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大发展理念: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当代阐释与创新——兼论海南省未来发展路径

2016-11-27王棋

新东方 2016年4期
关键词:海南哲学马克思主义

王棋

五大发展理念: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当代阐释与创新——兼论海南省未来发展路径

王棋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五大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在中国的具体应用,是我党对以往发展问题的科学总结和有针对性的理论创新,是党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现实问题所提出的,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上承中央精神,下接海南地气,笔者在分析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基础上,兼论海南省未来发展路径,着力探究五大发展理念对发展哲学的实践与创新。

五大发展理念;马克思主义;海南省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1]发展哲学是对发展实践、发展问题的哲学反思。发展哲学既是社会发展理论的最高层次,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大发展理念正是在反思中国发展问题,面对当代发展问题的召唤下产生的。对五大发展理念的深入研究和关注,是推进发展哲学研究的动力,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和现实实践结合的重要切入点。

一、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核心问题

创新是发展的核心。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的本质精神。创新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说是现实的个人在以自然为社会存在的前提下的客观的实践行为。“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2]147实践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也是人类的存在方式和发展的基础。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能力,是具有主体能动性、创造性的活动。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是现代生产力进步的决定力量。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短短几十年内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新的发展。科技,正成为推动今天中国转型发展的核心力量。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3]创新的本质意味着进步、提升、开拓、变革。创新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创新居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核心要求。

海南省要用创新发展的理念引领未来的发展,必须进一步升级观念,解放思想。第一,努力完成省域“多规合一”改革,通过对“五网”、六类产业园区、十二个重点产业、百个特色产业小镇和千个美丽乡村的布局谋划,建立起“多规合一”的长效机制。第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资本化作为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任务的关键,重视人才培养,在海南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科研机构建设研发基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良好的氛围和市场环境。第三,加快推进司法、行政审批制度、财税体制的改革,用更加健全的体制促进区域的发展,让广大群众更好地在生活中体验政府的服务和司法机关的公平正义,通过对战略布局、机制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实现经济的飞跃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二、协调发展:整体性效能的最大发挥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复杂系统和有机整体。协调发展着眼于发展的整体性。社会发展是社会各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发展是社会诸领域全面协调的发展。协调发展的提出正是源于中国社会现状中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的暴露。贫富的两级分化、区域发展失衡、城乡发展失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严重不匹配等问题不仅深深刺痛了国人的神经,而且有悖于社会主义的本质,严重妨碍了中国梦的实现。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无论是邓小平同志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还是胡锦涛同志的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协调发展理念,协调发展一直是党制定政策和发展战略的重要出发点,是党面对中国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特殊的中国国情所作的现实选择,是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拓展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

要实现协调发展,海南省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规划布局。第一,促进海南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目前,海南贫困市县和人口集中于中西部地区,GDP和经济发展状况东部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未来,加快琼东、琼西两翼发展,建设“大三亚”旅游经济圈、保育中部生态核心区、建设“海澄文”一体化省会经济圈,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促进海南全省的协调发展。第二,形成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以旅游业为主导,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海南生态优势和人文风情打造特色产业小镇和美丽乡村。吸引外地游客消费,促进当地农民不远行就能够解决就业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整体性效能的最大发挥。

三、绿色发展: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和谐发展是文明进步的尺度

马克思虽然从未明确使用过生态学和绿色发展等概念,但从其一开始登上理论舞台便对生态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在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深刻地揭露虽然异化劳动造成了私有制,但处处展现生态异化的资本主义必然会被将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相统一的共产主义所取代。生态危机从本质上可以说是资本主义的危机,主要源自于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宗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近代工业革命为代表的技术革命既为人类创造出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为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发展问题。长期以来,一种错误的发展观即认为“发展”等于“增长”,“现代化”等于“工业化”,这种错误的发展观往往伴随的是粗放式的、急功近利的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结果造成现今的一系列尖锐的发展问题。例如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平衡和谐发展间的矛盾、自然生态与人类社会和谐平衡互动发展间的矛盾、人类健康保护权利与自然—生物—生化环境问题及战争武力间平衡的矛盾等,人类陷入了发展危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的迅猛增长伴随的是粗放式发展模式对自然环境的严重损耗。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日益紧张,环境问题不容小觑。因此,更要发展绿色经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生态文化和科技。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的和谐发展是文明进步的尺度,从哲学实质上看,绿色发展是马克思生态观的创造性发展,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刘赐贵在谈到生态问题时指出,海南省的最强比较优势就是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生态立省战略实施以来,海南要实现绿色崛起,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绿色发展是海南未来发展的不二选择。以绿色发展理念贯穿海南发展架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将绿色经济纳入海南未来发展布局,构建以旅游业为龙头,以现代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开辟以低碳、环保、健康为重要特征和标志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四、开放发展:深化认识发展规律的科学理念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2]422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人类历史发展是从孤立分散走向整体联系的过程。世界历史从一开始就是人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和交往的历史。世界市场是空间上的维度,而世界历史是时间上的维度,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的时空关系。世界历史的形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经济的全球扩张使全球性市场逐渐形成。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迫使一切民族都卷入到经济全球化的洪流中来。

当前,全球性问题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问题。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开放是一个国家或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经之路。只有不断发展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勇于承担国际责任与义务,积极参与全球的经济治理,才能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让发展成果惠及各方,实现共商、共建、共享。

海南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自古以来就与东南亚国家贸易往来频繁。海南面向东盟,在发展新时期,更要抓住发展机遇,积极探索发展自由贸易园区的可能性。海南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是中国与东盟的“海上桥头堡”。要以更宽广的视域和更开放的理念加大与东盟各国各地区的合作力度,推进互通互联,全面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发展海洋产业、旅游产业、洋浦油气资源、热带农业等多项产业蓬勃发展的海南自贸区,培育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开放型产业体系。以开放落实发展,以开放倒逼改革,落实开放发展理念,提升国际旅游岛的对外开放度。

五、共享发展: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从众多的思想流派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强大生命力和深厚学术底蕴的学术流派和社会思潮,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超越了自身的阶级属性,把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168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就是以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发展为最高理想,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目标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单个的个体构成了社会整体,参与了社会发展进程,为推动社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那么每个个体便理应享有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利,享有在不断扩展的社会基本权利体系中平等的权利。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市场经济必定是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这就意味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势必要解决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兼容性这一历史课题。“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共享发展不是纸上谈兵,而必须是实实在在的内容。没有共享发展就谈不上公平正义。只要还有一片地区、一个县、一户人家乃至一个人的生活没有保障,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而中国仍有7000万贫困人口,如何解决社会不公和贫富悬殊的问题,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关键一环;能否到2020年实现全部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脱离贫困,是能否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核心所在。

海南省虽然在1988年就成为了经济特区,但经济状况远远低于其他特区,甚至不如很多沿海城市。目前,海南省有47.4万贫困人口,五指山、临高、白沙、保亭、琼中五个国定贫困市县,300个贫困村。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形成原因复杂,扶贫形势十分艰巨。针对海南发展形势,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刘赐贵强调要坚决打赢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2016年1月15日,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对海南省实施精准扶贫提出了具体要求: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发展电子商务脱贫、发展乡村产业脱贫、实施卫生健康脱贫、实施科技人才引领脱贫、加强教育和文化建设脱贫、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脱贫、生态移民生态补偿脱贫、实施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引导劳务输出脱贫。这十项措施就好像“十驾马车”,不仅体现了海南省扶贫的决心,更体现了海南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动摇。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理念不仅是实现海南发展、人民幸福的海南梦的客观要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客观需要。

发展哲学是发展实践的先导,五大发展理念深深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中国特殊的国情与矛盾使五大发展理念不仅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又深深地打上了中国烙印。五大发展理念的主要任务是为解决我国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和现实问题。为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实现中国未来的长足发展,一方面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运用于中国的具体实际,用正确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分析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另一反面,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中国过去的发展经验,把成功的实践上升为科学的理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只是要建成小康社会,最重要最困难的是“全面”。五大发展理念,不是五个孤立的理念,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五大发展理念相辅相成,是引领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要切忌孤立静止地看待五大发展理念。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致力于探索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以及在人的前提下自然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五大发展理念围绕人和社会、人和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展开,逻辑体系严密,实践特征鲜明,充分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精神要义。写下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史上灿烂的一页。

五大发展理念是海南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罗盘指针,是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和航标。海南岛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生态资源得天独厚,区位优势逐步彰显,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在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更需要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助推海南“十三五”良好开局,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0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习近平.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N].人民日报,2014-06-10(02).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A81

A

1004-700X(2016)04-0001-04

猜你喜欢

海南哲学马克思主义
海南书香节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砥砺前行
菱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海南杂忆
小包哲学
59国免签游海南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