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传媒场域的民族手工艺品景观生产

2016-11-26甘代军

长江丛刊 2016年25期
关键词:手工艺品文化景观少数民族

甘代军

网络传媒场域的民族手工艺品景观生产

甘代军

现代信息、传媒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的文化审美需要成为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景观不断生产与发展的重要动力。因而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景观在影视传媒和互联网络、移动网络等场域中获得了新的生产、展现和消费形态,它们在影视作品中以生动、艺术化的形式得以呈现、传播,在网络媒体中以趋于动态化、视频化的方式被展演和欣赏,从而获得了新的社会艺术生命力,成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升级的活力源泉。

网络传媒 民族手工艺品 景观生产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早期阶段,国家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政治、社会、艺术价值的重视促成了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如服饰、乐器等在大量民族电影中的动态呈现与展示,从而以电影艺术的方式塑造了传统手工艺品的美丽景观。改革开放以降,我国积极吸纳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话语与思想观念,开启了大规模保护和生产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景观的重大工程,传统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生态博物馆、数字博物馆、网络博物馆等不断开发建设,使传统手工艺品又获得了影像化、数字化、动态化及网络化等新的表现形式与景观形态,从而增强了传统手工艺品景观的审美吸引力和艺术生命力。到了21世纪,随着QQ、微博、微信和网店等全新网络社交与交易平台的开发和广泛运用,传统手工艺品景观的传播与消费赢得了更广阔的受众和社会空间,网络化、商品化手工艺品景观的兴起扩大了人们对传统手工艺文化价值的认知、理解和重视,从而使之逐渐融入新时代人们的生活世界,不断满足着社会的实用与审美需求。

第一,影视传媒场域的传统手工艺品景观。影视传媒场域是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景观化生产、展演和传承的重要社会领域与空间,通过形象生动的影视画面和书刊图像,传统手工艺品以传神、精美、直观的方式给人们带来视觉艺术的审美体验和愉悦。新中国成立以来,出于构建多元民族文化认同、国家统一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多样性价值等需要,我国先后致力于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景观等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宣传,取得了重大历史成果。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及其各地分会对民族民间艺术、文学进行了抢救性保护,从而形成了丰富而珍贵的民族文化影像、图书景观。“20 世纪50年代,中国境内进行了大规模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当时在云南做田野工作的学者看到独龙族、怒族、佤族、景颇族、傈僳族等民族中保留和遗存的种种‘原始社会文化现象’,于是呼吁用影视的手段及时记录,遂得到文化部批准以及政府在财力、设备和人员上的支持。到1965 年以前,仅以云南民族为题,共拍摄专题纪录片20 余部。……并将这类影片称作‘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片’。”[1]因此,这期间电影成为生产、传播和观赏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景观的最佳方式,各民族独特而多样的手工艺景观通过电影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和展演。1949-1966年间,少数民族电影拍摄取得49部的累累硕果,[2]在《芦笙恋歌》、《五朵金花》、《阿诗玛》等经典电影中,少数民族的服饰、乐器、漆器等传统手工艺品获得景观化生产与展示,给人们带来了文化与艺术的审美享受。除了少数民族影视外,图书杂志等出版物也成为传统手工艺品景观的重要生产与传播形式。少数民族文化出版物一直是国家开展民族团结发展工作的中心工作之一,迄今,民族类图书出版社和图书发行量已经达到很大规模,“目前全国有60 多家民族类出版社, 再加上全国数百家社科类出版社, 每年虽以各种形式出版民族类图书近2000 种。”[3]其中包括大量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图书,并构成可供人们反复阅读欣赏的丰富视觉景观。《青藏民族工艺美术》、《指尖上的旅程:探访中国少数民族手工艺的旅行》、《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手工艺》、《少数民族工艺美术品》等书籍先后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出版,书中以大量图片展现出一幅幅有关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的美丽景观。

第二,互联网场域的传统手工艺品景观。现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网络终端等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人们通过计算机、手机及其应用软件等可以随时随地快捷地获得各类大量文化景观的视觉体验。因此,进入21世纪,这些信息网络技术也使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的景观生产与消费获得了全新的方式。各类社会主体通过现代网络平台为人们提供了更为便捷、丰富、精美的民族文化景观,而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也自然成为其中重要的部分,传统手工艺品通过数字技术转换为虚拟图像,并在网络上形成数字化景观供人们浏览、观赏。早在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就提出了运用录像、数字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建档的指导方针。2005年至2009年,我国开展了全国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立了以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多种手段记录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这次普查走访民间艺人86 万人次,收集珍贵实物和资料26万多件,录像记录13万小时,拍摄图片408万张。[4]2010年,文化部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提出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数据库及专题数据库开发应用,进行高密扑灰年画、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等国家级非遗名录试点项目的数字化资源采集及专题展示,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营造技艺)等门类的数字化标准制定规范草案等建设目标。201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作出了法律规定。这些政策措施的颁布实施为传统手工艺品的景观化、网络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开拓了道路。此后,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层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普查库、专题库、公众库等数据库,并逐步转化为网络资源供人们查询、观赏,因而网络化民族文化景观得到发展,传统手工艺品景观也通过网络获得展示、展演、展览的广阔空间。民族文化资源数据库和网站运用图片、音频、视频和三维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提供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等相关信息,对外实现景观化展示和宣传,还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一种参与式的文化创意体验。[5]除了政府主体进行的对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景观生产、传播之外,民间主体、市场主体也积极地行动起来,从传统文化景观的传承、开发等目的出发,创作了大量传统民族手工艺品景观的网络形态。这类网站的文化景观呈现模式主要以图片为主,全面、活态、原态展示传统民族文化景观的视频内容很少;即使是所采用的图片,也大多缺乏高画质和艺术审美效果,图片的数量也较少,因而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代表性和完整性展示不足。这种状况不利于人们欣赏、传播传统民族文化。而随着微博、微信等新的社交、网络软件的开发、普及,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等文化景观得到了更好的展演平台和形式。在微信等提供的强大技术支撑之下,视频内容的便捷使用和传播使传统手工艺品景观获得了更多的观众和消费者。微信、微博朋友圈拥有的大量社交群体成员都成为工艺品景观的潜在观赏者和消费者,并且获得人们认可、欣赏的不少优美景观还被传播给圈内的其他好友,通过好友之间的相互转发,广泛的网友都可以获得所转发的传统手工艺品视频景观。因此,在新的移动网络及设备终端等的技术支撑下,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又获得了新的景观形式与强大生命力。

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传统手工艺品在国家力量、民间力量、市场力量、民族文化学者等的交互作用下,被置于市场经济、文化经济和知识生产等宏观社会场域之中,获得了影视化、数字化及网络化等新的表现形式与景观形态,成为具有新时代特色和社会功能的工艺品文化景观,促进了文化、经济及社会的发展进步。

[1]色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J].首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12 北京文化论坛文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朱晓彧,冯美.民族电影景观符号的表征作用及其建构轨迹——以“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13(5).

[3]白立元.民族类图书的出版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4]黄永林.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文化遗产,2015(1).

[5]曾芸.新媒体视角下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J].大众文艺,2011(21).

(作者单位:贵州省高校人文医学研究中心)

本文系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6年度一般课题《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的景观生产与发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甘代军,贵州省高校人文医学研究中心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民族文化、医学人文研究。

猜你喜欢

手工艺品文化景观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4D空间下文化景观粒子的形态价值与应用场景分析
近20年国内文化景观研究进展
文化景观粒子云的界定与度量
精品意识是手工艺品价值的基础
文化景观的粒子界定及其度量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卖手工艺品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