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方法的应用分析

2016-11-25彭惠兰

安徽医专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瘀斑针头头皮

彭惠兰

改良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方法的应用分析

彭惠兰

目的:探讨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方法的改良。方法:选取股静脉穿刺采血的新生儿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新生儿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常规股静脉穿刺采血,对照组进行改良股静脉穿刺采血。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新生儿42例,成功率84%,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新生儿48例,成功率96%,两组新生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改良的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方法能够提高一次性股静脉穿刺采血的成功率,并有效降低了淤血、小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新生儿 股静脉穿刺采血 采血成功率

新生儿血液标本的采集,对快速有效的临床诊断和救治有着重要作用。由于新生儿生理条件的特殊性,其四肢静脉血管细小、血流量小,常规的采血方法难以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目前,对于新生儿的采血工作大多采用的是股静脉采血,但新生儿合作度较低,传统的穿刺方法很容易造成新生儿穿刺部位出现瘀斑和血肿等问题,大大影响了临床诊断及救治的效率和进度[1]。因此,对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方法进行改良显得尤为必要[2]。本文通过对选取的100例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了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的一些经验教训,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的新生儿100例,其中男性新生儿69例,女性新生儿41例;胎龄范围为37~40周,出生体重范围为2560~4500g;所有新生儿在胎龄、性别、出生体重等基础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将100例新生儿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穿刺采血方法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对照组采用改良后的穿刺采血方法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

1.2 方法 对观察组新生儿用传统摸股动脉搏动来进行穿刺定位,采用5mL注射器配合5号头皮针,取股动脉搏动处内侧约0.5cm处为穿刺点,以60度角度穿刺入股动脉,血液采集完毕后用无菌棉球按住穿刺处2~3分钟。对照组选新生患儿股三角部位进行穿刺定位,采用5mL注射器配合7号头皮针,取股动脉搏动处内侧约0.2cm处为穿刺点,以45度角度穿刺入股动脉,进针深度因新生儿个体差异的不同灵活把控,采血完毕后用无菌棉球按住穿刺上方1cm处3~5分钟到穿刺处不出血为止。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新生儿一次性穿刺成功例数,计算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观察记录两组新生儿采血后瘀斑及小血肿发生情况,计算其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50例新生儿一次性穿刺成功42例,穿刺成功率为84%;对照组50例新生儿一次性穿刺成功48例,穿刺成功率96%;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采血后出现瘀斑、小血肿等情况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新生儿淤血、小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瘀血小血肿率对比 例(%)

3 讨 论

新生儿的股静脉采血在临床采血工作中具备一定的难度,新生儿体位是否恰当、穿刺点的定位是否合理、穿刺回血后的固定是否有效等都直接影响到股静脉采血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3]。

3.1 选择合适的头皮针 以往传统的采血方式是采用5mL直针头注射器,其针头与注射器之间的连接不够灵活,在穿刺过程中不易固定,进针时不易见回血,退针时很容易造成针头滑出血管外,最终导致穿刺采血工作失败;而经过改良后的采血方式是采用5mL的注射器配合5号头皮针按常规静脉穿刺的手法进行穿刺,头皮针的硅胶管较长并且透明,由斜面进针后可产生一定的负压便于回血,护理人员也可通过透明的硅胶管观察到回血,以此判断针头是否进入血管;而头皮针的较长的硅胶管则可避免新生儿在扭动时导致针头滑出血管外,其针头两侧的针翼也对针头起到了很好的固定作用,因此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高。对于穿刺采血后,新生儿出现瘀斑或小血肿等现象,一般是由于在穿刺过程中,新生儿扭动导致针头滑出血管外,造成血液污染。传统的穿刺采血方法采用的是7号直针头,其针头粗长,穿刺后新生儿皮肤、血管组织留下的针孔较大,不易修复,且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低,反复的穿刺更易造成新生儿皮肤及血管的损伤,形成瘀斑和小血肿;改良使用的5号头皮针,其穿刺入皮肤组织、血管壁所留下的针孔较小,对血管及皮肤组织的损伤较轻,易于新生儿皮肤及血管各组织的自我修复,且改良后的穿刺采血方法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避免了因反复穿刺而对新生儿的皮肤和血管造成一定损伤,所以不易形成瘀斑和小血肿[4]。

3.2 选择正确的穿刺点 恰当合适的体位,正确判断和掌握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部位是一次性穿刺是否成功的基础工作。传统的穿刺定位方法采用的是摸股动脉搏动来判断穿刺位置,其准确率低、操作时间长,大大降低了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在改良后的新生儿的股静脉穿刺采血工作中,一般选择新生儿的股三角部位进行穿刺。股三角在大腿的前面上部,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内侧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外侧界为缝匠肌的内侧缘。前壁为阔筋膜,底为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选择此处进行穿刺采血,可有效的缩短穿刺时间,提高穿刺的成功率,还可避免穿刺过程中操作手对穿刺点的污染。

3.3 定期开展技能培训活动 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也有着很高要求。医院要定期开展技能培训活动,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护理人员在进行穿刺采血操作时,应怀有仁爱之心,进针、回针力度恰当好处,尽量降轻新生儿的穿刺疼痛感,体现对新生儿人格和意愿的尊重,同时也能避免新生儿因疼痛而躁动导致针头滑出血管,从而造成穿刺失败。

综上所述,改良后的新生儿股静脉穿刺方法可以提高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穿刺后造成瘀斑和血肿等并发症的概率小,且整个穿刺采血操作过程快捷、高效,所采集的血液标本不易造成溶血,利于检验结果的正确判定,值得临床推广。

[1] 邹莎. 改良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方法的应用[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2,10(02):27~28.

[2] 孙家俊. 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方法改良[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15(1):2561~2562.

[3] 张惠蓉,杨红瑞,康存花.新生儿股静脉采血的环节控制[J]. 全科护理,2016,11(12):1158~1159.

[4] 刘法丽,刘法娟.小儿股静脉采血方法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09,2(7):28~29.

(编审:陈 强)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of improving the blood sampling of femoral vein puncture in newborn infants

Wuhan 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care center,Wuhan 430016,Hubei
PENG Hui-lan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mprovement of blood sampling method of femoral vein puncture in newborn infants. Methods:100 cases of neonatal femoral vein puncture,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random said the average newborn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femoral venous puncture. Control group improved femoral venous puncture. Results: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one-time successful puncture neonatal 42 cases, successful rate was 84%, control group disposable puncture success neonatal 48 cases, and the success rate was 96%, two groups of neonatal disposable puncture success rat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neonatal femoral venous puncture method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disposable femoral vein puncture success rate, an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ngestion, small hematoma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Newborn; Femoral vein puncture blood collection; Blood collection success rate

R472

A

1671-8054(2016)05-0166-02

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 湖北武汉 430016

2016-06-29收稿,2016-08-17修回

猜你喜欢

瘀斑针头头皮
桡动脉穿刺术后瘀斑处理的临床观察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优质护理干预采血者穿刺点按压情况对血肿、瘀斑的预防效果
喜疗妥联合红外线照射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皮下瘀斑的疗效观察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出现瘀斑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让头皮爱上做SPA
导管头皮针与钢针头皮针临床效果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