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社会问题视角看转型期人的发展的失衡

2016-11-16桑璐

大经贸 2016年9期
关键词:贫富差距转型期生态环境

【摘 要】 转型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人的发展被忽略以致问题重重,主要表现为人与自然的矛盾激化、人与人的发展不均衡、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脱节的失衡状态,而这又外在地表现为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等。贯彻实施以人为本是完善人的发展的根本措施。

【关键词】 转型期 人的发展 生态环境 贫富差距 以人为本

简单来说,转型期就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的时期,即从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社会、农业社会、乡村社会、封闭半封闭社会向现代的市场经济社会、工业社会、城市社会、开放型社会转化。中国的社会转型历经数个阶段,当下所说的转型期通常指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在速度、广度、深度、难度上都属空前的这样一个加速转型时期。因此谈及转型期,我们的脑海里就会闪现两个词——发展和问题,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成就堪称奇迹,可是,接踵而至的问题亦着实令人堪忧,而其中最深层次的、涉及面最广的就是人的发展的问题。因为无论是社会转型还是社会发展,主体都是人,所以任何社会发展的非常态必然会伴随着人的发展的非常态,社会发展的非常态通常表现为社会问题的层出不穷,而人的发展的非常态则表现为人的发展的各种失衡。由此可见,社会问题与人的发展的失衡之间的这种天然联系,为论述人的发展的失衡这一本身略为抽象的问题提供了最便利也最科学的视角。

马克思认为,人是“现实的个人”,“现实的个人”是历史的前提。“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是“现实的个人”的自然属性,“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表明“现实的个人”还具备社会属性。因此,是人既是自然存在物,又是社会存在物,这就决定了人的发展除了自身身体、思想和心理发展这一狭义的发展之外,还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协调发展这一广义上的发展。而所谓人的发展的失衡,就是指表现为人与自然的矛盾激化、人与人的发展不均衡、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脱节的不平衡状态。为此,笔者选择了两个当前最能体现这种不平衡的社会问题进行分析。

一、生态环境问题:人与自然的失衡

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界,发掘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由于方法不当且过度开发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一系列危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结果。生态环境问题由来已久,农耕文明带来带来土壤沙化,工业文明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但是从哲学意义上来说,大自然从来就有且有其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规律,它的任何变迁都不过是它原初的存在状态,直至人类出现,大自然的自我变迁演化成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而生态环境问题、自然灾害之所以成为“问题”、“灾害”,正是相对于人的生存而言的。因此,凡是有人生存的地方就不可能完全排除生态环境问题,关键在于人类要懂得把握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维持一个平衡状态。然而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将我国带入一个快速转型时期以来,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自70年代开始环境监测以来,我国的环境状态从整体而言处于恶化过程当中,虽有部分改善,但治理远小于破坏,生态赤字不断扩大,人与自然的矛盾逐渐激化,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之间的平衡状态难以为继。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人的发展的理想状态应当是,自然界为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人通过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不断发展和完善,在这一过程中,人既是自然界的改造者,又是自然界的守护者,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可生态环境的现状告诉我们,理想状态远未及实现。一方面,人的发展不尊重自然的发展,人类不仅没有扮演好守护者的角色,还称不上称职的改造者。从哲学意义上来说,人类可以认识和改造整个自然界,并且能够认识和解决人所面临的一切问题,这是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还有很多非至上性因素的限制,包括人的生命的不可逆,个人主观条件的限制等。因此,对自然界的彻底认识和改造是要世世代代人共同努力方能实现的,可是人往往在“人定胜天”的观念下一叶障目,盲目地放大可能性而忽视对现实性的考量。于是情况就演变成这样,滥垦、滥伐、滥采、滥用导致土地功能衰退,不经有效达标治理的工业废水、废气、废渣以及生活污水、垃圾的排放使得环境问题愈演愈烈,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追求利益,人为地破坏人与自然的平衡的表现,而结果就是例如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等此类的生态危机。另一方面,自然的发展约束人的发展。如同惩罚一般,自然界似乎不愿再为人类提供坚实的基础,它变得脆弱,自然灾害加剧,大气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等等。所有这一切,使人渐渐失去维持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美好的环境、干净的空气和水,也限制了人的生产和生活等各种活动的顺利开展,甚至影响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于是,人的发展的自由空间愈来愈小、秩序性愈来愈差,而大自然的发展问题频发、每况愈下,人与自然严重失衡。

二、贫富差距问题:人与人、人与社会失衡

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古已有之。杜甫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分化,“均贫富、等贵贱”更被当做革命旗帜来呐喊,“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天下皆兄弟姐妹”也曾是受天下百姓拥护的社会理想,可见对贫富差距的抗拒,对平等的向往,自古便是平常事。但是贫富差距并不必然是消极的,见富思齐,一个存在着富裕阶层的社会总是比连富人都没有的社会要更加文明、开放和强大,因此适度的、合理的贫富差距有时还能起到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哲学意义上的差异、多样性、不一致,不仅是自然界事物发生和发展的常态,也是人类社会事物发生和演变、成长和消亡的普遍状态。所以,贫富差距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有没有贫富差距,也不在于贫富差距的消灭,而在于这个差距有多大,是否已经固化而难以逾越,是否已经悬殊到危及社会和谐。而我国的贫富差距也不是一开始就不合理,它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具体来说,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从而导致问题形成,是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转型期开始的。从我国的基尼系数来看,1981年是0.288,1990年为0.343,1999年是0.397,2001年是0.4,2003年为0.46,2005年则达到0.5,而根据联合国有关组织的规定,基尼系数在0.2~0.3之间意味着收入比较平均,0.3~0.4之间意味着收入相对合理,0.4~0.5之间意味着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意味着收入差距悬殊。虽然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与2014年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74和0.469,相较之前呈现微微缩小的趋势,但是这个数值依然很大。

贫富差距问题同样折射出人的发展的不平衡。首先是人与人的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不仅决定人的收入水平差异,也往往决定了与收入水平相关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的的差异,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三个方面的差异足以决定人的发展的差异。一方面,人的发展所依赖的条件不均等,高收入者无论在物质条件如衣食、住房、医疗等,还是精神条件如教育、文化等,都要比低收入者优越;另一方面,人的发展所能获取的机会不平等,高收入者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接触的群体和所处的环境是天然优越的,即使具备同等的能力,他们也能获得比低收入者既多且优的发展机会;再者,这种不均衡通常还会代际相传。贫富差距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如此这般,也可谓是当代社会问题中人与人的矛盾的最突出表现。其次是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脱节,贫富差距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社会的急速转型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抛下了人的发展。转型期的许多制度和政策都只突出了社会发展而忽视了人的发展,存在很多缺陷。例如当前仍在不断完善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最早不仅没能对高收入者“限高”,反而对低收入者进行了有效的“压低”;而城乡收入差距之所以扩大,就是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城乡二元对立的产物。类似这样的一些制度和政策确曾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发展,但是由于忽视人的发展,久而久之问题也就显现了,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人与社会的矛盾不断加深。

改革开放至今,我们实现了惊人的跨越,可以这样说,我们如今取得的成就是一些国家用了几代人、几个世纪才实现的。显然,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但是,付出的代价也是令人扼腕的。尤其是人的发展的失衡和在总体上滞后于社会发展,因为无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制度建设、法律制度建设,都在很长的时间里只是倾向于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经济稳定,而忽视了同时保障人的权益、促进人的发展。我们在这一堂课上落下的功课,或许要用好几代人的时间才能补上。

三、以人为本: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正式提出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是我党针对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工作中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而提出的。过去的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忽视人的发展的需要甚至损坏人的利益。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要打破这种局面,把人的需要和利益放在首位,旨在以人的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题中之义就是要寻求并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发展的和谐统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贯彻以人为本要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方法和途径上全面、形象地展现了以人为本对协调一致、共同发展的追求,党的十八大上也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更是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这些理念和举措,都旨在实现经济、社会、人的协调发展,致力于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转型期的特殊性决定了种种问题产生的必然性,但任何问题的出现和解决都是历史性的,只要不是听之任之,问题就能够解决,我们需要的不过是一定的时间、科学的方法和充分的努力。以人为本是我党面对转型期的人的发展的严重失衡所提出的最有针对性的、旨在着重完善人的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人为本相结合,就是将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结合,就是要改善人的发展的失衡状态。因此,继续更加行之有效地贯彻实施以人为本,是改善当前局面、完善人的发展的根本途径。同时,人的发展的问题的解决又能为社会问题的改善和解决开辟道路,二者相辅相成之下必能带来事半功倍之效,最终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同上。

[3] 尚重生.当代中国社会问题透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6.

[4] 袁贵仁.对人的哲学理解[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5.

[5] 郑祥福.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0.

[6] 章辉美.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5.

[7] 张奎良.科学发展观视阈中的以人为本[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2).

作者简介:桑璐,女,汉族,江西玉山人,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猜你喜欢

贫富差距转型期生态环境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预算改革
商业健康险已到转型期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中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几点思考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资本占有量差异、收入机会不平等与财产性收入增长——基于扩大贫富差距的机制分析和实证检验
社会转型期人民调解制度面临的挑战与进路
遗产、赠与和贫富差距——美国学者的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