研究信息网络发展的倾向,抓紧学习网络知识,善于利用网络开展斗争,努力掌握网上斗争主动权。因此在当前“微时代”发展趋势浩浩荡荡,正在席卷中国之际,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微文化氛围,既要吸取其发展给生活、学习、工作带来的便利,更要不断完善网络文化,为微文化的发展创立良好的条件。

在面对“微时代”中微博带来的信息便利、微信带来的友谊增进、微公益带来的爱心传递等等正能量,我们都应该加以利用,进一步推广,以良好的心态接收、学习新事物。但在面对不良的微文化传播时,相关部门则应该及时履行相关监管职能,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网络微媒介的监督和管理,引导人们的合理行为,确保“微文化”传播朝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由于微文化涉及到的相关微博、微信、微公益等技术性能强,传播媒介为网络平台。因此,还需要技术监管部门加大对此类信息的监管力度,通过相关软件技术设置防火墙等将过滤和筛选微内容,以确保广大的信息接收者所接触到的都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消息。同时,“微时代”媒体传播速度与形式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把握其传播规律和特点也很重要,根据“微时代”传播工具的特点,采取沟通、交流和心理疏导的等管理模式,来引导广大信息接受者。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应该加快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保障,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来从源头制止不良“微内容”的传播。同时,将网络微媒介在发挥自身文化功能、履行社会等职责置身于社会个体和群体的监督,另外,社会个体在使用微媒介时,也应该加强自身素养,遵纪守法。

2. 制定法律法规,完善舆情监控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微时代”快速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法制的完善永远都是维持秩序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微文化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来通过网络立法,引导和教育大众知法、懂法、守法,是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的问题。值得欣慰的是,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当前高速发展网络下所引发的信息乱象给人们造成的危害。2013 年 9 月 9 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公布。在该解释中有一条“诽谤信息被转发达五百次可判刑”的消息引来争议,既有叫好,也有提出质疑的,我们不去否认它的实质意义,至少它标志着我国网络治理迈入了一个新台阶。这个总共1 0条的司法解释,通过厘清信息网络发表言论的法律边界,为惩治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等犯罪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标尺,从而规范网络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但我们也应该充分意识到,良好微文化环境的塑造,不仅仅是相关部门制定法律,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监督以及参与个体的自我约束,来共同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切莫让“微时代”变成了“危时代”。

(二)搭建微文化交流应用平台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工具的崛起为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新的疆土,提供了新的传播工具。面对时代发展带来的机遇,我们不应该拘泥于传统侧重思想政治理论灌输宣讲。而应从积极转变观念开始,突破传统一对一的局限性,通过互动,参与思想政治活动。

首先,各单位应该积极主动运用微博、微信等工具,提供一个个人可以直接参与的平台。充分认识到环境的特征和特点,充分挖掘这一文化内涵下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方式和条件,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营造和创建健康的思想政治工作“微时代”,以文化促文化。充分利用微博这一便捷的现代信息技术,及时转载或者发布正面的价值理念和信息咨询,促进“正能量”内容的传播,同时搭建除了网络平台外的多元平台,并通过这种特有的正面的微文化传播思想正能量,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现代文化接受与运用能力,培养“见微知著”的能力。利用当前“微时代”思潮形成萌芽初期,其发展影响将是一个漫长过程的机会,加强自我学习和判断。跟上新形势。

最后,“微时代”的应用平台应该以大众为中心,如发布时尚、潮流能够引发大家兴趣的议题,建立特色的微博群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倡导微公益唤起社会善良与爱心。尝试保持“微”态度,“微”语言,“微”风格......积极利用网络中的交易平台,尝试各种沟通方式,让新时代的网络世界成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值得信赖的精神交流家园。

总之,“微时代”是一种时代潮流与发展趋势,它不可抗拒也无法抵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立足且融入“微时代”这种不可逆转的文化氛围,使得思想政治内容脱离宏大空洞,回归生活化、人性化、制度化和信息化,保持传播形式的新颖性和时代性,拓宽与社会沟通的方式,才能够真正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搭建“微时代”交流应用平台。

孙蕾(1983.06-)女,汉族,江苏苏州,政工师,本科,研究方向:公共卫生管理。

猜你喜欢

微时代实效性微信
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实效性探究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微信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