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政府统一所有,部门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资产管理机制探讨

2016-10-21叶一萍

财会学习 2016年9期
关键词:资产管理探讨机制

叶一萍

摘要:2006年财政部颁布《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后,本级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开启了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新篇章。同时,本级财政部门为贯彻落实上述文件精神,出台了有关实施意见的通知,《通知》在内容上从资产的初始配置到最终灭失,程序上从单位申请需表述的事项到提交报告需附送的材料直至审批权限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从此,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道路。但从这些年实际执行情况看,资产管理效果仍不够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未能按《通知》规定落实“政府统一所有,部门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资产管理机制是主要因素之一,致使财政、部门、单位齐抓共管的局面一时难以形成,管理方面上下脱节、效率不高、成本过大、效果欠佳等现象并存,本文拟就上述资产管理机制问题作些探讨,以供同行商榷。

关键词:资产管理;机制;探讨

一、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重视资产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一直以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大多由公共财政埋单,不存在计提折舊和成本核算问题,姓“公”色彩浓重,看起来资产是大家的,实际上“大家”是个集合概念,谁都不怎么去爱惜、维护的观念根深蒂固,应了经济学上“花别人的钱不心疼”的著名论段,资产一旦购入,后续的保管、使用、报废处置等工作严重脱节,致使重初始配置、轻后续管理的落后思想一直延续至今,不利于资产的管理。要改变这一现状,其一,在思想根源上必须要有一次深刻的认识飞跃,像爱护私人财产一样管好、用好公家的资产,无论资产来源如何,只要进入单位资产目录,人人都有监管的权利和义务。资产的购入仅仅是资产管理的开始,大量的管理工作还在后头,存在于整个资产使用年限期间,对资产的管理绝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是转变观念的首要问题。其二,要转变服务观念,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提高管理水平。正确处理“财政综合管理、部门行业管理、单位具体管理”三者关系,财政部门要积极有为,想方设法,根据本地实际推进资产管理工作。主管部门要发挥行业优势,在财政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做好本部门资产管理各项工作。单位具体抓好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等具体细节的落实。同时,要发挥各相关部门的作用,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审计部门要结合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规定做好相关资产管理的审计工作;监察部门要对主管部门领导、占有资产单位责任人的资产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对造成资产损失的追究相应的责任;建设、国土、公安、交通、工商、税务等部门应把好资产权属证书过户关,对未经批准的资产配置和处置行为,不得办理权属证书登记、过户等相关手续,市招投标中心不得受理资产处置申请。形成各司其职、职责明确的多方管理模式。

要学会换位思考,开展互动交流,财政、部门要深入单位调研,掌握一手情况,摒弃以会代管、以费代管、以令代管的落后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提升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促进管理效果的显现,探索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单位。

二、注重平时,加强辅导,普及知识,增强单位资产管理认知性和主动性

在日常监管工作中,一方面,要利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终端安装到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的优势,充分发挥其作用,增设“政策法规”专栏,将国家、省、市有关资产管理政策、法规等文件上挂,方便部门(单位)随时查阅、学习,通过业务的不断接触,逐渐熟悉、掌握管理知识和管理要求,规范各项业务,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通过财政、部门、单位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另一方面,针对单位资产管理人员流动性大、业务素质整体欠佳和资产管理认知度及主动性从上到下、从领导到百姓都相对较低、需要教育和培养的特性,开展各类培训,加强业务辅导,普及资产管理知识,提高人人维护资产安全、完整的主人翁观念,增强部门(单位)领导的资产保值、增值意识。对于主管部门而言,由于其处在管理一线,掌握资料较直接、全面,对行业特性较了解,可根据政府和财政部门对资产管理的综合要求,结合本行业特点,制定适应行业特质的管理要求,作为其系统资产管理的法定依据之一,同时开展系统培训,明确管理目的、要求及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等,使单位资产管理人员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最起码碰到问题时不会束手无策。对于财政部门而言,由于行政事业资产管理行业差别较大,管理面广,自身人员有限,目前情况看,只能在比较粗的面上作些努力,以间接、综合管理为主,但也并非无可作为,比如部门组织系统培训时,主动介入,与部门(单位)开展互动交流,发挥各自优势,将热点、难点问题现场摆出来,现场解剖麻雀,举一反三,合力推进培训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增强单位资产管理主观能动性和规范性。

三、立足细节,狠抓落实,层层把关,提升资产管理工作规范性

要以贯彻落实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为抓手,注重操作要求,立足细节,狠抓落实,于细节中显现“政府统一所有,部门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资产管理机制,从操作层面发挥主管部门作用,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使资产管理各环节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

在资产使用环节,特别是在非经营性资产转作经营性资产方面,主管部门必须对下属单位提出的要求进行复核并出具意见,按“先调剂、后出租(售)”的原则把握,在本部门内若其它单位存在需求的,则由主管部门负责协调,报财政部门备案,实行无偿划拨或调剂使用,以体现资产“政府所有”的理念,并解决人均资产“苦乐不均”的不合理现象,同时贯彻厉行节约方针,节省公共财政开支。

在资产处置环节,对财政部门而言,由于管理范围宽,知识能力有限,不可能对种类繁多的资产报废(损)情况掌握到位,因此,必须依靠主管部门的认定,在单位向财政部门申请资产报废(损)时,主管部门必须根据资产使用年限最低要求结合成新度,出具审核意见,财政据此审批,形成“部门多级监管”的机制。同时主管部门需监督资产处置收入归入单位财务,作为财政拼盘资产列入综合预算范筹,防范资产处置收入流失,督促单位规范财务行为。

在单位撤销、合并时,按政府要求必须开展资产清核,以全面摸清单位财务和资产状况,进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交接。资产清核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重,需财政、部门、单位三方发挥各自优势,密切协作,财政部门业务上要做好“顶层设计”文章,总体谋划资产清核工作,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工作力度,按财政部门的要求,制定具体资产清核方案,指导下属单位开展有关工作。

四、建立配套制度,明晰后续管理,使“政府统一所有,部门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管理机制真正落到实处

(一)加强联系,建立财政、部门、单位三方联席会议制度

在资产日常管理中,一般事项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办理,但特殊事项或一次性事项,如一些历史遗留的资产长期账实不符问题,由于年代久远、单位几度合并等因素,加上人事变迁等,对于此类事项的处理,财政、部门、单位必须加强联系,由单位提出初步处理意见,由主管部门商同财政部门根据本部门资产管理实际,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三方联席会议,以集中商讨处置办法,提高工作效率。

(二)互通信息,建立财政、部门、单位三方沟通协调机制

由于资产的属性--易流失性决定了对其管理的责任重大,无论流失的资产数量多少和金额大小,一定程度上都是触犯国家法律的,因此对待资产的处置必须慎之又慎,要求财政、主管部门、单位三方联动,以单位为主、主管部门为辅,财政及时介入,加强沟通协调,本着“尊重历史”与“兼顾实际”的原则,妥善加以解决。

(三)加强事后监督,建立财政、部门、单位三方协查机制

目前,由于财政部门管理资产人员力量有限,资产经批复同意处置后,相关后续监督工作难以跟上,动态管理乏力,有必要建立财政、部门、单位三方协查机制,强化事后监督,使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不脱节,做到同步进行,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总之,资产管理工作贵在转变观念,着力点在平时,落脚点在细节,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方能见效。

(作者单位:浙江衢州市政协办公室)

猜你喜欢

资产管理探讨机制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论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
浅析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