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试法在中药鉴定中的效果分析

2016-11-22河南省虞城县妇幼保健院虞城476300

北方药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共研水浸荧光

张 宇(河南省虞城县妇幼保健院虞城476300)

水试法在中药鉴定中的效果分析

张宇(河南省虞城县妇幼保健院虞城476300)

目的:探讨水试法在中药鉴定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8月购进的37味中草药,观察组使用传统的水试法鉴定,对照组使用先进仪器进行鉴定,统计分析两组鉴定准确度、鉴定所用时间及鉴定成本。结果:观察组鉴定准确率为97.3%,对照组鉴定准确率为100%,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鉴定中药所用平均时间为(6.75±1.35)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6±2.74)min;观察组鉴定成本为(11.20±3.18)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2.58±6.32)元;均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试法作为传统的中药鉴定手段,具有操作方便、简单易行、快速准确、成本较低等优点,值得在基层推广。

水试法 中药 鉴定 效果

水试法又称入水试验,是中药经验鉴别常用的一种方法,即利用某些中药材遇水后或在水中产生的各种比较明显的或特殊的物理、化学现象,判断中药的真伪优劣;具有操作方便、简单易行、快速准确等优点,确保了临床用药安全有效。鉴于此,笔者对本院的37种中药材运用水试法进行鉴别,并与中药现代鉴定方法对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8月购进的37味中草药,按要求及时进行真伪优劣鉴定,每味中药均取2份样品,观察组使用传统水试法鉴定,对照组使用先进仪器进行鉴定。

1.2鉴定方法:对照组依据《中国药典》[1]使用先进仪器进行鉴定;观察组使用传统水试法鉴定,具体鉴定方法为:①苏木:水浸液呈红色,紫外线灯下显黄绿色荧光,水浸液加酸呈黄色,再加碱则呈猩红色;②红花:水浸液呈金黄色,而花本身不褪色,且无沉淀物;③地榆:水浸液呈淡黄棕色;④楮实子:水浸液呈淡红色;⑤鸡血藤:入沸水后可见似鸡血的红线;⑥射干:水浸液呈黄绿或绿茶色;⑦栀子:水浸液呈鲜黄色;⑧姜黄:热水浸泡呈鲜艳的橙黄色透明液体,加碱变为桃红色;⑨秦皮:水浸液呈黄绿色,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⑩常山∶水浸液显蓝色荧光,在碱性溶液中加强;⑪白芷∶水浸液紫外光下显蓝色荧光;⑫地骨皮∶水浸液在紫外光下显污绿色荧光;⑬板蓝根:菘蓝根水煎液呈蓝色荧光,马蓝根水煎液无蓝色荧光反应;⑭香加皮:水浸液在紫外光下显紫色荧光,加稀盐酸荧光不变,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黄绿色荧光;⑮远志:水浸液振摇可产生持续性泡沫,10min不消失;⑯柴胡:水浸液强力振摇有持久性泡沫产生;⑰桔梗:加水振摇产生持久性蜂窝状泡沫,一定时间内不消失;⑱胖大海:热水浸泡膨大至原体积的8~10倍,呈海绵状;⑲葶苈子:水浸泡种子出现透明状黏液层;⑳车前子:加热煮沸,冷却后呈黏稠状;㉑菟丝子:加热煮沸手捻有黏滑感,种皮破裂时露出黄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㉒牵牛子:入水浸泡种皮呈龟裂状,手捻有黏滑感;㉓石斛:遇水粘腻,嚼之有黏性;㉔吴茱萸:水浸泡果实有黏液渗出;㉕丁香∶入水则萼管垂直下沉;㉖沉香:入水后沉入水或半沉入水;㉗青黛∶体轻浮于水面,振摇不得显深蓝色;㉘蒲黄:质轻易飞,入水不沉,手捻有润滑感;㉙猪苓:质致密而体轻,浮于水面;㉚血余炭:置水中块状物下沉;㉛乳香:与水共研后呈白色或黄白色浮状液;㉜没药:与水共研后呈黄棕色至棕褐色乳状液;㉝阿魏:与水共研后呈白色乳状液;㉞藤黄:与水共研后呈黄色或黄绿色乳状液;㉟天麻:隔水蒸后有马尿臊气味,久煮不散;㊱苦杏仁:与水共研产生苯甲醛的特殊香气;㊲黄芪:水浸后无黏液,但有豆腥气味。

2 结果

观察组鉴定准确率为97.3%,对照组鉴定准确率为100%,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鉴定中药所用平均时间为(6.75±1.35)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6±2.74)min;观察组鉴定成本为(11.20±3.18)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2.58±6.32)元;均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药鉴定效果比较[n(%),±s]

表1 两组中药鉴定效果比较[n(%),±s]

?

3 讨论

中药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与生命安危,中药鉴定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鉴定方法主要有基原(来源)鉴定法、性状鉴定法、显微鉴定法、理化鉴定法、生物鉴定法。由于基层条件所限,采用鉴定方法多为经验鉴定,水试法是经验鉴定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利用某些中药材遇水后或在水中产生的各种可见、可闻的特殊变化,达到鉴别中药的目的,水试法的理论系统化将在中药经验鉴别中起理论指南作用[2]。笔者对37味中药分别采用水试法及相关试剂、仪器进行鉴别,经统计分析显示:使用传统水试法鉴定准确率(97.3%)和使用先进仪器进行鉴定准确率(100%)相比无显著差异,但鉴定中药所用时间、鉴定成本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有关文献报道一致[3],表明水试法鉴定中药具有操作方便、简单易行、快速准确、成本较低等优点。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2]薛潇春,陈云红,刘逊.传统水试技术在中药材鉴定中的应用与新发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9):79.

[3]文劼.水试法应用于中药鉴定的实践效果探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4):56.

R 282.5

A

1672-8351(2016)11-0003-01

猜你喜欢

共研水浸荧光
“疫”起携手 共研提质
杉木凋落物对光皮桦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初报
湖边月夜
陪安徽阜阳市诗词学会同仁来黄访问
谒金门·风丝袅
魔力荧光色
治胃寒痛
玛卡荧光碳点的合成及用于苦味酸的荧光检测
治胃寒痛
Fluorescence world荧光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