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出驱动假设文献综述

2016-11-03薛敬

人间 2016年26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近8年来中国知网发表的关于“输出驱动假设”的核心期刊,从内容,提出原因,修订完善等方面对该假设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理论概括,同时探讨了“输出驱动假设”应用于英语教学实践方面的研究,其中包括口语、写作、口译和英语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问题:研究方法偏重理论探讨,实证研究偏少,研究内容分散等。今后应加大研究力度,提升研究质量,建立健全理论体系并开展教学实践。

关键词:输出驱动假设;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55-02

Krashen(1985)提出输入假说,认为学习者接触的可理解输入越多,他们的二语能力就越强;提出“i+1”输入原则,其中“i”为学习者已有的认知水平,“1”为稍高于“i”的认知层次;并认为学习者的输出不会直接促进习得。

Swain(1985)在研究加拿大沉浸式法语教学的基础上提出可理解输出假设,认为输出除了能提高语言的流利度这一功能外,还具备注意、触发、假设检验和元语言反思功能,从而提高第二语言的准确性。

文秋芳(2008)认为:“我国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多年来秉承重输入、轻输出的指导思想,但在英语专业学生整体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的今天,我们亟须在教学理念上把输出的作用凸现出来。”基于对职场英语使用功能的分析和对二语习得输出心理机制的重新认识,她提出了“输出驱动假设”。

该假设提出之后引起了学界热烈的关注与讨论,相关研究不断涌现。为了更好地了解2008—2015年学术界对输出驱动假设应用于我国英语教学研究的现状、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本文以“输出驱动假设”为搜索关键词,将论文发表时间设置为2008—2015年,从中国知网上搜索核心期刊,并对相关文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思考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通过分析相关文章,自“输出驱动假设”提出至今,不少学者从理论层面对该假设做出了解释和丰富,在教学实践方面也出现了相关研究。

一、理论探讨

文秋芳(2008)提出“输出驱动假设”后,从内容,提出原因,与输出假设的异同等方面对“输出驱动假设”作出了解释与发展。

(一)“输出驱动假设”的内容。

“输出驱动假设”包括三个子假设:第一,从心理语言学角度,该假设认为输出比输入对外语能力发展的驱动力更大。一个没有输出驱动的学习过程,即便有高质量的输入,其习得效率也有限。第二,从职场英语需要出发,该假设提出培养学生的说、写、译表达性技能比培养听、读接受性技能更具社会功能,尤其是口、笔译技能。第三,从外语教学角度,该假设认为以输出为导向的综合教学法比单项技能训练法更富成效,更符合学生未来就业需要(文秋芳2008)。

(二)提出原因。

提出“输出驱动假设”的动因有两个:1.通过对职场英语使用功能的分析,进一步认识了职场交际活动的主要形式;2.通过对二语习得输出心理机制的重新认识,进一步理解了输出对语言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文秋芳2008)。

(三)与“输出假设”的异同。

“输出驱动假设”与Swain(1985)的“输出假设”在理念上有一定的相同之处。“输出驱动假设”赞成“输出假设”的四大功能:1.提高语言的流利度和自动化程度;2.检验语言假设;3.增强对语言的意识程度,发现学习者所想与所能之间的空缺;4.培养对元语言的反思能力。(文秋芳2013)。

两者同样存在不同之处。首先,两个假设的出发点不相同。输出假设探讨的是二语习得理论,界定输入和输出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不同作用,而输出驱动假设关注的是二语教学效率问题,探讨的是如何使当下的外语教学更好地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服务(文秋芳2013)。

其次,两个假设挑战的对象不相同。Swain的假设挑战的是Krashen的输入假设。输出驱动假设挑战的是“输入促输出”的教学顺序和听、说、读、写、译能力均衡发展的教学目标。

(四)对“输出理论假设”的发展。

“输出驱动假设”(旧假设)主要针对中高级英语学习者,强调了输出的重要性(文秋芳2008)。但文秋芳(2013)发现旧假设未清晰界定输入的作用。由此文秋芳教授意识到,必须要对旧假设进行修订。

文秋芳(2014)将旧假设修改为“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新假设)。在新假设中,输出被认定为既是语言习得的动力,又是语言习得的目标;输入是完成当下产出任务的促成手段,而不是单纯为培养理解能力和增加接受性知识服务、为未来的语言输出打基础。

二、教学实践的探讨

文秋芳教授在2008年提出“输出驱动假设”后,陆续有英语专业担任口语、写作、口笔译课程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究了“输出驱动假设”的可能性。

在口语方面的研究。基于对“输出驱动假设”理论与二语习得的联系的分析,赵靖娜(2012)尝试建立了一个融合课堂教学、口语自主训练和口语形成性测评的多元一体化教学新模式。该教学模式以输出为导向,将口语测评(输出)、课堂教学、课外口语训练有机结合,形成一套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口语训练体系。该口语教学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输入课时与输出课时的比例失衡的问题,同时关照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

在写作方面的研究。基于文秋芳的“输出驱动假设”,根据写作问卷调查结果,陈文凯(2010)认为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应体现“综合”,坚持“连续”,凸显“输出”,以提高课程效益。“综合”、“连续”和“输出”三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有了“综合”和“连续”,才能确保“输出”的高效率,才能真正提高写作课课程效益。

在口译方面的研究。唐琛,姚杰和米涛(2011)认为“输出驱动假设”之所以区别于传统的“输出假设”,是因为该假设还提出了对学习者内驱力和学习动机的培养,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有意识地建构知识体系和能力,它们具有迁移性、持续性,能使学习者受益终生。在口译教学中实施“输出驱动假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的内部驱动力,将技能、知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习效率。

在英语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基于“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王立松和赵一繁(2015)总结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四点新思路:1.处理好输出与输入的关系;2.优化课程设置;3.教法改革创新;4.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文秋芳(2008)提出“输出驱动假设”,并依据这一假设提出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方案的初步设想:1.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2.重新描述英语专业技能必修课的分项教学要求;3.全面采用“综合技能教学法”;4.为单项输出技能拔尖人才的培养提供绿色通道。

三、问题与思考

自2008年以来国内学者对输出驱动假设应用于英语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的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1.输出驱动假设虽然广泛应用于英语教学研究,但相对来说研究力度不够大,总体质量不高;2.研究方法偏重于理论探讨,实证研究尤其是量化研究较少;3.输出驱动假设的研究对象获得的研究力度不够均衡;4.研究内容范围较广,但较为分散,尚未建立起联系紧密的体系。

虽然诞生时间不长,但是输出驱动假设已经焕发出勃勃生机,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证实其真实性与可靠性。但现有研究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改进与提升。展望未来,我们需要加大研究力度,提升研究质量,建立健全理论体系并开展范围更广阔、力度更均衡、方法更科学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的英语教学道路。

参考文献

[1]Krashen,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London:Longman,1985.

[2]Swain,M.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Rowley Mass:Newbury House,1985.

[3]陈文凯.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20-122.

[4]唐琛,姚杰,米涛.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口译教学[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5-79.

[5]王立松,赵一繁.从“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新思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5,(5):84-85.

[6]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2008,(2):2-9.

[7]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J].外语界,2013,(6):14-22.

[8]文秋芳.“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构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的尝试[J].中国外语教育,2014,(2):3-12.

[9]赵靖娜.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英语口语教学新模式[J].外语研究,2012,(10):331-334.

作者简介:薛敬,女,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
自然拼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与作用
OBTL模式下形成性评估在高职高专医学英语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英语科技文本翻译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将“课程思政”融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设计——词汇教学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