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处方点评对持续改进处方质量的影响

2016-11-22廖庆典彭姗姗佛山市顺德容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佛山528305

北方药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本院不合理合理性

廖庆典 彭姗姗(佛山市顺德容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佛山528305)

处方点评对持续改进处方质量的影响

廖庆典彭姗姗(佛山市顺德容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佛山528305)

目的:分析持续改进处方质量中处方点评的作用。方法:本院于2015年1月起实施处方点评措施,随机抽取2014年1~12月本院开具的西药处方5214张,并随机抽取2015年2~12月本院开具的西药处方5037张,观察处方点评前后不合理处方的数量,并观察处方点评前后各项用药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本院实施处方点评后,不合理处方占比低于实施前,各项用药指标数据低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处方点评措施的实施有利于减少不合理处方的数量,促进处方质量的持续提高,提高持续改进处方质量工作的效果。

处方点评 持续改进处方质量 影响

患者就诊时,医生明确诊断患者疾病类型后,需要开具处方,药师依据医生处方,为患者发放药物,因此,处方属于一种依据及原始记录,如处方不合理,会降低患者的用药安全水平,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处方质量持续改进为医院一项重要的工作,关键的组成部分即为处方点评,通过处方点评,发现处方中不合理之处,为处方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本院于2015年1月起实施处方点评措施,本研究通过对比处方点评实施前后不合理处方数量,总结处方点评对持续改进处方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于2015年1月起实施处方点评措施,随机抽取2014年1~12月本院开具的西药处方5214张,其中,男性3122例,女性2092例;年龄17~83岁,平均年龄(56.3±2.7)岁;处方来源科室:内科1332张,外科1547张,妇产科830张,门诊1505张。并随机抽取2015年2~12月本院开具的西药处方5037张,其中,男性2931例,女性2106例;年龄19~82岁,平均年龄(56.7±2.9)岁;处方来源科室:内科1299张,外科1573张,妇产科812张,门诊1353张。

1.2方法:实施处方点评前,医生开具处方后,由药师对处方进行审核,确保无误后按照处方给患者发药。实施处方点评后,改进处方质量的措施如下:①成立处方点评小组:点评小组成员包含药师、各临床科室医生等,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的规定对处方的合理性进行点评;②分析处方合理性:从处方与患者疾病的对症性、药物使用剂量、给药方法等方面分析处方的合理性,如处方不合理,分析产生的主要原因;③改进措施:将不合理处方的归属科室及归属医生找出,将点评结果上报医疗质量管理办公室,反馈给医生,责令医生改正,以实现持续改进处方质量的目的。

1.3观察指标:观察实施处方点评前后不合理处方的数量,并观察实施前后各用药指标的变化情况,包含平均用药品种数、抗菌药物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抗菌药物金额比例。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数(n)和率(%)表示计数资料,利用X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实施处方点评前后不合理处方占比比较:实施处方点评之前抽取的5214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424张,占8.13%,其中,不规范处方203张,占47.9%,用药不适宜处方157张,占37.0%,超常处方64张,占15.1%。实施处方点评之后抽取的5037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112张,占2.22%,其中,不规范处方53张,占47.3%,用药不适宜处方43张,占38.4%,超常处方16张,占14.3%。实施处方点评后,不合理处方占比低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实施处方点评前后各用药指标数据比较:实施处方点评后,各用药指标数据均低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施处方点评前后各用药指标数据比较(±s)

表1 实施处方点评前后各用药指标数据比较(±s)

注:与实施前相比,*P<0.05。

?

3 讨论

医生为患者治疗时,撰写的医疗文书即为处方,具有法律效力,同时,可将医院的用药水平及医疗质量反映出来,因此,医院处方管理中应十分重视处方质量管理工作。医生开具处方时,可能会存在药品剂量不规范、单张处方药物品种过多、适应症不适宜、配伍禁忌、给药途径不适宜等问题,降低处方的合理性,通过处方点评,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的成因,采取干预及改进措施,保证处方的合理性,实现临床合理用药[1]。

缺乏临床诊断,或缺乏完全的临床诊断,药物用法、用量不恰当,缺乏前记、正文、后记内容,重复给药为处方中常见的不合理现象,约占总的不合理问题的61%[2]。分析引发上述处方不合理现象的原因可知,医生不熟悉电脑操作、工作仔细性差、电脑程序不完善等为主要原因,针对原因,医院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干预:①医生开具处方时缺乏责任意识为处方中存在不合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医院应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医生对处方合理性重要性的认识,并掌握规范的书写处方的方法,同时,培训医生的电脑操作能力,促使医生能够熟练操作电脑,减少不合理现象[3];②完善电脑程序,将提醒功能增加到电子处方系统中,医生开具处方过程中,如果缺少前记等内容,提醒功能给予医生提醒,医生发现后及时改正,减少不合理现象,同时,临床药师在医院信息系统中输入常用药物的常规用法用量,医生书写处方时以此为参考[4];③审核处方时,药师应仔细,及时发现处方中存在的问题,与医生联系后确认,如存在不合理,医生立即改正。

医院处方质量管理工作中实施处方点评后,由成立的处方点评小组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点评,点评的内容包含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抗菌药物剂量、用药时间的合理性、联合用药时有无配伍禁忌、与适应症是否适宜、违反禁忌症用药等,发现不合理处方后,立即上报告医疗质量管理办公室,由办公室工作人员向处方医生发出书面通知,责令医生改正[5]。通过处方点评,可不断提升医生开具处方的质量,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

综上所述,医院处方质量管理工作中实施处方点评后,可及时发现处方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并通过干预措施改正,避免处方中再次出现不合理问题,持续提升处方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升临床用药合理性。

[1]沈荣生.临床药师参与处方点评工作的持续质量改进[J].医药导报,2013,23(1):116-118.

[2]谢明华,葛敏,彭佳蓓,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我院处方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5,17(1):46-48.

[3]郭轶芳,张慧明.处方点评制度在持续改进处方质量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医学,2015,12(10):91-92.

[4]唐志立,唐捷,王丽,等.处方点评在促进合理用药持续改进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1(11):1531-1534.

[5]过之一,孙蓓蓓.处方点评对有效提高处方质量的影响效果评价[J].北方药学,2015,21(11):193-194.

R 951

B

1672-8351(2016)11-0164-02

猜你喜欢

本院不合理合理性
碰撞合理性问题的“另类”解决方法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奇遇
神回复
差评不合理
关于用逐差法计算纸带加速度合理性的讨论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
你是否有逆反心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48例
神圣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