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如何高效推进小学体育教学

2016-10-25李全威

体育时空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学技能终身体育意识小学体育

李全威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40-01

摘 要 本篇文章主要从夯实教师队伍整体素养、改进优化各个教学环节、重视中小学体育教育的衔接问题以及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经验四个方面,详细阐述笔者有关如何高效推进小学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小学体育 教学技能 终身体育意识

古希腊教育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体育可以给人以完美的体格、勇敢的气质和良好的习惯。”我国现代教育家晏阳初先生也不止一次强调:“体育教育实乃教育之根本,无健康之体魄,则其他教育皆无推行之基础。”可见,体育教育确系整个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小学体育则是整个环节中最不容忽视的一个。然而,当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其中问题较为严重的一点即是教育成效滞后低下,不能满足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则需要广大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齐心协力,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夯实教师队伍整体素养

(一)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准。俗话说得好:“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滴水,则自己须有源源不断的水。”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准如何,直接影响体育课程的质量高低。因此,体育教师首先需要切实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一方面,要确保自身的身体素质过硬,可以给学生做出良好的示范。另一方面,要拓宽自身擅长的专业领域,尽可能在田径、技巧运动、球类、武术以及棋类项目中,均达到一定的造诣,以期给学生们奉献出更加精彩的体育课程。

(二)夯实自身的教学技能。如果说专业技能是前提,那么教学技能则是教师发挥自身专业技能的关键。小学体育的教学技能外延广泛,这里主要探讨的是教师的教学语言技能。时至今日,依旧有不少的体育教师忽略了自身教学语言的技能问题,认为体育课上,教师的教学语言并不是很关键,只要学生听得懂自己在讲什么就够了。症结恰恰出在这里,要知道,学生听得懂教师讲什么是一回事,学生乐不乐意听教师在讲什么是另外一回事。只有教师的语言具有吸引力,学生才会注意力集中且充满求知欲望。所以,体育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不遗余力地提升自身的语言技能,争取化难为简、化枯燥为有趣、化平淡为幽默。

二、改进优化各个教学环节

新课改强调,完善的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堂导入、新课讲授、课尾总结与课后拓展。调查研究显示,当前的小学体育课程中,百分之七十四的体育教师,将自己所有的精力放在新课讲授上,其他环节都是简单带过甚至直接省略,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可见,重视且优化各个教学环节,也是我们提升课程成效的重点。尤其是课堂导入环节,是需要体育教师重点留心的。特级教师魏书生说过:“课堂导入是彰显教师教学智慧的一个环节。一个在课堂导入上驾轻就熟的教师,从不担心学生的兴趣缺失、注意力分散等问题。”可见,良好的课堂导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抓住学生注意力方面是有显著优势的。如何改进呢,首先,教师要擅长变换不同的导入方式,上一节采取了游戏导入,这一节就换为悬念导入。不停变换的导入方式,无疑可以带给学生源源不断的新鲜感,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其次,教师要擅长在导入的过程中与学生互动。要知道,导入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学生充分参与的导入可以为整节课打下理想的氛围基调。此外,课后拓展环节,也是广大体育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完全消化吸收课上所学,这时,课后拓展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补充环节。课后拓展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尽可能在不影响学生课后休息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实现温习和巩固,并加深师生情感。

三、重视中小学体育教育的衔接问题

小学体育是整个体育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与中学体育的衔接问题,也是应该引起广大教师反思的。小学体育中,我们重点培养学生的是直观感知的能力,而中学则对学生的抽象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果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不畅的话,学生在中学阶段一时之间就很难转变过来,甚至承受超额的压力。所以,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摒弃桎梏,开启教学远见,重视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衔接问题,想方设法让小学体育成为整个体育教学体系中最优质的一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经验

发达国家的先进体育教育经验,无疑对我们实现高效发展有着宝贵的启示作用。其中,以下两点是最值得我们深思的。

(一)整合利用社会体育资源。西方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代表,是非常重视体育教学的。因此,从小学到大学,他们对学校的体育软硬件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此外,他们还整合了大量的社会体育资源,为学生的体育学习作补充。这样,学生不仅在学校里享受着优质的体育学习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在整个大的社会环境中,也充分享有理想的社会体育资源。

(二)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全民健身”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关注自身的身心素质、积极投身体育运动。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多地方存在不足,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就是人们的终身体育意识淡薄。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最佳期就是小学,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渗透终身运动的科学理念,引导学生真正将体育运动当做自己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真正建立起规律的运动习惯。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主编.体育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丁舒.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3] 董翠香,朱美珍,季浏.发达国家学校体育发展方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体育学刊.2012(04).

[4] 陈佩杰,翁锡全,林文弢.体力活动促进型的建成环境研究:多学科、跨部门的共同行动[J].体育与科学.2014(01).

猜你喜欢

教学技能终身体育意识小学体育
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
卓越教师培养背景下物理学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研究与实践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微课对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