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毒清联合血栓通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

2016-10-11张丽丽刘晶晶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25期
关键词:尿毒肾衰竭肾脏

逄 健,张丽丽,刘晶晶

(山东省烟台市北海医院,山东 烟台 265701)



尿毒清联合血栓通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

逄健,张丽丽,刘晶晶

(山东省烟台市北海医院,山东 烟台 265701)

目的观察尿毒清颗粒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4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尿毒清颗粒与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SCr与BUN水平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均不存在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尿毒清颗粒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肾功能,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尿毒清;血栓通;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CRF)是指各种肾脏疾病引起的缓慢进行性肾功能损害,最后导致尿毒症和肾功能完全丧失,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生化、内分泌等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在现代医学治疗中非透析以及替代疗法已经获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而在慢性恶化过程中如何延缓疾病发展,保护残存肾脏的功能,是当前临床治疗的重要课题[1]。中医药在减慢慢性肾衰竭进展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很多临床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2012年3月—2015年4月我院选择尿毒清颗粒与血栓通注射液结合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上述时期我院收治的14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3],肾功能损害时间超过3个月,血肌酐(SCr)水平低于707 μmol/L,但尚未进展为终末期肾病,排除可逆性病因以及其他暂时性可逆因素,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妊娠以及哺乳期妇女,尿毒症期(SCr在707 μmol/L以上)患者,不能按要求用药、资料不全等影响临床研究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0例,男41例,女29例;年龄21~68(47.2±20.7)岁;病程1~6.7(4.1±1.2)年;SCr(618.42±79.38)μmol/L,尿素氮(BUN)(22.41±6.13)mmol/L;高血压肾病24例,慢性肾炎20例,糖尿病肾病17例,慢性肾盂肾炎6例,梗阻性肾病3例。对照组70例,男44例,女26例;年龄23~69(46.9±21.1)岁;病程1.2~6.1(4.0±1.5)年;SCr(629.18±82.44)μmol/L, BUN(22.57±6.48)mmol/L;高血压肾病23例,慢性肾炎19例,糖尿病肾病18例,慢性肾盂肾炎6例,梗阻性肾病4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可比性良好。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在入院后选择常规治疗方案,包括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饮食要求足够热量,优质低蛋白、低磷、低盐;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抗感染,纠正贫血,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降血脂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栓通注射液[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20025652]50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同时给予尿毒清颗粒[康臣药业(内蒙古)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20073256]口服,每天4袋。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以上。

1.3观察指标观察2组治疗2个疗程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治疗过程中每2周测定1次血清SCr与BUN水平。

1.4疗效评价标准[4]显效:临床体征以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SCr水平降低30%以上;有效:临床体征以及症状减轻或消失,SCr水平降低5%~30%;无效:患者临床体征以及症状无明显减轻或消失,SCr水平降低不足5%。以显效与有效之和计为总有效。

2 结  果

2.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治疗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2组治疗2个疗程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治疗组7036(51.43)29(41.43)5(7.14)65(92.86)对照组7020(28.57)28(40.00)22(31.43)48(68.57)21.76841.0015-1.98971.9897P<0.05>0.05<0.05<0.05

2.2肾功能指标比较2组治疗前血清SCr与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SCr与BUN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组血清SCr与BU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s)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

2.3不良反应2组均不存在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存在大便次数增多的情况,在可耐受范围内。

3 讨  论

慢性肾衰竭是危害人们生命安全的较为常见的疾病,是指由于原发性或者继发性慢性肾脏疾病所导致的进行性肾脏功能损害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以及代谢紊乱构成的临床综合征,也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的最终阶段[5]。由于不断恶化的肾功能无法治疗转归,多数患者最终需要肾脏移植或者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而治疗费用昂贵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所以在疾病早期抑制原发疾病对肾脏造成的持续性损害,尽量保留肾脏残余的有效功能,减缓肾脏衰竭的发生过程,是现代临床医学的重要课题[6]。有调查研究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的慢性肾脏疾病发生率在9%左右,而世界范围的调查显示尿毒症患者的数量每十年就会翻倍[7]。同时透析以及肾脏移植具有不能普及的缺点,因此中医疗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祖国医学中并没有明确的慢性肾衰竭病名记载,而以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与症状为依据,可以归结为“癃闭”“关格”“肾老”“水肿”“溺毒”“肾风”“哕逆”等范畴。中国传统医学中肾是“先天之本”,内藏有真阴而寓元阳,主管开阖,是人体全身的气化根源[8]。肾脏的氧气能够汽化蒸腾并且温煦,是人体阳气的根本,而肾阴与肾阳则是各个内脏的阴阳根本。如果肾气虚衰,就无法行水化气,固摄无权、精微流失,继而逐渐发展为肾阳虚,无法有效藏储阴精而暗耗损伤。肾气虚,失去了对津液的有效固摄,津液在四肢溢散,肾阳不够充足,则无法有效温煦气化,可能存在尿少的临床症状。而水湿的邪气无法经由小便排除,就会停留在体内并且积聚,出现水肿的临床症状,甚至发展为腹水或者胸水。肾脏的阴阳无法平衡调节,则气化功能不能有效完成,对水液的代谢功能造成不良的影响,会损伤到其他的脏器,多数发生在脾脏。而慢性肾衰竭的病机是由于劳倦多度、先天不足、淋证以及水肿等疾病迁延不愈或者久病累及肾脏,最终引发脾肾两虚,肾脏开阖不利而脾脏健运失调,湿浊积留体内,正气逐渐虚弱,脾脏以及肾脏由于虚弱而导致损害,最后脾脏与肾脏逐渐衰败,邪浊壅塞三焦,瘀血在经脉中阻滞,导致清阳无法升举、浊阴不能降泄,继而侵犯肺胃、攻心上脑、动风导致尿毒症发生,表现出正虚邪实、寒热交错、虚实互见的特点。而慢性肾衰竭的病机核心是脾肾衰败、邪浊壅塞三焦,这一点已经在中医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9]。

血栓通注射液是经过现代医药技术提纯的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活血化瘀药物三七的有效提取物三七总皂苷。血栓通注射液能够有效扩张血管,降低血液流通的阻力,增加肾脏的血液供应量,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肾小球的滤过与灌注作用,有效活血化瘀,延缓慢性肾衰竭的持续发展[10]。同时血栓通注射液还能够有效降低血液中纤维蛋白的含量,减小红细胞压积,从而降低血液黏稠度,缓解患者机体的高凝状态,还可以有效抗血栓并清除自由基。尿毒清颗粒是针对慢性肾衰竭的基础病机脾肾衰败、邪浊壅塞三焦,结合现代医学技术研发的中医药制剂。尿毒清颗粒的成方思想为祛邪扶正、泄实为先,结合邪浊方法并以益气活血为辅,主要药物包括茯苓、法半夏、蚕沙、陈皮、黄芪、大黄、丹参等。尿毒清颗粒是通过和胃通腑、升清降浊、疏通三焦而完成泄浊的目标[11]。方中法半夏能够有效化痰祛湿,配合陈皮的理气和中,则能够有效顺气以化痰,茯苓能够有效健脾除湿,去湿气则能够消除邪气,蚕沙能够化湿去浊,大黄则可以通腑泄浊,黄芪补气益气,丹参活血化瘀。组方较为严谨,药物配伍严密合理,以驱邪泄浊为核心,兼顾扶正补气、攻补兼备,契合慢性肾衰竭的致病机制[12]。

现代药物研究证明,大黄的泻下效果能够有效减轻内源性的尿素负荷,还能够排泄肠道中潴留的氮质代谢物,还发现大黄能够通过多种方式缓解慢性肾衰竭的发展。大黄中的大黄鞣质能够有效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解,能够促进尿素以及肌酐的排泄并减少尿素的合成,改善人体内的氮质代谢过程。而大黄还能有效抑制肾脏的代偿性肥大效果,降低肾脏的高代谢状态。有临床研究发现大黄口服能够有效纠正脂质代谢的紊乱状况,降低血液中的三酰甘油水平,增强内皮细胞的致密性,减少有害物质的侵入,而同时促进胆汁排出,也能够增强胃肠的蠕动效果,避免胆固醇在机体内的过度积蓄。黄芪的主要成分包括黄芪多糖、无机离子以及氨基酸蛋白质,是富硒的药物。黄芪能够有效扩张血管、控制血压,增强造血系统功能,减少血小板的黏附,增加肾脏中的血液流量,起到有效保护肾脏的作用。现代免疫学研究发现,黄芪具有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可以调节体液以及细胞的免疫功能,增强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14]。而黄芪对细菌以及病毒的抑制作用,促进肝蛋白、肌蛋白合成的作用以及内皮素的拮抗作用,都能够从多种不同角度对肾脏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丹参是近年来慢性肾衰竭治疗中较为多见的中药,主要有效成分为水溶性酚酸以及二醌类物质,能够有效减少血小板以及白细胞的凝聚作用,从而缓解肾脏等主要脏器的血管淤塞,同时还可以有效扩张血管,增强组织的灌流作用,提高肾脏血液流量,提高肾小球的滤过[15];还可以有效调节免疫反应,改善机体高凝状态,减少微血管的栓塞风险,改善肾脏功能,有效促进纤维蛋白的降解,增强毛细血管的张力并降低通透性,促进组织的恢复以及再生功能。

本研究中,以尿毒清颗粒联合血栓通注射液能够有效缓解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病情,治疗4周后临床有效率超过90%,SCr以及BUN水平均明显降低,说明治疗组方案对保持残余肾功能的有效作用。在治疗中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说明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情况较好。综上,尿毒清颗粒联合血栓通注射液能够有效治疗慢性肾衰竭,提高患者残余肾脏的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蔡文利,苗书斋,邢利,等.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药物性脑病中的应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3):2809-2811

[2]代丽娟,朱晓明,刘春燕,等. 中医特色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J]. 中医药信息,2015,14(4):124-126

[3]叶任高,陈裕盛,方敬爱,等. 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及疗效标准专题讨论纪要[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6):355-35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S]. 1993:28-31

[5]翁光明. 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3):5280-5281

[6]徐国宾,李志艳. 应重视实验室检查在慢性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11):961-965

[7]Shroff GR,Frederick PD,Herzog CA,et al. Renal failure a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on dialysis, and without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 collaborative project of the United States Renal Data System/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and the National Registry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J]. Am Heart J,2012,163(3):399-406

[8]刘勇志,王跃刚,刘建民,等. 活血祛瘀中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研究[J]. 河北中医药学报,2015,24(2):32-34;35

[9]赵先锋.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研究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217-219

[10]占永力,王丽,岳玉和,等. 血栓通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并高凝状态改善作用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2,9(5):262-264

[11]谢志华,董建华. 尿毒清颗粒延缓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9,10(3):238-239

[12]庄永泽,谢福安,陈建,等. 尿毒清颗粒冲剂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4(7):402-403

[13]邵淑丽,张弘,徐辉,等. 大黄减肥汤对肥胖伴高脂血症患者治疗的临床观察[J]. 中医药信息,2002,19(4):38-39

[14]戴芹,曲晓璐,唐咏华,等. 黄芪对慢性肾衰竭大鼠SoD和MDA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8,9(12):1083-1084

[15]吕勇,王亿平,李文娟,等. 慢性肾衰竭血瘀证患者血清NO、ET、IL-6的水平变化及雷氏丹参片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J]. 中成药,2006,28(1):63-67

10.3969/j.issn.1008-8849.2016.25.016

R692.5

B

1008-8849(2016)25-2784-03

2016-01-25

猜你喜欢

尿毒肾衰竭肾脏
保护肾脏从体检开始
3种冠状病毒感染后的肾脏损伤研究概述
尿毒清颗粒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慢性肾衰竭早中期患者的临床效果
励志大学生与肾衰竭做斗争,追求自己的梦想
哪些药最伤肾脏
凭什么要捐出我的肾脏
尿毒清颗粒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利肠汤在慢性肾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益肾降浊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蛭龙通络胶囊联合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肾衰竭30例