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状皮病一例

2016-11-06曹燕王林王光平贾虹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皮病鳞屑角化

曹燕 王林 王光平 贾虹

指状皮病一例

曹燕 王林 王光平 贾虹

患者男,69岁,躯干反复红斑伴鳞屑10余年。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躯干出现数片条状红斑伴鳞屑,与皮纹方向一致,伴轻度瘙痒,多次于外院就诊,拟诊为玫瑰糠疹、瘙痒症给予口服药及外用药治疗(具体不详),病情未见明显好转。患者每次经过治疗后,瘙痒可稍有好转,但皮损一直存在,且逐渐增多,无明显季节性。体检:各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患者躯干、四肢近端可见散在分布的长指状黄红色斑片,部分为淡红色,皮疹最长可达10cm,宽度约1 cm,边界清楚,边缘规则,多分布在胸肋部,长轴与皮纹方向一致,上覆少量细薄鳞屑(图1)。既往有糖尿病10余年,高血压1年,目前血压控制尚可。家族中无其他类似患者。右上肢皮损组织病理:角化过度伴轻度角化不全,棘层稍增厚,真皮浅层少许淋巴细胞浸润。诊断:指状皮病(小斑块型副银屑病)。

图1 患者躯干可见散在分布长指状淡红色斑片,部分为黄红色,境界清楚,多分布在胸肋部,长轴与皮纹方向一致,上覆少量细薄鳞屑 图2 皮损组织病理 角化过度伴轻度角化不全,棘层稍增厚,真皮浅层少许淋巴细胞浸润(HE×40)

治疗:给予口服阿维A10 mg,每天1次,甘利欣100 mg,每天3次;维生素E软膏、维胺脂软膏、复方曲安奈德软膏混合外用,治疗1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诉瘙痒有所好转,皮损变淡。目前仍在随访中,患者皮疹始终未消退,偶有瘙痒及新皮损。

讨论 副银屑病是一组病因不明,发展缓慢的红斑鳞屑性疾病,以病程迁延,治疗困难和缺乏主观症状为特征,可分为点滴状、斑块状和苔藓样三型。目前习惯将斑块状副银屑病按照皮损直径是否>5 cm分为大斑块型和小斑块型,而指状皮病是小斑块型副银屑病的一个变型,由Hu和Winkelmann于1973年首次报道命名。

作者单位:210029 南京中医药大学皮肤科(曹燕、王林);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皮肤病研究所皮肤科(王光平、贾虹)

斑块型副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组织病理特点为真皮浅层CD4+T细胞为主的淋巴样细胞浸润。指状皮病的特征表现为胁肋部对称分布的长条形指状斑片,新发的皮损为淡红色,陈旧的皮损为黄红色,上覆少量细小鳞屑,皮损的长轴可长达10 cm,皮损多数为持久存在甚至终身不愈,以中老年男性发病多见,40~50岁是发病高峰期。本病主要与玫瑰糠疹相鉴别。目前指状皮病无特殊治疗方法,因考虑到指状皮病的良性愈后,故不建议予积极的治疗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治疗的目的通常为缓解症状,可局部外用中弱效糖皮质激素、煤焦油制剂、润肤剂,以及中波紫外线光疗等。

2015-07-10)

10.3760/cma.j.issn.1673-4173.2016.03.005

贾虹,Email:jhff2014@163.com

猜你喜欢

皮病鳞屑角化
沟通表里和解祛邪法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皮肤症状的改善作用研究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1例
辽宁朝阳地区杨树烂皮病的主要防治方法
银屑病的冬季护理
探讨寻常型银屑病鳞屑程度与维吾尔医体液(helit)学说关系△
延边地区红松人工林烂皮病初步调查
实对称矩阵对角化探究
建昌县核桃烂皮病的发生与防治
巨大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例
牛皮癣有什么良药良方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