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6-11-18刘晓云

系统医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椎间盘腰椎间盘手术

刘晓云

河南省浚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浚县458000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刘晓云

河南省浚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浚县458000

目的讨论系统性护理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对140例2013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椎间盘镜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以围手术期系统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出院后定期复查随访,根据Nakai评分标准评价恢复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病情恢复疗效比较,观察组总优良率95.71%,对照组总优良率82.8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的1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系统性护理,有助于术后病情的恢复、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探讨推广。

椎间盘镜;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系统性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20~50岁年龄,椎间盘镜为微创式椎间盘切除术,有创伤小、适应证广、安全性能高、术后卧床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1],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做好椎间盘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患者早日康复以及减少并发症等,有着重要作用。该研究选取2013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围手术期系统性护理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神经内科2013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行椎间盘镜手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男38例,女32例,年龄28~62岁,平均年龄(42.1±2.5)岁;病程1~12年,平均(3.6±1.5)年,椎间盘突出部位:L3~L4为12例,L4~L5为28例,L5~S1为30例。对照组男36例,女34例,年龄27~63岁,平均年龄(43.5±2.8)岁;病程1~14年,平均(3.9±1.8)年,椎间盘突出部位:L3~L4为11例,L4~L5为30例,L5~S1为29例。所有病例均有腰痛伴或不伴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术前检查均明确诊断,有手术指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围手术期护理

2.1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

包括:①了解一般情况,发病特点及治疗过程等;询问既往史,以确定是否有先天性脊柱疾病;了解疼痛的部位、性质,诱发或加重因素。②术前准备:术前禁食水,以防止麻醉或术中因呕吐引起的误吸。术前术区备皮,术晨导尿。③术后护理:保持去枕平卧位6 h以上,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观察瞳孔、呼吸、神志等情况,密切观察渗血、渗液情况。④康复锻炼:指导患者适当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以及神经根粘连。

2.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系统性护理

2.2.1 术前评估在评估一般资料后,还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观察病人的情绪变化,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及对手术的了解接受程度,有无紧张、恐惧、甚至失眠不能饮食等,评估患者家属对病人的态度以及医患合作的程度。

2.2.2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2],通过适当的沟通技巧,以及专业的护理知识,取得病人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健康宣教,让患者了解更多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对手术风险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和足够的认识。②术前准备:术前3~5 d指导练习床上使用便盆,并告知其必要性和方法。术前1~2 d给予饮食指导,术前鼓励患者摄入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

2.2.3 术后护理①密切观察渗血情况,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如发现有无色透明的液体渗出,要考虑到有可能是脑脊液漏[3],应及时通知医生,并保持头低脚高仰卧位。②疼痛护理:患者麻醉作用完全消失后,会逐渐感觉到切口疼痛,影响睡眠和饮食,甚至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4],术后可给予适当的镇静、止痛药。③发热:术后体温会因手术创伤应激性增高,一般不超过38°C,称之为吸收热,一般术后1~2 d可逐渐恢复正常。如果体温持续增高,观察切口是否有红肿、炎性渗出,以确定是否为感染引起,如果因感染导致发热,需予以抗生素治疗。④其他:观察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腹胀,尿潴留,大小便失禁,下肢麻木甚至功能障碍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

2.2.4 康复锻炼早期功能锻炼,术后第2天开始下肢肌肉等长收缩以及交替抬高,防止肌肉萎缩、神经根粘连,促进血液循环。术后3~4 d开始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以加强腰背肌力量,增强腰椎稳定性[5],并可佩戴腰围在搀扶下开始下地活动。出院后康复指导,包括睡硬板床,避免劳累及长时间站立和坐,避免脊柱扭曲,坚持腰背肌功能锻炼,持续佩戴腰围4~6周,增强免疫力,合理膳食,避免剧烈活动,定期复查。

2.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l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 评判标准

该研究对象140例患者均获得出院后随访,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2.5±3.6)个月,根据Nakai评分标准[6]将疗效分为优: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良: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劳累后偶有腰痛或下肢酸胀感,恢复原工作;可: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遗留轻度腰痛或下肢不适,需减轻工作或活动;差: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不能从事正常工作和生活。椎间盘镜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椎间盘突出复发、椎间隙感染、腰椎不稳等。

3 结果

3.1 两组病情恢复疗效比较

根据Nakai评分标准观察组总优良率95.71%,对照组总优良率82.86%,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病情恢复情况比较[n(%)]

3.2 两组并发症比较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的1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n(%)]

4 讨论

椎间盘镜是目前临床应用治疗脊柱外科微创手术的一种较先进的手术方式,该系统将先进的医疗科技结合临床特点,通过高清晰度的观察性能,去除侵犯了神经结构的椎间盘组织[7],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疗程短、恢复好的治疗方法。随着骨科学的不断发展,椎间盘镜技术[8]也在不断完善提高,并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获得了大量循证医学的有效论证。

任何一种手术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失败率,任何手术方式的最终目的都是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因此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9]工作意义重大。手术患者往往对手术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因此鼓励患者多表达自己的感受,认真倾听其诉说疾病的发生发展,帮助病人消除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耐心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微创的特点,介绍医院及科室的专业水准,增强患者及家属的治疗信心。术后疼痛也是所有手术后的常见症状,近年很多医院逐步开展无痛病房,对患者术后病情恢复有着积极的意义,本研究术后镇痛也是专项护理的重点之一,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也促使了患者的早期锻炼。椎间盘镜为微创手术,一般创伤小,出血少,因此可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出院后的定期复查,指导康复锻炼也尤为重要,在临床护理中往往忽略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及治疗,该研究对象均给予术后随访及延续性护理。通过围手术期系统性护理方法,观察组总优良率9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6%,也高于相关文献报道的81.3%[10]。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感染病例是由于患者未拆线出院并于当地诊所换药,由于未严格无菌操作而导致感染,经及时来院处理后感染控制,椎间盘突出复发及椎体不稳病例与没有坚持腰背肌功能锻炼有关,经对症处理及加强锻炼后症状得到缓解。

综上所述,做好围手术期系统性护理不仅保证了手术成功率,对于降低术后并发症、早期康复出院、提高患者满意度也有着重要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完善及推广。

[1]李长青,周跃.微创脊柱外科技术临床应用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医学争鸣,2013,4(6):8-9.

[2]段铁梅,龙清艳,李玉兰.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护理[J].健康必读,2012,11(5中旬刊):339-339.

[3]卢彩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现状[J].海南医学,2013,1(24):145.

[4]Nakaio,okkawaA,RarnauraJ.Long-termRoentgenograph functional changes in patients Who wene treated with wide fenes for central lumbar stellcsis[J].J月oneSurg(AM),1991,73(8):1184-1191.

[5]蒙壮丽.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整体护理体会[J].微创医学,2014,9(6):786-787.

[6]何凡,陈盈盈,王靖.舒适护理对经皮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5):140-143.

[7]孙绪洁.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舒适护理[J].吉林医学,2012,33(29):6412-6413.

[8]郑爱芳.唐益群.98例椎间盘镜手术病人的护理配合[J].全科护理,2013,11(31):2917-2918.

[9]朱淑平.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17):1574-1575.

[10]孙华峰.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重庆医学,2013,12(42):4257-4258.

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for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LIU Xiao-yun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Xunxian People's Hospital,Xunxian,Henan Province,458000 China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nursing methods and significance of discectomy for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Methods 120 case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in May 2013 to 2015 June lumbar disc herniation implementation intervertebral disc endoscope surgery patients,do well in the peri operative nursing,including preoperative evaluation,preoperative nursing,postoperative nursing direct rehabilitation and discharged after regular follow-up.According to Nakai score evaluation standard recovery.Results 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 with good effect,through peri operative nursing car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ure rate and reduce the complications,early rehabilitation and follow-up results showed that:71 cases were excellent,good in 44 cases,in 3 cases,poor in 2 cases,the total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95.71%.Conclusion 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for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contribute to postoperative recovery,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surgery and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worthy of further clinical promotion.

Discectomy;Lumbar disc herniation;Perioperative nursing

R473.6

A

2096-1782(2016)03-0077-04

2016-02-01)

刘晓云(1970.2-),女,河南浚县人,大专,研究方向:内科护理。

猜你喜欢

椎间盘腰椎间盘手术
手术之后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后纤维环T2弛豫时间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推拿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6例
中西医干预治疗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围手术期106例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