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2016-11-18仲罕婷张晓旭顾海云徐良洁

关键词:要点冠心病满意度

仲罕婷,陈 颖,张晓旭,顾海云,徐良洁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1)

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仲罕婷,陈 颖,张晓旭,顾海云,徐良洁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1)

目的 探讨分析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在临床护理中给予观察组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模式,给予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相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应采取综合护理模式,这样才能够保障效果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护理;综合护理模式;护理要点

为了探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现选取我院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回顾其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所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意识和精神正常,无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知情同意本次研究。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各占总数的57.5%、42.5%;年龄53~84岁,平均年龄(63.4±6.9)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8例、阵发性心动过速16例、心室颤动6例、心房纤颤10例,各占总数的20.0%、40.0%、15.0%、25.0%。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各占总数的55.0%、45.0%;年龄55~82岁,平均年龄(64.1±7.8)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7例、阵发性心动过速18例、心室颤动6例、心房纤颤9例,各占总数的17.5%、45.0%、15.0%、22.5%。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临床护理中给予观察组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模式,给予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常规护理模式主要是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嘱咐患者按时用药,密切监测患者的用药效果,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和对症处理。综合护理模式的主要内容为:①基础护理:定期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脉搏等体征指标,对患者进行24 h心电监护,时常询问患者的感受,若发现患者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则令其绝对卧床体息,给予持续吸氧,同时监测患者的末梢、口唇发绀情况,发现不当应及时上报医生处理[1];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多与患者交流,多询问患者的感受,仔细观察患者的行为,通过这些来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然后具有针对性地给予患者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尽快排遣负面情绪,恢复治疗信心[2];③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当通过定期讲座和不定期一对一指导等方式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疾病的诱因、机制及预防治疗措施等,并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患者知晓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④用药指导: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按时用药的重要性,指导和协助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在对患者进行输注时合理调整剂量和滴速,并仔细询问和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后的感受与反应,发现不当之处应及时停止用药和上报医生处理;⑤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个人体质来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嘱咐患者多食高维生素、纤维素食物,多饮水,少食高脂肪、胆固醇及刺激性食物,禁烟酒。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效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相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效果对比表 [n(%)]

2.2 护理满意度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表 [n(%)]

3 讨 论

冠心病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多发于老年人群,临床猝死率较高,抢救难度较大,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是在短时间内采取救治措施。该病往往病情顽固、反复发作,治疗周期较长,因此大多数患者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心理压力,而心理压力过重又会致使病情加重[3]。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还应给予患者综合的护理,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减轻负面情绪,以及了解疾病知识和防治对策,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相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

[1] 李晓伟.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6:104-105.

[2] 左维娜.探讨老年性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48:253-254.

[3] 秦庆祝,刘春霞,孙 飞,马江艳,武忠英.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要点[J].中国医疗前沿,2013,20:95-96.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5

B

ISSN.2096-2479.2016.05.042.02

基金号:镇江市社会发展SH.2014083.者的护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得出,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应采取综合护理模式,这样才能够保障效果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要点冠心病满意度
健康烹调的要点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警惕冠心病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书写要点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