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世纪好莱坞伦理电影创作研究

2016-11-02蒋丽琴

电影文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美国好莱坞

[摘 要] 美国文化主张个人意志,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好莱坞电影的叙事核心也秉承着个人主义,更为关注人作为独立个体的行为及情感。相较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伦理在美国文化中似乎始终没有一个严格和完整的框架和纲领,在个人意志的作用下,伦理道德变得脆弱不堪。好莱坞伦理电影涵盖了较为宽泛的类型范畴,从电影艺术的角度延展着美国伦理文化的内涵和深度。好莱坞伦理电影在进入21世纪后向着更加多元化方向发展,呈现新的艺术特征与思想价值。

[关键词] 好莱坞;美国;伦理电影;创作模式

好莱坞伦理电影是一个较为宽泛的类型定义,爱情、家庭、婚姻和宗教等问题内容都可以被容纳伦理电影的叙事范畴,同一部伦理电影中可以具有多种问题和观点的表达。伦理电影相对于其他类型电影有着更为模糊定义边界和更为广阔的定义范围。新世纪的好莱坞伦理电影愈加多元化,既有商业电影的文化内涵,也有艺术电影的风格特征。对好莱坞伦理电影的解读角度有很多种,其形成与发展有着深刻的消费主义印记,从商业市场、文化环境与审美价值上对好莱坞伦理电影的分析,不仅能够获得的此类电影的发展路径,同时也可以得到新世纪好莱坞伦理电影的创作模式。

一、挣扎于消费时代的伦理片

(一)市场与文化的双重选择

个人主义始终是美国文化的核心,也是好莱坞电影的核心。个人意志的表达,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美国文化以好莱坞电影为媒介表达的重点,也是对他国进行文化输出的核心。长久以来,个人主义被看作是消解集体主义的工具,也是西方文化对传统的东方文化的瓦解,尤其是美国文化代表的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冲击和瓦解。个人主义的强势抬头动摇了传统儒家文化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结构,个人成为组成社会的基本因子。因此,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美国文化或好莱坞电影,伦理、道德似乎退居了次要的位置,并不像在中国儒家文化中的中心位置。

但是,好莱坞电影对于伦理、道德的探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并且好莱坞电影对于伦理、道德的探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愈加深入,呈现出多元化的兼容并包的发展态势。起初,好莱坞电影对伦理、道德的研究和探索是关于个人主义的辅助表达,但是随着文化全球化的进一步演进和加剧,好莱坞电影关于伦理、道德的探索成为好莱坞电影代表的美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妥协,是好莱坞电影输入其他国家的、与其他文化相融合的契合点。归根结底成为好莱坞电影市场化选择的结果,是一种电影市场商业战略。

新世纪好莱坞伦理电影衍生出了更多的形态和更多元的内涵,此类电影的伦理探讨和表达已经不再局限于商业化的市场选择,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已经成为好莱坞电影文化价值体系中的一部分,甚至在试图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好莱坞伦理电影表现出的复杂性、矛盾性和纠结性,正是新世纪美国文化流变的外在表征。如此一来,新世纪好莱坞伦理电影也在尝试多种多样的创作方式和话语表达,成为好莱坞电影体系中的重要组成。

(二)消费主义的压制

好莱坞电影始终是商业电影,对电影份额市场的抢占、对电影商业价值的攫取、观众观影习惯和审美取向的培养,都是商业化的好莱坞电影创作的方向。无论怎样的故事内容和主题方向,可以说好莱坞电影的创作始终是在商业文化的视野下,消费文化对于好莱坞电影的压制是大众有目共睹的。

对于好莱坞伦理电影同样如此,伦理电影本就是商业化的选择结果,对于大众文化的发展方向和观众审美趣味的迎合,好莱坞伦理电影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表达,都是消费主义在悄无声息的作用。在消费主义作用下,新世纪好莱坞伦理电影的创作方向,一方面源于观众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另一方面则源于全球化主要的文化导向,以及好莱坞电影主要的输出市场的文化、伦理、道德、价值体系。因此,好莱坞伦理电影的局限性也显而易见,在消费文化的压制下其无法实现完全的、自主的、自由的思想意识表达。

二、调和于美国文化的伦理片

好莱坞伦理电影已经在市场选择的过程中,逐渐开始从外部到内部的尝试影响美国文化,调和了传统美国文化中个人主义一枝独秀的局面。新世纪的美国文化虽然仍然个人主义是核心和主体,但是好莱坞伦理电影的文化表达也呈现出美国文化内部的变化和发展方向。这种影响是好莱坞电影常年对中国等电影市场的文化输出,造成的市场对文化主体的反作用。从好莱坞伦理电影各种内容的表现形式和方向都能略窥一二。

(一)家庭

在中国和韩国电影历史中,伦理电影始终占据着主要位置,这是源自于中国和韩国自身的儒家文化底蕴,这是一种文化选择。儒家文化作用下,“家庭”是伦理电影的故事结构中心,一切的叙事内容和主题表达都是从“家庭”向外辐射的。这与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美国文化是相悖的,美国电影以个人为中心、为主体,向外辐射故事内容,通过塑造个人英雄来推广和发展自身的文化。

新世纪的好莱坞伦理电影,家庭成为故事结构的核心,越来越多的伦理电影对家庭尝试进行重新定义,越来越多的传递出家庭的主体性和重要性。虽然好莱坞伦理电影的家庭伦理是对个人主义的辅助表达,但是这种表达也反向作用于美国文化,强调了个人价值的同时,也将家庭价值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宣扬主流美国文化价值观的影片《盲点》,虽然个人主义表达明确,但导演约翰·李·汉考克重新确立了美国家庭作为社会基本电影的地位,相对于黑人奥赫的个人价值,影片展现的家庭价值的闪光之处更引人注目,家庭成为实现个人价值的坚实后盾和力量之源。《天伦之旅》中的罗伯特·德尼罗饰演的弗兰克是一名空巢老人,子女纷纷离家出去闯荡,并在不同的城市都扎根组成新的家庭,他通过拜访各个子女重拾亲情、寻求内心的安慰。片中呈现的空巢家庭状态是美国文化的典型表现,子女离家不与年迈的父母同住,家庭观念淡薄,等等。但是,影片对于这种空巢老人现象的关注,对家庭价值的肯定、对亲情的回归,都是传统的好莱坞电影不曾重视的伦理内容方向。《后裔》以律师马特的妻子意外成为植物人为分割点将马特的人生一分为二,马特作为律师的事业有成是他人生的前半段不断追求个人价值的结果,而妻子的意外让他回归家庭,反省家庭对于他的含义和意义,他的人生因此发生了逆转,原谅妻子的出轨、重新开始家庭为重的人生是马特在片中选择的道路。这也是影片重新审视个人价值,将家庭伦理纳入美国文化的视野之中,并最终将家庭价值的内涵与追求补充到美国文化当中。

家庭成为新世纪好莱坞伦理电影叙事的重点,伦理电影在家庭问题上的探讨,既是对文化全球化的商业应对,同时也是试图开阔美国文化视野,丰富美国文化内涵的尝试。

(二)婚姻

婚姻问题是伦理电影研究的重要方向。传统美国电影将婚姻看作开放式关系,个人价值不能被婚姻束缚和抹杀,而是需要在一个互利互补的关系中实现个人价值和个人理想。因此,传统美国电影对于婚姻问题的讨论往往局限在个人理想与个人价值是否能在婚姻中两全,即便是在一段濒临破裂的婚姻当中,个人是否能够保持完整的人格、具有放手的能力。

21世纪的美国文化在“文化侵略”的过程中,沾染了更多“他者”文化的内容特征,其文化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从而也模糊了传统美国文化的极端个人主义的特征。好莱坞伦理电影对婚姻问题的研究和探讨,赋予了美国文化以浅表层面的中国儒家文化,越发凸显的家庭主体地位也印证着这一点。

《一夜迷情》中的迈克和乔安娜是别人眼中的“完美夫妇”,但是在某一天晚上,二人竟然分别分别“出轨”,无论是精神出轨还是肉体出轨,一夜之间二人原本笃定的情感和婚姻竟然发生了微妙的改变,但是他们仍然在天亮以后回到家中面对彼此,回到婚姻当中。影片浅尝辄止的表达了婚姻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但是肯定了婚姻不可轻易放弃的观点,对传统美国文化中对婚姻轻言放弃的现象做出了否定。《居家男人》将婚姻与爱情剥离,坦诚了婚姻的现实与爱情的虚幻,即便是二人的爱情再浓烈,面对婚姻始终是要做出自我牺牲与个性打磨的取舍,这种对婚姻的妥协是个人主义的让步。

婚姻问题的伦理是新世纪好莱坞伦理电影不断探讨的内容,同样是关于婚姻中的爱情、性和个人主义,却颠覆了传统的好莱坞婚外恋电影的过分的欲望书写——那是将婚姻中的性关系摊开来,以满足个人欲望为首的个人主义表达和商业电影选择。从“性爱消费”到“婚姻消费”,前者是对于性的视觉消费,而后者是对于婚姻伦理的文化消费,是好莱坞电影在不同的时代的不同商业化选择。

(三)爱情

21世纪的女权主义迅速发展,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甚至在21世纪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实现个人价值、获得成功。女权主义的发展也深入影响了电影艺术,电影对女权主义的表达和探索越发深入而大胆,这也从艺术的角度延拓了女权主义的理论内容。

南希·迈耶斯在《实习生》中不仅完成了老年人晚年个人价值实现的话语表达,也将女权主义收入影片主题之中,年轻女性朱尔斯事业有成,丈夫为了她成了居家煮夫,丈夫的出轨使朱尔斯成长为一名心智更成熟的独立女性,影片将女权主义下的新型爱情、婚姻关系呈现在观众面前,完成了一场关于良性爱情问题的伦理叙事。

新世纪好莱坞伦理电影对于爱情的表达已经不局限于两性爱情,曾经为了满足观众猎奇心理而在影片中呈现的同性爱情,已经成为流行于好莱坞伦理电影创作中的内容元素。新世纪的好莱坞电影对同性爱情的关注告别了过去的沉重和悲悯,更为平等的看待同性爱情,探索着这种仍然不能被大部分人接受的群体对爱情的追寻方式。2015年6月26日,美国正式成为第21个全境承认同性婚姻合法的国家,也意味着宣告电影艺术中对于同性爱情的表述可以更为开放。这不仅是表面上从法律层面对同性恋群体的认可,而是从伦理层面放松了这种不被宗教认可的爱情关系。

导演迈克·米尔斯将自己的个人真实故事改编成电影《初学者》,表现了奥利弗的父亲在妻子去世后宣布出柜,开始了新的人生、绽放了新的活力。父亲与母亲生前的婚姻关系和相处之道,以及父亲在母亲去世后的生活观,都成为奥利弗学习的对象。在爱与婚姻、人与人的相处之中,奥利弗与所有人一样都是初学者,这也是该片以开放的伦理观拓展了爱情与婚姻关系的内涵。同性爱情在电影中被逐渐去奇观化的呈现,成为新世纪好莱坞伦理电影关于爱情的多元化表述。《卡罗尔》《丹麦女孩》《阿黛尔的生活》等,都是新世纪好莱坞伦理电影的出色代表。

三、结 语

无论好莱坞伦理电影的艺术探索与表达是否能真正作用美国文化,改写或补充美国文化的内涵,真正影响美国文化的发展走向与否,艺术对文化的反哺与影响都是不容置疑的。在消费主义的牵制下,好莱坞电影在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融合式表达成为商业电影创作的必经之路,这种文化表达是否仅能停留在电影当中,抑或深入美国文化结构之中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种贴近观众文化语境的电影艺术给予观众的审美体验是值得肯定的。好莱坞伦理电影在新世纪接下来的发展时间里,个人与家庭,爱情与婚姻,多种多样的伦理问题会不断地在伦理电影中得到表述,也势必会引发观众更为深入思考,这种伦理探索也必定会在潜移默化中梳理到美国文化的脉络当中,成为新的文化内容。

[参考文献]

[1] 张金华,孙洪.殊途同归:中美伦理片文化差异[J].电影文学,2013(04).

[2] 石川.重审家庭伦理片:家的镜像与情感重建[J].电影艺术,2012(05).

[3] 刘昕亭.断背山在哪里?——意识形态批评视野中的《断背山》[J].世界电影,2007(04).

[4] 舒永生.论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的辩证法思想[J].中州学刊,2001(06).

[5] 闫宝华.透过伦理片剖析美国社会的价值观[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02).

[6] 张淼.迷茫的生命中开满的蔷薇——美国生活伦理片《美国美人》[J].家庭影院技术,2000(02).

[7] [英]戴维·多伊奇.真实世界的脉络[M].梁焰,黄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作者简介] 蒋丽琴(1976— ),女,河南新乡人,硕士,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的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和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美国好莱坞
12月好莱坞精选
11月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1月好莱坞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