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水法配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2016-10-12张显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水法血压高血压

张显智

(江西省高安市中医院急诊科,高安330800)

利水法配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张显智

(江西省高安市中医院急诊科,高安330800)

目的探讨在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中医利水法配合治疗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2015 年3月收治的11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参照组与干预组,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西医药物治疗,干预组患者则在参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接受中医利水法配合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参照组患者,且干预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血压值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中医利水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疗效,值得推广。

高血压;利水法;中医药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眩晕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也是一种终身性质较强的疾病,一般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极高,且目前有年轻化发展的趋势[1]。高血压是临床中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等的主要诱因,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前期主要病症,高血压的发病率十分高,且给患者带来的危害极大,若患者未能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自身健康会受到严重影响[2]。在中医学内,高血压为“眩晕”范畴,且有明确的“血水相关”理论,其主要的诊断指标为心悸、眩晕等[3]。我院在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应用中医利水法配合治疗,收到极佳效果,现做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1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后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筛选患者时,排外合并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恶性肿瘤患者、脑血管意外患者。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参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59例患者。参照组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36~73岁;病程1~14年;Ⅰ级高血压患者43例,Ⅱ级高血压患者10例,Ⅲ级高血压患者6例。干预组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为33~75岁;病程2~15年;Ⅰ级高血压患者42例,Ⅱ级高血压患者10例,Ⅲ级高血压患者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对比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治疗,每日需口服用卡托普利,每次服药剂量为12.5mg,连续服药1个月为一个治疗疗程。此外,患者在接受西药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还对患者开展运动治疗、心理治疗等。干预组患者则在参照组患者西药降血压治疗基础上接受中医利水法配合治疗,中医利水法的方剂组成为:夏枯草、赤小豆、汉防己、地龙各15 g,天麻、附子、钩藤、桂枝、益母草、杜仲、寄生各10 g。患者需要每日服用2次,连续服药1个月为1个治疗疗程。在患者服药过程中,若出现胸闷,可在方中加厚朴10 g;若出现晕眩,可加入僵蚕9 g;若患者严重畏寒,则加肉桂9 g。

1.3临床观察指标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可分为无效、有效、显效。无效:患者的血压接受治疗后无任何变化,临床症状无改善;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舒张压下降范围为10~20 mmHg或收缩压下降幅度超过20 mmHg;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收缩压与舒张压均达到临床标准范围[5]。此外,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值。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所得数据均经由SPSS17.0软件包进行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利用χ2对其加以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x±s),利用t值对其加以检验。若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P<0.05,表明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血压比较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值情况对比分析(±s,mmHg)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值情况对比分析(±s,mmHg)

组别例数参照组59167.4±8.1145.2±6.7106.8±5.692.4±6.4收缩压治疗前治疗后舒张压治疗前治疗后干预组59166.6±7.4113.8±3.3105.9±5.583.7±1.1 t值-0.560132.29360.880710.2906 P值-0.5765>0.050.00<0.05 0.3803>0.05 0.00<0.05

由上表1可以看出,2组患者治疗之前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但是在接受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对比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2疗效比较

表2 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例(%)]

由上表2可以明显看出,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无效例数明显多于干预组,有效例数与显效例数要少于干预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常人血压值都会在外部因素、内部环境的影响下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在整体人群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水平整体出现升高趋势,表现最为明显的便是收缩压[6]。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质较强的疾病,发病原因十分复杂,目前临床仍无定论。若是患者的血压值随着病程的不断延长而出现了持续性升高并伴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就可以被称作为缓进类型高血压病,缓进类型高血压的主要症状包括患者的注意力较难集中、头痛、四肢麻木、记忆力明显下降等,很多患者还会出现胸闷症状。若是患者的血压升高到了一定程度且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呕吐、强烈头痛、眩晕等,这时患者就患上了急进性高血压。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患者外周血管结构的变化与血管所受阻力发生的改变是导致血压值升高的重要诱因,患者心搏出量、血容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及患者机体内部的水钠代谢异常也与高血压有较为密切的联系。若高血压患者未能接受及时治疗,患者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会受到严重威胁,且很有可能患上其它合并疾病,这也是高血压治疗中的主要难点[7]。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多以西医治疗为主,但很多患者的治疗效果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标准。

在中医领域内,高血压疾病被归为“头晕”、“眩晕”范畴,肝阳上亢是中医诊治高血压的主要病理。在《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一书中,将“眩晕”分为了虚眩和风眩两种类型,并且将风眩限定指为高血压。在高血压的中医病机理论中,有学者认为与患者的脾虚升压有较大关系。在中医领域之内,脾脏主要主运化,并且可以将水谷转化为精微,并且很好地将其散布在患者全身的生理功能中。若是患者的脾胃功能出现损伤,就会出现气虚无力的症状,患者就会出现气虚血瘀及气滞血阻,患者的血压就会出现明显的升高。在轻度及中度高血压患者中,绝大多数患者为肝阳上亢,少部分患者为阴虚阳亢。在中医治疗中,有明确观点指出“血不利则为水”,若想保证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就需要做到“调血必先治水”,中医利水法主要包括温阳利水、平肝利水、化湿利水等,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来随时进行变化。本研究所用杜仲、寄生、附子等温补肾阳,还可以有效恢复患者血管的弹性,恢复所用赤小豆、夏枯草、汉防己、天麻等可以消肿利水、利水清肝、解毒排脓,可以快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压以及血脂,对于患者的血管有较强的扩张作用。附子可以止痛散寒、助阳补火,钩藤可以治疗肝阳型眩晕,益母草可以较强的活血功效,还有很强的利水效果。这些药物联用,就可以确保方剂具有较强的利水通络、温阳降压的目的。在以上所有药物的共同起效之下,可以达到祛除患者体内水气的主要治疗功效,加速患者血管的扩张,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值。需要注意的是,医护人员在让患者中医利水法配合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把握所用药物的剂量与患者的服药剂量,避免患者出现服药过量或服药剂量不足的现象,以免影响患者的高血压治疗效果。医护人员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来对方剂中的药物进行及时的增减,并对方剂作出调整。若是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对病情进行监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过于强烈,医护人员可以及时让患者停止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在本次研究中,参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西医治疗,干预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利水法配合治疗。在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值后可以看出,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值无明显差异,但是干预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出现明显的下降。此外,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无效例数明显少于参照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4%,远高于参照组患者78%的治疗有效率,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在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中医利水法配合治疗可以有效确保患者治疗效果,并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该治疗方法值得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大面积推广实施。

[1]鲜中国,陈根.中医利水法配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3):81-82.

[2]张树美.中医利水法配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6):124-125.

[3]钱刚.高血压患者应用中医利水法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35):514-515.

[4]沈嫱.中医利水法配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探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S2):63.

[5]金正姬.中医利水法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6,24 (4):47-48.

[6]吴兵.中医利水法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2):155-156.

[7]陆树列.中医利水法治疗高血压的效果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6):64-65.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Inducing Dieresis Therapy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ZHANG Xianzhi
(Emergency Department,Gao'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angxi Province,Gao'an 3308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rapeutic effect of inducing dieresis therapy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Methods 118 cases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4 to March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interven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f Western medicine.The intervention group used inducing dieresis therapy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and blood pressu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blood pressur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inducing dieresis therapy has better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

hypertension;inducing dieresis therapy;therapy of TCM;therapy of integrated medicine;vertigo

10.3969/j.issn.1672-2779.2016.18.024

1672-2779(2016)-18-0053-03

(本文编辑:李海燕本文校对:李海燕2016-05-15)

猜你喜欢

水法血压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探讨温肾化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阳虚、瘀水互结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荷兰新《水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