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场强MR结肠成像在结肠癌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6-11-01刘桂锋苗莹莹于绍楠曲阳春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肠壁肠管结肠癌

刘桂锋,苗莹莹,于绍楠,曲阳春,陈 琰

(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放射科,吉林 长春130033;2.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



高场强MR结肠成像在结肠癌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桂锋1,苗莹莹1,于绍楠1,曲阳春1,陈琰2*

(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放射科,吉林 长春130033;2.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

结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之一,在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病率最高[2],但近来在我国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3]。目前已经成为仅次于肺癌与乳腺癌的第三大恶性肿瘤,其发病的原因尚不明确。因此有效地提高结肠癌的检出率并对其术前准确分期,以降低术后复发率是临床的首要问题。磁共振结肠成像(MRC)是结肠病变检查的影像学新技术,它具有多序列扫描、任意方位成像以及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等优点,有利于显示结肠的解剖结构及毗邻关系,可以清楚显示肠壁各层结构、肠腔内外及病变周围的浸润、转移以及周围淋巴结情况,对结肠癌定位、定性以及其术前分期的准确率均高于其他传统的影像学技术[4]。

1 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搜集我院(2014年8月-2015年4月)期间30个结肠癌的患者,并均经由纤维结肠镜及病理证实为结肠癌的患者。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5-87岁,中位年龄56岁。

1.2方法

1.2.1检查前准备清洁肠道:肠道的充分准备是最为关键的第一步,可以较好的避免残留粪便、粪液及残留物所造成假象,并使肠管轻度扩张,肠黏膜可见充分展开,有利于显示较小病灶的检出。

在扫描前5- 10 min皮下或静脉注射低张药物(山莨菪碱),目的主要是用于抑制肠管的蠕动、痉挛和减轻由于患者的不适等所引起的运动,以减少图像的运动伪影。

1.2.2序列采用3.0T MRI检查设备配合多通道表面线圈完成扫描。扫描的MRI序列有:T2WI、 T2WI脂肪抑制像、T1WI、DWI、ADC图,分别以横断、冠状、矢状及病变部管腔横轴位进行扫描,层厚为3 mm。T1WI 可显示肿瘤与邻近脂肪间隙的对比,对判断肿瘤有否外侵价值较大, T2WI 有助于肠壁各层解剖结构的显示,结合轴、矢及冠状位可显示结肠肠腔各段的形态及正常走行情况,继而作出正确的定位诊断,T2W-SPAIR图像可以清楚勾勒出病变及淋巴结的轮廓, DWI 及ADC图像可以区分正常与病变的肠壁及转移淋巴结情况,有助于肿瘤及转移淋巴结的定性。本研究中病人采取俯卧位,这样可以使空腔内气体充分得到弥散,避免较宽大的气液面形成,造成较大的伪影。由2位高年资医师评价检查图像的质量。

2 结果

结肠癌一般表现为肠壁局限性或不规则增厚、多伴有肠腔肿块和管腔变窄,部分病变肠管管壁僵硬,周围脂肪有浸润等。大多数病灶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DWI呈明显高信号或混杂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改变。本研究的结肠癌术前分期严格参照TNM国际的病理分期标准。而在本次研究中,MRC对于结肠癌的TNM分期准确性为73.33%(25/30)。T分期总的准确率为73.33%(25/30),其中小于等于T2期分期准确性为76.9%(10/13),T3期分期准确性为86.67%(13/15),T4期分期准确性为100%(2/2),MRI过度分期3例,过低分期2例。肿瘤侵犯腹膜(T3期和T4期)的敏感度为88.23%(15/17),特异度为76.9%(10/13);阳性预测值为83.33%(15/18),阴性预测值为80.0%(8/10)。术前分期和病理分期对照如表1所示,MRI术前淋巴结N分期与病理分期对照见表2。

表1 MRI术前T分期与临床病理分期对照

表2  MRI术前淋巴结N分期与临床病理分期对照

3 讨论

结肠癌的检查方法有很多,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是纤维肠镜、钡剂灌肠及CT检查。近年来,随着MR设备的不断改进,应用于结肠肿瘤病变的检查也越来越多。相较纤维结肠镜、钡剂灌肠及CT检查,MR具有无创性、无辐射性,还具有较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可以清晰的判断肿瘤大小、肠管管壁浸润深度,肠外受侵程度[5,6],尤其对较小癌灶的发现意义很大。这对结肠癌术前TNM分期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临床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7]。本研究中30例结肠癌患者病灶均检出且定位、定性准确,TNM分期准确性为73.33%,肿瘤浆膜外侵犯(T3、T4分期)敏感度为88.23%,特异度为76.9%,与以往的报道结果基本相符[9],本研究采用3.0T MRI检查设备配合多通道表面线圈,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分肿瘤侵犯黏膜层和肌层,对于比较难以区分的T1、T2期有一定提示作用。T1、T2期病变多局限于肠腔内,肿瘤处肠壁外缘连续、光滑,而T3期肿瘤周围肠壁多不光整、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并可见结节状及索条状异常信号,但是如果病变周围有渗出及炎症等,也可以表现为此类征象,所以会造成过度分期或分期不足,此时需要结合T2压脂序列、DWI及ADC图进行综合判断。早期T3表现多为肿瘤侵犯肠壁全层,未侵及周围脂肪组织,在MR上表现为肌层连续性中断,典型明显侵犯周围脂肪组织的晚期T3较为容易,所以需要结合压脂及DWI等功能成像进行综合判断。与前三期肿瘤相比,T4期比较好判断,表现为肿瘤与邻近气管脂肪间隙消失,或侵及周围器官,周围器官内出现肿瘤的异常信号,所以本实验中2例T4期均正确。

图1示T2WI矢状位及轴位图像,可见病变呈T2WI稍高信号,边界欠清,病变肠腔变窄,肠管肌层受侵,周围脂肪间隙模糊。

图2示T1WI轴位,所示病变呈稍低信号,边界欠清。

图3示T2WI压脂轴位,病变呈稍高信号,可见病变周围脂肪间隙受侵情况。

图4DWI图像,病变呈不均匀高信号

图5ADC图,病变呈低信号

评估肿瘤患者预后的众多因素中,有无淋巴结转移占有重要地位,淋巴结转移在肿瘤分期中有决定性作用,然而影像学对于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一直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炎性淋巴结也可以增大,而小的淋巴结也可以发生肿瘤浸润。目前的研究多将淋巴结长径>1 cm定为转移的标准,也有对长径>0.5 cm,但呈球形或分叶状,或者信号异常的定为转移瘤。本研究也采用以上标准,结合DWI图像,结果与前面的研究大致相同[10]。

4 不足与展望

①本研究的样本相对较小,存在一些系统误差②高场强结肠磁共振检查时间较长,受呼吸及肠管蠕动影响较大,图像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但伴随着磁共振硬件设备和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这项结肠病变影像学检查技术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了结肠癌筛查的主要方法, MRC应用正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8],也备受临床逐渐重视及广泛好评。

[1] Jemal A,Bray F,Center MM,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J].CA Cancer J Clin,2011,61(2):69.

[2]Lynnel H.Preventing colon cancer[J].Gan To Kagaku Ryoho,2013,40(13):2475.

[3]LIM GuJ.Changing Pattems of eoloreetaleaneer in China over aperiod of 20 years[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5,11(30):4685.

[4]Thorton E,Morrin MM,Yee J,et al。Current status of MR colonography [J].Radigraphics,2010,30(1):201.

[5]张瑞平,李建丁.大肠癌肠外浸润螺旋CT征象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2):184.

[6]江浩,陆风旗,张雷,等.多排螺旋CT检查在结肠癌诊断重大临床价值[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4,13(12):983.

[7]Gluecker TM,Johnson CD,HarmsenWS,et al.Coloreceal cancer screening with CT colonography,colonoscoph,and double-contrast barium enema examination:prospectiveassceddment of patient perceptions and preferences [J].Radiology,2003,227,(2):378.

[8]Lauenstein TC,Ajaj W,Kuehle CA.MR colonography in patients withincomplete conwentional colonoscopy [J].Magn Reson Imaging Clin NAm,2005,13:349.

[9]Vander Pardt MP,Zagers MB,Beets-Tan,et al.Patients who endergo preoperative chemordiocherapy for locally adyabed rectal cancer restaged by useing diagnoistic MR imaging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Radiology,2013,269(1):101.

[10]Arru M,Aldrigheti L,Castoldi R,et al.Analysis of prognostic factors influencing long-term survival after hepatic resection for metastatic colotectal cancer[J].World Surg,2008,32(1).93.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目(140520020JH); 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吉教科合字(2016)第467号]

1007-4287(2016)09-1515-03

2015-12-27)

猜你喜欢

肠壁肠管结肠癌
基于塞丁格技术的套管法在更换鼻肠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16 排CT 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作用探讨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各级肠管回声增强的临床价值分析
结肠内支架联合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在结肠癌合并急性梗阻中的短期及中期疗效分析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64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分析
七叶皂苷钠与化疗药联合对HT-29 结肠癌细胞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