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翻转课堂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探索

2016-11-19赵彩羊

广西教育·C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英美文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摘 要】分析翻转课堂及其特征以及翻转课堂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提出基于Ramsey Musallam理论的Explore-Flip-Apply英美文学翻转课堂模式以及基于Robert Talbert理论的英美文学翻转课堂模式。

【关键词】翻转课堂 英美文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079-03

英美文学作为一门外语专业必修课程,旨在提高学生欣赏英文作品原文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然而,尽管我国实施教学改革已经多年,但大部分高校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且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比如复杂的文学理论、文学欣赏、文学批评通常都是安排在一个学期就上完。这往往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而学生为了应付期末考试而进行流水线的死记硬背,完全没有对文章的精华产生自己的理解。英美文学课程最大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现在的教师和学生往往忽视了这个学习目的,而更加注重对语言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对文学作品进行逐字逐句讲解,而整篇文章的美通常会被这些句式讲解破坏,从而无法让学生对英美文学产生真正的兴趣,并未发挥出课程的最大功效。同时,课程考核也更多地偏向于死记硬背的知识,并没有更好地考查学生分析欣赏作品的能力。目前,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日渐影响着教育者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基于翻转课堂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可以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效率以及增加学习中的互动。本文拟对翻转课堂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进行探究。

一、翻转课堂及其特征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又可以译为颠倒课堂。翻转课堂完全摒弃了传统教学的模式,而是采用翻转调整课堂课下时间的方式进行学习。在课上由教师提供视频资源,给学生在课下自行观看。在课堂上在集中解决学生的问题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学习过程当中的主角。他们在课下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接纳新的知识。在课堂上根据自己所学的情况,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学交流协作完成知识的巩固和吸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更加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学习。这一教学模式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加入到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和实践当中。那么翻转课堂到底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教学视频短小精悍。教师提供给学生课下自学的视频大都比较短。每一个视频大都几分钟时间,长的也就十几分钟时间。这些视频针对一个问题进行展开,这就将时间控制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范围内,符合学生心理需求。

其次,重新建构学习的流程。建构主义认为意义建构是学习的目的,它要靠学生自觉、主动去完成。教师和外界环境的作用都是为了帮助和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教师应根据所学内容为学生创造真实生动的情景,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离不开一种协作关系,包括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互相协作。最终整个教学过程所需实现的终极目标是意义建构。

最后,复习检测方便快捷。学生在课下看视频时,遇到不懂的地方以及没听明白的信息可以自己回放多听加深理解。在一段时间以后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回放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将学生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终极目标。同时,教师应起好主导性作用,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外部影响环境和内部作用心理,为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学模式,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在新的教学理念的尝试中,教师不仅应积极指导学生有效完成学习任务,还应自觉形成教学与研究共同体,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二、翻转课堂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英美文学的翻转课堂把教学的时间和重点放到第二步吸收内化上,也就是把吸收内化这一重要的过程放在课堂时间。而翻转课堂的实施,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也更加符合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让学生在情境当中主动去建构所学的知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因此,英美文学的翻转课堂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更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能够促进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共享。

(一)翻转课堂有助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这有助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在课堂上不再起主宰作用,但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并没有减弱,反而加强了。首先,教师由课堂知识的传授者变为视频资源的设计开发者以及相关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在课前教师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制作相应课件,以及录制课堂知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在课堂上,教师需要掌握更多的学习活动组织策略来改进教学。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学习过程当中的主角。他们完全能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自己的学习地点、学习时间。在课堂上通过交流协作的方式来完成知识的巩固和吸收,由知识的消费者转变成知识的生产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更加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学习。

(二)翻转课堂更符合人类认知的规律

翻转课堂的一个核心特点是在翻转课堂上需要讲授的内容提前通过视频和课件让学生在课下完成,这样就能够通过预习时间的最大化来将知识的深化过程延长,从而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效率。这种方式与建构主义所提倡的通过建设情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建构知识,从而达到知识的内化和吸收。而不再像传统课程中将最重要的知识内化过程放在课堂上,教师被动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翻转课堂将这一过程翻转到课前进行操作,课堂上则进行更核心的知识吸收内化。这样的课堂更加符合人类认知的规律。

(三)翻转课堂能促进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共享

目前翻转课堂吸纳了在线开放课程的特点与优势,特别关注网络上与教学相关的各种资源信息的搜集、利用与开发,因而“翻转课堂”对于促进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是非常有利的。资源共享是当今教学发展的大势所趋。教师将手中的优势教学资源放在网络平台上与学生分享,让学生学会搜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基于翻转课堂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建构

翻转课堂应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支撑,使教学向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向发展。教学模式的改变绝不仅仅是教学手段或教学方法的转变,而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Ramsey Musallam和Robert Talbert一直致力于研究和实践翻转课堂模式,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分别得出了翻转课堂的结构模型。以下本文试将Ramsey Musallam和Robert Talbert得出的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英美文学的教学中。

(一)基于Ramsey Musallam理论的Explore-Flip-Apply 英美文学翻转课堂模式

Ramsey Musallam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将翻转这一思想应用到Karplus的课堂模式中。他呼吁教师创建简短具体的视频来解决学习者在同化过程中所犯的错误,由此,他建立了Explore-Flip-Apply翻转课堂模式(见图1)。

基于Ramsey Musallam的这一理论,可构建Explore-Flip-Apply 英美文学翻转课堂模式。其中,探索(Explore)即问题引导环节。在英美文学课堂上教师主要采用引导式探究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下次课所需学习到的作家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头脑风暴。紧接着将已经录制好的教学视频发放给学生,供学生回家自主学习。Ramsey Musallam呼吁教师创建简短具体的视频来解决学习者在同化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因此,教师在制作视频时应该脉络清晰地给出同时期作家作品以及赏析,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并且Ramsey Musallam认为不应该让多媒体技术成为束缚教师的一种手段。

翻转(Flip)这一环节是翻转课堂的关键环节,是学习者对知识的第一次内化过程。教师将自己制作或搜集的视频交给学生课下观看,学生在课下根据自己的时间来观看视频,将某个作家的或某时期作家的生平、贡献以及赏析了解清楚后,学生会解决教师之前提出的问题,并对自己不理解和不熟悉的知识进行甄别,根据视频中教师所提出的更具探索性的问题,学生再进行与之相关的文学作品的阅读赏析和评论。学生依照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范围来决定学习进度、学习深度以及拓展范围。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能够直观有效地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掌握的深浅程度以及感兴趣的话题范围等。这对后续的课堂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在看完学习者对课堂安排以及疑难知识点后,可以适当调整学习内容以更好地适应学习者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开始和新的概念知识发生作用。学生观看视频所得到的概念是“正确概念”,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前概念”。这个环节如果激活了正确的概念,就能抑制前概念;这个环节如果不能激活正确的概念,前概念在大脑中依然处于兴奋状态,被随时提取的概率就会增加。

应用(Apply)即问题解决环节。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教师通过学生在家自我学习认真观看视频给出的反馈后,针对其中的疑点和难点,设计更加开放有效的课堂。教师将不会采用灌输的方式,而会根据学生反馈的知识点掌握能力,设计开放的课堂,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让他们通过探讨更好地得出结论。让学习者能够在开放探究的环境中欣赏作家作品,有自己的见解,并进行交流沟通。教师在这个环节中主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将会对知识进行第二次内化,这种正确概念因为有自己的参与和他人的帮助,从而印象痕迹更为深刻,因此抑制前概念的几率将会大大增加。

(二)基于Robert Talbert理论的英美文学翻转课堂模式

Robert Talbert一直致力于研究和实践翻转课堂模式,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终于得出了翻转课堂的结构模型(见图2)。上课之前主要是通过自学视频以及针对性的课前练习给予反馈。在课堂上教师避免填鸭式的讲课,而是解决学生的问题,加强学生与教师和同伴之间的交流协作。

在课前由教师制作关于某个作家赏析或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的微课程向学生进行英美文学知识点的讲解,并向学生布置相应课前练习来巩固学生脑中的知识图示,同时布置一些探索性的问题供学生自己在课下进行搜索。《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提出,英美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以及文化的了解。因此,学生光学课堂上的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课后现根据教师的指导自己在互联网络上搜索更多与之相关的知识内容,并进行大量的阅读。在互动平台上将自己对教学的意见以及学习中遇到的疑难点反馈给教师,从而大大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整合处理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杜绝采用传统英美文学教学的“填鸭式”模式,避免对基本的文学批评术语、某作家的生平赏析进行乏味的讲解。这类知识点应让学生在课前自主消化吸收,教师只是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和发表的观点。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开放探究的环境中对作家作品形成自己的见解,并进行交流沟通。由此,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疑点和难点,在学习平台上提出来之后全体同学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在教师指导下解决疑难点。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从而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总之,基于翻转课堂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可以创建浓厚的充满趣味的人文环境,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效率,增进学习中的互动。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习。因此,应积极提高教师计算机操作、多媒体应用的技术,增强在课堂上协调解决教学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的能力,从而推进英美文学翻转课堂的实施。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4)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基金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信息化环境下广西高校本科生英美文学自主化学习平台研究”(YCSW2015195)

【作者简介】赵彩羊(1992— ),女,四川广元人,广西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责编 刘健华)

猜你喜欢

英美文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效率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英美文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探析
英美文学作品译介的小众化和多元化的出版思考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