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静脉畸形合并海绵状血管瘤磁共振序列分析

2016-11-01刘鹤胡明成邢健任春慧包权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MR室牡丹江15701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海绵状磁共振畸形

刘鹤 胡明成 邢健 任春慧 包权 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MR室 (牡丹江 157011)

脑静脉畸形合并海绵状血管瘤磁共振序列分析

刘鹤胡明成邢健任春慧包权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MR室(牡丹江157011)

目的:探讨3.0T磁敏感加权成像(VEN-BOLD)技术在脑静脉畸形合并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脑静脉畸形合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12例,均行常规 T1WI、T2WI、FLAIR及SWI。结果:头部MR平扫T1WI、T2WI、FLAIR像无法完全显示静脉畸形合并海绵状血管瘤,磁敏感技术清楚地显示了中央静脉及髓静脉,以及海绵状血管瘤。结论:磁敏感加权成像优于常规扫描序列更清楚显示脑静脉畸形合并海绵状血管瘤,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通过对脑静脉畸形合并海绵状血管瘤表现分析,为临床无创性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3.0T磁敏感技术脑静脉畸形

脑静脉畸形又称脑静脉血管瘤、脑静脉瘤。由于它外形异常,但仍为相应的组织提供功能性的静脉引流,所以又称为发育性静脉异常,常合并其他血管畸形,以海绵状血管瘤最为常见。早期的报道认为静脉畸形是一种罕见病变,但在尸检中静脉畸形却不少见[1]。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磁敏感技术的应用,静脉畸形合并海绵状血管瘤的检出明显提高。总结我院12例静脉畸形合并海绵状血管瘤病例,分析磁敏感技术与常规序列的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搜集本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5月12例临床诊断脑静脉畸形合并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在11~59岁,平均年龄35岁,以头痛、头晕为主要症状。

1.2方法:全部患者均采用荷兰飞利浦公司3.0T磁共振扫描,均行常规脑部T1WI、T2WI、FLAIR及VEN-BOLD。扫描参数:MR平扫包括快速自旋回波T2W I(TR4000ms,TE 80ms),T1WI(TR 2000 ms,TE 20 ms,TI 800ms)、T2-FLAIR(TR110000ms,TE120ms,TI 2800ms);层间隔0.3mm,层厚6mm,视野(FOV)230mm×170mm;VEN-BOLD采用3D-FFE序列,层数200,无间隔,TR、TE采用最短时间,激励次数1次,FOV 220mm×180mm,采用sense技术,覆盖全脑实质,扫描时间2 min 42 s,将原始图像传至工作站,利用后处理软件对原始图像进行自动校正,采用层厚15 mm、层间距-5mm进行重建获取最小密度投影(MIP)图像。图像由我院三名副高级以上医师阅读并评定。

2.结果

本组12例脑静脉畸形合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患者中病变位于额叶6例,顶叶3例,颞叶2例,脑干1例,11例同一部位伴发海绵状血管瘤,其中6例除静脉畸形部位外其他部位可见多发海绵状血管瘤及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海绵状血管瘤不与静脉畸形同一部位。MR常规序列T1WI、T2WI、FLAIR上,12例脑静脉畸形中央静脉表现为长T1短T2的流空信号,其中3例髓静脉无显示,7例隐约显示,海绵状血管瘤低信号环显示清晰;2例中央静脉显示清晰,髓静脉隐约可见,海绵状血管瘤隐约显示,磁敏感技术12例均清晰显示中央静脉、髓静脉及海绵状血管瘤,见图1~图7。

3.讨论

脑静脉性血管畸形(cerebral venous angioma,CVA)又名脑静脉性血管瘤或脑发育性静脉异常,是由放射状排列的异常髓静脉汇入中央扩张的静脉干组成。1887年Pfannenstiel最先描述CVA,1977年M-ichels首次描述CVA表现[2]。病因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先天性原因,认为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深浅静脉和髓静脉发育时,髓静脉及其分支发生阻塞和发育不良,并由侧支代偿形成。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与外伤有关,局部静脉发生阻塞,导致髓静脉引流入单支或几支粗大的引流静脉。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angioma,CA)是一种并非少见的脑血管疾病。Mulliken根据血管内皮细胞的组织学特点,将血管瘤分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两大类,而血管畸形又分为低流速血管畸形和高流速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瘤即属于低流速血管畸形中的静脉畸形[3]。病因上,先天性学说认为婴儿患者和家族史支持先天性来源的假说。研究显示家族性和(或)多发海绵状血管瘤多见于西班牙裔,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后天性学说认为常规放疗、病毒感染、外伤、手术、出血后血管性反应均可诱发海绵状血管瘤。Zabramski等追踪6个家族21人,随访2年发现17个新生海绵状血管瘤病灶,每个病人每年出现0.4个新生病灶。由于静脉畸形可以造成局部血流速度的改变,而海绵状血管瘤为低流速血管畸形,因此单纯静脉畸形容易合并海绵状血管瘤。

MRI对多数静脉畸形及海绵状血管瘤均能很好的显示,但因其序列的不同,其在各序列的检出率不尽相同,本组病例,T1WI、T2WI、FLAIR常规序列中12例脑静脉畸形中央静脉表现为长T1短T 2的流空信号,其中3例髓静脉无显示,7例隐约显示,海绵状血管瘤低信号环显示清晰;2例中央静脉显示清晰,髓静脉隐约可见,海绵状血管瘤隐约显示,磁敏感技术12例均清晰显示中央静脉、髓静脉及海绵状血管瘤(图1~6)。由于常规序列多采用SE序列,对磁场不均不敏感,所以对于血管显示以及海绵状血管瘤的出血显示较差;另外,静脉畸形的血管较细[4],海绵状血管瘤较小,而常规序列扫描层厚多较厚,所以,层厚也是影响静脉畸形和海绵状血管瘤显示不佳的原因。磁敏感技术利用3D-FFE序列,对磁敏感性物质显示能力强,能够更好地反映局部病灶微观磁场的变化,极佳地显示管径细小流速低的血管以及引起局部磁场不均物质的检出;另外,3D-FFE序列为容积扫描,层厚薄,对于细节的显示更佳。后处理图像,可以将静脉畸形及海绵状血管瘤整体显示。静脉畸形可发生脑内任何部位,本组病例多见于额叶,与文献报道一致,其次顶叶、颞叶、脑干。以往,静脉畸形可以用CTV及DSA进行诊断,但这两种方法很难显示海绵状血管瘤[5],因此,磁共振磁敏感技术是显示静脉畸形合并海绵状血管瘤最好的方法。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脑静脉畸形合并海绵状血管瘤在临床治疗上,多以保守治疗为主,或切除后者[6],明确诊断在临床治疗中较为重要,磁共振磁敏感检查可以准确而快速诊断脑静脉畸形合并海绵状血管瘤,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 胡锦清,宋怡诚,沈建康脑静脉性血管瘤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7,5:294-297[2]TruwittCL. Venous angioma of thebrain: history, signifcance, and imaging fndings. AJR, 1992, 159: 1299

[3]Enjolras O,Wassef M,Chapot R.Color atlas of vascular tumors and vascular malformations.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ublisher,2007: 3-13

[4] 周文辉, 王琴, 胡久益, 等. 脑静脉畸形的MRI 诊断(附8例分析)[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6,17:1-3

[5] 吴新生,卢光明,郑玲,等.脑静脉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27:1621-1624

[6]Sasaki O, Tanaka R, Koike T, et al. Excision of cavernous angioma with preservation of coexisting venous angioma.Casereport [J]. J Neurosurg,1991, 75: 461-464

1006-6586(2016)03-0012-02

R74

B

刘鹤,医师,研究方向:神经系统疾病磁共振诊断;包权,通讯作者,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神经系统疾病磁共振诊断

猜你喜欢

海绵状磁共振畸形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对比经结膜入路开眶术和内外联合开眶术摘除视神经内侧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
实时动态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纵隔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比分析(附4例报告)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48例指蹼畸形的修复治疗体会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双呼吸导航门控高分辨黑血磁共振序列冠状动脉管壁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