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

2016-11-02王冬年盛静王欢

经济与管理 2016年5期
关键词:评价指标主成分分析新型城镇化

王冬年++盛静++王欢

摘 要:基于新型城镇化质量的视角,从经济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城乡统筹、公共服务质量等四个维度设计了20个具体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主成分分析对2013年河北省11市新型城镇化质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极不平衡。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升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应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强化城镇产业就业支撑,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纳入京津冀城市群大格局,优化城镇化布局。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主成分分析;河北省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6)05-0067-05

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13年底,我国城镇化率为53.73%,比2012年提高了1.16%;河北省城镇化率为48.12%,比2012年提高了1.32%。虽然河北省提高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16%,但仍低于全国城镇化率5.61%。此外,据河北省社科院周伟文推算,把在城市打工但未实现身份和福利转变的农民工去除,河北省真实的城镇化率仅约为33%。由此看出,河北省城镇化并未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在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上都存在不足。河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属东部沿海经济较不发达省份之一。河北省应以加快城镇化为依托,调整优化城乡和区域结构,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本文从新型城镇化质量的视角出发,设计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并应用主成分分析对2013年河北省11市新型城镇化质量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对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的依据。

一、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1]。此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2]由此看出,新型城镇化更注重内在质量的提升,即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向提升质量内涵转变。过去我国城镇化习惯于粗放式用地、用能,现在必须从思想上明确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道路;过去我国城镇化主要依靠中心城市带动,现在需要强调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配合发展。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①。

在正确领悟新型城镇化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应包含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以人为本。河北省应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元目标协调推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城乡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2)统筹协调。河北省应把城市和农村纳入一个整体,统一进行规划和建设;借助工业化来推进城乡资源和产业的合理聚集,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促进产业融入城镇建设发展的过程,最终实现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和城乡要素平等交换。(3)提高发展质量。河北省应努力优化生态环境,改善城乡居住条件;增加城镇就业岗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3]

二、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相关研究概述

自新型城镇化概念正式提出后,2012年,曾志伟 等构建了一个包含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三个一级指标和43个二级指标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度”评价体系,并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4]。杨雪 等结合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探讨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从城乡发展动力、质量、公平等三个维度,设计了15个二级指标,提出了一套新型城镇化测评的指标体系[5]。2013年,何平 等建立了一套中国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他们从人口就业、公共安全、居民生活、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等六个方面,设计了29个二级指标,并评价分析了全国及31个省市的城镇化质量[6]。牛晓春等进一步完善了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他们从人口、经济、生态环境、城乡统筹、基础设施和生活质量等六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对陕西省10个省辖市进行了实证分析[7]。郭照庄 等从廊坊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了一套包含人口、环境、经济、生活、社会等五个一级指标,36个二级指标的综合测度城镇化水平指标体系,并对廊坊各县(市)的城镇化水平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为廊坊市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8]。杨惠珍从城镇化质量内涵出发,并从经济发展、社会环境、民生保障、居民生活质量、社会和谐等六个维度,选取21个具体指标,构建了一套衡量我国新型城镇化形势下城镇化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30个省市2011年的城镇化质量进行了实证研究。从研究结果看,其构建的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现实意义[9]。2014年,吕丹 等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本质,从人口城镇化指数、城乡统筹指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经济发展指数和生态环境支持指数等五个方面设计一级指标,同时,又设计了55个具体指标,并力求在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有所突破,重构了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之上,运用改进熵值法对大连市2008—2012年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10]。2015年,沈宏超 等从经济发展、城乡统筹、人口发展、社会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六个维度(27个具体指标),构建了一套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安徽省16个地市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进行测度并依据指数值进行排序[11]。王际宇 等从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解析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内涵和最终目的;在此基础之上,从经济、人口、社会、环境等四个方面(23个具体指标),建立了一套评价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根据2013年数据测算了我国31个省市新型城镇化水平,为我国地方政府更加科学合理发展新型城镇化提供了依据和建议[12]。

(二)指标选取

本着全面性、综合性、数字化、易收集、精简性等原则,在参考上述学者关于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应有之义,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经济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城乡统筹、公共服务质量等四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来测度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如表1所示)。

三、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主成分分析

(一)主成分的选取

在指标设计的基础之上,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根据《2014河北经济年鉴》提供的河北省11市数据并将其输入统计软件SPSS16.0,得出五个主成分(如表2所示)[15-16]。

此外,由主成分载荷矩阵可以看出,主成分1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专利授权量、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城市道路面积、万人拥有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万人拥有小学在校学生数、每万人卫生机构数、每万人卫生技术人员数、每万人卫生机构床位数、每万人公共图书馆藏书、每万人拥有公交数量等指标中载荷较大,因此可将主成分1解释为社会服务指标;主成分2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城镇失业率、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万人拥有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万人拥有小学在校学生数等指标中载荷较大,因此可将主成分2解释为经济实力指标;主成分3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中载荷较大,因此可将主成分3解释为城乡和谐发展指标;主成分4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专利授权量、单位GDP能耗、城市道路面积、每万人卫生机构数、每万人拥有公交数量等指标中载荷较大,因此可将主成分4解释为环境指标;主成分5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城镇失业率、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万人拥有小学在校学生数、每万人卫生机构数等指标中载荷较大,因此可将主成分5解释为社会稳定指标。

(二)计算综合得分

本文用变量F1、F2、F3、F4、F5表示五个主成分,F表示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指标,变量Xi为第i个指标。通过SPSS16.0统计软件给出的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得出本文的主成分得分公式如下:

F1=0.225X1+0.144X2+0.149X3+0.293X4+0.188X5+0.284X6+0.295X7-0.035X8-0.057X9+0.036X10-0.02X11+0.194X12+0.174X13+0.281X14+0.241X15+0.215X16+0.312X17+0.31X18+0.3X19+0.278X20

F2=0.219X1+0.427X2+0.218X3+0.049X4-0.139X5+0.071X6-0.049X7+0.183X8+0.171X9-0.279X10+0.342X11+0.332X12+0.363X13-0.216X14-0.258X15-0.166X16-0.072X17-0.116X18+0.096X19-0.157X20

F3=-0.177X1-0.014X2+0.332X3-0.09X4+0.131X5-0.007X6-0.009X7+0.596X8+0.598X9+0.074X10-0.026X11-0.251X12-0.061X13+0.063X14+0.048X15+0.155X16+0.048X17+0.086X18-0.046X19+0.071X20

F4=0.311X1+0.151X2-0.225X3-0.256X4+0.581X5+0.013X6-0.232X7+0.083X8-0.066X9+0.074X10-0.177X11+0.072X12+0.193X13-0.067X14+0.014X15+0.402X16-0.069X17-0.008X18-0.157X19-0.294X20

F5=0.271X1-0.024X2-0.084X3-0.042X4+0.1X5+0.308X6+0.154X7+0.113X8-0.059X9+0.647X10+0.421X11-0.086X12-0.181X13-0.095X14-0.222X15-0.233X16+0.01X17+0.023X18-0.147X19+0.049X20

F=0.516 09F1+0.219 96F2+0.118 03F3+0.075 11F4+0.070 81F5

通过上述公式,本文首先计算出河北省11市新型城镇化质量在各个主成分上的得分,然后再计算出11市综合得分情况(如表3所示)。

从表3所示结果,我们可知,河北省11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石家庄、唐山、邯郸、廊坊、沧州、秦皇岛、张家口、承德、邢台、衡水、保定。此外,河北省11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测度总得分从2.622到-3.415,表明河北省11市新型城镇化质量极不平衡。这既与各市的经济基础、区位条件、生态环境有关,也与各市的城镇化理念、城市定位、城市管理水平有关。

四、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聚类分析

由于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地区性差异较大,为此,本文利用SPSSl6.0统计软件,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进一步对河北省11市进行分类。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河北省11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现状及其所属的群类,使每一地区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类型的城镇化战略,以期提升该地区的新型城镇化质量(如表4所示)。

根据表4所示结果,我们可知,河北省11市新型城镇化质量可分为如下四种类型:

第一类地区:石家庄市和唐山市。考虑到石家庄市和唐山市在人口集聚和交通区位方面的显著优势,应进一步提升这两个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和服务能力;同时还应加快这两个城市的产业和人口集聚,充分发挥其带动周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具体来看,河北省应借助石家庄市商贸物流产业大发展的机遇,使其成为辐射华北的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城市,最终将石家庄市打造成为冀中南区域中心。同时,河北省应进一步强化唐山的冀北区域中心职能,积极推进唐山现代临港制造业基地建设[13]。

第二类地区:承德市、张家口市、沧州市、邢台市、邯郸市。承德市、张家口市由于地处京津冀生态涵养区,生态涵养、休闲旅游及农副产品供应是两地应承担的主体功能;两地应以加强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有效恢复和提升生态功能为主要抓手。此外,对张家口市来说,应以与北京联合申报冬奥会为契机,将其打造成为服务首都的特色功能城市。沧州市应借力亚欧大陆桥新起点的战略区位优势、黄骅的港口条件以及沿海丰富的资源条件,将其打造成为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港口物流枢纽[13]。邯郸市、邢台市应借助冀中南地区列入国家重点开发地区的契机,加强与中原经济区的合作、发展,努力成为中原经济区与首都经济圈交流的纽带。

第三类地区:秦皇岛市、廊坊市。秦皇岛市应立足于滨海旅游资源优势,抓住北戴河新区开发建设机遇,打造全国著名的滨海休闲城市。廊坊市应凭借“京津走廊”的区位优势,借助北京新机场和临空经济区的有利东风,加快推进距北京50~100公里的固安、三河、霸州等地区承接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将其建设成为京津发展带上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第四类地区:保定市、衡水市。保定市作为畿辅节点城市,应充分利用地缘优势,重点提升高碑店、涿州、白沟等重点城镇的产业承载能力,逐步推进国家低碳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电谷和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衡水市应充分发挥其作为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示范作用,在不断提升城市质量内涵的同时提升城市规模实力,充分发挥其在京津冀城市群中节点城市所具有的带动作用[3,13]。

五、结论

2013年河北省11市新型城镇化质量极不平衡,由高到低依次为石家庄、唐山、邯郸、廊坊、沧州、秦皇岛、张家口、承德、邢台、衡水、保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以建设京津冀城市群为契机,河北省提升各市新型城镇化质量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如下:(1)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河北省应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放宽城镇户籍限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真正融入城镇。力争到2020年,河北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2)强化城镇产业就业支撑,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河北省应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淘汰污染企业与落后产能,着力打造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同时,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就业岗位,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等的就业问题。此外,河北省应以编制县(市)域为单元的城乡总体规划为推手,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范围,并确保财政资金支出持续、稳步增加,最终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的。(3)纳入京津冀城市群大格局,优化城镇化布局。河北省应依托重要交通干线,培育壮大一批重点城镇,促进发展要素向城镇集聚,构筑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区域城镇布局结构;此外,河北省还应加强石家庄、唐山在京津冀区域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化区域中心城市及新兴中心城市多点支撑作用,最终实现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目的[3,14]。

注释:

①此定义引自好搜百科http://baike.haosou.com/doc/5369090-5604934.html。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全文)[EB/OL].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htm.

[2]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全文)[EB/OL].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tj/2013-11-14/c_118121513.htm.

[3]河北省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全文)[EB/OL].http://www.he.xinhuanet.com/news/2014-04/11/c_1110193601.htm.

[4]曾志伟,汤放华,易纯,等. 新型城镇化新型度评价研究——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2012(3):11-15.

[5]孙雪,杨文香,何佳.新型城镇化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研究[J].地下水,2012(3):124-126.

[6]何平,倪苹.中国城镇化质量研究[J].统计研究,2013(6):11-18.

[7]牛晓春,杜忠潮,李同昇.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的区域城镇化水平评价——以陕西省 10个省辖市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3(3):355-363.

[8]郭照庄,孙月芳,张翠莲.廊坊市新型城镇化水平及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3(4):32-35.

[9]杨惠珍.我国新型城镇化形势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3(20):65-67.

[10]吕丹,叶萌,杨琼.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综述与重构[J].财经问题研究,2014(9):72-78.

[11]沈宏超,洪功翔.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3):412-418.

[12]王际宇,易辉,郭丽环.中国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5(6):64-66.

[13]马树强,金浩,张贵,等.京津冀功能定位暨河北布局[J].中国经济报告,2015(10):100-104.

[14]河北新型城镇化路线图绘就纳入京津冀城市群[EB/OL],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dfjj/20140411/1402

18772783.shtml.

[15]河北经济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16]马国庆.管理统计——数据获取、统计原理、SPSS工具与应用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关 华

猜你喜欢

评价指标主成分分析新型城镇化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江苏省客源市场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SPSS在环境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资源型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研究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