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活动在预防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的使用

2016-11-18肖雪青潘真真

关键词:圈员内瘘动静脉

刘 晔,肖雪青*,潘真真

(河南省平顶山市解放军第152医院1.肾内科;2.护理部,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品管圈活动在预防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的使用

刘 晔1,肖雪青2*,潘真真1

(河南省平顶山市解放军第152医院1.肾内科;2.护理部,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预防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的使用效果方法 透析室自愿组成圈,确立“预防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寿命长短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结果 应用品管圈活动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的降低超出了预期日标。每一位圈员在品管圈方法运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人际关系、护理品质意识、脑力开发6个方而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了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各位成员的团结意识和质量能力。

品管圈;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而言,动静脉内瘘就是他们的生命线,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70%。其表现为血管瘤、血管狭窄、血流量不足、穿刺部位渗血、闭塞等。维持性透析患者透析3次/周,就意味着要用16号的粗针穿刺6次/周。如何保护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是临床最关注的问题。鉴于此我们成立了品管圈[1]。我院血液透析室2013年9月成立了以“预防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活动主题的品管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本次的品管圈成员由5名护理人员组成,其中护士2名,护师2名,主管护师1名,圈长由一位主管护师担任,辅导员由护士长担任。投票拟定本次的圈名为“肾彩飞扬”,并制作圈徽。圈员详尽列出了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收集2013年9月~2014年9月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当时血液透析中使用动静脉内瘘的患者108例,共计透析12820次,发生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942次,发生率为54.15%,见表1。

表1 6942次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的原因

根据以上数据得出本圈改善的重点是穿刺方法。

1.2 选定主题,拟定计划

由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确定“预防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主题,并制定活动计划。

1.3 目标设定

通过品管方法的目标值设定公式对每月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了目标设定。在主题选定时根据得分,该案例的圈能力应为100%,但由于本圈是第1圈,考虑实际情况,将圈能力下降为66%。改善重点即穿刺方法60.3%与低血压的发生20.7%的累计百分比81%。故本次活动的目标值即将每年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降至25%~40%。

1.4 解析

明确目标后,圈员对改善重点项目进行展开,得出主要原因是穿刺方法不规范,没有固定护士对同一患者进行穿刺、对內瘘的评估不到位、护士具体指导不到位;对于低血压的发生而言,超滤量过大、透析中进食、干体重设定过低、服用降压药物、称重存在误差等。

1.5 对策拟定、实施与检讨

针对要因,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寻求改善对策,并对每一对策依可行性、经济性、圈能力等指标进行评分,按80/20原则共拟定6个对策进行改善实施。

1.5.1 制作宣传手册

针对动静脉瘘的发生机制、预防和处理措施等,结合相关资料和文献,制作动静脉瘘的防治手册,手册内容从动静脉瘘的危害、发生机制、防治方法和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有涉及,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表述,重点包括穿刺方法、低血压的预防、內瘘的保护、止血方法、合理搭配饮食及食物的烹制方法等内容。

1.5.2 健康教育

向患者和家属发放动静脉内瘘的防治手册,着重讲解相关知识,并通过口头宣教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针对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问题,做到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宣教,达到人人能理解的效果。

1.5.3 责任制护理的实施

将本研究纳入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6组,其中4~5例/组左右,每组患者的透析区域相对集中,并分配1名/组护士,以便于责任制护理。责任护士在患者透析前均需给予评估,观察动静脉内瘘的发生可能,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1.5.4 修改穿刺方法,严格执行

将穿刺方法重新修改,更细化、更合理。逐渐推“扣眼”穿刺法。

1.5.5 预防低血压的发生率

指导患者合理控制饮食,制定正确的干体重。如何服用降压药物,穿固定的衣服透析。

1.5.6 加强护患、医护沟通,掌握动静脉内瘘的情况

每次透析前后,责任护士及医生对患者的內瘘进行充分的评估,掌握患者的认知度、血压情况、服用药物,血色素、血液粘稠度、合理制定超滤量[2]。

2.1 有形成果

自品管圈活动实施以来,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发生率显著降低。统计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95例,所有患者共进行了9872次透析治疗,动静脉内瘘发生率为1700次(17%),显著超过了预期设定目标的49%。

2.2 无形成果

针对所有圈员在品管圈开展前后的相关方面进行调查。所有圈员在品管圈活动开展后,在脑力开发、人际关系和专业知识、品管圈方法运用等6个方面的综合水平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R47

A

ISSN.2096-2479.2016.05.023.02

肖雪青,电话:15038825199,邮箱:494510101@qq.com2 结 果

猜你喜欢

圈员内瘘动静脉
高频超声监测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髓周动静脉瘘1例报告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依托PDCA管理推进全科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如何提高品管圈圈会质量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肺动静脉瘘38例临床分析及诊治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浅谈品管圈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隐形矫治患者佩戴矫治器依从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