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悟中央经济会议精神看我国体育产业新常态发展

2016-10-31杨海英孙婧卓

运动精品 2016年12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常态体育

杨海英 孙婧卓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领悟中央经济会议精神看我国体育产业新常态发展

杨海英 孙婧卓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以探索我国体育产业化运作的模式为切入点,从市场产业开发为指导,对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现状进行客观分析,为使体育产业新常态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加的新亮点。对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就如何把握体育产业新常态特征,果断采取新对策,使其获得新发展,并就建立适应我国体育产业新常态发展的产业化道路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中国经济会议精神;我国体育产业;新常态;发展

为顺应世界体育产业新的发展趋势,掌握体育产业目前的发展状况,从今年起,国家体育总局将对我国的体育产业进行调研,届时将出台更加完整和科学的我国体育产业现状报告,使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道路出现“新常态”。调研主要内容有:2015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地方GDP的比重、体育装备制造企业的数量和生产状况、经营性体育场所的数量、体育用品销售企业的数量和经营状况、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问题、“新常态”体育产业与发展的思路等。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发展体育产业,推动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体育产业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在新常态发展中的一个新亮点。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开始进入消费结构升级期,体育消费的观念在转变,消费量在增加。种种国家体育产业的回暖给我们预示着:中国体育消费市场空间巨大、潜力足,问题在于如何把握体育产业新常态特征,果断采取创新性对策,使体育产业新常态的发展,最终实现体育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增加的新亮点。

1 中央经济会议对新常态概念解读

2015年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当今的经济发展提出了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新概念。对新常态的认识见仁见智、其说不一。万变不离根本,新常态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发展的相对减速,由多年出现的两位数增长换挡为7.5%左右。正如李克强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中所诠释,“经济发展是长跑不是短跑,短跑的冲刺在经济发展的一定时期是需要的,但它不能是永久的。作为长跑的经济发展必然要有一个常态速度,才能适应漫长的行程,最终取得好成绩(表1)。”世界上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因为什么都要发展从结构失衡到优化再平衡,所以发展速度都相对较快,而发达国家,因为各方面的发展都已经完成,相对进入了发展的常态期,所以增长速度都不可能很高。由此推断出世界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的历史,快速发展阶段都是有一定时限的,而常态发展则是长远的。

表1 亚洲国家经济常态发展情况统计

2 领悟会议精神认识新常态,加速体育产业适应新常态

每届亚运赛程过半,中国军团都已经稳稳占据着亚运会金牌榜首位,几乎将一半金牌都收入囊中。63年历史,已举办17届,中国军团几十年的积累,在亚洲独步武林并无太多障碍,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如果亚运会继续办,那么蝉联金牌榜将只是数字问题。当中国经济正进入“新常态”,我们面对金牌面对亚运会,似乎也进入并开始适应了一个新常态。

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对“唯金牌论”的讨论一直就没有停息过,1992-2012年中国奥运金牌榜排名(表2),不难看出我国在近几届奥运会的出色表现使金牌总数和全世界排名都明显改善,这足以显露出我国体育赛事取得金牌数量和排名已呈常态化。

表2 中国近6届奥运会金牌榜排名

这种新常态势必为我国体育产业呈新常态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我们一直强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没有我国奥运健儿屹立在世界巅峰,就不能彰显我国该体育项目在本国的普及度和支持度,同时也会侧面反映出已成常态发展的体育项目是体育产业常态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女子网坛的李娜,两次成功问鼎世界大师赛杯冠军,带动了我国网球体育产业“大跃进”。这种常态化发展趋势必然造就我国年轻女子网球后备人才,正在厚积薄发赶超李娜。

体育金牌的常态化对其体育产业的结构变化影响,也会波及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并产生深远影响,这种对金牌新常态,其实是让体育回归体育的重要拐点。去故取新,乃自然规律,适应“新常态”后,愿中国体育能迎来更多“健康态”。

3 我国体育产业新常态的形成出现新常态现象

3.1 体育明星发展之路的新常态

跨入21世纪,体育界与演艺圈有着剪不断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体育娱乐不分家,今天我们很容易在电视媒体网络看看以前为国争光的奥运冠军,现在已跳到娱乐圈,并且得到认可。前有李连杰、陶虹和牛莉等老将冲锋,现有伏明霞、刘璇、杨波、李小双、田亮等人的名字不断出现在各个媒体的娱乐版。比如,田亮出演了《爸爸去哪儿》,名声大噪,为他今后演艺界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像他当年站在世界最高跳水领奖台那样,大放异彩。

3.2 国民体育运动的新常态生活形成

我国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经济上了大台阶,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生质的变化,随着“全民健身”观念的深入,人们业余生活对体育锻炼出现依赖的新常态情形,正是体育产业健康持久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群众才是带动一切产业发展的主体。

3.2.1 人们健身形式多样的新常态

根据去年国家统计局发布调研数据显示,2010年前我国中小城市15-74岁人口中,有健身锻炼习惯的约占三分之二,平均每人每天的锻炼时间近半个小时,七成以上的健身方式为走路跑步。五年后,我国中小城市全民健身大军数量、对活动项目和运动场所的需求都在急剧增加,我国中小城市有健身锻炼习惯的人群约占总入口的一半以上,平均每人每天的锻炼时间近一个小时。尽管健身方式仍以走路跑步为主,但跳舞、球类运动、武术气功、瑜伽等参与者数量明显增多,表明市民的锻炼形式更加多样化出现新常态。

3.2.2 体育运动对人们健康和快乐之间的新常态

奥林匹克精神诠释着体育运动本身不仅是一种公益性事业,现在它同时具有了产业功能。体育运动已成为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凝聚和促生正能量,化解负面情绪和不良嗜好。广场舞的常态化发展,促成了跨世纪的健康理念:“走出去,结识新朋友,把健康带回家”。我国老龄化形势逼人,体育产业常态化发展为社会结构老龄化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分担很大一部分压力。今年春节联欢晚会,广场舞神曲《小苹果》和《最炫民族风》的创新揉合,加上我国中老年长辈们神灵活现的广场舞表现,正是我国大众体育积极发展正能量的体现。

4 释放我国体育产业常态化发展的潜力

4.1 体育产业常态化发展模式是不应完全产业化发展体育

全世界也没有看到有一个国家,即便是在发达国家美国,政府也是通过税收政策支持体育和竞技运动的发展。体育产业的经济效益不仅要从体育产业上看,更要从它可能带动的其他产业效益上看。体育产业的不完全产业化发展模式必备三要素:国家政府的指导和支持、社会的认同和赞助、体育产业发展的配合。

现阶段,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出现滞留趋势,国内的体育消费市场被海外企业和资本占领了很大的市场份额。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出台相关体育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措施、体育的服装器材科技含量不高、国内品牌少而知名度不高且在国内受热捧度低于国际运动品牌、模仿的道路根深蒂固,很难创造自主的产品和服务品牌等等。

各个产业和体系构成了社会经济这棵参天大树,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部门一样吸取阳光,养分和水,共同作用一起成长,抵抗外来灾害,发挥极致的制造氧气回馈自然。因此,体育产业的常态化发展必然要与其他产业相互推动。比如,服装业、文化业、旅游业等。主体路线应从体育产业的整体上来做估算生产、服务、消费,其估测方面有:体育消费的广告,推广、策划、创意性市场,大众体育健康的消费市场,体育网络科技和互联网营销,更高层次的体育专业性培训市场,竞技体育的市场,各种体育形式对外投资和技术经验输出的世界市场等等。所以,我们的体育产业要完全以市场为主要导向,让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上起决定性作用,出台的改革不到位,致使我国体育产业不应完全产业化发展体育模式。

4.2 体育产业常态化发展动力是让市场上的体育资源流动起来

我们必须根据我国体育产业具体情况,结合国际上的惯例和要求,实施好符合我国国情的体育产业基本道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让稀缺的优秀体育资源在市场上流动起来,跳出政府部门的垄断性控制怪圈。很明显,人力资源是构成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体育企业要动员社会上各方面的人才和精英投入体育产业,使资金和资源朝效率最高的地方聚集,才能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形成市场核心竞争力。在具体实践中增加知识、提高能力、开阔视野解决好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各种棘手实际问题。我国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过程中推出的“3亿人参加冰雪运动”的计划;江苏省出台《江苏省青少年足球振兴行动计划纲要》;中超足球联赛好几家俱乐部开始盈利;国际顶级赛事落户中国……。体育运动普及度高,体育产业才得以发展。我们不难发现世界体育强国,总是利用经济全球化理念,尽可能把体育产业做大做强,努力推向世界,最终形成常态化发展,这些收益都是借助世界优秀体育资源流动共享的结果。

5 我国体育产业常态化运作发展对策

5.1 深刻领悟中央经济会议精神,透过现象看本质。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在保证一定的高速度前提下,一定能很好渡过风险的消化期和机构调整的煎熬期。体育产业体系要结合我国国情,努力使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式跟上时代的步伐,促进产业的产物结构不断向高水平提升。以市场为主要导向,让体育资源配置上始终围绕市场转(让体育资源配置上始终以市场为中心)。我认为,现在中国体育产业面对的问题已经升级为国内优质产品和服务供应少,政策不落实和组织不力。另外,我国体育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相当不到位,不要被其他国家牵着鼻子走,坚定要做领头羊的信念。

5.2 我国体育产业制度和政策顺应我国经济宏观政策的浪潮,才能完善出现“新常态”,体育产业应该也可以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帮助构建大众的健康生活和休闲方式。体育产业应该做到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通吃;引进国外先进的,加之国内可行的知识、技术和经营模式,推出我国特色的体育产业,经历国际体育市场的竞争;发挥我国网络技术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推出世界领先技术,创造更大的经济奇迹和经济效益;解决好我国的高水平运动项目、国际国内商业化程度不高和国际上商业化程度高的项目,我国竞技水平不高矛盾关系。

5.3 要端正认识,采取积极态度,充满信心,适应新常态发展。我国体育产业遵循结构失衡到优化再平衡的事物发展规律,势必进行前沿调整,提升我国体育产业“新常态”内涵,解决目前几个特殊的问题要妥善处理,比如说,加大大众媒体与电视和新媒体的互动,加大市场竞争减少赛事成本,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不可忽视稀缺的体育资源流失,对职业或者优秀运动员的引导、教育和必要的管理进行探索,建立有效社会管理体制,约束好自己的光环,给我国体育市场秩序带来正能量;发挥国家法律进行限制和控制赛事赌博问题、兴奋剂问题,拔掉毒瘤还体育竞技绿色健康环境。

[1] 魏纪中.发展体育产业也需要改革[J].小康,2015(3).

[2] 韩磊磊.转型期中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3] 冯莎莎.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J].祖国,2014(24).

[4] 赵杰.中国网球运动产业化运作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3).

[5] 陈永昌.从全国产业五大变化看经济新常态——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体会[J].江苏教育研究北方经贸,2015(1).

Grasping the Central Economic Conference Spirit and Looking at the New Normal Sports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China

YANG Haiying,etal.
(Xuhai Colleg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008,Jiangsu,China)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常态体育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体育产业之篮球
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
智珠二则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新常态报道要认识四种关系避免两个极端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