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年上海市高中地理等级性考试的特点及启示

2016-11-10周义钦

地理教学 2016年16期
关键词:学业上海市命题

周义钦

(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 上海 200081)

2016年上海市高中地理等级性考试的特点及启示

周义钦

(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 上海 200081)

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是本轮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亮点之一。本文基于2016年上海市高中地理等级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主要考点内容,解析了试题的基本特点、导向作用和所释放的积极信号。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若干有益启示,倡导地理教学回归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以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特点;启示

随着高考“3+3”模式的推进,今年的上海市高中地理等级考为新高考的“第一考”。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是本轮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亮点之一,解决了学业水平考试如何与高考挂钩的难题,因而具备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的部分性质与功能。因为地理是首门等级考学科,其对后续其他“+3”学科的等级考具有风向标意义,引起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一、2016年上海市高中地理等级性考试的特点

随着5月7日上午10时铃声的响起,3.44万名考生走出考场,宣示着首场地理等级考的顺利结束。和预期的设定相吻合的是,今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试题难度较好地控制在0.75左右,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规定的1小时考试时间内完成答题。有人说简单,有人说不好考,也有人考前信心满满结果却没拿到高等级,更有人觉得之前所刷的几十张各区一模二模卷都白做了,网上的评论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贬褒不一。作为一名地理教育工作者,通过研读该套试卷,觉得这次命题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1.导向的不偏不倚

等级考是基于课程标准考查学生的学业水平,本质上属于水平参照考试。与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考试不同的是,高中地理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的命题注重对地理事物形成过程和原理的解释、判断,需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地理问题。试卷中这类灵活多变的题目很多,如“台湾野柳地质公园内的‘女王头’所属的岩石类型”、“南美洲厄瓜多尔强烈地震的成因”、“巴西大豆产量迅速增加的原因”等。考虑到等级考的性质,试卷中也有一些较基础的题目,如“世界径流资源最丰富的流域”、“我国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地区”等。当然,这类题目也不是直接的地理现象记忆,而是需要分析比较或读图判断。如选择题16:“南米北面”是我国东部地区的饮食文化特点,这一饮食特点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时间发展、B经济条件、C自然环境、D社会习俗。显然,不需要背诵“南米北面”、“东酸西辣”这些饮食文化现象本身,也不是要背诵黄土高原有“窑洞”、“秦腔”等典型的文化表征。该题重在考查地域文化形成的自然基础和社会经济条件,考查学生用地理的过程和原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再从命题内容看,本套试题覆盖到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的每一篇章,力图考查学生的地理核心概念、地理技能与地理思维状况。这种引导课堂教学回归学科教育内涵的命题导向,强调学科基本概念、基本能力、基本方法的学习,摒弃“死记硬背”或“题海战术”的传统方法,应该说,命题对学科教学做了正向引导,较好地贯彻了市教委《关于公布2016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地理学科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命题要求的通知》的要求。

2.试题的不奇不怪

在考察目标上,本套试题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育,注重考查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特别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偏题怪题,更多的是灵活多变。如在三大综合题中,“祁连山自然带分布规律”、“鄂尔多斯产业升级”、“中美巴西大豆生产的区位条件”,紧扣地理学科的空间性、区域性和综合性特点,着重考查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成因诠释能力、区域综合能力、地图阅读能力与人地关系的评价能力,注重考查学生对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让学生有话可说,感觉很多原理在教材中都有反映,注重教什么考什么,较好地体现了“教考一致”的原则。

3.难度的不高不低

根据《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为了适度控制学生的考试负担,等级性考试的试题难度界定在0.75左右,介于高考和合格性考试难度之间。为此,本套试题考查的都是基础课和拓展课两本教材上的核心素养和主体知识,既有较基础的“识记”、“理解”层次的能力要求,如“石砌碉房所属的文化区”、“云贵高原发育最典型的地貌类型”、“我国光照资源最少的地区”等,又有“简单应用”等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如“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对祁连山冰川及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以中国大豆主产区之一——华北地区为例,运用雨带推移的知识,分析该地区7、8月大豆生长的关键阶段经常出现异常天气的原因”、“说明西电东送对该市及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意义”等,而且,试题中还尽可能体现“最近发展区”原则,如“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上海中心’的启用对上海的影响”等。所以,很多试题贴近学生的地理认知水平,难度不高但很活,如果学生审题不仔细,阅读能力不强,应用能力不够,也难获得高分,从而使本套试卷保有较高的区分度,以便于根据分值进行11个等级的划分及高考赋分,达到了预期的命题目标。

4.对热点的不闪不躲

高考和学业水平考从来都不避讳热点,反而一些热点往往成为重点考察对象。热点问题本身不是考查的主要内容,多作为命题的背景或切入点。在本套试题中,很多身边的素材和近期发生的新闻,如 “南美发生强烈地震”、“巴黎气候大会协定”等均成为考查内容。此外,还出现了“上海迪士尼开张”、“‘上海中心’启用”等话题,这样既凸显上海乡土特色,也有利于落实“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的新课改理念。

5.对难点的不回不避

由于等级性考试的成绩将按等级折算成相应分数计入秋季高考总成绩,为起到一定的选拔功能,因此必须有部分试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为此,在本套试题中,对高中地理中的诸如“月相”、“地球运动”、“大气运动”、“区位条件”等重难点内容都没有回避,不过在题型上以选择题形式呈现,且辅以一定的图示说明及铺垫,以便于优等生的解答。如选择题3:

正月十五24时(地方时),某天文爱好者在E地观测到一轮明月。此时,月、地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该题属于简单应用层次的能力考察,不仅需要根据图上地球的昼半球位置明确太阳光的射入方向,还需根据图示推算出E地的地方时为24时,进而得出一轮明月正位于天空的最高位置(正南方)这一结论。该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正所谓会者不难。

再如区域地理也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难点,本套试题中有关祁连山自然带分布、巴西和我国农业生产大豆基地的气候类型等皆涉及区域地理的内容,命题中通过题干材料、分布图等方式,让学生即便不熟悉这些具体区域,依然可以通过“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农业地域类型”这些地理核心概念,运用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加以推断分析,从而使难者不难。

二、2016年上海市高中地理等级性考试的启示

综合高中地理等级考的相关特点,可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启示作用。如在教学内容上,虽说调整意见中把拓展型课程部分减少了3个模块,地理等级考的整体命题范围有所缩小,但值得注意的是,基础型课程部分内容与要求不作调整,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各占50%。这样的调整也就意味着,地理这门学科并没有本质上的大调整,尤其是一直以来的核心考点和重点知识,包括地球运动、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地貌的形成与水环境、人口的发展与城市化、产业的区位变化与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以及地域文化等,其实是不变的。这就提醒我们要回归教学主体思想,从学科育人、注重核心素养的高度,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策略上,鉴于调整意见中“特别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建议在高一年级的准备学业合格考试教学阶段,应以夯实基础为本,从基础知识、概念出发,在能力要求上以达到“理解”层次为主,在理解的基础上适当记忆;而在高二年级的准备等级考试教学阶段,应以提高地理技能和思维方法为主,注重培养较高层次地理素养,在能力要求上要达到“简单应用”或“综合应用”层次,且要多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和社会热点,对所学知识进行“活学活用”。在复习冲刺阶段,还是要抛弃“死记硬背”或“题海战术”的传统方法,以灵活理解为主,强调学科基本概念、基本能力、基本方法的学习,不必过分追求试题的难度,可适当掌握一些常考问题的解题技巧和答题模板,从而提高自身的答题效率,做到事半功倍。

在应考策略上,由于实际答题时间的缩短,对于学生来说,需要阅读材料的速度要快,理解题干的能力要强,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更准确地踩中答题得分点。想要做到这些,光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对考生来说,备考和临场的难度其实并没有真正降低。

纵观2016年上海地理等级考试题,其引导课堂教学回归学科教育的内涵模式,有利于这场新高考方案改革的实施和未来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促使地理教学回归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正确轨道。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很难做到十全十美,高中地理等级考也一样,其既然是带有一定评价和选拔功能的考试,不可能也不必要使每人都满意。再从客观角度,且不说今年为首场考试,带有一定的探索实验性质,100分分值,1小时的考试时间,要全面考查学生学科素养,极不容易;试题均分控制在75分左右,相对高分值的学生会比较集中;采用等级方式的高考赋分,容易出现高考赋分实际远超试卷分差的现象。如果从探讨的角度,在今年的试卷中,如能适当提高选择题的区分度,再加强综合分析题的信度和效度的研究,效果可能会更好些。这也是瑕不掩瑜,即使有一些遗憾的地方,也需广大师生的辩证认识和宽容对待,正视其导向和标杆作用,并善于从中捕捉其释放的诸多积极信号。因为高考改革在推进,任何探索都在完善中。如何进一步创新命题形式,如何更有效地体现课改的效果,凸显时代特色,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应以积极的心态迎接这场新高考方案改革,并需从学科育人、注重核心素养的高度,引导学生多关注生活、关注地球,同时培养学生具备全球视野和人文关怀,才能真正迎来“地理教学的春天”。

[1] 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S].20140918.

[2]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试行)[S].20150427.

[3]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6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地理学科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命题要求的通知[S].20160114.

(责任编校:朱琳)

猜你喜欢

学业上海市命题
艰苦的学业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上海市制冷学会四专“双·阳”行
35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