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馆藏瓷器修复保护的实践和体会

2016-10-11宋浩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修复实践

宋浩

摘 要:瓷器是我国文物中的瑰宝,从古至今陶瓷器在人们的生活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日常生活当中的工具,常有破损,对于瓷器的修复,是对历史的尊重,我们的原则就是尽可能的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还原真实。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文物保护事业也得到了持续的发展。新时期的文物保护工作在继承了传统技术的同时,也借鉴了一些现代科学技术的理念和技术。作为博物馆的一名文物保护工作者,笔者对此谈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馆藏瓷器;修复;实践

瓷器本身的物理性质决定了瓷器本体易碎,然而有色容易脱落等特点。所以如何修复瓷器显得尤为重要。

瓷器修复的方法有以下步骤:

一、古代破损瓷器的修复工艺

1.检测和记录

检测和记录是修复工作的第一步。对瓷器的检测主要包括确定瓷器成分,检验瓷器损伤情况,由此来确定最好的维修方法。检测首先要检查要修复瓷器的胎质和外部特征,对瓷器的受损情况作记录,尤其要注意记录瓷器修复前的影像资料,这可以和修复后的瓷器的图片影像资料做对比来检验修复的效果。

检测仪器对检测瓷器很有帮助。电子显微镜的显示屏可以观测需要修复的瓷器的细部特征。强紫外线灯照射可以判定瓷器的修复部位以及检测修复效果。

2.清洗。对于古物清洗起来方法大同小异,与青铜器清洗工艺类似。①第一步是用干净的水去除清洗较大颗粒杂质,比如说,泥巴,沙石等。然后再和洗洁精混合配成稀溶液清洗表面沾染的油腻、污垢和断裂碴口。必要是要进行人工清洗。清洗工具有刷子、竹签、小刀等微小器具。②机械去污。就是用微笑超声波或者电动刻字笔等机械手段对瓷器上附着的物体进行清除。③化学去污。用稀盐酸或者甲酸把陶瓷壁上的碳酸钙等清洗下来。④对于“冲口”和“炸底”的清洗,把棉花搓成一个条形,蘸点水于两侧防止一撒手棉花又变行,然后把棉花覆在“冲口”、“炸底”上,将浓硝酸滴在棉花上,饱浸度为80%—90%即可,用塑料薄膜密封上,第二天开封,可以重复以上操作。还有些冲口可以用消毒液来浸泡。需要注意的是:曾经修复过的瓷器不能重复修护,可以通过加热,再加入少量的碱就可以软化拆洗。不能用强酸和强碱洗釉上彩,以免脱色。

3.拼对。按顺序编号并贴条。

4.粘接。有些损坏程度非常高的瓷器,只能选择粘接强的强、抗老化能力强的高性能的粘接剂,想要修复出质量高的瓷器就要选用固化时间适当的粘接剂,按照制定的方案有条理的进行粘接,有的可以从底部开始粘,有的从口沿开始自上而下粘,不论用什么方法都必须做到每块不能有一点差错,因为一旦有了缝隙就不会粘得那么严密,还有一点就是胶不能涂得太多,有了多余的胶要立刻用丙酮擦去,合对时要增加压力,增加严密性。

5.补配。补配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石膏补配、树脂补配、瓷配瓷修配、环氧树脂补配、瓷片补配、软陶补配、烧瓷牙材料补配等等,这些都是对瓷器有残缺的地方进行修复的方法。根据瓷器损坏程度的大小都有适合的补配方法。比如壶的嘴和把受到损坏,我们就用瓷配瓷的补配方法来还原其本来面貌。烧制一个与原来一模一样的壶,做旧后在粘接在古陶瓷上。用石粉、补牙粉、瓷粉等于AAA胶结合,对缺损的瓷器进行修复,可加入与釉色相同的颜料。有些残缺部位用软陶,捏塑成型后加热烧成陶质后刮腻子即可。

6.刮腻子也叫打底子。它是对粘接过程的一个再修复。粘接过程中会留下很多细小的缝隙,我们要通过刮腻子来将这些小的缝隙填平,这就要使用附着力强的涂料与适量的填充料混合做成填补料。用小牛角刮刀一层层地刮涂到缝隙处,每刮一次都要等其干燥后用砂纸打磨。重复此过程直至填平为止,填平标准就是用手触摸的话手感光滑即可。

7.作色。作色是整个修复过程中最能看出修复效果的一个过程,修复调配的颜色与原来颜色对比可以看出的瓷器的作色成效,现在的作色效果比较好的归属香港、日本等地产的,国内的涂料也有其独特的优点,国产的涂料主要是以丙稀酸快干色涂料为主,掺与其他颜料一起使用,这种涂料有附着力好,耐老化强度高、光色鲜明等优点。下面是详细的作色步骤:①单色釉:把硝基漆和乙酸乙酯一起调匀,然后准确的上好颜色,一般来说可以用传统曲方法,也可以用喷枪来完成:1)传统曲方法:首先要试涂一下,调至涂料的颜色与釉色完全一致后才能上色。上色的方法有两种,一个是用毛笔涂抹,在一个是弹染。再后来抹上丙稀罩光漆上釉。2)喷枪。现在有一种对于小型器物或修复细小的部件采用的一种机械操作方法。喷笔的原理与传统方法类似,之前要试色,然后喷上颜色后再喷上丙烯漆上釉。②釉下彩:如果瓷器的破口处于彩绘处时,则需要在釉下上色,补充彩绘。③釉上彩:将釉下彩填满后,再涂上丙烯漆,这样可以增加漆器光泽度。

二、瓷器作旧

陶瓷器物作旧的修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光泽处理 古陶瓷随着环境、日光、风雨等长期作用光泽度发生变化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出土的文物由于长时间存于地下,特殊的环境会使瓷器出现特殊的光泽。这是在地下自然形成的。有些瓷器在地下时间长了,它的表面还形成了一层极薄的膜,观其釉色有一种散光现象,这类问题我们可以用抛光打蜡的方法来完成。先打蜡,后再抛光,可以使其颜色恢复如初。

2.锈蚀制作 陶瓷器往往经过长时间甚至千百年的传承辗转,也有从土里挖出来的久远饰品,他们的釉面表层都存有各种变化,在瓷器物上会有年代悠久的象征。常见的有:土锈和银釉,土锈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沉淀或者铁红,以及碱式碳酸铜等。土锈,是由于陶瓷器长期埋在地下,土中水分与酸碱盐的侵蚀,在器物表层会有一层坚硬的泥土存留;水绣,器物长期埋在土里,受到土中碳酸钙镁盐类及氧化铁,碳酸铜等物质的侵蚀,瓷器的表面会有一些不同颜色的沉淀物。我们采用云母粉加硅酸钠刷涂。银锈我们可以采用水与银粉混合喷刷的方法。还有一种方法做出来的效果比银釉还要逼真,就是银镜反应,方法是用甲醛葡萄糖等还原性物质与银氨溶液起反应,效果好于直接混合喷涂。

参考文献:

[1]王敬.浅谈青铜器的修复与保护[J].科技风,2010(17).

[2]胡东波.瓷器粘接强度研究[J].中国历史文物,2003(01).

[3]陈颢.馆藏古陶瓷保护与修复[J].《文物修复与研究》, 2014(08).

猜你喜欢

修复实践
现代道桥工程出现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探析及修复对策分析
自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及快速修复技术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