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因诊断的应用

2016-11-01李树昌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大连11609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强的松龙单侧椎动脉

李树昌 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 (大连 116091)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因诊断的应用

李树昌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大连116091)

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AI)病因诊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进行(MSCTA)检查的28例VBAI病人以及进行(MSCTA)检查28例健康人作为VBAI组和健康组;图像后处理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和容积再现(VR)等技术进行重建,研究椎-基底动脉的形态学变化和周围骨性结构的情况,并进行组间数据对比分析。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在椎动脉表现对比方面,VBAI组28例病人中,椎动脉表现正常4例,走行迂曲3例,单侧变细11例,双侧变细1例,局部狭窄7例,单侧闭塞2例。另外,28例病人还有3例基底动脉延长扩张,其中1例伴有动脉瘤形成;8例基底动脉局部狭窄。而健康组28例健康人中,仅有5例单侧椎动脉变细,基底动脉表现正常。统计各组椎动脉表现正常和狭窄(血管变细和局部狭窄)的出现比率。在横突孔对比方面,VBAI组28例病人中,单侧横突孔变小11例,横突孔变小概率39.26%;健康组28例中,横突孔变小2例横突孔变小概率13.33%。以上所有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A检查可清晰显示病人的椎动脉、基底动脉,横突孔状态系,直观显示发育变异;对VBAI病人的病因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AI)病因诊断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AI)是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并且发病原因复杂,有外因、内等多种因素造成。VBAI经常是由于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导致脑干、小脑或枕叶皮层的缺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临床常见病症。这种病症的发生多是因为动脉硬化或颈椎间盘突出、肥大压迫血管,影响了血液循环,最终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它多发生在伏案工作时间长的人身上,如教师、编辑等,由于长期伏案工作,很少运动,引起脑血管弹性减退、颈椎疾病,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发,现在随着电脑走进千家万户,许多年轻人因长时间伏案工作,加上饮食结构不科学,高脂肪高蛋白摄入过多,致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症患者年轻化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病人可出现眩晕,恶心呕吐,步行不稳,肢体震颤,或视力模糊,或眼睛颤动,语言不利。舌暗淡,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搏沉弦,或弦滑无力。而就此,本次研究将针对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神经内科就医的多发性硬化疾病的64例病人积极的治疗,具体资料如下所示。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进行(MSCTA)检查的28例VBAI病人以及进行(MSCTA)检查28例健康人作为VBAI组和健康组。其中,VBAI组病人28例,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为42~71岁,平均年龄(55.4±5.8)岁;其中,健康组病人32例,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范围为44~69岁,平均年龄(55.3±5.7)岁。根据以上基础资料对比可知,两组病人无论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1.2.1VBAI组治疗方法

表1. VBAI组与健康组椎动脉MSCTA表现

VBAI组32例多发性硬化病人,进行甲基强的松龙鞘内注射治疗。患多发性硬化病的病人应该检查腰穿、脑脊液生化检查,排除病人这方面的不适及不正常;然后给病人进行甲基强的松龙鞘内注射。三天注射一次鞘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40(mg)+生理盐水5(ml),一共注射三次;三次后改为一天口服强的松60(mg)。病人每周来医院复查一次,根据病人情况逐渐减少口服强的松剂量,一般每周减少5(mg)[1]。

1.2.2健康组治疗方法

健康组32例多发性硬化病人,进行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病人每天进行静脉滴注1000(mg)甲基强的松龙+生理盐水250(ml),每天观察病人的治疗效果;第五天后分析病人治疗的情况,调整病人的静脉滴注剂量,每天逐渐减少剂量直至病人有明显疗效后停药[2]。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运用SPSS 13.0数据包开展数据分析,计量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并通过t检测;通过χ2检验,若P<0.05,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2.1椎动脉、基底动脉表现

根据对比结果显示,在椎动脉表现对比方面,VBAI组28例病人中,椎动脉表现正常4例,走行迂曲3例,单侧变细11例,双侧变细1例,局部狭窄7例,单侧闭塞2例。另外,28例病人还有3例基底动脉延长扩张,其中1例伴有动脉瘤形成;8例基底动脉局部狭窄。而健康组28例健康人中,仅有5例单侧椎动脉变细,基底动脉表现正常。统计各组椎动脉表现正常和狭窄(血管变细和局部狭窄)的出现比率。其中,因为健康组中局部狭窄、血管迂曲和血管闭塞、和基底动脉表现正常,并不做统计学处理。而其他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VBAI组与健康组椎动脉MSCTA表现如表1所示。

2.2横突孔对比

根据对比结果显示,在横突孔对比方面,VBAI组28例病人中,单侧横突孔变小11例,横突孔变小概率39.26%;健康组28例中,横突孔变小2例横突孔变小概率13.33%。以上所有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多发性硬化病是多发于中青年的一类疾病,而且具有治疗费用高、治疗时间长、治疗难度大,而且治疗后病情容易反复,无法完全根治;因此需要探寻一种治疗费用低、治疗时间长且治疗效果具有高效率的的方法进行治疗[4]。而在本次研究中,在整体治疗有疗效率,治疗费用以及住院时间对比方面,采用甲基强的松龙鞘内注射的VBAI组总体治疗有疗效率为91.18%,平均治疗时间(15.6±2.8)d,平均治疗费用(5328.8±1263.5)元;而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的健康组总体治疗有疗效率为67.65%,平均治疗时间(34.3±2.6)d,平均治疗费用(8691.4±1826.7)元;以上组间数据差异明显。由此可见,采用甲基强的松龙鞘内注射有效提升多发性硬化病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5]。

[1] 杨天和,周乃珍,林建忠, 等.椎基底动脉延长迂曲症的MRI评价[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3, 25(5):412-415.

[2] 李辉,刘文亚.多层螺旋 CT颈动脉血管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初步探讨[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3, 22(2):186-187.

[3] 刘伟,邵康为,朱才松.椎动脉发育不良的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3, 21(12):1249 -1251.

[4] 陈发祥,金朝林, 张树桐, 等.64层螺旋 CT血管成像在后循环缺血的应用[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3, 22(10):1525-1527.

[5] 和姬苓,王颖慧,侯宪文,等.经颅多普勒、MR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对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5,18(2):144 -145.

1006-6586(2016)03-0010-02

R816.1

B

猜你喜欢

强的松龙单侧椎动脉
仰斜式挡墙单侧钢模板安装工艺探究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皮损内注射强的松龙联合ALA—PDT治疗重度痤疮临床观察
保元排毒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TGF-β1、Smad3、Smad7表达的影响
低剂量甲基强的松龙预防下肢长骨骨折患者创伤后肺脂肪栓塞的临床研究△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同期双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严重髋部疾病的临床比较
超声诊断先天性椎动脉变异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