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语形态问题研究综述

2016-10-13邹慧民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二语母语语法

邹慧民

(韩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潮州 521041)

二语形态问题研究综述

邹慧民

(韩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潮州521041)

二语形态问题涉及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的诸多领域,是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而从宏观的角度上看,二语形态问题折射出语言和认知之间深层次的关系问题。从认知的角度梳理,目前学界对二语形态问题的四种主要观点,生成语法学派在二语形态问题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目前二语形态问题研究还存在问题,包括理论建设和实证研究的问题。今后二语形态问题研究应采用夸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方法,以相关语言学理论为依据,结合心理学的理论模型和研究范式,注重对学习者实际语言能力的考察。

二语习得;形态结构;变异;语言能力;综述

二语形态问题是指二语学习者——特别是成人二语学习者——在习得和处理特定二语形态结构(morphosyntax)方面的困难。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形态结构的习得一直是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尽管从语法上讲有关形态结构的知识并非十分复杂,学习者也较早接触到这些现象,似乎也懂得相应的变化规则,但他们在处理特定形态结构时往往出现难以克服的困难,并且表现出持久的变异现象,例如不敏感、误用、缺失和前后不一致等。拿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例子来说,很多人学了很长时间的英语,考试的成绩也不错,但在实际使用时却往往忽略或者用错英语的一些形态变化,例如冠词、所有格、名词复数、动词过去式、第三人称单数等。从理论上讲,二语形态问题涉及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的诸多领域,例如形式、意义、意识、注意、知识类型、学习机制和语言能力等,是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而近年来二语习得中的很多热点问题——例如怎样转化学习者的显性知识以及如何提高学习者对特定语言形式的关注等,其焦点之一就是二语形态问题。而从宏观的角度上看,形态问题折射出语言和认知之间更深层的关系问题。

有鉴于此,本文梳理出涉及形态问题的四种主流观点并重点介绍生成语法学派在二语形态问题研究方面的进展。剖析目前国内外学界在二语形态问题研究上存在的问题,包括理论建设和实证研究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今后二语形态问题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一、二语形态问题的四种主要观点

对二语形态问题的研究涉及面很广,包括理论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双语现象、二语习得、二语教学、心理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等,而从认知的角度来说,目前主要的观点有四种(见表1)。

第一种观点为认知突显说。这种观点认为二语形态问题和特定形态结构本身的特点有关,学习者习得二语形态结构的难易度是由形态结构本身出现的频率、感知的显著性、语义的复杂性、形态—语音的规律性等因素决定的。根据这个观点,在输入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容易被学习者感知的、语义复杂性较低的或者形态—语音的规律性较明显的形态结构较容易被学习者掌握,处理起来就比较容易,其代表性理论有联结论(Connectionism)或者涌现论(Emergentism)。[1]

表1 二语形态问题的四种主要观点

第二种观点是母语影响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学习者在二语形态上的变异主要受学习者母语的影响,母语的表征和处理方式会迁移到对二语形态的表征和处理上,而母语所不具备的二语形态变化会对学习者造成习得上的困难。例如汉语动词和名词缺少形态变化,因而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在习得英语动词和名词形态变化的时候就会出现困难,但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他们会逐渐克服母语的干扰而最终掌握二语的形态变化。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是统一竞争模型(Unified Competition Model of L2 Acquisition)。[2]

第三种观点为资源缺乏说,即学习者受限于认知资源的有限性。这种观点认为在语言能力上学习者能掌握相应的形态结构知识,但由于学习者在处理二语时缺乏自动性,需要较多的认知资源,例如注意和工作记忆等,当他们面临交际压力和处理困难的时候就会出现认知资源不足的情况,这时候他们往往就会忽视二语形态方面的问题,而持续到底的技能训练或特殊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习者对特定二语形态结构的处理能力。这方面的代表有形式关注理论(Focus on Form)[3]、技能习得理论(Skill Acquisition Theory)[4]和输入处理理论(Input Processing Theory)[5]等。

第四种观点为能力缺陷说。即学习者——特别是晚期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他们对二语形态结构的表征和处理和本族语者有着根本的区别,也就是说学习者对二语形态结构的表征是不完整的,因而在处理相关形态结构的时候主要依靠词汇—意义的提示而不是形态结构之间复杂的层次关系,而且能力缺陷一般和学习者的母语背景无关,也不会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而消除,形成一种“石化”现象。这种观点的代表是浅结构假说(Shadow Structure Hypothsis)[6-7]。

持能力缺陷说的人也往往认可形态结构习得的关键期假说,而关键期假说的最新版本是陈述—程序模型(Declarative-procedural Model)[8]。根据这一模型,人有两个不同记忆系统——陈述性记忆系统和程序性记忆系统,陈述性记忆系统主要负责心理词库,其神经基础为大脑的颞叶和前额皮层,程序性记忆系统则负责心理语法,其神经基础为额叶和基底核组织等构成的网络。Ullman认为晚期学习者因为生理的原因使神经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具体来说程序性记忆系统削弱使他们主要依靠陈述性记忆系统来记忆、表征和处理二语知识,包括心理词汇和心理语法,学习者的二语形态问题正是由于他们的二语形态知识在表征和处理上发生错位所造成的。

二、生成语法学派对二语形态问题的研究

二语习得领域中的生成语法学派(Generative Approach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对二语形态问题十分关注,可以说二语形态问题已成为近年来生成语法学派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生成语法学派的主要特色是他们以Chomsky的生成语法为理论依据。生成语法在理论上属符号主义和天赋论,与联结论(或者涌现论)最大的区别在于它认为人天生就具备学习语言的基本知识——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简称UG),正因为如此,儿童才有可能在短暂的时间内毫不费力地习得母语,这就是语言习得的逻辑问题。生成语法学派将这一观点推广到对二语习得的研究上,因而他们探讨的主要问题包括:学习者语言是否是一种自然语言、二语习得是否受普遍语法的制约、母语的参数值是否能够重设等。由于生成语法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版本,例如标准理论、扩展的标准理论、原则和参数理论、最简方案等,生成语法学派在不同时期对可学性问题的解释就有不同的侧重点,这些都反映在他们对二语习得不同的研究取向上。简单来说,生成语法学派的研究取向经历了从UG的可及性和参数重设的可能性、功能语类和特征的可及性和选择性损伤到不同语法层面的映射问题的转变[9-10]。

具体到对二语形态问题的研究上,目前的生成语法学派观点是:相对于词义、句法和语用等,形态的习得对二语学习者来说是一个“瓶颈”[11],学习者在二语形态结构的习得和处理上表现出相当顽固的变异现象,但对于变异原因的解释,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而上述四种观点(认知突显说除外)在生成语法学派中都可以找到相应的版本,虽然解释的角度和侧重点可能各不相同。概括起来,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七种,其中支持母语影响说的有“音韵迁移假说(Prosodic Transfer Hypothesis)”[12]、“可读解性假说(Interpretability Hypothesis)”[13]和“特征组合假说(Feature Assembly Hypothesis)”[14],支持资源缺乏说的有“表层曲折缺失假说(Missing Surface Inflection Hypothesis)”[15],支持能力(表征)缺陷说的有“语境复杂性假说(Contextual Complexity Hypothesis)”[16]、“形态不完全设定假说(Morphological Underspecification Hypothesis)”[17]和“组合变异假说(Combinatiorial Variability Hypothesis)”[18]。以生成语法为依据的这些理论假说为研究形态问题提供了较为具体的切入点和可以验证的假设,相关的内容见表2。

表2 生成语法学派七大假说的主要观点

和生成语法学派不同,联结论、涌现论、竞争模型和基于用法的理论等属于非符号主义,非符号主义反对符号论和天赋论的观点,它们认为知识并不是符号的总和,而是神经网络的激活模式,知识也不是天赋的,是学习的结果。非符号主义强调语言发展的系统性、非线性、复杂性和动态性,与UG相比,无疑更适于解释二语习得的心理过程。但不必讳言的是,这些理论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尚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和具操作性的研究方法,对语言习得过程的解释还不尽人意。例如Dornyei认为,联结论只能模拟一些非常简单的关联学习的机制,竞争模型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各种不同理论的大杂烩,涌现论对习得的规则性问题缺乏解释力,而基于用法的理论对频率以外的因素语焉不详。[19]93-95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对形态问题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在相关问题上已取得一定进展。例如戴曼纯和柴奕调查了中国学生英语陈述性导句词的使用情况,他们认为显性导句词表达形式的缺失并不能直接证明功能语类CP的不存在,功能语类的缺失问题可能是学习者对从抽象的语法特征到具体的词汇表达之间的“再映射”的困难所造成的,研究结论支持母语影响说。[20]由常辉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在二语习得中特征的可读解性和可通达性没有必然的关系,学生对格特征的习得最好,也最早,这是因为只有格特征在汉语中被实例化,研究结论支持能力缺陷说。[21]

三、语言能力的定义和测量

学界对二语形态问题的争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研究方法的缺陷所造成的。在理论上,尽管符号主义和联结论对二语形态问题的观点不一致,但二者在语言能力的定义上是一致的,都认为它是一种默会、隐性的知识形态[22-23],而以往的研究却不注重对学习者隐性语言知识的测量。近年来,R.Ellis和他的同事们在这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的研究,他们的创见和测量方法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R.Ellis[24]认为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是两种不同的知识类型,原因如下:

(1)在种类发生学和个体发生学上,显性知识比隐性知识出现的时间较晚;

(2)在神经生理学基础上,显性知识不同于隐性知识;

(3)尽管人们对两种知识类型的区别到底是二分法还是连续统存在争议,但目前来自神经学上的证据和连通论的模型都指向二分法;

(4)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以及显性学习—隐形学习是不同的概念,即知识的类型和学习的过程是相互独立的,但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5)人们对两种知识类型之间的接口问题也存在争议。

(6)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R.Ellis提出了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操作化的七个标准,以便于对这两种知识类型进行测量,这七个标准分别为意识程度、时间充裕度、注意焦点、系统性、确定性、元语言知识的利用和可学性。根据这些标准,R.Ellis和同事开发出测量不同知识类型的五种工具和相应的标准,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测量隐性知识关键之处在于让被试处于无意识的状况下、时间的压力下并且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向语言的意义上,而相关语法规则和元语言知识的使用则属于显性知识的范畴,与语言能力并无关系,因而测试显性知识的设计和测量隐形知识的情形正好相反。如果我们赞成语言能力主要由隐性知识所构成并且接受上述测量隐性知识的标准,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研究者在二语形态问题上有那么多的争议和为什么对同一现象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会有那么大的差别——问题可能出在相关研究方法的设计上。

表3 测量语言知识的五种工具及相应的标准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详细列出生成语法学派七大假说在二语形态问题研究上的七篇代表性的论文各自在研究方法上的设计(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研究者在研究方法的设计上可谓是五花八门,从测量工具、被试情况到数据呈现方式都各不相同,特别是在测量工具的选择上的差异最大,但能真正符合上述隐性知识测量标准的几乎没有,有些测量明显是偏向显性知识的,例如Tsimpli&Dimitrakopoulou[13]、McCarthy[17]和Slabakova[25],由于所选择的测量工具并不能有效地测量出被试的隐性知识,相关的变量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例如被试的人数、类型、语言水平、母语背景、是否有本族语者作为对照组以及实验语料的控制等等,因而这些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各不相同就不难理解了。

表4 生成语法学派七大假说代表作品对二语形态问题的研究方法对比

四、对二语形态问题研究现状的评论

在上述有关二语形态问题的四种主要观点中,能力缺陷说似乎得到越来越多研究的支持,特别是心理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方面的证据[26-28],这些研究表明二语形态问题和二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相关,因为不论学习者的母语背景是否和二语相似,也不论学习者的二语语言水平如何,他们一般都会出现二语形态问题,这说明他们的语言能力可能有缺陷。很多支持能力缺陷说的研究者往往采用陈述-程序模型来解释学习者的变异现象,但陈述-程序模型目前还比较笼统,相关的论证也不够成熟,例如它无法解释动词形态的变异多于名词格的变异的现象,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动词非定式形态可以代替定式形态而定式形态却不能代替非定式形态的原因,二语形态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我们对二语形态问题的研究不应只限定于陈述-程序模型对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这一对记忆系统的粗略划分。

另外,目前生成语法学派对二语形态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功能范畴的形式特征的讨论上,这是对最简方案最新发展——特征理论——的一种呼应。在新的理论框架内,特征成为句法理论的核心和语言变异的核心,因此语言习得的问题就变成了特征习得的问题。[29]但目前特征理论还不成熟,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学者们对特征的本质、数量、种类,特征和特征之间的的等级关系和组合方式等问题仍存在争议。[30]除此之外,他们对抽象的特征和表面的形态之间的关系也存在分歧,大致可以分为特征—形态分离说(即分离假说)和特征—形态统一说(即词汇主义)两者观点,分歧的实质在于应该把形态系统和句法系统两者看成互相独立的部分(即分别属于词库和计算系统),还是把它们都当成同一个计算系统,分离假说倾向于认为二语学习者最终可以习得完全的句法能力,但在形态能力方面因受制于各种因素而发展滞后,而词汇主义则认同关键期假设,认为成人二语学习者不可能习得完全的句法能力。上述七大假说中,支持前者的有音韵迁移假说、表层曲折缺少假说、特征组合假说和形态不完全设定假说,支持后者的有可读解假说、语境复杂性假说和组合变异假说。上述争议不仅影响人们对二语形态问题的研究取向,还会给研究者对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判断造成困难,因而厘清上述理论争议问题对解决二语形态问题很重要。

在研究方法方面,尽管R.Ellis等人的测量工具相对前人已经前进了一大步,但并非完善,仍有改进的空间。例如第一种测量工具——诱导式口头模仿要求被试先听一句话然后模仿出来,这至少带来两个问题:一是被试在听解时会发生语音解码困难,为了理解句子,被试必须先进行语音解码,这对很多学习者来说是一个致命弱点;二是被试在模仿时会发生词汇通达困难——特定的设计使被试不可能完全记得听过的词语,只能根据句子的意思用自己的词语进行复述。以上这两个问题都不是形态问题,但会给测试的效度造成损害。第二种测试工具——口头叙述除了同样有词汇通达的问题之外还有测试不能达到研究预期目的的问题,因为被试不一定会用到研究者所关心的形态结构。第三种测试工具——限时语法判断同样也有问题,因为虽然它要求被试凭语感做出反应,但语法判断的本质还是无法排除被试使用显性的语法知识。除此之外,数据的呈现方式也有问题,因为大多数测试结果是用正确率或者百分比的方式呈现的,但学习者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比例才算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呢,这是一个很难做出判断的问题。目前从测量学习者隐性语言知识这个角度去研究二语形态问题的文献并不多见,且研究的内容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31-34]

在这方面,心理学(包括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工具,正好祢补上述研究方法的缺陷。Dornyei主张应大力推介和引进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例如反应时、启动效应、移动窗口技术、眼动仪、ERPs、fMRI等去丰富二语习得研究的方法体系,他认为这必将对二语习得研究产生革命性的影响。[19]127-129蒋楠也认为实验的方法应该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主要手段,因为实验可以让我们观察到常态下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而且在控制条件下的实验可以重复进行,研究结果得以验证,这无疑增加了研究的可靠性。[35]

五、结语及展望

综上所述,今后对二语形态问题的研究应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跨学科、多视角的研究方法,以相关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心理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对二语学习者的形态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应充分利用心理学实验方法的优势,选择我们所需要的研究对象,设计特定的实验任务和选用合适的实验材料,尽量控制影响研究结果的各种因素,以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在具体的研究内容上,今后应重点针对下面几个问题开展研究:

(1)二语形态问题到底是什么性质的问题——是核心的句法问题或者只是外围的界面问题?换句话说,二语形态问题是源于学习者句法能力的缺陷还是其他的因素?

(2)不同类型的二语形态句法结构在习得、表征和处理上有什么区别?是否可以按照一定原则将它们进行分类和排序?

(3)习得起始年龄对二语形态知识的学习的影响程度到底有多大?换句话说,在二语形态习得、表征和处理方面,成人二语习得者和本族语者有没有本质的区别?

(4)学习者的母语对他们二语形态-句法知识的习得有没有影响?换句话说,相同语言水平、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在二语形态的习得方面有何区别?

(5)相关的元语言知识对提高二语习得者的语言能力有没有帮助?

(6)持续的学习和操练是否能消除学习者的二语形态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二语学界存在较大争议,至今仍没有形成一致观点[19]127-129,[36],亟需进一步研究以厘清这些争议。

[1]ELLIS N.Frequency Effects in Language Processing:A Rreview with Implications for Theories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Language Acquisition[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002(24):143-188.

[2]MACWHINNEY B A.Unified Model of Language Acquisition[C]//KROLL J,GROOT A.Handbook of Bilinguali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49-67.

[3]DOUGHTY C.Cognitive Underpinnings of Focus on Form [C]//ROBINSON P.Cogn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200-257.

[4]DEKEYSER R M.Skill Acquisition Theory[C]//VANPATTEN B,WILLIAMS J.Theor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n Introduction.Mahwah: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7:97-113.

[5]VANPATTEN B.Input Processing in Adult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VANPATTEN B,WILLIAMS J. Theor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n Introduction.Mahwah: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2007: 115-135.

[6]CLASHEN H.Lexical Entries and Rules of Language:A Multidisciplinary Study of German Iinflection[J].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1999(22):991-1060.

[7]CLSHSEN H,FELSER C.Grammatical Processing in Language Learners[J].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2006(27): 3-42.

[8]ULLMAN M T.A Cognitive Neuroscience Perspective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The Declarative/Procedural Model[C]//SANZ C.Mind and Context in Adult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Washington 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2005:141-178.

[9]WHITE L.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Universal Grammar[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15-16.

[10]WHITE L.Grammatical Theory:Interfaces and L2 Knowledge[C]//RITCHIE W C,BHATIA T K.The New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Leeds:Emerald,2009:49-68.

[11]SLABAKOVA R.Meaning in the Second Language,Studies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Series[M].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8:1-16.

[12]GOAD H,WHITE L.Ultimate Attainment in Interlanguage Grammar:A Prosodic Approach[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2006(22):243-268.

[13]TSIMPLI I M,DIMITRAKOPOULOU M.The Interpretability Hypothesis:Evidence from Wh-interrogativ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2007(23):215-242.

[14]LARDIERE D.Feature Assembly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LICERAS J,ZOBL H,GOODLUCK H. The Role of Featur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n,Mahwah: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8:106-140.

[15]PREVOST P,WHITE L.Missing Surface Inflection or Impairment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Evidence from Tense and Agreement.[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2000(16):103-133.

[16]HAWKINS R,CASILLAS G.Explaining Frequency of Verb Morphology in Early L2 Speech[J].Lingua,2008 (118):595-621.

[17]MCCARTHY C.Morphological Variability in the Comprehension of Agreement:An Argument for Representation over Computation[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2008 (24):459-486.

[18]ADGER D.Combinatorial Variability[J].Journal of Linguistics,2006(42):503-530.

[19]DORNYEI Z.The Psycholog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20]戴曼纯,柴奕.二语功能语类习得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1):20-24.

[21]常辉.二语习得中的特征可解释性与可及性[J].国外外语教学,2007(2):10-15.

[22]CHOMSKY N.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M].Cambridge:MIT Press,1965:3.

[23]RUMELHART D,MCLELLAND J.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Explorations in the Microstructure of Cogni-tion Volume 1:Foundations[C].Cambridge:MIT Press,1986:3-44.

[24]ELLIS R.Measuring Implicit and Explicit Knowledge of a Second Language[C]//ELLIS.Implicit and Explict Knowledge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esting and Teaching.Bristol:Multilingual Matters,2009:31-64.

[25]SLABAKOVAR.HowIsInflectionalMorphology Learned?[J].EUROSLA Yearbook,2009(9):56-75.

[26]CLAHSEN H,FELSER C,NEUBAUER K,et al.Orphological Structure in Native and Nonnative Language Processing[J].Language Learning,2010(60):21-43.

[27]HAHNE A,FRIEDERICI A.Processing a Second Language:Late learners'Comprehension Mechanisms as Revealed by 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J].Bilingualism:Language and Cognition,2001(4):123-141.

[28]HAHNE A,MULLER J,CLAHSEN H.Morphological Processing in a Second Language:Behavioral and ERP Evidence for Storage and Decomposition[J].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2006(18):121-134.

[29]TRAVIS L.The Role of Features In Syntactic Theory and Language Variation[C]//LICERAS J,ZOBL H,GOODLUCK H.The Role of Featur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ahwah: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8: 22-47.

[30]LICERAS J,ZOBL H,GOODLUCK H.Formal Features in Linguistic Theory and Learnability:The View from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LICERAS J,ZOBL H,GOODLUCK H.The Role of Featur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ahwah: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8:1-19.

[31]JIANG N.Morphological Insensitivity in Second Language Processing[J].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2004 (25):603-634.

[32]CHEN L,SHU H,LIU Y,et al.Signatures of Subject-verb Agreement in L2 Learning[J].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2007(10):161-174.

[33]常欣,张国礼,王沛.中国二语学习者英语句子加工的心理机制初探:以主动句为例[J].心理学报,2009(6): 471-480.

[34]卢植.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屈折语素的在线加工机制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1):61-73.

[35]蒋楠.外语学习中的语言迁移[C]//姬建国,蒋楠.应用语言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27-148.

[36]HULSTIJN J.Discussion:How Different Can Perspectives on L2 Development be[J].Language Learning,2015 (65):210-232.

A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Morphology

ZOU Hui-m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Chaozhou,Guangdong,521041)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morphology is a key issu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because it involves many essential domains in both linguistics and cognition.From a macro point of view,it sheds light on the deeper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ognition.The article first summarizes from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four mainstream viewpoints on second language morphology and highlights the contribution made by researchers adopting generative approach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It then reviews the problems in current second language morphology researches,including the ones in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empirical studies.Based on a thorough literature review,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at future study on second language morphology should employ multidisciplinary and multidimensional research methods,namely drawing on theoretical models and experimental methods from both linguistics and psychology,and focus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language competenc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rphosyntax;variation;language competence;review

H 31

A

1007-6883(2016)04-0067-08

责任编辑温优华

2016-03-14

2014年度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4GD0002A)。

邹慧民(1970-),男,广东揭西人,韩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二语母语语法
母语
跟踪导练(二)4
《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述评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母语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基于汉语方位词特点的二语教学策略——以“左”“右”为例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