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的减速治理——驳中国经济崩溃论

2016-11-19罗树武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26期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罗树武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重叠期。再加上国际社会处于后危机时代,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复苏缓慢,巴黎发生的系列恐怖袭击案对世界经济复苏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在新时期险峻的国内国际环境下,我国经济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我国政府主动提出降低经济发展速度,国际上中国经济崩溃论又开始兴风作浪。此时我们应该冷静面对国际上不同声音的质疑,在心态上积极适应新常态下的减速治理,行动上要潜心发展经济,让这些言论不攻自破。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减速治理:经济崩溃论

中国崩溃论最极端的代表美籍华人章家敦在2001年7月出版的《中国即将崩溃》中预言中国经济将在2008年崩溃,可惜中国在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中GDP增速96%,并且在其后的5年GDP平均增速8.61%。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这位“经典预言家”在5月25日又发声了,“宣称中国应对经济下行的措施如果成功了,最多撑一年,如果失败了,那么几乎所有的经济灾难都会降临,或许到今年第四季度之前就会发生。”将中国崩溃论又一次带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尤其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前三季度GDP增速6.9%,达到15年新低,面对国际社会中国经济的种种质疑,我们须回顾崩溃论的历史,分析其原因,将其逐个击碎。

一、中国经济崩溃论出现的历史回顾和原因

(一)中国经济崩溃论出现的历史回顾

中国经济崩溃的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可以追溯到1949年,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打败了蒋介石为首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府,当时蒋介石在逃离台湾时带走了大陆大量的黄金和美元贮备,留给我党的是一个百废待兴的中国,当时国民党方面宣传称我党“军事100分政治80分经济0分”。在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对我国进行严密的经济封锁,我们党在当时苏联援助下,经过3年的不屑努力,在1952年底恢复到战前水平,经济崩溃论瓦解。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风云突变,当时我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现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希望在中国发生颜色革命。当时我们党主动下调经济增长速度,1989年和1990年的GDP增速仅为4.1%和3.8%,1991年回归到9.1%,接着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1992年14大江泽民同志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1996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第三个阶段为1997亚洲金融风暴时期。在国际金融大鳄袭击泰国、香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等国家货币时,我国政府当时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并且带领亚洲人民经受住了亚洲金融风暴的考验,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第四阶段就是2001年亚裔经济学家章家敦7月出版的《中国即将崩溃》一书,预计中国将在加入WTO后,在2008年经济即将崩溃,确实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蔓延,世界经济遭受严重打击,当年我国GDP增速为9.6%呈现这边经济一枝独秀。那么接下来分析为什么西方总是在中国经济困难时提中国经济崩溃论,到底居心何在。

(二)中国经济崩溃论出现的原因

1.西方在意识形态领域遏制中国经济崛起的一种鼓吹

在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着一种观念,自由、平等、博爱所代表的西方民主制度是世界上最优越的制度,其他社会制度跟他们相比都显的十分拙劣。他们打着“人权高于主权”在全球范围内推崇他们所谓的西方民主,更有甚者发动战争,比如布拉格之春,更不用说社会主义的中国。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上层社会,冷战思维一直存在,视社会主义为一种幽灵,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害怕中国的崛起,从20世纪80年代初赞扬中国政府推行的改革开放,到90年代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开始利用国际舆论宣传中国威胁论,丑化中国形象,减少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投资,到最近宣传中国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试图拖垮中国。在全球经济危机复苏不明朗阶段,加上我国处于改革的深水期主动下调经济发展速度又开始宣传中国经济崩溃论,美国之心昭然若是。

2.对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的一种严重误判

中国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的GDP增速为7.4%,创下24年来新低,2015前三季度GDP平均增速6.9%,增速下降了0.5个百分点。尤其中国实体经济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包括煤炭、钢铁、水泥等行业。煤炭1-5月份全行业利润同比下降了60%多,水泥、玻璃行业利润下降了60%多。房地产业,10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8632万平方米,比9月末增加2122万平方米。两年以来,全国待售面积增加了23996万平方米,上涨了54%,去库存压力巨大,房地产业存在着巨太的金融风险。2000-2014年,中国的主权负债从21.4万亿元增加到124万亿元,增长102.6万亿元,年均增长7.3万亿元。其中,国有企业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务对主权负债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3.8%和25.7%。2014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15.5%,达到2.12亿,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中国出现了严重的未富先老。中国一系列数据加剧了部分学者对中国经济的误判,认为中国经济即将崩溃,但他们忽略了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的力度、中国巨大的消费潜力,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二胎政策的放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我国去过剩产能的效果会越来越明显。

二、理性认识新常态下的减速治理

(一)中国处在经济增长速度间接性回落期

经济新常态下的减速治理是社会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的必然阶段。经济史研究表明,长期经济增长是一个结构演进到均衡路径逐步达成的过程。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前期结构变动促进增长的经济追赶阶段,后期要素/产出比例趋于稳定的均衡增长阶段。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保持高速发展在20年国家很多,在超过30年屈指可数,中国就是其中一个。很多国家都是直接从7%的高速发展状态直接切换到3%,中国在保持了经济双位数高速增长的旧常态逐渐转向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我国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经济转型,从资源消耗巨大的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转变,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性驱动向全要素驱动,创新驱动。旧常态下我国经济主要是依靠牺牲环境为代价,靠巨大的资源消耗和人口红利,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人口红利的消失、资源约束趋紧,我国经济正进行着经济转型升级,重塑新的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中国正处于经济增长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经济由高速转为中高速是必然的,也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中国的改革是矛盾倒逼的改革,改革也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二)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不明朗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16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更新报告,指出世界经济走出战后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的衰退已经6年,但仍然难以实现回归强劲的全球扩张。但根据新的预测,几乎所有国家的近期经济增长率都已下调。不确定性和复杂的因素正在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世界经济面临比前几个月更为明显的下行风险。尤其最近巴黎恐怖袭击事件给本来就疲软的欧盟经济复苏添上了一层阴影,全球经济复苏面临不明朗形式。海关总署的数据表明,2015年我国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下降6.9%,外需低迷是影响2015年我国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投资、消费、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外贸恢复不明朗,投资增长又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只有依靠内需增长,转变经济发展驱动力,经济减速势在必行,但并不是西方所说的中国经济即将崩溃。

(三)减速治理是党在新时期面临新情况作出的正确选择

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根据国际国内新趋势、新变化主动适应新常态,将经济发展速度降到中高速,没有采取过去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而是调结构,培育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鼓励万众创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在注重经济发展数量的同时,更注重质量的发展,减速治理更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

三、如何应对新常态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崩溃论

(一)正视问题,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鞭策

面对西方部分学者对中国经济即将崩溃的说法,我们应该正视问题,有一种危机意识,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有原因,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我们应该深刻挖掘“中国经济崩溃论”背后所隐藏的玄机,挖掘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隐藏的风险,对阵下药,以一种更好的姿态迎接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种种质疑。我们应该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以苏为戒,在改革中政治上要抓紧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经济上继续推进渐进式的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调整经济结构、积极培育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反思中国崩溃论:具体方面我们要积极应对我国目前地方债务水平和杠杆率飙升、部分实体经济的产能过剩、房地产业库存严重、金融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逐步推进城镇化和一带一路建设。

(二)逐步建立中国国际舆论的话语权

“中国威胁论”、“南海问题”、“人权问题”还有最近吵的沸沸扬扬的“中国崩溃论”,都无不显示出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的缺失。中国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我们应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国际舆论影响力,加强自身软实力建设。中国必须在引导国际言论上更加积极,突出中国元素:坚持中国媒体走出去,加强与西方媒体的沟通,打破西方媒体话语垄断权,逐步建立符合中国利益的国际话语权:中国应以更加开放的态度,让西方了解中国,了解中华文化,建立文化认同感。

(三)积极参与经济经济秩序建设,打破西方经济遏制

目前的国际经济秩序是二战后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构建的,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借助这种经济秩序实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加入WTO,初期效果显著,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试图凭借这些秩序开拓海外市场来发展本国经济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阻碍。因为这些秩序是为秩序的建立者发达国家服务的。中国试图建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新秩序,在去年中国组织筹建的金砖银行和亚投行,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试图建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新型的、贸易新秩序。最近以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签署就是为了排斥、遏制中国经济发展的贸易协定,其中比如实施完全的货币自由兑换、将大批国有企业私有化,中国应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加快自身的改革,打破西方经济的遏制,从行动上打破中国经济崩溃论,并且打破个别国家对中国经济的围堵,以经济的发展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猜你喜欢

经济新常态
经济新常态下加强基层政府内部审计的着力点
论城市品牌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建设意义
中国经济增长的逻辑解读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对策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中小房产企业竞争优势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