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换个角度谈科研

2016-11-14于建生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6年44期
关键词:教书匠师德境界

于建生

经常想,能不能不把科研想得那么高深,那么严肃,那么不可琢磨。常见的文章大多谈如何进行教育科研,如今则想换一个角度,谈谈教师为什么要有教育科研意识和教育科研行动。教育科研说简单些,就是读一些理论书籍,想一些教育现象,做一点实践探究,写一篇反思总结文章。说高深一些,理论书籍要大家一些,教育现象要独特一些,实践探究要实在一些,反思总结要系统一些。对一线教师而言,其实这些都不难,难的是开始接触,开始执行,如果已经开始了,难的就是坚持和提升。

如果一个教师放弃对教育、教学的思考和研究,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只是照本宣科地“教教材”,只是凭着老经验“教应试”,那该是多么枯燥的事情。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指出的:“放弃研究的教师,所谓三十年的教学经验,实际上是一年的经验重复了三十年。”由此不能不意识到:教育除了技能,还有知识;除了知识,还有智慧;除了智慧,还有道德。而这些从哪里来?只能从教育科研中来。

一、提升技能,更丰富知识

教育家凤毛麟角,值得敬畏,大多数教师穷其一生,都只能是一个教书匠。但教书匠需要“匠人精神”,教育教学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教师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的工作态度。态度决定效果,这也正是积极推崇的时代“工匠精神”。迷茫瓶颈之时教师就要反思:今天这篇课文这种教法学生感兴趣吗?教师有创意吗?课堂效率高吗?作文讲评课如何让学生也积极投入?这么一想,几乎对每一节课就都会有推翻重教的冲动。可以认真梳理一下语文学科的几条线路——课文、作文、练习,按照教学计划提前十天研究备课,阅读大量与所教课堂内容相关的文章,学习名家教法,再加入自己的个性与学生的学情,令自己和学生满意的课也就出现了。既体会了作为人师的欣喜之感,教学技能也有所提高,还能经常出新。这种学习、研究、思考、记录的过程,应该就是简单的教育科研过程。

然而技能终究是技能,玩得再溜也有局限,如何靠功力取胜而非技能,其实只有苦读。苦读可以说是做教育科研必经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所有的教育科研都举步维艰。

二、丰富知识,更追求智慧

知识是积累,而智慧是一种悟,前者积累多了叫博学家,后者悟出了叫智者,有灵性,有创造性和深刻性。杜威曾经指出,教育要区分两种人:一种是拥有许多知识的人,另一种是睿智的人。前者拥有一大堆“间接知识”和“外在的公共经验”,这些知识非但无助于他们经验、智慧的增长,反而有可能阻滞生命的灵性和智慧的闪现;后者是机智的、消息灵通的,并善于处理他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教育活动的目的,应该是以一个智慧的人培养出一批睿智的人。

现在的课堂教学大部分是教授考试知识,如果一味地循着知识教育走下去,课堂教学改革就没有出路,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无法实现。而从知识走向智慧的课堂教学,意味着创新,意味着生成,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种超越,这样的课堂是用智慧和创造来充实、支撑、引领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正应了《兑命》中关于教育的一句话,“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即专心、渐进而又及时领悟,那他的学业就会有成就。这些问题是新课程改革之时,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出现大的变化之后,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三、追求智慧,更攀升道德

朱自清先生说过:教育者须对于教育有信仰,如宗教徒对于他的上帝一样;教育者须有健全的人格,尤须有深广的爱;教育者须能牺牲自己,任劳任怨。朱自清先生的这些话,其实是当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另一种朴素的表达。唐代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应为师德的第一境界,这一境界说的是教师遵守职业规范的道德境界;斯大林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师德的第二境界,这一境界说的是拷问良心的道德境界;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为师德的第三境界,这一境界说的是教育不仅是良心的事业,还是心灵的事业。教师应当是幸福的职业,教师的幸福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精神享受,这与南京师范大学杨启亮教授的“体验幸福道德是关注教师主体体验和专业成长的道德,是教师道德发展的更高境界”的观点不谋而合。

那么,如何从第一境界过度到第二境界,逐渐攀升第三境界,就需要教师对从事的教育教学有炙热的情感,有一种研究的态度,有一个享受的心情。基于此,教育科研应该摒弃功利心,顺心顺意地去阅读研究。正因为爱学生,爱教育,对教育有一份虔诚的信仰,教师才会去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随着对师德的思考与探究,随着阅读研究的深入,教师会越来越安静,越来越沉着,也越来越幸福。

有人把教育科研比作塑料花,认为只是装饰好看但不香,也有人把教育科研当作敲门砖,认为写成的文章是评定职称的工具。但是无论如何,不管教师的理想是做一位功力淳厚的教书匠,还是做一位众人仰望的教育家,教师与教育科研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锻炼技能到丰富知识,再到追求智慧,再到攀升道德,在这条教育教学之路上,教育科研永远是教师在专业化成长和师德提升之路不断蜕变的一个助推器。

猜你喜欢

教书匠师德境界
父亲宁可的“教书匠”情怀
致良知与师德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终身做个“教书匠”
“教书匠”——郭勇与他的书法之路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县官和教书匠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
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