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自我教育模式的新探索

2016-10-20冯贺国奇慧

学理论·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自我教育模式探索

冯贺 国奇慧

摘 要:大学生自我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在新时期如何改进和创新大学生自我教育模式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话题。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教育;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8-0216-02

自我教育是教育的理想境界,是现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自我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条件和时代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发生变化,自我教育也如此。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时期自我教育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任务。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探索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新模式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构建新型的课堂模式

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模式注重知识的积累,课堂气氛沉重、教学过程僵化、枯燥无味。这种教育模式无疑会引起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心理。只有创新课堂模式,使得老师和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双向互动,大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对知识进行认知,进而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过程的主动性。

(一)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作用

提倡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强调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转变工作方式,而不是否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等的正确引导作用。大学生虽然具有自我教育能力,但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处于发展阶段,对是非曲直的判断还不够确切,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引领正确的方向。但是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该改变传统的硬性灌输的教育方式,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手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教育的方式,为高校大学生提供更多具有启发性、引导性的教育。

(二)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

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激发起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和认同度是开展好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大学生的心中树立自我教育的意识也是同样如此,如何让大学生认识到在新的时期需要进行自我教育,激发大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是关键。作为高校教师首先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激发大学生主动进行自我教育,主动学习的意识。其次,高校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内容的选择,内容不仅要新颖还要接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而引起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同感和共鸣。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改變以往的教学方式、方法,利用自媒体等先进的网络传播手段,创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方式。同时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亲身体验及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大学生自己亲自体验,增强教育过程的感染力。用这种方式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其中,并且能够获益匪浅,进而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

(三)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率的提高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大学生的发展规律。密切关注每一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动态,对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及时帮助。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动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并非易事,那么创新大学生自我教育载体,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实效性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随着互联网新时代的到来,微信、微博、论坛等自媒体成为大学生发表自己的动态,记录生活的重要工具之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这一新兴媒介深入到大学生的群体中去,及时关注每一位大学生的动态,了解每一位大学生的思想动向,以便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递给大学生文化知识,还要给学生反馈,提出问题的机会,让大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及时发布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畅所欲言,真正融入课堂的学习中去。这样也有助于让大学生认识到思考以及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的必要性,进而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构建自我教育的网络平台

学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机构必须积极主动地利用网络这一新兴方式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自主选择性。

(一)净化网络传播内容

网络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信息的丰富性,这一特点为大学生自我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为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供了一个自主选择的机会。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注意到网络传播内容的良莠不齐,在大学生自主进行选择时要保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上的领导地位。首先,高校教师要提高自身运用多媒体以及网络的能力,做到与时俱进,利用网络设备增加课堂的丰富性。其次,高校要加强网络教育的思想导向,引导网络传播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中的主体地位,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另外,学校可以利用网络的资源共享性与其他高校进行信息共享、交流。这样大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上学习,还可以利用网络扩展自己的视野。这些都彰显了网络教育的自主选择性。

(二)丰富网络教育内容

网络具有虚拟性的特点,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与其他同学进行轻松、自由的交流。这种交流模式会营造出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往往会说出自己的一些困惑以及心理动态。那么高校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也可以抓住网络的虚拟性特点,利用网络这种轻松的氛围,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把握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且及时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另外,教师可以利用微博发帖或者朋友圈动态等途径转发一些时政要闻或者心灵鸡汤等,对大学生进行耳濡目染的教育,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建立完善的网络监管制度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挑战。一方面,网络信息繁杂。网络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既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也包含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这就需要高校教师在选择信息的过程中要加强防范意识,谨慎做出选择。另一方面,网络上的信息虽然丰富,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搜索信息的效率。因此,学校可以通过设置网络防火墙等,避免不良信息出现在学校网络上,净化校园的网络交流环境。同时加强网络管理和监督,避免有些人在网站上散播不良信息,对大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

三、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对大学生进行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所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大学生理论知识的教育同时还要注重实践的教育,将实践教育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

(一)提供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实践基地

实践能够促进大学生知与行的统一,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开展实践活动,要求社会、学校共同为大学生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一方面,可以通过与一些单位合作,为大学生自我教育提供固定的实践基地,大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社会实践,丰富其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可以定期带领大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等具有教育意义的场所,让大学生亲身体验,引发思想上的共鸣,这样的教育才具有真正的教育意义。

(二)创新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途径

提高大学生主动进行社会实践的意识,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学校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供机会,丰富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途径。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大学利用一些实践形式为社会以及他人提供服务,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检验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在不断学习和反思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另一方面,利用学生社团拓展大学生自我教育平台。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大学生喜爱的团体,吸引了许多有共同爱好的大學生聚集到一起,在社团组织的一些活动中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通过社团活动提升学生的组织能力,所以社团便成为连接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的纽带。在社团活动中,通过组织普法宣传、党史宣讲、文艺演出等服务,使得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乐趣。通过实践活动,大学生不仅反思自己的理论学习效果,而且主动提高了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优化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校园环境

在大学期间,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更好地融入社会,如何将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更好地实现。总之,大学生活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优化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第一,优化校园物质环境。校园的物质环境包括一些教学场所、图书馆、生活场所以及校园绿化场所等。这些学生每天生活的场所为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锻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能够给大学生带来愉悦的心情,激发大学生的灵感,有助于形成创新意识。

第二,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一般包括校风、学风等。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同时文化作为一种软力量能够对大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自由向上的学术氛围、温文儒雅的校园环境,能够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带来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怀,进而促进大学生顺利开展自我教育。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4]张晓静.自我教育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

[5]刘志范.高校学生道德自我教育模式的新探索[J].怀化学院学报,2006(6).

[6]张芹.大学生自我教育特征及其时代意义初探[J].甘肃科技纵横,2007(4).

猜你喜欢

自我教育模式探索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设定研究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中职学生良好习惯的自我教育模式探索
永续债券探析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